『壹』 互聯網金融的典型案例
四大商業銀行推出的網上銀行,騰訊推出的微信聯合人保財險的手機端支付,淘寶聯合天弘基金開發的余額寶,還有包括:易付寶、百付寶、快錢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3年全球私募股權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領域延續了過去幾年的火熱。僅5月份,Twitter宣布收購大數據創業公司Lucky Sort;IDG宣布兩宗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投資;微軟擬出資10億美元收購Nook Media公司數字資產。
2014年7月國內某P2P公司完成C輪融資,三年內累計融資金額超6億元。C輪融資主投資方是蘭亭投資,為新加坡主權投資公司淡馬錫子公司。此外,前兩輪投資方光速安振中國基金、紅杉資本、凱鵬華盈中國基金都追加了投資 微金融又稱微信金融 ,是2012年左右新興的一種金融模式。即藉助微信等典型的社交媒體平台,為用戶提供相對理財,投資,貸款等規模較小的金融行為環境,一般情況下,指的是為中小微企業、創業者、個體工商戶、小額投資者等提供的金融服務。日前有第三方平台發布了微信金融平台排名,以其中名列前位的「閃電借款」為例,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閃電借款平台7、8、9三個月撮合交易額分別有1.95億、2.28億、2.67億,增長極其迅猛。
隨著微金融信息服務體系的不斷壯大,微金融信息服務的概念也在擴大,現在其最為准確的定義是:專門向小型和微型企業及中低收入階層提供的,小額度的、時間短的、可持續循環的微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活動。」
微金融信息服務的特點有兩點:一是以中小微型企業以及貧困或中低收入群體為特定目標客戶;二是由於客戶有特殊性,它會有適合這樣一些特定目標階層客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以規模龐大的線下POS收單市場來說,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對線下收單市場的拓展,未來線下支付將給整個綜合支付市場格局帶來重要影響。
『貳』 近三年的比較典型的企業並購案例有哪些
中國相關的,近期的,較大規模的: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中石油收購加拿大尼爾森專
建設銀行收購巴西屬Bicbanco銀行
光明收購英國維多麥食品公司
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
濰柴動力收購義大利法拉第遊艇
三一收購德國大象
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
柳工收購波蘭HSW
徐工收購德國施維英
等很多
國外收購中國企業,國外並購國外企業每天都在發生,數不勝數
『叄』 近三年的比較典型的企業並購案例有哪些
中國來相關的,近期的,較大規源模的: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中石油收購加拿大尼爾森
建設銀行收購巴西Bicbanco銀行
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
三一收購德國大象
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
等很多
『肆』 金融危機導致的企業並購實例
這次的金融危機導致的企業並購實例:IBM並購SUN公司
『伍』 去年全球經典企業並購案例
谷歌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陸』 國內有哪些經典的公司並購案例
帝王潔具收購歐神諾陶瓷,算得上小公司收購大公司,收購的時候,回帝王潔具一年營收在5億左答右。歐神諾陶瓷已經18個億了。帝歐家居的出現,終於扭轉了四川缺少一線衛浴品牌的局面。區別於眾多頭部品牌的是,帝歐家居的前身帝王潔具,本身的業務規模與營銷網點,可能並不是最出色的。但它打了兩手相當好的「資本牌」,成功擠進一線梯隊里。
『柒』 2014年我國互聯網企業有什麼重大的並購案例
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國內連鎖百貨行業發展疲態盡顯,蘇寧和國美都放回慢了開店的步答伐,之前,零售百貨之間的並購大多以鋪設渠道為目的,力圖擴大行業的滲透率。現在,連鎖及零售行業收購主要以布局電子商務為目的,各大連鎖百貨企業都通過收購兼並的方式,加大線上渠道。例如,國美並購庫巴網、蘇寧並購紅孩子、沃爾瑪並購一號店等。
『捌』 近期公司並購的案例有哪些
吉利收購沃爾沃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8月2日宣布完成對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收購價格為18億美元。這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豪車的第一步。
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准銀行
工商銀行2007年10月25日以423.1億港元收購非洲最大銀行——南非標准銀行的20%股權,成為標准銀行的單一最大股東。工行將與南非標准銀行商討設立一個規模至少達10億美元的全球礦產資源基金。這是目前為止,中國銀行海外並購最大案。
五礦集團收購OZMinerals
2010年6月11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宣布,中國五礦以約17億美元的價格100%收購OZMinerals公司主要資產。此次交易將全部以現金方式完成。此次交易將有效增加我國鋅、銅、鉛等主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儲備。
