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介用假資料幫我貸款,中介要不要付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中介公司做假資料貸款,涉嫌貸款詐騙,需要付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條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條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
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Ⅱ 我被朋友騙了用自己的名義幫朋友貸款了現在他還不了了我該怎麼彌補而
當初不應該借,應及時報警。。
首先這種行為就違反了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85號:《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第六條:個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時,應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使用實名。代理他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的,代理人應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銀行卡的借記卡屬儲蓄賬戶,貸記卡屬信用賬戶。
再提示,貿然借出身份證者可能要承擔更多的法律責任。
例如:
1、用來辦可以透支消費的信用卡,如果不及時還款,且無人履責的,最終會找借出者還。
2、如果利用信用卡套現,涉及金融欺詐,要承擔法律責任。借出者也成了幫凶。
3、利用銀行卡可以頻繁交易洗錢或作為非法交易資金進出賬戶,除了身份證所有人,查不到真實犯罪人。
4、借的身份證辦卡後,還可以派生出其它許多與金融載體有關的經濟行為。
5、借的身份證,除了辦銀行卡,還可以借出者的名義,從事更多社會人、經濟人行為。
及時報警,並且及時注銷信用卡。
預期後果:
1、會產生高額的逾期利息。
2、會被銀行向法院起訴,你將產生訴訟費用、律師費用等經濟損失。
3、個人會有不良信用記錄,對以後的銀行卡、貸款等都會產生影響。
4、如果欠款金額達1萬元以上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要被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