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銀行業金融機構警示教育案例剖析

銀行業金融機構警示教育案例剖析

發布時間:2021-03-22 00:53:52

㈠ 農信社合規執行年觀《合規醒言》心得

《合規醒言》觀後感
《合規醒言》是河南銀監局組織製作的警示教育片,該片收集了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的典型案例,教育和警示大家一定要合規經營、合規操作、合規管理,促進銀行業健康發展。
近日,源匯區聯社組織觀看了《合規醒言》警示教育片。片中收錄了很多案例,不按操作規程辦理業務者有之,沒有防範風險意識的有之,利慾熏心集體作案有之。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都逃不出法律的制裁,悔憾終身而且連累了身邊很多朋友和親人。看後這部專題片,感觸頗多,感嘆頗多。銀行是服務行業,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作為一名銀行從業人員,防範風險、避免風險、合規操作是一個重要而永久的主題。
俗語雲:「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對合規重要性最好詮釋,是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亘古不變的規律。「控制風險」「無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的首要原則。要確保做到無風險,就必須做到合規守法。從片中的案例中,無不向我們昭示著合規文化的極端重要性。慘痛的教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時刻提醒我們:業務操作無案件、無事故,必須建立合規文化;風險無小事,合規心中留。在我的理解中,合規就是「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古人雲「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我們應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每一個崗位做起,深化對合規操作的認識,深化對業務經營中風險的領悟,深化對風險防範要點的把握,形成事事都有合規守法的工作標准,進而實現「人人合規、事事合規、時時合規」的目標。做文明員工,不應該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中;不應該只是做好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每位員工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利的過程中必須明確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進而自覺規范、約束自身的從業行為,防止不道德的言行。高標准、嚴要求,苦練專業技能,提高員工自身素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過硬的基本功。在當今金融業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嚴峻形勢下,我們最需要的、最緊缺的就是敬業的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對待自己,對待工作,一定要高標准,嚴要求,不能滿足於己掌握的知識,要努力尋求更好、更快、更富有成效的專業技能和技巧,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出更好的佳績,才能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合規防控風險」,合規,它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是一種精神,他應該存在我們的心裡,與血液一起流淌。做到合規經營,其實就是在珍視我們的生命,否則就是藐視我們自己的生命。
通過觀看警示片《合規醒言》,讓我才真正的認識到合規的重要性。看著一個個觸目驚醒的案例,讓我們深思。曾經的他們,或許是我們身邊並肩作戰的同志,或許是我們高歌頌揚的朋友,或許是客戶心中的優秀代表,我們心中不滅的榜樣。但現在,他們卻與鐵窗為伴,與監牢相隨。他們的反面例子又一次使我受到了警示再教育,進一步增強了依法合規的意識,牢固樹立了制度觀念,提高了廉潔從業、遵章守紀、規范操作、恪盡職守的自覺性。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和監督的威懾力。更加堅定了做人不爭名利、始終保持不賭博、不吸毒的良好形為習慣;保持經濟量入為出、不攀比、不參預高消費的生活習性;以平常心、做平常人,干平常事、過平常日子,不斷豐富與完善知足者常樂的人生價值觀,健康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人生路。

㈡ 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風險防控學習心得體會一篇,要求600字以上!

