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

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

發布時間:2021-03-21 14:45:44

❶ 北京擴大對外開放新規有哪些內容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出台。《意見》提出進一步放寬互聯網和信息服務、文化教育服務等六大重點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包括允許外商在文化娛樂業聚集的特定區域投資設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娛樂場所,不設投資比例限制,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在京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等,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買房和搖號購車等。

《意見》提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辦事流程。制定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委託第三方機構定期對各區營商環境開展評價,並在新聞媒體上公開發布評價結果報告,層層傳導壓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首都知識產權保護調度中心,加快知識產權舉報投訴中心建設,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維權援助服務。

《意見》提出,提升為外籍人才服務水平,便利外籍人才出入境,進一步優化全市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大廳布局,為外籍人才辦理在華永久居留、長期簽證和口岸簽證等事宜提供便利。探索外籍人才社保繳納轉移接續機制,推動外籍人才在京津冀范圍內實現社保對接。鼓勵用人單位按國家規定為外籍高層次人才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優化外籍人才生活服務,建立針對外籍人才的集政務服務與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專門網站。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子女就近入學。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在京購買商品住房,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申請普通小客車指標搖號配置和新能源小客車指標輪候配置。

上海自貿區怎樣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

2018年6月21日下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召開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推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今年摩根大通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在華欲設合資券商。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表示,之所以選擇上海自貿區,一是因為上海有較為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因為在人民幣跨境業務等方面有政策優惠和便利,三是具有包括海外背景人才在內的人才優勢。

據張紅透露,上海自貿區目前儲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項目類型涵蓋了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業相關領域,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范圍等。

張紅表示,從開放對象上看,涵蓋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新加坡等歐美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土耳其、約旦等發展中國家;從綜合實力來看,這些項目的股東背景雄厚,均為國際上的大型、知名金融機構,這些外資項目多是中國第一家或第一批,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

❸ 如何推進金融業進一步開放和國際化

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
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專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屬擴大銀行、保險、證券、養老等市場准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改進並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提升股票、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有序拓展境外機構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體范圍和規模,擴大境內機構境外發行債券的主體類型和地域范圍,放寬境外機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限制。建立與國際金融市場相適應的會計准則、監管規則和法律規章,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
深化內地與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金融合作。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向著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內地對港澳金融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建設。推動海峽兩岸金融業合作及貿易投資雙向開放合作,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打造平潭等對台經濟金融合作平台。開拓我國經濟金融對外開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新格局。

❹ 中國加入wto後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實際情況如何面臨哪些問題

現階段利用外資不是簡單的引進資金,更重要的是吸收國際投資中搭載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先進管理經驗,這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至關重要。三十多年來,我國製造業的整體競爭力得到極大的提升,躍居全球第一大製成品出口國,得益於製造領域實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對外開放。相比之下,我國服務業開放程度低,競爭力弱,仍是經濟發展中的一塊「短板」。壯大和發展服務業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重點是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服務業不僅要對外開放,也要對內開放。

❺ 上海對外開放擴大外企在滬投資情況如何

2018年8月5日消息,隨著上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外企在滬投資的步伐正在加快。據上海有關部門披露,2018年上半年,上海新增合同外資215億美元,增長18.1%,實到外資86億美元,增長6.3%,增速分別比一季度加快8.5個百分點和10.8個百分點,回升態勢明顯。

在此前召開的媒體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表示,目前的100條開放舉措中,有34條需進一步爭取國家支持,佔全部改革舉措的三分之一,體現了上海對外開放的勇氣和決心。而據初步研究統計,100條開放舉措中,90%以上可以在年內實施。

在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項目落地方面,上海目前已有9個項目落地。

具體來看,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發起籌建資產管理公司獲批復同意;英國韋萊保險經紀公司和怡和保險經紀公司獲批擴大經營范圍,是全國首先獲准擴展經營范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摩洛哥外貿銀行上海分行獲批籌建,是申請在華開展業務的第一家摩洛哥銀行和第二家非洲銀行;台灣國泰世華銀行在滬分行轉子行獲批籌建,是在滬首家分行轉子行的台資法人銀行;約旦阿拉伯銀行上海分行獲批籌建;瑞士聯合私人銀行和德國太平洋資產管理分別獲准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試點(QDLP),是上海QDLP試點外匯額度拓展以後第一批獲准試點機構;渣打銀行和星展銀行獲准承銷上海地方政府債券,是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市場准入相關事項的通知》後,首批承銷政府債券業務的外資銀行。

❻ 金融服務業開放或超市場預期嗎

新一輪金融開放版圖已經成型。根據最近財經高官的表態以及金融監管部門日前披露的今年工作重點任務,以銀行業、證券基金業和保險業為代表的金融服務行業的開放將成為2018年金融開放的重頭戲。與此同時,境內外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雙向開放以及資本項目可兌換也將在年內穩步推進,但會相對審慎。

按照目前的路線圖,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程度將大幅提升,甚至超出市場預期。而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也將在今年漸次推進。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7日撰文稱,穩步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推動證券市場雙向開放。繼續推進境內股票、債券市場開放,完善「債券通」,研究「滬倫通」,支持滬港、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改革完善合格機構投資者(QFII、RQFII、QDII、RQDII等)外匯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在更大空間配置資產的便利性,擴大境內商品期貨等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

❼ 如何構建金融業雙向開放新體制

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
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回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答放,擴大銀行、保險、證券、養老等市場准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改進並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提升股票、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有序拓展境外機構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體范圍和規模,擴大境內機構境外發行債券的主體類型和地域范圍,放寬境外機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限制。建立與國際金融市場相適應的會計准則、監管規則和法律規章,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
深化內地與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金融合作。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向著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內地對港澳金融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建設。推動海峽兩岸金融業合作及貿易投資雙向開放合作,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打造平潭等對台經濟金融合作平台。開拓我國經濟金融對外開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新格局。

❽ 如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中國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市場、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將在以下幾方面加大推進力度:
第一:激發進口潛力.中國將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培育中高端消費增長點,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
第二:持續放寬市場准入。中國已經進一步精簡了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減少投資限額,投資自由化水平,正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采礦業、製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
第三,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中國將加快出台外商投資法規,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全面深入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第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將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抓緊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
第五,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中國一貫主張,堅定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共同捍衛多邊貿易體制。中國願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加快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

❾ 2017年我國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有哪些

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
國發〔2017〕5號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一)以開放發展理念為指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法規,放寬服務業、製造業、采礦業等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支持外資參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製造業轉型升級和海外人才在華創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
(二)服務業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外資准入限制,放開會計審計、建築設計、評級服務等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推進電信、互聯網、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等領域有序開放。(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文化部、人民銀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網信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1]
(三)製造業重點取消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摩托車製造、燃料乙醇生產、油脂加工等領域外資准入限制。采礦業放寬油頁岩、油砂、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以及礦產資源領域外資准入限制。石油、天然氣領域對外合作項目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糧食局、國家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同等適用「中國製造2025」戰略政策措施。鼓勵外商投資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以及工業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質檢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支持外資依法依規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相關支持政策同等適用於外資特許經營項目建設運營。(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民銀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支持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開展研發合作。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建設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申報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根據對等原則,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外商投資企業同等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優惠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稅務總局等按職責分工

閱讀全文

與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
期貨高開幾十個點 瀏覽:115
無抵押個人網上貸款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