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2010亞太國際金融論壇官網

2010亞太國際金融論壇官網

發布時間:2021-03-25 20:31:47

㈠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現任領導


張禮卿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財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曾在荷蘭蒂爾堡大學、世界銀行學院、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兼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及副秘書長、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財經教育分會金融專業協作組主任委員、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主席、亞洲經濟專家會議(Asian Economic Panel, New York/Tokyo/Seoul)成員、中國證監會第12屆發審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學位委員。
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和宏觀經濟。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課題,研究內容涉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賬戶開放、金融自由化、全球經濟失衡、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經濟全球化、匯率制度和貨幣國際化等。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金融研究》和《國際金融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0餘本(包括主編和合著)。
作為亞洲經濟專家會議(AEP)成員、亞歐經濟論壇(AEEF)成員、德國開發研究院(GDI)中國地區協調人,曾赴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挪威、日本、韓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巴西、香港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進行公開演講。

李建軍:男,1970年生於山西汾陽。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6-2007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訪學,2009年擔任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廣西大學兼職教授。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是首批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和國家精品《金融學》課程組成員。2005與2006年先後被評為中央財經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2003年以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劃項目2項、國家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1項以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北京市政府、廣州市委託課題多項;在SSCI期刊、國內CSSCI核心期刊、政府部門內參,如《The Pacific Review》,《金融研究》、《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法制參考》等學術刊物公開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等轉載。出版《中國民間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013)、《中國影子金融體系研究報告》(2012)、《金融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研究》(2011)、《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America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未觀測金融與經濟運行》(2008)、《中國地下金融調查》(2006)、《中國地下金融規模與宏觀經濟影響研究》(2005)、《國有商業銀行績效評價》(2004)等著作,以及《金融統計分析實驗教程》(2011)等教材。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第六屆優秀研究成果(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金融學會優秀成果二等獎。主講《金融學》、《金融統計分析》與《經濟研究方法》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民間金融、未觀測金融與影子銀行等。
應展宇:教授,經濟學博士,男,漢族,1976年2月出生,浙江寧海人,2003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一直任教於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資本市場理論與實踐,比較金融體制以及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等。
張學勇:2007年於浙江大學獲經濟學博士,2007-2009年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中國博士後基金一項,並在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支持計劃,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訪問研究,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CPA),兼任佳訊飛鴻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張煥彩 1979年—1983年
俞天一 1983年—1986年
陳傳新1986年-1993年 1994年-2000年
王廣謙1993年—1994年
史建平 2000年—2006年 張煥彩 1979年--1986年
於金富 1986年—1993年
陳傳新 1993年—1995年
史建平 1995年—2003年
賀 培 2003年—2010年

㈡ 朱超的學術會議

2006.11,第六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武漢大學,武漢。
2007.10,第四屆中國金融學年會,湖南大學,長沙。
2009.7,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第二屆青年論壇,黃山。
2010.10,中國青年經濟學家聯誼會(YES),東南大學,南京。
2010.11,第一屆《金融研究》論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2010.11,第四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
2011.3,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學術峰會暨2011年《國際金融研究》論壇(春季),武漢大學,武漢。
2011.5,第二屆世界經濟學會年會,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Massachusetts,USA.
2011.10,第八屆中國金融學年會論文,山東大學,濟南。
2011.12,第十一屆中國經濟學年會論文,上海財經大學,上海。
2012.7,第二屆全國區域金融論壇,蘭州商學院,蘭州。
2012.7,中國數量經濟學年會,新疆財經大學,烏魯木齊。
2012.10,第九屆中國金融學年會論文,浙江工商大學,杭州。
2012.11,第五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
2012.11,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學術峰會暨2012年《國際金融研究》論壇(秋季),西南財經大學,成都。
2012.12,第十二中國經濟學年會,山東大學,濟南。
2013.1,美國經濟學年會,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CA,USA.
2013.10,第十屆中國金融學年會,北京大學,北京。
2013.11.第三屆全國區域金融論壇,河北經貿大學,石家莊。
2013.11,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年會暨理事會議,中山大學,廣州。
2013.12,第十三屆中國經濟學年會,西南財經大學,成都。
2014.10,第一屆中美經貿論壇,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Cleveland,Ohio,USA.
2015.10,第五屆全國區域金融論壇,河南財經大學,鄭州。
2015.10,第十二屆中國金融學年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
2015.12,第十五屆中國經濟學年會,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㈢ 河海大學商學院許長新教授怎麼樣,一般每年帶幾個研究生,傳授知識的的特點,以及性格特徵擅長數理結合

