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肖時慶簡歷銀河證券總裁肖時慶被拘留事件怎麼回事
4月30日,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金控」)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日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河證券」)總裁肖時慶因為個人問題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肖已辭去銀河證券總裁職務及現任黨內職務和社會職務。另外,肖被調查一事與銀河證券無關。「現在,銀河證券公司員工、客戶穩定,各項業務運轉正常。」
銀河金控是銀河證券的主發起人,持有銀河證券99.89%的股份。
當日早些時候,多家財經網站率先傳出消息,因牽涉去年轟動一時的王益案,近日,銀河證券現任總裁肖時慶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事出突然。」4月30日晚間時分,接近銀河證券高層的一位權威人士與本報記者交流時表示,目前,銀河證券內部並沒有多少人確切知道,肖為何會突然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
銀河證券官方網站顯示,4月14日,公司總裁肖時慶與公司黨委委員顧偉國一同參加了北京證監局在銀河證券召開的北京轄區證券公司維穩工作座談會。
這是公開渠道可以查到的有關肖時慶的最新信息。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中旬,多家媒體就已傳出,曾兩進兩出證監系統的肖時慶有望再次重回證監會任職。
擔任銀河證券總裁之前,肖時慶履歷復雜,曾兩進兩出證監會。銀河證券官方網站公布的資料顯示,肖最初在中央財政管理幹部學院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後調入中國證監會工作,先後在證監會上市公司部、發行部、會計部工作,歷任處長、副主任。2001年,擔任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2004年,回到中國證監會,先後擔任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股改辦副主任、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 (正局級)。
住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5號國際企業大廈C座
注冊資本:70億人民幣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央直屬國有金融企業,是國家順應金融改革與發展的國際趨勢,首家明確「金融控股」性質的國有金融企業。成立於2005年8月8日,注冊資本70億人民幣,出資人為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其中,中央匯金公司出資55億元,財政部出資15億元。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所控股(參股)的公司有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等。
其中,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月26日,是經國務院批准,在承接原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證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及相關資產的基礎上,由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國內四家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旗下擁有銀河期貨經紀公司。公司總部設在北京,下設167家證券營業部和47家服務部總計214個營業網點。營銷網路分布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2個中心城市,直接為400餘萬客戶服務,客戶總資產5000多億元。2000年以來,中國銀河證券經紀業務7次獲得股票基金交易量全國券商年度排名第一,4次獲得債券交易量全國券商年度排名第一,經紀業務穩居行業前茅。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公司已形成為金融服務業、能源、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大型企業提供股票承銷保薦和財務顧問服務的特色,擁有良好的行業聲譽,承銷規模位居行業前列。2003-2007年,中國銀河證券連續5年蟬聯券商債券主承銷量全國第一。2007年,公司先後被亞太著名金融雜志《金融亞洲》、《亞洲貨幣》評選為2006-2007財年「中國內地最佳經紀業務機構」、「中國內地最佳債券承銷機構」和「2007年度中國最佳債券承銷商」。(以上統計數據截至2007年底) 住所:北京市西城區六鋪炕街6號
注冊資本:2404億人民幣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油品銷售、油氣儲運、石油貿易、工程技術服務和石油裝備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 住所:北京市朝陽區首都機場公安路
注冊資本:50億人民幣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以原北京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為基礎,聯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BCIA)、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中國民航機場建設總公司、金飛民航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民航工程咨詢公司,於2002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50億人民幣,員工近7000人,擁有近170億元的總資產,是中國民航系統繼三大航空運輸集團公司和三大航空運輸服務保障集團公司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家機場集團公司,是中國民航系統的七大集團之一,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CAAC)直接管理。同時,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個跨地區組建的機場集團公司。 住所:上海市浦東南路500號
注冊資本:204億人民幣
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權從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大型專業投資產業集團公司。 住所:湖南省長沙市瀏陽河大橋東
注冊資本:2.6億人民幣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電廣傳媒」,證券代碼000917)成立於1998年,公司轄屬廣告、節目、網路三大分公司,依託中國湖南電視台七大媒體的資源優勢,擁有中國數億的電視受眾群體和湖南省200多萬有線電視用戶,形成公司業務之核心競爭力。
Ⅲ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3)中國銀河國際金融控股總裁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
Ⅳ 胡長生的介紹
男,1966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投資經濟專業博士。是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中文名
胡長生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3月
職業
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任職經歷
1997年至1998年: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科員;
1998年至2005年:中國證監會政策研究室副處長(主持工作);中國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機構部正處級調研員;中國證監會深圳專員辦處長;中央匯金公司資本市場部副主任、主任;