中國平安收購富通
自2007年11月始,中國平安先斥資18.1億歐元,在二級市場陸續買入比利時富通集團總計4.18%的股票,成為其最大的單一股東,後又增持至4.99%。2008年初,平安又宣布擬以21.5億歐元收購富通旗下資產管理公司50%的股權。
華菱集團收購FMG
2009年,華菱集團宣布將以約12億澳元收購FMG16.5%的股份。收購完成後,華菱集團將排在FMG總裁Andrew Forrest之後成為FMG第二大股東,並將獲得該礦業公司董事會的一個席位。
中海油收購OPTI
2011年7月20日中國海洋石油宣布附屬CNOOC與加拿大油砂開發商OPTI訂立協議,收購全部OPTI股份及第二留置權票據。交易對價總值約21億美元。
中國石化收購Addax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於2009年6月25日宣布,其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已與總部位於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達成現金收購協議,以每股52.80加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全部股份。中石化收購總價為82.7億加元,相當於72.4億美元。
『玖』 並購與反並購
kikkk傳媒宣布斥資1.32億美元收購美國google旗下一家總部位於阿拉
金融危機下的國際網路格局開始轉變
上周有關新浪斥資10億美元收購分眾傳媒,頗受各界人士關注,最近又有kikkk公司收購google旗下總部位於阿拉斯加的一家廣告公司,kikkk公司新聞發言人聲稱向google公司注入1.32億美元資金宣布對其子公司進行有意收購計劃,而種種猜測和預言不斷即一發不可收,這些均體現在這些中國的跨國公司上,如聯想集團、上汽集團、TCL集團、海爾集團、中海油等都參與過大型海外並購計劃,而此次kikkk公司收購google廣告公司卻是在國際網路史上的一次規模較大的跨國並購案例,隨著金融危機風暴蔓延全球,更多互聯網巨頭也難以躲避金融危機帶來的災難和影響,原引google公司知情人士james透露:kikkk公司收購google旗下廣告公司是必然趨勢,也證實金融危機使得更多的像中國一些新興產業趁機走向國際網路領域的前列,隨著中國網路格局的改變和日漸成熟,加大自身品牌國際化戰略,而像google、yahoo、msn等網路巨頭卻紛紛拋出手中正在貶值或虧損的產業以緩解金融危機給其帶來不必要的災難。而在世界金融危機吞噬下像中國新浪、網路、QQ、kikkk、TOM、3721等公司也受到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總體形式上來分析依然有很多投資者持樂觀態度,這也給中國網路巨頭國際化帶來機遇和挑戰,在美國華人華僑網站上看到很多網民鼓勵kikkk公司收購美國《時代》報刊,該公司CEO樊天福明確表示該公司尚沒有收購美國報社《時代》旗下報刊計劃,樊天福還表示收購google廣告公司是kikkk公司走向國際網路領域的一個轉折點,同時還在國外設立20多家分機構和子公司,為公司國際化發展奠定基石,以謀求廣告、傳媒、網路為一體的大型國際網路運營商。
『拾』 阿里巴巴互聯網,阿里巴巴並購餓了么案例
阿里巴巴並購餓了么案例分析:
一、並購雙方基本情況
1、並購方阿里巴巴集團概述
阿里巴巴集團創建於1998年年底,總部設在中國杭州,並在海外設立美國矽谷、倫敦等分支機構。阿里巴巴集團是B2B電子商務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國最大且世界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
阿里巴巴於2014年9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在2016年10月的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這個概念,並對外宣告此計劃。
2、被並購方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么)概述
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餓了么擁有高效體系完整的物流配送體系和數字化餐飲系統,致力於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務O2O平台。餓了么在外賣配送方面,推動了中國餐飲的數字化進程,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就餐方式,大大推進了餐飲業和物流業的發展。
在全國范圍內,餓了么已覆蓋2000個城市,加盟餐廳130萬家,用戶量達2.6億和超過300萬名的騎手。2017年8月24日,餓了么正式宣布合並網路外賣。
二、並購動機
1、新零售計劃開展的需要
「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而阿里巴巴作為一個B2B的電子商務企業,具有豐富的線上經驗,卻缺乏線下的經驗。在線下這一區域,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也,是空白的領域。如果自己白手起家,從頭搭建整個線下體系,其缺乏相關經驗、技術以及人脈,是不理智的商業決策。
而餓了么剛好有著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是一個發展成熟的O2O企業,剛好滿足了阿里巴巴發展線下業務的需要。餓了么有幾百萬的專職和兼職騎手團隊,通過與阿里巴巴合作,能夠使自己的業務不再局限於外賣行業,而能夠與阿里巴巴共享資源和途徑。通過餓了么線下配送平台和阿里巴巴線上購物平台,如淘寶、支付寶等相結合,打通了線上和線下之間的屏障。