學習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風險防控的心得體會
近階段發生的不少違法違規金融案件,給銀行的信譽和社會形象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同時銀行機構對操作風險的識別與控制能力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問題突出,為進一步增強員工防範操作風險的意識,促進員工掌握風險防控要點,扎實推進案件防控治理工作,提高案件防控水平,開展了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風險防控的集中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本人對案件風險有了更深的認識。
銀行案件風險遍布於所有銀行機構,近年來我國銀行業案件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生居多,案件引發的原因,追究而言歸結為:
1、思想認識不充分,對案防重視不夠。
近年來,大部分銀行注重業務開展,忽視了案件防範,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得不到徹底改觀,尤其在基層銀行,任務至上,片面追究幾項主要業務指標的考核,不重視內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責任意識,甚至欺上瞞下或走過場形式學習。
2、教育培訓不重視,部分員工行為失范。
許多銀行不能夠正確認識員工政治、文化和業務素質狀況,忽視員工相關規章制度、業務知識、操作技能和風險防範等應知應會的培訓,員工思想道德水準、法律法規觀念得不到凈化和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防腐拒變能力較差,許多金融機構的案件都是因為對員工的思想和不良行為教育、管理、監督和約束不夠,未能及時發現和糾正指導而產生的。
3、選人機制不科學,重要崗位用人失察。
在人員選用上,重關系輕品行,重「社會能力」輕專業水平,誰能拉來客戶、業務,誰就能得到提拔重用,就可以拿高薪酬。缺乏對高管人員及重要崗位人員日常考核和履職效果評價,對其思想、行為變化缺乏監督約束,特別是對異常行為視而不見或見而不察,讓有問題的人長居關鍵崗位,為將來埋下後患。
針對以上的問題,經過學習與思考,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提高案件防控的實效性:
1、樹立「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案件防控首要解決的就是一個人的意識問題,應該使大家認識到,制度並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指導實際工作的。特別是案件專項治理的典型案例,對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有很強的震憾,模範地遵守內控制度,不僅僅是對自身的愛護,也是對他人的負責。
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對員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律和犯罪案例警示教育,引導員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愛崗敬業的思想意識、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嚴守法律底線,增強遵紀、守法、合規和風險意識。加強對員工的崗位培訓,不僅要培訓崗位職責、業務知識、業務技能,還要培訓日常業務操作風險的識別、防範技能,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風險文化、合規文化,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員工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自覺。
2、嚴肅工作紀律,提高違章違紀的代價。
有章不循、不能將制定各項內控制度的良好初衷落到實處,是導致各項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模範執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實,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強各項內控制度落實情況的後續跟蹤和監督工作,對於嚴重違反內控制度的要嚴厲予以處理,要讓每一位違章違紀的員工付出沉重的代價,讓其有切身之痛,嚴重的更應清理出農商行隊伍。
3、加強對案防工作的監管。
每一件有內部員工參與的案件背後,無不有作案人長期處心積慮的身影,他們正是利用了工作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精心准備,伺機作案。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分析,對轄內機構風險點進行提示或實施現場檢查,建立常態化地監督制度,督促轄內機構增強風險意識,監督落實監管案防部署和要求。對管理鬆散、內控不力、風險突出、案件頻發的機構及高管人員,要及時採取監管促使。監管不力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監管人員的責任。
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把風險防範貫穿於具體工作的始終,自覺的把行業管理和自身的自律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崗位職責,增強自我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自我思想道德和業務理論水平,構建牢固的思想防線,做一名優秀的員工。
我十分珍惜我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以前我認為作為一名普通員工,只要盡職盡責、安份守紀、保質保量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行了。通過學習,我認為光這樣做還不夠,還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智慧的頭腦,在工作中和一起共事的同事共同堅持制度,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才能有效地抑制案件發生。

文庫里有很多 你可以看看

㈢ 那位大俠有安全警示教育片視頻《血的代價-重大事故案例剖析》和《淚的呼喚-講述身邊的安全事故》,謝謝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yk8U1hMChY/ 《淚的呼喚-講述身邊的安全事故專》
土豆網屬

