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的是靠什麼賺錢希望多舉例。
做一個簡單的補充,一家之言,希望業內人士可以互相探討。
從收入來源的角度,銀行的收入主要在於利差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利差收入不只存貸利差一項,以下會細說。中間業務收入的概念比較寬泛,至今沒有統一的標准。
1、利差收入。先從支出說起,銀行的利息支出方為客戶存款利息和市場化資金利息支出,一般存款付息率在2%左右(各大行年報都有數據),市場化資金利息支出期限不同差異較大,一般都以同期限SHIBOR利率上浮加點。
利息收入方主要為存放央行利息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市場化資金利息收入和貸款收入。存放央行主要為法定準備金和一般准備金,利率為1.62%,所以存放央行的資金其實為虧本經營,但限於18%左右的准備金政策要求以及日常保支付需求,銀行必須要有足夠資金存放在央行;受制於存貸比限制和資金充足率的管制銀行的大量資金都配置在國債和金融債里,國債和金融債的利率雖然只有3% 到4.5%不等,但出於較低的風險資產佔用和同業間的關系維護,一般大家都會給個面子購買;市場化資金利息收入就是同業存放、同業代付、買入返售等業務的利息收入,要是具體展開都很有門道,但很多同業業務的開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繞開存貸比的限制以及將表內業務表外化,所以監管機構一直比較關注各大銀行此類業務的規模;貸款利息收入確實是國內銀行業的主要的收入來源,但貸款規模根據銀行的性質不同一般有65%和75%之間的存貸比比率限制,貸款利率上一般為央行基準利率上下浮,上市銀行貸款利息一般為6.4%到7.5%之間。
根據上述描述我們可以簡單做個模型,假如一個銀行存款為100元,其中會有18元存放央行,70元左右發放貸款,剩下的12元買債券,同時假設存款付息率為2%,貸款利率6.5%,債券收益率3.8%,可以得出銀行的利潤為2.3元。如果把元的單位改成萬億元,銀行的利潤就成為2.3萬億了,所以在利差管制的前提下,近年銀行利潤的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的擴張。
2、中間業務收入沒有統一的概念,一般不產生利差收入的業務收入都統稱為中間業務收入。銀行在金融行業的地位之所以難以取代就是因為銀行最基本的職能-支付結算及代理記賬業務。由此衍生出龐大的客戶群體,只要有客戶基礎,你就可以雁過拔毛處處「收費」。一般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佔比為15%到25%之間吧,普遍認為中間業務收入佔比越高銀行的業務發展模式越好。
以上只是從收入來源的表面分析,若是深入銀行結構內部,會發現銀行之所以賺錢還是因為「拿別人的錢賺錢」。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其實與別的行業相比並不佔優,但銀行除了自有資本金外,主要還是通過吸收低成本的客戶資金然後高收益的運用來賺取收入的。假設真是放開銀行金融牌照,民間資本要是完全用自有資金運作銀行其實相對於別的凈資本收益率較高的行業並不賺錢。所以我們現在觀察銀行業是否會開放與其觀察是否允許民資設立和注資銀行,不如觀察政策上對於民資設立的銀行能夠允許在凈資本的基礎上發行多大量級的債券。
⑵ 為什麼現在的騙子金融公司越來越多,但它們盈利的手段是什麼
首先先從整個社會的層面來描述一下這個問題,金融公司騙局無非就兩種,一種是龐氏騙局,一種是純碎的詐騙,兩者都是騙,但是具體騙的手法和騙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龐氏騙局有多種叫法,具體就是以金字塔為模式,頂端的人受益,盈利模式就是不斷拉新還舊,直到某一天,拉新的錢已經不足以支撐金字塔運行,這個時候就會崩塌了。
但找到他的時候已經人去樓空了,而這個時候大家卻忘記了,乞丐其實就是這位大富豪。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具體能維持的時間不好說,但隨著時間增長,崩塌是早晚的事。
用各種手段去騙,不管他是真騙假騙,只要騙到你了,你是很難追訴的,既然說投資,就是自願的,你見推薦買股票基金的,虧了人家會負責嗎?是不會的,理論和法律人家也不需要,為什麼?人家給的只是建議,又沒硬逼你去投資。怎麼追訴?