後歷任中央匯金公司非銀行部資深業務主管;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代總裁、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中央匯金公司非銀行部副主任。在中央匯金公司任職期間,曾兼任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執委會委員;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黨委委員、董事;中國銀河創新資本管理公司董事長;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中國光大實業集團董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現任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裁。
工作成績
曾赴澳大利亞、香港證監會工作學習。在規劃委工作期間,曾主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規劃(白皮書)》,在機構監管部、風險辦工作期間,曾負責南方證券、大鵬證券、閩發證券、五洲證券等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2007年1月底新銀河證券重組完畢之後,由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共同成立的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占據公司99.88%股份。胡長生和肖時慶、俞文修、顧偉國一起成為銀河證券的黨委成員,但胡長生並未在新銀河證券擔任任何職務。
不過,胡長生本身具有證券市場監管經驗,曾擔任過證監會深圳證券監管專員辦事處幹部,2005年底調至匯金工作。2006年銀河證券注資重組前通過了證券公司高管資質水平測試。
有知情人士透露,匯金公司其實一直希望能夠真正在銀河證券行使「大股東權利」。早在新銀河成立之初,有關「央行與證監會爭奪券商管理權」說法已經不脛而走——2007年新銀河重組完畢時,曾任證監會稽查二局局長的李鳴並沒有擔任公司董事長,而只出任董事會召集人和法人代表一職,肖時慶擔任公司總裁,消息稱二人是在「證監會三主席」的護送下成功履新的。
坊間傳聞,肖時慶的去職與證監會前副主席王益案直接相關,若傳聞屬實,那麼對於銀河證券來說,管理層的變更意義更大。
昨天,多位銀河證券內部人士對肖時慶事件具體內容並不知情,很多人表示都是從報紙中看到了相關新聞,他們目前尚未見到新的領導,更有人表示公司網路處在監控中,因此不希望談論這個事情。
銀河證券控制權之爭
4月30日,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公司聲明稱:「日前,肖時慶因個人原因辭去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職務及現任黨內職務和社會職務,正在因為個人問題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關於肖時慶被調查的原因,目前流傳最廣的版本是與原證監會副主席王益案有關。也有稱是因券商上市股權劃分以及貪污受賄等「舊事」被拘。
銀河證券系證監會會管券商,其負責人每年都要參加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這是證監會系統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全國工作會議。銀河證券系財政部出資的公司,2002年將一定的管理權轉給了證監會。
匯金則是在券商綜合治理期間進入銀河證券的,並注資使銀河證券重組重生。當時匯金注資成立了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控股99.88%的比例,聯合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華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市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五家股東,於2007年1月26日發起成立銀河證券,接手老銀河證券原有優質證券資產。
雖然匯金注資並控股銀河證券,但銀河證券原總裁肖時慶卻為證監會派出。此次匯金派出胡長生接任銀河證券代總裁,或許正是其加強對銀河證券控制權之舉
Ⅳ 中國銀河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公司是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香港的子公司。
Ⅵ 銀河期貨和銀河證券 這兩個公司的關系
復都是隸屬於中國銀河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銀河證券注資3億控股銀河期貨。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第一家國有「金融控股」公司,是國家順應金融改革與發展趨勢設立的中央直屬國有金融企業,肩負著探索我國金融綜合經營發展模式的歷史使命。
Ⅶ 銀河證券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拜託各位大神
銀河證券來,即銀河證券有限公司,銀源河證券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在收購原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證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及相關資產的基礎上,由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北京清源德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4家國內投資者,於2007年1月26日共同發起設立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為60億元人民幣。
(7)中國銀河國際金融控股總裁擴展閱讀:
銀河證券因有效報價天准科技後未進行實際申購,導致科創板首個「跑單」案例。而在情況通報僅兩日後,2019年7月5日晚間,中證協的處理結果隨即下發。銀河證券自營賬戶被列入限制名單,將在六個月內與「打新」無緣。
券商中國記者從公司獲悉,此次交易失敗系由公司負責交易人員未按指定時間進行網下申購操作所致。公司高度重視此次操作事故,已啟動問責機制,嚴肅追究責任。
Ⅷ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什麼關系為何銀河投資也是中央直屬的
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銀河投資」),是中央直屬國有獨資企業,其前身為中國內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容2005年經國務院批准,更為現名。公司股東為財政部,注冊資本金45億元。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核准,公司的經營范圍為投資業務與資產管理。投資業務包括股權投資、債權融資、項目投資、股權互換等;資產管理包括收購、管理及處置各類資產。
公司的戰略是通過投資及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重點支持「節能減排,低碳,新技術,新材料」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成長企業發展;通過搭建資產管理平台,管理股東或客戶交付管理的資產,努力實現資產收益最大化,從而將公司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投資性企業集團。
公司的經營宗旨是以實踐國家產業政策為己任,通過大力開展各類投融資業務,努力實現目標企業的快速增長,同時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編輯本段主要控股公司
吉林省國家生物產業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國家汽車電子產業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銀河吉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銀河鼎發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編輯本段主要參股公司
北京世紀源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Ⅸ 我國有哪些金融控股公司
平安集團、中信控股、光大集團、中國銀河、中銀國際(中國銀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版國際金融權有限公司(建行與摩根斯坦利合資組建)、工商東亞金融控股(工行與東亞銀行合作收購西敏證券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