2、帶來協同效應的需要
阿里巴巴並購餓了么,可以形成協同效應,可以幫助形成 「1+1>2」的效應。通過內外部協同相結合的方式,兩家企業可以減少運營成本費用,增加利潤,並購方可以給被並購方提供資金促其開拓發展。
從兩者共同的角度來看,阿里巴巴副總裁王磊、原阿里巴巴健康CEO出任餓了么CEO能夠實現兩者技術、管理、資源的融合,能夠優勢互補,彌補缺陷。同時也在品牌效應、技術、企業文化等方面也實現協同,為兩者帶來規模經濟效益,為新零售計劃的開展提供了經濟力量支持。在此並購基礎之上,餓了么也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資金支持,使餓了么月初巨大的補貼損失由阿里巴巴來彌補。
3、制衡競爭對手的需要
目前線下O2O龍頭企業僅餓了么以及美團兩家獨大。騰訊優先選擇了美團,如果阿里巴巴想要拓展線下業務,那麼阿里巴巴選擇權僅剩下餓了么。從阿里巴巴的角度來看,阿里巴巴需要制衡的競爭對手是網路、騰訊等。
餓了么的業務正好符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業務發展戰略需要,阿里巴巴收購餓了么,也許未來支付寶以及淘寶里的口碑就可以直接和餓了么相接,使得阿里巴巴能夠利用螞蟻金服重新沖刺本地生活服務這一塊領域。
三、並購風險
1、企業整合風險
總的來說,企業並購後整合的效果對於企業並購最終是否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阿里巴巴和餓了么雖然同屬於網路行業,但是兩者的業務卻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線上B2B電子商務企業,後者是線下O2O訂餐平台,如果兩者合並的話,必然存在企業整合風險。
這里的整合,不僅僅只是資源整理這樣一個單方面的過程,同時也包括一個文化整合的過程。阿里巴巴想要對本地生活市場進一步整合,根據相關新聞訊息,知道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由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合並組成。
而在未來,阿里巴巴有著想要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與阿里巴巴生態內原有各個板塊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的願景。但兩個企業之間整合方面就存在兩個方面的難題:第一是餓了么和口碑的整合;第二是餓了么和阿里巴巴的整合。
2、支付風險
阿里巴巴成功以95億美元的現金對價形式實現對餓了么的並購行為,對餓了么完成全資收購。這次收購被稱為互聯網史上最大的現金收購案例。
而此前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萬達電影的金額分別為45億美元和46.8億美元。華聯股份披露了相關的細節,其對餓了么進行估值,企業價值約為90.53億美元,低於阿里巴巴投入的總現金金額。阿里巴巴此次採用巨額全現金的對價形式收購餓了么,此次支付的對價是之前的兩倍多。
阿里巴巴這樣做雖然可以迅速達到並購的目的,且現金對價形式不同於負債類融資和股權類融資,其具有防止股權過度分散的優勢,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舉債的金融杠桿風險。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因為需要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支付大數量金額,那麼企業的資金鏈也有斷裂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企業可能會產生過度交易的不良後果。
3、獨立性風險
餓了么可能喪失獨立性。阿里巴巴通過全資收購餓了么,其實也是全資控股了餓了么,成為絕對的大股東。並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擔任了餓了么CEO。這跟並購之時,阿里巴巴說的堅持餓了么獨立運營的原則不變,餓了么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相矛盾。
餓了么雖然被阿里巴巴並購之後能夠獲得大力的資金支持,但其獨立性的削弱,意味著其要成為阿里巴巴手下的一顆棋子,一顆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棋子。餓了么喪失獨立性之後,公司的業務和戰略將會被顛覆,以原本的外賣配送業務為主或許會成為阿里巴巴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一個輔助工具。
四、結論
互聯網企業的並購行為對自身企業的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並購方來說,應該考慮並購後對企業流動性的影響,對企業財務狀況是否會帶來不利影響。公司應該提前做好財務規劃和預測,提前防範此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應提前考慮並購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要記住並購要服務於公司的總體發展目標,並購是為了形成協同效應及達成規模經濟效益,而不是單純為了抗衡競爭對手而進行盲目並購。
並購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對價金額及對價形式是否最優,制定合理的資本結構,降低融資風險,保障企業流動性償債能力。在並購以後不可忽視資源整合和文化整合風險,加強協同效應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