所以說為什麼現在的騙子金融公司越來越多,它們是怎麼盈利的?完全不是同一個角度看的問題。所以對應的答案也就不一樣了。
⑶ 金融投資公司可以有哪些盈利方式
1、 存貸款息差收入;
2、 投資回報:各種證券(債券)投資;
3、 中間業務收入:IPO、代收代付代銷代管等。
經紀業務:大家買賣股票的時候除了交給國家印花稅之外,還要交給券商手續費,這就是券商的傭金;各家券商的手續費都可以申請打折,資金量越大,那麼可以申請的優惠越多;
通常都可以拿到千分之一的低手續費水平,給大家透個底,券商最低的可以打到千分之0.5,當然還有包月的就更便宜了。
自營業務:只有取得自營資格的券商才能進行自營業務,就是可以利用自有資金進行買賣股票、基金等。這在牛市是券商的大利潤。 當然還有承銷業務(幫企業發行股票)等也是盈利渠道。 證券公司盈利模式(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
(3)一般金融公司是怎麼贏利的擴展閱讀
金融投資作為一種可以擴大生產資本,增加獲利收益的經濟行為,如今已被更多的公司及個人所應用。作為金融投資,其自身可與實物投資相分離,隨機性增強,這就加大了金融投資的風險性。金融投資的操作風險管理就是要保證金融投資這種經濟行的穩定性與可獲利性。
隨著商品社會與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現時的金融市場也在不斷地完善與發展,金融投資的形式也愈發的多種多樣,結合金融投資的不同方式種類,做到在盤間操作的風險可控,金融投資才可以做到穩定獲利,金融投資才可以更好在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良性作用。
近些年來,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了金融投資行為的不斷增加,金融投資體系也處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作為一種經濟行為,金融投資在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並且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一種投資行為而進入到國際市場中。
⑷ 金融是怎麼賺錢的工資高不高啊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就是玩錢生錢的。搞的好收入很高。
⑸ 金融公司如何賺錢
金融公司太寬泛了,證券公司主要收取傭金和擔任某公司上市的保薦人而賺錢,商業銀內行主要是貸款容利息收入與紛繁復雜的手續費賺錢,保險公司收取保險金然後進行投資進行賺錢,以前保險公司是股市上的大買家,但現在基本是參與國家基本建設而盈利。
⑹ 金融是怎麼盈利的
金融企業可以投資證券、股票、期貨、外匯等高風險行業,還有類似於房地產、零售、物流等低風險行業,最簡單的就是吃利息了,不過一般金融企業不這么干。其中所取得的利潤就是該企業的利潤了,我自己的理解。呵呵……
⑺ 金融機構是怎樣一個機構,他們是怎麼賺錢的
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其盈利的模內式都是通過為客戶提供金容融服務來收取服務及相應的費用的;
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四大類:
貨幣當局,又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合作社及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
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包括外資、僑資、中外合資的銀行、財務公司、保險機構等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業務分支機構及駐華代表處。
⑻ 金融業是怎麼樣賺錢的
利差!
再說白了就是時間差!
再說白了就是錢生錢!
再說白了就是放貸是按日收利息的,給儲回戶的是按月給利答息的。這樣就有了時間差。放貸利息高5%以上,給儲戶的利息低2.25%左右。
利息稅是銀行代收代繳的,是給國家的,不在其中。
⑼ 金融行業是怎麼賺錢的
具體要看你做什麼工作,金融的涉獵面太廣了,保險,貸款,理財,證券回等等等等,做基礎性的工答作,金融可以說只是外表光鮮,其實也很辛苦,而現在很多所謂的金融,如放高利貸,做金融傳銷,這些當然賺錢,但是風險也是一樣高。
⑽ 金融行業真的很賺錢嗎
作為賺錢行業的老大,金融公司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普通人根本不。
一般去金融公司,門臉都裝修的很好。
很多人對金融的認識於國電影華爾街的電影!很多人對著電腦,看著一根根K線圖,分分鍾就是幾百萬上下,決勝於千里之外。這都是誤區!平常的金融公司門檻很低很低,初中,高中生都可以輕松應聘到!
這是某招聘網站的金融招聘簡歷,招聘優先找大學生,沒有經驗的,這是因為方便管理!大學生沒有經歷,別人說什麼聽什麼,越年輕越好,只要你識字!就能上班。工作內容用紅點標出來了,就是用開發客戶!會聊天就行。
薪資8000到10000,其實我朋友做過這個行業的都知道,這個水平還是中等的,很多人上班第一二個月就能拿這么多。
金融公司內部就像這樣,一個個的格子鋪,一個人一台電腦,一個手機,滿牆都是小卡片,一邊都寫的是目標和重點客戶!
因為這樣工作環境,老闆覺得會比較有氛圍!
配圖與本文無關,於網路
金融業招人都是問題,加班多,累。一般都是會優先招聘女大學生,聽話,任干,也事很少,對於後來的男員工,更有一個留住他們的作用。
金融公司一般每天、每周或者每月都會發獎金,而且工資和獎金一般都是用現金結算,這樣會激勵員工,只有看見錢,大家才願意往前沖!一般發獎金都會幾萬幾萬的發
因為很多金融公司說是投資證券其實做的都是一些灰色的產業,客戶的投資往往血本無歸。受害人發現被騙往往很難有效追回,即使抓住了團伙,一般也都是些業務員,或剛工作不久的從業人員。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電信詐騙等一系列案件往往有很多嫌疑人都是20來歲的小姑娘小夥子!
中國投資金融行業目前魚目混雜,各個地方、省市行業規范都不一言,管理起來很復雜,因為利益的關系,牽扯到各方勢力,所以也很難去徹底整改。
不管怎麼說,金融作為所有行業最賺錢的門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