許長新,1963年生,江蘇江都人,經濟學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數力系,獲理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數量經濟研究所,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河海大學交通與海洋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
現任河海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基礎設施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投資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金融工程與投資管理。在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博士後流動站中的研究領域都為金融管理。曾在World Bank、University of Maryland(at College Park)研究訪問。
江蘇省九、十屆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蘇省委副主任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經濟學會理事、江蘇省數量經濟與管理科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兼任寧滬高速(600377)、銀城實業獨立董事。
研究特長是將經濟學理論、金融學工具與數理科學相結合,系統研究基礎設施投融資理論與方法。自1990年以來,主持部省級科研課題60餘項,在《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投資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論著6本,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2項。江蘇省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首批「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選。
在國內有影響的成果主要有:
1、徵信體系建設中的失信懲戒機制分析(《金融研究》2008/05)
2、國際資本外撤的潛在風險測度及其防範(江蘇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007年)
3、基於供應鏈戰略的江蘇沿江港口群發展研究(中國港口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07年)
4、我國國際流動資本結構與銀行體系穩定性的關系研究(《財經論叢》2007/1)
5、全球化背景下東道國利用外資的風險研究(《亞太經濟》2004/03)
6、風險投資中資本與技術的博弈(《財經研究》2003/11)
7、債轉股的博弈論分析(《國際金融研究》2001/02)
8、境外上市公司退市規定及對我國的啟示(《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1/01)
9、The Port-neighboring Instry Development in Nantong Based on the Port Advantages
3rd Sino-German Joint Symposium on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06/11(EI)
10、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Evaluation Model of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
Orient Academic Forum (Special/Australia) 2001/10 (EI

㈣ 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措施:

一、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亞洲有關國家的援助。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安排的框架內並通過雙邊渠道,向泰國等國提供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國提供了進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

二、中國政府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從維護本地區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作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決定,承受了巨大壓力,付出了很大代價。此舉對亞洲乃至世界金融、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中國政府採取努力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保持了國內經濟的健康和穩定增長,對緩解亞洲經濟緊張形勢、帶動亞洲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中國與有關各方協調配合,積極參與和推動地區和國際金融合作。中國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提出了加強國際合作以制止危機蔓延、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制、尊重有關國家和地區為克服金融危機的自主選擇三項主張。

(4)2010亞太國際金融論壇官網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觸發因素

一、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當時在全球范圍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二、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三、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㈤ 張禮卿的學術團體和機構任職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常務版理事
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權財經教育分會金融學專業協調組主任委員
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金融學會理事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學位委員會委員
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組委會主席
中國國際金融青年論壇副主席
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學術委員
亞洲經濟專家論壇(Asian Economic Panel)成員
《金融研究》雜志編委
《國際金融研究》雜志編委
《國際經濟評論》雜志編委
《金融論壇》雜志編委
《國際金融》雜志編委
《中國外匯管理》雜志學術委員

㈥ 關於國際組織的問題

聯合國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聯合國人權機構
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
建設和平委員會
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
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
國際勞工組織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國際海事組織
國際電信聯盟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 )

國際原子能機構

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
國際移民組織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國際刑事警察組織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開發協會
國際清算銀行

世界能源理事會

世界經濟論壇

八國集團
亞歐會議
亞太經合組織(APEC)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

七十七國集團
不結盟運動
南方中心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澳大利亞集團
桑戈委員會
核供應國集團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東亞峰會(EAS) 中日韓合作

