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EO,COO,CFO...還有一些C什麼O它們的中文職位名稱分別是什麼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執行官):主要負責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決策。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首席運營官):具體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首席財務官):全面負責企業財務管理。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首席技術官):企業內負責技術的最高負責人,由於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有時CT0和CIO是同一個人。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主要負責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標准、程序的方法,並對全公司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
(Chief Knowledge Officer 首席知識官):主要負責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等相關工作。
(Chief Procurement Officer 首席采購官):負責企業采購方面的全面工作。
(Chief Game Officer 首席游戲官):這個主要是游戲公司或網吧里設置的崗位或系統,一般企業里沒有這樣的崗。
CAO: Art藝術總監
CBO: Business商務總監
CCO: Content內容總監
CDO: Development開發總監
CEO: Executive首席執行官
CFO: Finance財務總監
CGO: Gonverment政府關系
CHO: Human resource人事總監
CIO: Information技術總監
CKO: Knowledge知識總監
CLO: Labour工會主席
CMO: Marketing市場總監
CNO: Negotiation首席談判代表
COO: Operation首席營運官
CPO: Public relation公關總監
CQO: Quality control質控總監
CRO: Research研究總監
CSO: Sales銷售總監
CTO: Technology首席技術官
CUO: User客戶總監
CVO: Valuation評估總監
㈡ 翼支付合作夥伴大會頒發三項大獎,總經理羅來峰為何對這個團隊點贊
第三屆翼支付夥伴生態會議成功召開。此次會議以「迎接5G未來使能金融科技」為主題,匯聚了包括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零售消費和學術研究在內的各行各業的行業合作夥伴、專家和學者,共同審視5G時代金融科技的行業趨勢,探討未來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5G的發展為科技和金融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課題:如何充分把握時代機遇,推動業務轉型,從而在新的金融舞台上出奇制勝。無論答案是什麼,將產業鏈夥伴聯系起來,構建融合生態將是唯一的途徑。未來,翼點支付將圍繞產業合作政策,進一步推動與生態夥伴的合作創新,增強產業凝聚力,構建開放共贏的互聯網金融新生態,共同贏得5G時代。
㈢ 百度的總經理是誰啊
李彥宏,男,1968年出生於山西陽泉,北京大學本科,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碩士,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網路的總裁。 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李彥宏經歷三重境界終成事業 首談婚戀故事李彥宏:我的路很順,是因為總能抓往重要環節的機遇,而且能超常發揮。 古往今來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千百勞作,終有所成,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但又恰恰屬於情理之中!在位於北京大學附近的網路總部,李彥宏(英文名Robin)追憶人生點滴———人們只看到網路上市成功後的李彥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彥宏在美國工作最得意之時,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網路。他是一個一直都很成功、並且能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功從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 北大驕子 「我心理上比較穩定,越是大的場合發揮就越好。在高考的時候,通過正常發揮我應該是能考上北京大學,但不一定拿第一(他以山西陽泉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的時候,考過戲劇學院,後來放棄了。現在覺得放棄也挺好,技術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李彥宏回憶。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勤奮、刻苦的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北大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我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李彥宏說。不過,身處象牙塔,幾多歡樂,幾多愁。他離開陽泉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規劃未來人生道路變得迫切。「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留學美國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於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1991年,李彥宏再一次擠過了獨木橋,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正值聖誕節,23歲的李彥宏背著行囊,穿雲破霧,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一年有6個月飄著雪。在這里,他忍受過夜晚徹骨的冰冷。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在這里,他經歷過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的所有困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李彥宏骨子裡有著勤奮、堅韌、執著的精神,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馳騁矽谷 「矽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矽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以及後來的慘淡。 