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農村金融服務的影響

農村金融服務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20 17:40:45

A.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取得長期充足的發展。但農村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卻在不斷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據相關資料顯示,農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甚至出現了絕對值的下降。「三農」問題成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難題。而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農村金融狀況的好壞對新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作用。而農村金融在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過程中,對促進農業產業化飛速發展、農村鄉鎮企業發展和小城鎮建設、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顯著。因此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機構貸款有著很高的依存度。因此建議,當前應積極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農村金融發展,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關鍵詞:農村金融 農村經濟 經濟增長 新農村建設 城鄉居民收入 三農

一、緒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
(三)研究目的
(四)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基本概念認識
1.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的特點
2.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的方式
二、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現狀
(一)農村金融發展 現狀
(二)農村經濟增長 現狀
(三)農村金融影響 現狀
(四)農村經濟增長影響 現狀
三、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問題及分析
(一)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普遍存在的問題或現象
1、農村金融發展不足
2、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存在「金融抑制」現象
3、農村金融服務的供求矛盾
4、金融有效供給不足

5、一部分農村金融市場存在供需失衡

6、其他問題與現象

(二)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
1、農村金融發展不足分析
2、金融抑制其分析
3、農村金融服務的供求矛盾分析

4、金融有效供給不足分析

5、農村金融市場存在供需失衡分析

6、其他問題與現象分析

(三)探討或研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1、圖文分析

(四)農村金融發展優勢和劣勢分析

1、農村金融發展與普通金融發展的區別

2、農村金融發展優勢

3、農村金融發展劣勢

B. 研究農村金融發展有哪些意義

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從建國後到上世紀90年代期間各大銀行縣級及以下分支機構網點眾多,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各大銀行進行商業化股份制改革紛紛撤出農村金融市場,導致出現很多農村金融服務空白的地區。而此時沒有城市大本營的農村信用社只能「留守」農村,被迫成為農村金融市場的主力軍、壟斷者。根據經濟學原理可知,壟斷意味著低效率、資源配置不當。可以說,90年代以來的農村金融改革一直發展緩慢效果不佳,除了法律體制不健全的因素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作為農村金融的壟斷者缺乏改革的動力。農村金融機構的存款在不斷增加,但實際上,農戶從以農信社為代表的農村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仍不足其向農信社存款的1/3,這種狀況一直延續至今。[3]而此時農村金融機構卻出現了嚴重的非農化趨勢,農村資金繼續大量外流。以山東農信社為例,2009-2011年資金凈流出量分別達到211.2億元、413億元和330.7億元。①這一切表明,以農信社為代表的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發展全力為三農服務的內部動力不足。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定位就是服務三農,貸款資金80%以上都投向農戶(農村小微企業),其在農村金融市場正在從星星之火不斷發展壯大,這勢必會對原有農村金融機構造成沖擊(特別是有利於提升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程度)。面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迅速發展,原有農村金融機構要居安思危,將其面對現實的和潛在的威脅和壓力轉化成內部深化改革發展的動力。
針對目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帶來的影響,筆者認為,其發展給以農信社為代表的原有農村金融機構帶來如下思考:(1)必須要積極深化改革,完善內部治理機制,提高員工素質,提升金融服務水平;(2)要始終牢記自己的金融陣地是農村金融市場,存款要「取之於農村、用之於農村」,不能再做農村資金外流的抽水機,要做發展農村經濟、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器;(3)將自己放在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處於全力為「三農」服務的同一起跑線上,將其視為地位平等的競爭者,否則將來有可能被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搶走大量儲戶,甚至被其取而代之。

C. 互聯網金融對農村金融有啥影響

總體看來,傳統銀來行、信用源社等金融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強大的農民金融需求,互聯網金融由於其便利性滲透到廣大的農村地區是農村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以阿里、京東為首的電商平台能夠藉助其平台優勢實現金融同步發展;而以村村樂為代表的三農服務商藉助其強大的線下農村資源能夠把金融服務最快滲透到廣大的農村地區;以宜信、翼龍貸、開鑫貸等為代表的P2P平台在互聯網農村金融大局未定的時局下進入也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以信用社、農業、農商、郵政儲蓄等為代表的傳統銀行若不能盡快推行線下服務站和線上金融店,未來必將面臨更多的農民用戶流失。

D. 為什麼要提升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覆蓋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村經濟得到巨大發展,農民的收入有了巨大提高,農村和農民有內了錢容,當然需要理財,農村個體經濟的發展也並且迫切需要金融服務,而實際情況是能得到金融服務的只有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周圍農村和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等農村,許多農村(尤其是西部地區)還沒有金融服務,所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是當務之急。

E. 農村金融地位和作用

地位談不上,農村經濟活動不活躍,首先農民沒什麼錢做投資只會存錢養肥銀行,而證內券更是談容不上,要是入市也只會被宰割,買國債又輪不到農民,保險投資更少。就是應為這些原因說明農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農民口袋沒錢就難進行金融活動。
作用還是有的,很多政策性銀行進駐農村,農民沒錢貸款比較容易,但是貸款必須是用來從事農業的。這些銀行對促進農業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

F. 中央一號文件出台,對農村金融市場有何影響對農村金融業務有何利好

這是個寫進農業文件里的財政問題。

這次的農村土地金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還是不能買賣,但是允許投資,農民不懂投資,但那些金融公司懂,農村土地允許入市了,新一輪搞地皮將能啟動。至於到底有沒有那麼多在農村土地上的建設需求?哪管那麼多,先撐過這幾年吧。其實這分明是個財政口的問題,但更妙的是,這和農業沾邊,大家應該知道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是農業的,所以這個事兒就趕趕緊寫進了一號文件。