東盟地區論壇(ARF)
亞洲合作對話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

薩赫勒-撒哈拉國家共同體
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
阿拉伯國家聯盟
阿拉伯議會聯盟

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
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非洲聯盟
東非共同體
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

上海合作組織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太平洋島國論壇
太平洋共同體

東亞-拉美合作論壇
美洲開發銀行
美洲國家組織
里約集團

拉丁美洲議會
拉丁美洲經濟體系
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組織
安第斯共同體

加勒比共同體
南美國家聯盟
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
加勒比國家聯盟

㈦ 亞太國際資訊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歷史

● 1995年9月 《金融畫冊》創刊,並於9月18日出版了第一本季刊;
● 1996年9月 9月18日《金融畫冊》改版更名為《金融配套市場》並出版第一期雙月刊;
● 1996年10月 10月10日取得亞太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政府的注冊成立資格證書。
● 1997年5月優利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 1997年5月《金融配套市場》改為月刊;
● 1997年5月,由《金融配套市場》雜志對外發布了編輯出版《中國當代金融技術設備大全》的信息;
● 1997年8月正式在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地組建了四個工作站;
● 1997年9月《金融配套市場》增加到86P;
● 1998年2月,正式出版了一本金融業界重達3公斤的工具書《當代中國金融技術設備大全》;並在北京建設銀行總行召開了《大全》的新聞分布會和首發贈書議式;
● 1998年3月《金融配套市場》增加到112P;
● 1998年4月亞太國際網站開通;
● 1998年5月《金融科技》電子版開通;
● 1998年5月優利安廣告有限公司的成立;
● 1998年9月創刊《中外酒店》128P,並獲得了600多份訂閱單,並配有電子版;
● 1999年9月創刊《深港樓市》;
● 2000年元旦將《金融配套市場》改刊名為《金融&科技》。並在深圳南海酒店舉行了有180位金融機構和科技供應商參加的慶賀儀式;
● 2000年5月《深港樓市》停刊;
● 2000年4月由《金融科技》主辦的中國金融終端廠商的研討會議在深圳召開;
● 2001年2月中外酒店論壇組織成立;並在香港特區正式注冊;
● 2001年10月首屆中外酒店論壇會議在海南召開;雲集了27個國家的400多位當前國際著名的專家、學者和總經理,開創了中外酒店領域的先河。
● 2001年4月結束與外界的合作而開始了亞太自己的網路文化的建設;
● 2002年2月直通VIP聯合商會成立;
● 2002年4月正式開通直通VIP網站,中英文版;
● 2002年7月8日月開通了亞太金融網;
● 2002年9月創刊《直通VIP》;由原人大副委員長布赫刊名題辭;
● 2002年12月中外酒店論壇一屆一次業主會議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召開;
● 2002年12月開通中外酒店論壇(中英文版)
● 2003年2月2日,亞太國際資訊集團的成立;
● 2003年3月中外酒店論壇一屆二次經營管理交流會在深圳麒麟山莊召開;
● 2003年4月創刊《白領金融》;
● 2003年6月開通了酒店人才網;
● 2003年8月開通了中外酒店電子版;
● 2003年12月中外酒店論壇二屆峰會在杭州浙江世貿中心大酒店召開;
● 2003年12月 12月2日-5日順利成功並且非常圓滿的在杭州召開中外酒店論壇二屆峰會。IHFO首次得到世界旅遊組織和PATA組織的支持。這是一次規格演講嘉賓陣容被業內充分認可的高峰會議;並且從此奠定並確立了中外酒店論壇朝會議產業化方向發展的道路與基礎
● 2003年12月中外酒店論壇正式成為亞太旅遊組織協會(PATA)成員;
● 2004年2月亞太國際期刊市場研討會在深圳大梅沙度假酒店召開;
● 2004年5月首屆金融科技交流會在深圳明華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深圳全部商業銀行的科技部門和部分行長80餘人參加了會議。深圳電視台財經頻道為此做了專訪。