1998年,李彥宏在自己撰寫的《矽谷商戰》中分析總結到:「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要允許失敗;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要有福同享……」 這些典型的矽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網路的創業中。 「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過程,只是面臨著一些選擇。」李彥宏說。從北大到布法羅到華爾街到矽谷,機遇來臨時,李彥宏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了,這些多年的積累給他日後創建網路打下堅實的根基。 歸國創業 「不要問現在加入商戰是否太晚,按照現在信息經濟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承擔不參戰的責任呢?」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到了該參戰的時候了,於是啟程回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又是一個聖誕節,李彥宏乘飛機從太平洋的東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處———北京大學,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創業。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網路公司。 接著,李彥宏開始回美國找錢,本不愛開車的他整天開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游說。最後他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比計劃的100萬美元還多。在網路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網路投入了1000萬美元。 對於網路為何受風險資本青睞,李彥宏說:「投資者有一種信念,相信網路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在決定創業時,李彥宏在引擎技術方面,已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彥宏的執著、專注和專業又在業內有口皆碑。加之網路耕植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三點因素結合,網路自然對投資者充滿了無限誘惑。李彥宏說:「那個時候融資相對容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融不到資。我們選到的這些投資人應該說是非常優秀的,非常能夠看到長遠目標。」 如今,網路已走過5年的時光,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激烈的董事會爭辯,合作夥伴徐勇的退出,商場無情的競爭等重重挑戰,都在不時地考驗和沖擊著李彥宏。但李彥宏一直保持淡定、從容,隨著資本不斷增加,技術的不斷成熟,網路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2002年網路搜索引擎技術真正成熟。2003年網路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網路品牌得到網民的廣泛認可。2005年網路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道路怎麼走?記者問 「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李彥宏回答。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李彥宏語錄 -「我相信搜索將對網路世界和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我的理想是『做屬於中國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至今未變。」 -「通過技術來改變世界,改變普通人的生活,一直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
㈣ 開鑫金服怎麼樣總經理是什麼背景啊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是東南大學的高材生:東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高級經濟師。現任職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高級經濟師,管理學博士,先後任國家開發銀行江蘇分行金融合作處、客戶一處副處長,規劃發展處處長。2011年12月起作為國開行江蘇分行牽頭處室負責人參與開鑫貸模式設計及籌建,是新金融行業的實戰專家。
㈤ 華林證券互聯網金融部總經理年薪
120以上 加上績效
㈥ 謝平什麼時候提出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謝平復在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會"上首次制公開提出了"互聯網金融"概念。在短短幾年中,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中國金融界和IT界熱門的詞彙,相關創業活動也非常活躍。互聯網金融目前的六種主要類型--金融互聯網化、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貨幣、基於大數據的徵信和網路貸款、P2P網路貸款、眾籌融資。
謝平,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互聯網金融"概念提出者。
中國投資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常務理事會副主席。
歷任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銀行金融機構司司長、湖南分行行長、研究局局長、金融穩定局局長,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
曾經三次獲得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研究領域涉及貨幣銀行學、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市場、金融監管等。
著有《中國金融制度的選擇》、《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分析》、《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的貨幣政策》、《新世紀中國貨幣政策的挑戰》、《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體制改革的爭論》、《中國金融腐敗:從定性到定量》、《中國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等多部學術著作。
