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鄭州市柳林信用社分社與鄭州銀行是隸屬關系嗎
農村信用社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農村信用社的債務承擔責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其財產、合法權益和依法開展的業務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 農村信用合作社是銀行類金融機構,所謂銀行類金融機構又叫做存款機構和存款貨幣銀行,其共同特徵是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務,直接參與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 農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機構,所謂信用合作機構是由個人集資聯合組成的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機構,簡稱「信用社」,以互助、自助為目的,在社員中開展存款、放款業務。信用社的建立與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由於農業生產者和小商品生產者對資金需要存在季節性、零散、小數額、小規模的特點,使得小生產者和農民很難得到銀行貸款的支持,但客觀上生產和流通的發展又必須解決資本不足的困難,於是就出現了這種以繳納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組織。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農民和農村的其他個人集資聯合組成,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組織,其業務經營是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由社員指定人員管理經營,並對社員負責。其最高權利機構是社員代表大會,負責具體事務的管理和業務經營的執行機構是理事會。
2、主要資金來源是合作社成員繳納的股金、留存的公積金和吸收的存款;貸款主要用於解決其成員的資金需求。起初主要發放短期生產生活貸款和消費貸款,後隨著經濟發展,漸漸擴寬放款渠道,現在和商業銀行貸款沒有區別。
3、由於業務對象是合作社成員,因此業務手續簡便靈活。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務是:依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規定,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
Ⅱ 存款類的金融機構有那些
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央行都不是)
信用協會,如信用合作社(嚴格意義上說不屬回於商業答銀行,所以要區別開)
儲蓄機構(主要在西方,一般是為購房提供貸款的機構,多為政府所扶植,美國次債危機里就提到了這樣的機構)
共同基金,投資股票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都屬於。
以上按武漢大學《貨幣金融學》分類。其中共同基金之所以屬於存款類機構是因為它的產生是為了突破西方政府對銀行存款的利率限制,它可以超過法定存款利率,變相吸收存款。
Ⅲ 存款性金融機構有哪些
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央行都不是)
信用協會,如信用合作社(嚴格意義上內說不屬於商業容銀行,所以要區別開)
儲蓄機構(主要在西方,一般是為購房提供貸款的機構,多為政府所扶植,美國次債危機里就提到了這樣的機構)
共同基金,投資股票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都屬於。
以上按武漢大學《貨幣金融學》分類。其中共同基金之所以屬於存款類機構是因為它的產生是為了突破西方政府對銀行存款的利率限制,它可以超過法定存款利率,變相吸收存款。
Ⅳ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是什麼意思又代表了什麼
金融機構存款主要分對私和對公 對私代表散戶 對公就是單位 公司的賬戶
Ⅳ 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在哪裡可以查到
人民銀行可以查到,這些數據一般是保密的。只有在人民銀行做報告會議的時候才會提及當地或者地區的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
Ⅵ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能反映地方的經濟情況嗎
存款時選擇存取款一來體源機進行存款。
存款時需要注意:
必須選擇存取款一體機;
錢不能有皺褶;
不能有假錢,假錢是存不進去的。
存款的方式:
銀行櫃台存款;
ATM機存款等。
注意:如果存款金額較大,可以到櫃台辦理,填寫信息時一定要確認清楚,防止存錯賬戶。
Ⅶ 什麼是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金融機構復存貸款余額制就是指月末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Ⅷ 關於銀行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金額的問題
你好,我在銀行做資復金制管理,對你說的同業存放源於存款准備金制度不是完全認同。
如果說外幣現鈔業務難以實現規模經濟,那麼外幣的存放同業可以理解成與存款准備金制度相同。
此外的同業存放並非源於存款保證金制度,當一家金融機構滿足存貸比的約束下仍有大量流動性,卻沒有足夠生息資產時,如何對沖負債成本與負債增值成為重要問題,此時出現了存放同業。作為資金接收方的金融機構配置同業存放款項用於多項生息資產,實現資本的增值。
同業存放比率的高低只是說明該金融機構流動性充裕的指標,或者說可以實現配置同業資產的基礎較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有具體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Ⅸ 河南鄭州經濟怎樣
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鄭州市縣域經濟的規模、速度、實力、機制、效益,與全國百強縣(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全國百強縣的縣域平均GDP總值達到163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為8.6億元,人均GDP為2.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00元,人均農民純收入5400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6萬元。而同期鄭州市6縣(市)縣級GDP平均規模95.37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3.22億元,人均GDP為1.38萬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465元,人均農民純收入3386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0494元;縣級GDP平均規模、平均地方財政收入、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農民純收入分別比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低41%、63%、42%、82%、37%。由此可見,鄭州市縣域經濟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競爭力,相對於全國百強縣都處於明顯劣勢。
2、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產業調整依然滯後。鄭州縣域經濟典型的農業經濟特徵明顯,效益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近幾年雖有所發展,但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仍然很小;第二產業優勢不夠突出,資源性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能力較弱;現代高科技企業起點低、數量少,技術含量仍然較低;第三產業比重上升雖然較快,但因起步晚、規模小,不足以支撐整體經濟發展。目前鄭州市6縣(市)縣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7.3∶63.7∶29。
3、縣級財政運轉困難。財政是經濟發展的綜合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質量決定了財政狀況。由於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財政來源渠道單一,直接表現為各縣人均財政收入差距巨大,最高的縣人均地方財政收入664元,最低的縣人均220元,縣(市)之間相差懸殊。6縣(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3.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2000―2003年,全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3%,而財政支出年均增長21.9%。財政收入的增長遠滯後於其支出的不斷擴張,使得縣級財政只能疲於應付人頭費用,而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發展社會事業的資金極為有限,縣級財政入不敷出,運轉困難。
4、生產要素大量外流,對外開放程度偏低。一是資金嚴重短缺。由於縣級財政拮據,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使縣域經濟發展深受「失血」之痛。2003年,6縣(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10億元,僅占鄭州市各項存款余額的12.7%;6縣(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只有187億元,僅佔全市各項貸款余額的9.4%。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環境等條件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級企業工作的更少。由於在待遇和事業留人方面缺乏吸引力,縣域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三是產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對外開放程度偏低。
5、農民增收任務艱巨,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城鄉統籌不夠協調。近年來,由於鄉鎮企業發展步入低谷,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不景氣,導致農民增收渠道明顯變窄;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得農民收入的增長出現低速徘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2003年與1997年相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6%,遠低於「八五」時期年均增長17.6%的水平;2003年6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86元、6299元,差距達46%,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速度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慢5.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