㈣ 銀行警示教育片《再現真相》觀後感

該片以真實的案例提示了業務操作中的風險點,通過違規案例反映了個別員工對金錢的貪欲,以及個別管理人員的敷衍履職,再現了導致發生事故案件的全過程。片中銀行工作人員法制意識淡薄,目無規章制度,利用工作便利,以身試法,挪用客戶資金,給客戶和銀行帶來巨大的損失,還嚴重損害了銀行的形象,最終也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銀行是經濟案件的高發部位。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越來越高明,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專業,他們功於心計,驚心謀劃,蓄意欺騙,讓人防不勝防。但是銀行在經營管理上也存在著許多漏洞,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制度是我們的生命線,每一項制度的出台,每一次流程的改進,都是對漏洞隱患的修復與加固。按理說,我們的規章制度制定的很全面,很細致,不同崗位都有針對性的內控和案件防範知識、業務操作流程、規章制度,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在實際執行中就打了折扣,因此就出現一些員工違規經營、違章操作、弄虛作假等不良行為,成為里應外合騙取、盜用銀行資金的可恥「幫凶」,有的則在處理公與私的問題上不能自持而走上犯罪的不歸路,嚴格按章操作是何等重要。每個崗位、每個環節上的員工都要時刻牢記「違規是案件的前奏,隱患是安全的天敵」這一箴言,熟知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流程、風險點、風險環節、控制措施及崗位職責。時時、處處、事事以敬業、真誠、嚴謹、自律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做到人人主動合規,事事處處合規,才能為我社的穩健經營和發展築起一道牢固的「防火牆」。
我要對照案例校正人生坐標,增強自律意識,舉一反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恪守職業操守,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紀,照章辦事,端正言行,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提高自身的合規經營意識和制度執行力。常懷律己之心,常修職業之德,常思貪欲之害,時刻提醒自己要嚴格執行各項從業禁止性規定,防範案件風險,爭做優秀員工。
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奉公守法,恪守道德底線,不越紀律紅線,自覺抵制各種腐朽誘惑,保持平衡的心態,在名譽、職位、報酬、個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樂,安心本職,勤奮工作,堅持「健康生活、快樂工作」。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用知識武裝自己,只有知識豐富了,眼界開闊了,境界高尚了,才能正確判斷假丑惡、真善美,看問題才能更透徹,才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㈤ 中國銀行開展員工道德風險案例警示教育活動總結

強調安全與防範的重要性。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㈥ 要寫一篇關於新進銀行員工對警示教育的觀後感.

第一,是其本人放鬆對世界觀改造而導致理想信念動搖、思想蛻化變質。但思想教育不扎實,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也是他們犯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這次組織員工看劉金寶的案例就沒有針對性也難收到什麼實效,叫員工寫觀後感,呵呵,可以說員工最深的感受就是有權者太黑了,根本不把集體利益和員工利益放在心上)。第二,我國正處於體制轉換、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時期,由於一些領域中制度和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使形形色色的腐敗行為有可乘之機。這是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客觀原因。第三,一些部門和單位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缺位或流於形式,監督工作不得力。 在現行的銀行運作機制中,一系列規章制度及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並不是沒有,相應的紀檢、監察、稽核、監事、風險管理等職能也不是沒有確立,甚至於發達市場體制下的公司治理框架也早建立(比如中銀香港),但是,這些職能與機制卻不能夠如設定的那樣起到應有作用,何也?一是國有金融機構的主事者往往是由政府組織部門的任命或由上級任命的。在這樣的人才選拔機制下,金融機構的主事者不是對所任職的金融機構及股東負責,而是對任命他的組織部門負責。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金融機構的主事者他們只會唯上而欺下,他們的行為只會以上級部門的喜好而作為,而不是以金融機構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二是在上述的人事制度下,金融機構的主事者一旦獲得了任命,他(或他們幾人)就可能成為這個金融機構的絕對主宰者,不僅可以完全掌握這個金融機構的絕對權力,而且可以通過制定製度讓這個絕對權力為他或他們幾人主宰合法化。這種權力的濫用往往會以冠冕堂皇的「合法」的方式出現,使得濫用的權力完全合法化。盡管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的股份制改造都在致力於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並依照「三會分設、三權分開、有效制約、協調發展」的原則,建立了由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構建的現代股份公司治理架構,但是如果上述金融機構的人事制度安排及權力結構不改變,這種公司治理架構同樣可以成為上述金融機構中絕對權力的附庸。如果有這種絕對的權力,任何金融犯罪活動都可能易如反掌。同時,由於他們能夠主持金融機構中不少制度安排的設定,這些機構的主事者還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把他們的金融犯罪行為合法化,以規避法律和制度之懲罰。這才是腐敗症結之所在。因此,對於目前國內金融機構屢屢發生的大案要案,僅從個人道德水平、思想覺悟、激勵約束機制、風險控制與管理上入手是遠遠不夠的,那隻是治表,而是要從這些犯罪者的權力源激勵與約束入手,並從根本上來對這些絕對權力進行約束,從而達到表本兼治,否則事倍功半。絕對的權力才能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就是我對劉金寶案的感想

閱讀全文

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