㈦ 百度的總經理是誰
2000年1月由李彥宏、徐勇兩人創立於北京中關村,致力於向人們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信息獲取方式。「網路」二字源於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詩句:「眾里尋他千網路」,象徵著網路對中文信息檢索技術的執著追求。
㈧ 深圳前海錢媽媽互聯網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
深圳前海錢媽媽互聯網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是蔡磊
深圳前海錢媽媽互聯網金融有限公司
注冊號:440301111676495
法定代表人:蔡磊
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認繳注冊資本總額(人民幣):1000.0000萬元
經營范圍:依託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根據國家規定需要審批的,獲得審批後方可經營);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外包服務(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等規定需要審批的,依法取得相關審批文件後方可經營);金融軟體的技術開發及相關技術咨詢;商務信息咨詢、投資管理、投資咨詢、股權投資(以上均不含限制項目);受託管理股權投資基金(不得以任何方式公開募集和發行基金);保付代理(非銀行融資類)。(以上各項涉及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項目除外,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
蔡磊:總經理
蔡磊:執行(常務)董事
郭樂樂:監事
㈨ 李叫獸任百度副總裁,你怎麼看
12月29日,網路發布內部信宣布,全資收購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靖加入網路擔任副總裁,加盟後其團隊主要負責廣告創意業務,在營銷方法論和產品化上進行探索和研發,未來將直接向網路高級副總裁、網路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匯報。25歲的李靖此次出任網路副總裁,成為網路最年輕的副總裁。
千金買個「李叫獸」(李靖公眾號名),一時間在網路上激起千層浪。筆者恰巧和李叫獸同在一個微信群中。29日整天,群里媒體小夥伴刷屏不已,除了各種恭賀外,更多的則是對李叫獸履新的各種分析猜測:或拓展營銷新版圖、或網路對內容創業有另一番打算……
而在筆者看來,李叫獸其實是網路近來人才大布局中的「又一家」,而這或許也是在做大做強上陷入苦戰的一眾小創公司的新機遇。
引進外腦,網路向小創公司拋出橄欖枝
網路一直以來在引入人才上不遺餘力,其引入的重點,往往體現出了網路在某個領域拓展的決心。
比如今年6月,網路連續引入一男一女兩位高管。男的是原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任副總裁,分管網路金融體系下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女的是在渣打銀行、陸金所多年任職經驗的黃爽,同樣是任副總裁,負責網路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的消費金融業務。兩人都向網路副總裁,網路金融服務事業群組總經理朱光匯報。
這其實就是網路為了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的大棋局,引入強勢外腦,以藉助其豐富的業界經驗和金融才能,以期讓網路金融加速度上軌道。而兩個外腦也不負眾望,僅一個月後,張旭陽就在7月10日舉行的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上,詳細介紹了如何將網路的技術與金融結合助力財富管理;5天後,由網路發起並設立的西安百金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宣布正式開業,全力進軍專業金融資產投融資;而黃爽也不遑多讓,網路有錢花等產品很快在消費金融領域找到了突破口,提供的教育信貸等產品在短期內就成為職業教育分期信貸的領跑者。
此次,25歲的李叫獸攜自己的創業公司整體打包進入網路,雖然一反過去網路更多在垂直領域大公司上進行投資、並購的布局,但若聯繫上早前的互聯網金融布局與人才引進,以及當下正在爆發的內容創業和網路營銷新生態的大市場來看,則不難理解此次人才引進的背後深意。
同時,此例一開,未來或許有更多在垂直領域有強勁潛力的小創公司,特別是一些在「雙創」中涌現出來的此類公司,一旦和網路的產品拓展、人才引進地圖對上眼,亦可能成為李叫獸第二。且其他互聯網大佬們亦可能效法網路,放下身段,把優秀創業者請進公司,「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空間延伸,看似並購實則是人才再孵化
網路引進和提拔創新人才、業界精英的新策略,一方面跳出了過去互聯網大佬通用的戰略投資的弊端,即只是對一些看好的公司和領域進行資金注入和流量引入,或採取並購的方式對成熟公司打包吸納,結果創業團隊集體出走,反而只是購了個殼回來;另一方面,對初創公司或跨界人才的吸納,不僅留住了團隊、留住了心,可以讓整個公司的戰略地圖的磨合難度減小,避免戰略性停頓,亦給予創業者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形成人才的二次孵化。
吳恩達(華裔美國人,英文名:Andrew Ng)的際遇就是一個絕好的參照系。作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時代》雜志2013年度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的吳恩達,於2014年5月16日,吳恩達加入網路,擔任網路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網路研究院的領導工作,尤其是網路大腦計劃。
看似只是從一個科研所到了另一個科研所,但吳恩達和其操盤的、網路創始人李彥宏逢會必談的網路大腦,則從理論化的象牙塔中跳了出來,直接進入了商業化和實用化的實戰領域。短短2年多時間,就在12月21日,吳恩達已經很自豪地對媒體放言:網路有最頂尖AI團隊,有些領域谷歌也是跟著走。
這其實就是網路的人才二次孵化的一個典範,尤其是在網路龐大產品庫上,如搜索、輸入法、度秘乃至金融產品中,人工智慧的嵌入一開始就是走的實用化路數,而且恰恰是由於擁有大量的自有產品,才讓人工智慧從設計之初就奔著落地的方向飛奔。在象牙塔內,豈能有數量如此之多、類型分布之廣的「試驗田」來試種試收!
時至今日,1976年出生的吳恩達也不過40歲,剛剛進入一個科學家的黃金年齡段,其未來不可限量。
前述如金融體系的張旭陽、黃爽又何嘗不是如此,進入一個全新的平台,將自己的所長與互聯網進行跨界、混搭,進而形成更多互聯網業界人士想不到、傳統金融領域人士做不大的破壁,同時也讓自己的能力得以在更多的「試驗田」里種出夢想中的「超級稻」。
一直以撰寫營銷方法論為業界所矚目的李叫獸能夠做到什麼地步,目前尚未可知,然而比初創公司、小創平台更大的視野,尤其是在以網路營銷和網路廣告有極強依賴感、亟待找尋當下新媒體、自媒體大潮下廣告競爭新姿勢的網路之中,其理論可以實踐、實戰的空間,將更為宏大。
㈩ 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都有哪些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