G. 怎樣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提高農村金融的服務水平直接關繫到「三農」問題的解決,關繫到黨的各項農村工作方針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實。 一、當前農村金融服務的現狀 1.農村信用社正在成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逐步退出農村市場,而農村信用社依靠其網點多人員多的優勢,不斷強化為「三農」服務的宗旨,加大支農力度,拓寬支農領域,增強服務效能,存貸款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市場份額不斷攀升,社會影響逐步擴大,支農服務的主力軍作用日益顯現。 2.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仍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要內容。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廣泛吸收農民的閑散資金,大力開展組織資金工作,各項存款增長很快。同時農信社還加大了貸款投放,辦理了助學貸款、扶貧貸款、農戶小額貸款、聯保貸款等,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3.農民金融意識增強。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的金融意識明顯增強。逐漸明白了「借雞生蛋」、「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道理,農民金融意識的提高也反映出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二、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制約因素 1.服務主體缺位。國有商業銀行大幅度地撤並農村營業機構,向大中城市集中,致使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作用弱化;作為承擔農村政策性金融服務重任的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范圍狹窄,僅僅圍繞糧棉油收購做文章,成為「糧食銀行」,難以體現政策性金融機構在農業發展中的支持作用;此外,農村保險機構缺乏;郵儲只吸存不貸款,資金分流現象嚴重。農村市場只有農村信用社一家提供金融服務,農村金融服務的主體明顯缺位。 2.服務品種單一。銀行票據承兌、代理收費等中間業務在農村沒有開展;各種金融產品及服務項目例如理財和網上銀行、銀行卡業務鮮有辦理;保險在農村開辦的品種也不多,致使投保率低和人均保險金額少。農信社除了提供信貸資金外,金融服務品種不多,難以滿足農村經濟多層次的需求。 3.服務總量不足。最重要的農業信貸投入相對不足,一是農信社資金通過拆借和購買有價證券方式轉移;二是郵政吸收的儲蓄上存轉移了資金;三是國有商業銀行鄉鎮分支機構的存款上存,而使農村資金向其他行業轉移和分流,導致了農村信貸資金來源不足,農業信貸總量投入不足,信貸投入增長落後於經濟發展的增長。 4.服務機制不順。首先,農村經濟分散化經營同農村金融集約化發展之間存在著矛盾。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基本上還是以農戶為單位分散經營,農戶貸款的發放額小、面廣、量大,而農村金融在向商業化轉軌的進程中實行集約化發展戰略,這使農業發展中的經營分散化與金融服務集約化目標產生沖突。其次,農業產業化與農村金融服務專業化的發展步調不一致。在市場的導向下,各地出現了不同層次的農業產業化趨向,而農村金融機構卻不能提供相配套的信貸、進出口結算等專業化服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再次,當前農村經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呈現日益擴大及多元化的趨勢,但農村金融服務不論是在體制設計,還是在產品、服務的需求滿足程度上都存在著缺陷。 三、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建議 1.進一步加強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快農業發展銀行改革,擴大其業務范圍,增加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中長期信貸業務。二是加快農信社改革,建立規范化的合作金融體制,完善服務功能,為「三農」提供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三是放開管制,允許設立民營銀行,增加為「三農」服務的金融機構。 2.創新金融產品。盡快開辦通存通兌、異地存取款、辦理代繳費等業務;盡快開發一些低費率、廣覆蓋的保險服務產品,特別是要推出進城務工民工的保險險種。 3.建立農村資金迴流機制。一是擴大農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動幅度,增強其組織資金的能力;二是中央銀行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再貸款支持力度;三是進一步建立完善郵政儲蓄資金迴流農村機制;四是規定商業銀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農業或涉農領域。 4.拓寬支農領域。開發創業貸款、勞務輸出貸款等產品。要把信貸與科技開發結合起來,支持科技研究,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把信貸與農村教育結合起來,幫助農民掌握實用技術,切實提高素質,使其成為新時代知識農業的主力軍。通過科學合理地確定信貸投向,拓寬支農領域,提升信貸服務的層次。 5.改進支農方式。針對農戶貸款額小、面廣、量大的特點,農村信用社要繼續增加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的投放,完善小額信貸機制,開展現場放貸,設立「貸款專櫃」,簡化手續,採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

H. 農村金融有哪些作用

農村金融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金融指的是農村經濟服務的金融版制度、金融機構、權金融工具及金融活動的總稱,其實和現在商業金融等是相同的,只是發展模式不同,金融與經濟是一對共生榮的互補關系,經濟是金融的基礎,金融反作用於經濟,可支持經濟的發展,基於這樣的考慮,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改善都離不開強有力的農村金融支持。

閱讀全文

與農村金融服務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
期貨高開幾十個點 瀏覽:115
無抵押個人網上貸款 瀏覽:324
期貨漲10個點是多少錢 瀏覽:613
1063股票 瀏覽:767
丹華資本投資公告 瀏覽:782
銀行工作讓我買基金 瀏覽:539
蘭格網北京廢鋼筋價格 瀏覽:633
2019年4月最新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872
獅橋融資租賃總公司 瀏覽:819
伊朗的外匯管制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