● 2004年6月 亞太國際資訊商標注冊成功。06月14日該商標首次在歷時兩年半之後獲得中國國家商標局核定的第41類商品使用范圍的注冊成功;同年08月07日,核定第35類商品使用范圍的權利;同年11月21日又獲得第16類商品商標的核定使用權;這是亞太資訊在經營了8年之久在中國大陸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的成功起點;也是一個私經傳媒機構的歷史轉折點;「亞太資訊」商標合計擁有三大類37小類的商標使用權;
● 2004年07月 7月16日—20日中外酒店論壇二屆三次單體酒店聯盟會議在北瑪安納群島—天寧島召開。宣告IHFO登落中國以外的領地;
● 2004年09月 09月18日10月1日國慶節,香港理工HTM學院院長田桂成先生與《中外酒店》黃婷總編正式在一份「《中外酒店》雜志社與香港理工大學HTM學院合作協定」上簽字。此舉將代表雙方在中國酒店業培訓項目上正式展開合作,也拉開《中外酒店》雜志向行業延伸的序幕;
● 2004年11月 在北京組織舉辦了首屆十大金融科技人物的頒獎典禮,同期成功舉行了「金融杯」銀行家高爾夫邀請賽;中央電視台參與了此次活動的始末;
● 2005年01月 有效引進顧問公司,為10周年的戰略發展做資本准備工作;迎接私企經過10年創業發展的新一輪挑戰;
● 2005年02月 亞太金融網成功的以金融&科技的專業資訊平台改版為門戶網站形式;瀏覽量迅速提高;
● 2005年05月 籌備同年11月准備舉辦中外酒店論壇三屆峰會 。初步選址在珠海;
● 2005年07月 與香港博思堂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與此同時形成了與香港國際貿易促進會和香港中小企業貿促的策略合作關系;
● 2005年09月 成功引進國際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公司和國際財務顧問公司;
● 2005年10月 「金融&科技」商標於10月21日成功注冊。核定為第16大類計7個小類;是繼「亞太資訊」商標成功注冊之後的又一文化知識產權得到保護的證據;
● 2005年11月 中外酒店論壇三屆峰會在珠海召開。此會再次得到了世界旅遊組織和中國國家旅遊局和中國旅遊協會的支持;
● 2005年11月 11月19日晚在珠海御溫泉舉辦首屆中外酒店白金獎頒獎晚會。中國國家旅遊局規劃與財務司司長林山先生到會致辭;評選出了中外酒店白金獎十大最受歡迎酒店、十大風雲人物、十大傑出經理人、十大最受到歡迎供應商等四大獎項50個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晚會在旅遊業開創了一個歷史空白,規模空前熱烈;50多家媒體相繼報道晚會盛況;與此同時典定了中外酒店雜志和IHFO在行業產業只的權威地位;
● 2006年01月 籌備金融科技二屆交流會。會議計劃於2006年06月在深圳召開;同期舉辦首屆最受歡迎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十大人物、金融科技的評獎頒獎活動;
● 2006年01月 確定將亞太資訊所屬網群7個網站進行合並再分類為三個網站:亞太資訊網、亞太金融網和中外酒店網為行業產業的經營性門戶網站;將酒店電子雜志、酒店預定系統、酒店論壇、人才、培訓等原來獨立的網站全部合並到一起成為一個大型的酒店業門戶網站;
● 2006年01月 籌備3月在珠三角地區舉辦的中外酒店論壇三屆四次業主會議。同期首次推出高級職業經理人才交流活動。從此搭建起一個業主與職業經理之間的公共利益平台,並使權威媒體很好地發揮其多功能資訊綜合服務能力與業務發展方向。。。。。
● 2006年10月開始籌備並選擇四屆論壇會址;決定四屆論壇於2007年10月召開;
● 2007年3月四屆論壇對發布會議召開地雲南麗江;同時通過二屆「中外酒店白金獎」的10個獎項設置與評選標准;
● 2007年5月秘書處組團考察四屆論壇接待酒店;並與麗江市旅遊局達成共識;
● 2007年10月19-22日「點燃產業聖火,照亮酒店經濟」為宣傳思想;以「戰略與投資·聯盟與競爭·品牌與發展·2008』中國酒店道路與夢想」為主題定位的四屆論壇峰會(被業界公認的年會)在雲南世界旅遊文化遺產目的地——麗江開幕;
● 2007年10月20日晚,中外酒店第二屆白金獎開獎並舉行隆重熱烈的頒獎典禮;
● 2008年01月28日【中外酒店】中英合成商標獲得中國國家商標局頒發的兩大類商標證書。其核定范圍是35類和41類兩大類;可應用的范圍包含了[安排組織研討會、商業調查、圖書出版、廣告傳播]等等整20項;
●2008年3月25日獲得【中外酒店論壇組織IHFO】【中外酒店白金獎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局頒發的著作權證書;
● 2008年4月28日【中外酒店論壇組織IHFO】中外酒店論壇組織商標中英文合成圖形的第41類商標證書。核定的可服務范圍包含了[安排和組織會議、組織文化或教育展覽、安排和組織培訓班、圖書出版、就業指導、培訓] 等10項;
●2008年5月,啟動[中外酒店第三屆白金獎]的歷史經典酒店和經典人物為主題的論壇與白金獎評選工程;同時通過了第三屆白金獎的頒獎地——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地——烏鎮。並定於2008年10月18日晚開獎頒獎典禮;

