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7年國務院實施的興邊富民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服務發展和保障邊防能力全面提升。
到2020年,邊境地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服務發展和保障邊防能力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邊民安居守邊條件全面改善。
特色優勢產業較快發展,支撐群眾居邊致富作用全面增強;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沿邊開發開放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實現協調發展;民族團結基礎進一步夯實,邊境地區安定和諧局面更加鞏固。
(1)金融機構興邊富民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興邊富民行動的相關要求規定:
1、採取特殊政策措施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好邊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問題,兜住民生底線,幫助貧困邊民實現脫貧,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2、緊密圍繞國家總體外交和國防邊防需要,根據邊境各地邊民需求、自然生態條件、發展水平及毗鄰國家情況,分別研究確定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加強分類指導和政策支持,重點解決特殊困難和突出問題。
3、以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社會服務保障統籌、軍地公共安全合作、邊防民防融合建設為重點,堅持平戰結合、防管一體、深度融合,補齊短板弱項,增強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支撐能力。
Ⅱ 興邊富民行動規劃的政策措施
陸地邊境地區享有西部開發政策。國家加大對邊境地區農村公路、農村危房改造、中小微型水利設施、清潔能源推廣使用、村鎮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社會事業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對邊境縣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級並逐步減少市級配套資金。
充分考慮邊境地區支出成本高的特殊因素,中央財政加大對邊境地區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加大邊境地區專項轉移支付力度,支持邊境地區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邊境省區相應加大對邊境地區的資金投入。
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邊境地區設立服務網點,開發適合邊民、特色優勢產業、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支持邊境縣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加大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支持邊境縣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加大邊境縣農牧區高中階段教育助學力度。支持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加大雙語教學支持力度。
加強邊境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提高財政補助標准和個人繳費標准。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加大政府資金投入,資助農村困難人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對個人難以負擔的自付醫療費用給予補助。
加大對邊境地區文化事業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文化設施運行經費保障機制。對廣播影視設施維護進行補助,支持增加廣播電台、電視台少數民族語言節目的數量。支持邊境地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新聞出版業發展。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基礎設施和條件建設,促進邊境地區科技進步。
擴大邊境地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建立和完善邊境貧困地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機制。支持邊境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和完善對承擔守邊任務邊民的補助制度。支持邊境地區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救災應急體系。支持邊境地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邊境農村危房改造力度,繼續給予補助標准傾斜。 扶持邊境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對符合產業政策、對邊境地區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強的項目,在項目核准、備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完善邊境地區中小企業扶持體系。加大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專項資金對邊境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有關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融資性擔保機構開展的符合條件的邊境地區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支持。
充分考慮邊境地區經濟發展用地需求,重點予以傾斜。支持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企業技術改造和大型商品市場升級改造,扶持民族特色手工藝品開發和生產。 支持邊境地區吸引外資,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提高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生態環保等領域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貫徹落實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邊境地區的企業發展。
進一步加大國家對口岸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大中央財政對邊境地區經濟技術合作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的貼息支持力度。適時調整邊民互市進口免稅生活用品范圍。
鼓勵、引導和支持內地企業與邊境地區企業聯合參與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支持發達地區外商投資企業向邊境地區轉移。 加大對邊境地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及帶頭人培養力度,建立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機制。加大國家重點建設高校、民族院校、職業院校和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以及其他各級各類幹部人才培訓機構對邊境地區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採取定向培養、專項培訓等措施,大力培養邊境地區急需的各類人才。
提高邊境縣村委會幹部補助標准,落實對縣鄉基層醫生、教師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 國家鼓勵經濟較發達省市、大中城市、國有大中型企業支援邊境地區加快發展。鼓勵、引導、爭取各類私營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援助、捐助資金投向邊境地區。支持教科文衛機構對口幫扶邊境地區發展。邊境省區組織開展省區內的對口幫扶。
Ⅲ 興邊富民行動的方針是什麼
通過強化政府組織領導,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加大對邊境地區的投入和對廣大邊民的幫扶,使邊境地區盡快發展起來,邊民盡早富裕起來,在發展中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感情和加強各民族大團結,最終達到富民、興邊、強國、睦鄰的目的。
興邊富民行動是少數民族政策,是惠民政策,是邊疆治理的政策,是長期建疆、穩疆、治疆的政策,是富民政策,是促進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
(3)金融機構興邊富民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我國邊境線長,周邊接壤的國家多,邊境地區涉及到9 個省區,各省區,甚至各市縣、各鄉村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所以興邊富民行動在落實過程中,不能一刀切、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等速推進。
另外,對於全國,尤其是對於新疆來說,興邊富民行動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是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因此新疆在開展興邊富民行動過程中要牢固地區穩定的前提下,根據地方實情,發掘不同地區的獨具特色,突出特色優勢產業,綜合利用各種扶貧政策措施,不斷提高興邊富民行動效率和效益。
Ⅳ 興邊富農行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准確的說是「興邊富民行動」,是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來的。
「興邊」「富民」是振興邊境、富裕邊民的縮略語,是「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行動」表明這是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開發建設實踐活動,是有計劃、有組織進行的系統工程。開展興邊富民行動,就是要加大對邊境地區的投入,加大幫扶力度,使之盡快地發展起來,逐步跟上全國發展的步伐,促進邊疆與內地的協調發展。
興邊富民行動的實施范圍十分廣泛。涉及135個陸地邊境縣(旗、市、市轄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56個邊境團場,19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2100多萬人口。
興邊富民行動的任務是:要切實把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搞上去;要著力培育縣域經濟增長機制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三要下大力氣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重點要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以解決溫飽為中心的扶貧攻堅,二是以水、電、路、通信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三是以培育新增長點和形成特色經濟為目的的產業結構調整,四是以加快周邊區域經濟合作和發展邊境貿易為重點的對外開放,五是以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和推廣先進適用科技為主的社會進步,六是以繁榮少數民族文化為宗旨的文化設施建設,七是以退耕還林還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Ⅳ 關於雲南省興邊富民的政策
朋友,一大段文字我就不復制粘貼過來了,在下面地址你可以去看看!
Ⅵ 興邊富民行動規劃的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的主要目標是:
——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邊境地區具備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的比例顯著提高。沿邊境地區以及通主要口岸、邊民互市貿易點、邊防派出所、邊防哨所、旅遊點的交通狀況顯著改善。農村飲水安全、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得到解決。清潔能源普及率明顯提高。信息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邊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貧困人口明顯減少,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農村危房數量顯著下降。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實現城鄉社會救助全覆蓋。
——社會事業長足進步。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水平全面提高,邊民上學難、看病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邊民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滿足,邊境文化安全得到加強。
——民族團結、邊防鞏固、睦鄰友好。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深入發展,邊民的國家意識、國民意識、國防意識進一步增強。愛民固邊系列創建活動深入推進,維穩控邊能力進一步增強。與鄰國友好往來更加密切。
——沿邊開發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口岸功能更加完備,邊境貿易穩步發展,邊境經濟合作區輻射和示範作用增強,吸引境內外投資大幅增長,合作層次和水平提高。
——特色優勢產業較快發展。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布局趨於合理,特色優勢產業初步形成,縣域經濟得到較快發展,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
Ⅶ 實施興邊富民工程的政治意義是什麼
國家實施興邊富民行動的意義是什麼?答:對加快邊境地區發展、加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邊防、維護國家統一、增進睦鄰友好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