㈧ 劉運聯的個人經歷

拿督劉運聯博士四大桂冠加冕
自成立以來,IPCShoppingServices(馬)有限公司的進步不斷地獲得認同,當中包括了由2006年總裁拿督劉運聯博士榮膺超級品牌(Superbrands)大獎、《第五屆亞太國際世紀企業家--精英大獎》卓越領導力大獎、《亞太誠信企業金劍獎》等三項大獎,成功嶄露頭角。第二年,集團旗下子公司網上商城imal2u榮膺《第六屆亞太國際世紀企業家--精英大獎》卓越品牌大獎。
2008年喜事頻傳,總裁劉運聯博士再度以個人魅力榮膺《亞太傑出CEO》。接著 IPCShoppingServices(馬)有限公司榮獲新興企業大獎;imal2u獲頒《亞太誠信企業金劍獎》。該公司聯合馬來西亞回教消費人合作社及國際金融機構,在雙威金字塔酒店成功推介SLVU-pay國際白金卡,更讓公司的良好聲譽錦上添花。
創辦人拿督劉運聯博士更連中四元,10月,香港大公報盛世華人系列評選為2008世界傑出華人;12 月,入選中華十大財智人物,以及2008穧中華年度企業家大獎,2009年1月受邀出席亞太(投融資)華人經濟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國際循環經濟高峰論壇時,並再度榮登世界經濟十大華人傑出企業家風雲榜寫下了大馬企業家在華創業傳奇的扉頁
學歷
2007年 4月 美國密之根州伯克萊大學國際行銷客卿教授
2007年10月 美國美聯大學國際行銷博士
工作經驗
2000–2003 IPC連鎖店計劃 總裁
2004–2006 數碼帝國 總裁
2001 IPC購物服務(馬來西亞)有限公司 顧問
2007 北京華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總裁
2007 I-Mal Global Sdn. Bhd. 顧問
2007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國際合作交流委員會 副秘書長
2007 中國公共關系國際IPC服務聯盟 秘書長
2008 巴拿馬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巴拿馬駐印尼經濟顧問
2008 中國鄉士藝術 副會長
2008 中國民俗主任專業委員會 副秘書
2008 SLV SOLUTION & SLV III 主席

閱讀全文

與2010亞太國際金融論壇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