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

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3-28 15:16:35

⑴ 法律風險指在自營或經紀業務經營中違反國家政策,如《刑法》中關於證券犯罪的界定和《證券法》關於證券業

應該是違反國家法律而不是國家政策。法律和政策的強制性不同。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明確
只有法律明文規定的犯罪行為才有會受到法律制裁。

⑵ 對銀行來講,其金融債權存在法律風險嗎

一、金融債權風險有哪些
所謂風險是指由於不確定性所引起損失的可能性。金融風險就是指在金融活動中,由於各種不確定性所引起的金融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它又分為局部風險和系統風險。金融債權風險就是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侵害貸款金融機構債權的可能性。所謂金融債權是指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等經營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按照合同約定貸給借款人貨幣而形成的權利。其特徵為:金融債權是一種財產權;金融債權權利主體是金融機構;金融債權是以給付貨幣為內容;金融債權是一種相對權;相對其他普通債權,金融債權的標的金額相對較大。
二、造成當今金融債權風險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金融機構內控制度不夠完善。由於員工素質原因及法律人員配備不足,銀行法律工作一般只限於事後追索債權,而沒有參與到貸前調查、審貸時合同審查和貸後跟蹤檢查;有的內部管理制度執行不嚴,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後調查流於形式;有的對企業改制缺乏足夠的認識,信息反饋不足,缺乏提前的參與意識,以致在企業改制和破產過程中處於被動狀態,致使本來可實現的債權不能實現。如今企業逃廢債務情況越來越多,以致企業根本不把金融制裁放在眼裡,抱著其奈我何的態度,更加肆無忌憚地逃廢債務。據統計,截至2003年末,某市在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開戶的改制企業有126戶,涉及貸款本息4.74億元,其中經過金融債權管理辦公室認定的逃廢債企業707,占改制企業的55.6%,逃廢銀行貸款本息1.62億元,占改制企業貸款本息的34.2%。此數據可以看出金融債權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中國人民銀行曾採取各種措施對逃廢債企業進行打擊,首先對逃廢債企業發通知書,督促逃廢債企業糾正錯誤行為,其次是組織公開曝光,利用輿論評論、各方媒體共同抵制逃廢債行為,最後採取法律手段請人民法院進行訴訟、保全、凍結其結算賬戶,雖說制裁措施非常嚴厲,然而效果卻不明顯。
第二,行政行為過多的干預。各地政府、行政部門金融意識不夠,只顧局部的小利益而不能從大局出發,顧全國家的大利益。有些行政部門在企業改制、破產過程中,利用行政力量推動進程,實行「暗箱操作」,限定企業破產時間、破產數量,放寬破產條件,使企業任意逃廢銀行債務。具體表現在政府審批機關不要求企業提供債權銀行是否同意改制或破產的材料,工商部門直接向假破產真逃債或有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的企業核發新的營業執照,最後致使銀行信貸資產的流失。
第三,有關法律規定過於籠統,缺乏實施細則。盡管目前法律對企業兼並、分立、破產的債權債務有規定,但由於沒有將這些規定細化,並在有關改制的專門規范性文件中予以強調,致使目前規范企業改制和破產的有關規定不具體、不完善,致使一些企業趁機鑽「死角」,逃避債務。例如,對逃廢債務行為的處罰沒有專門法規,而已制定的法律也難適應已出現的新情況,從而給一些惡意逃債人以可乘之機。
三、金融債權風險保全措施
第一,加強對金融債權資產的保護。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大部分流動資金都來自銀行貸款,一旦企業不能按期歸還或不能歸還,信貸資產質量就會下降。加強對金融債權的保護是保障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和社會安定的需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充分發揮金融的作用,而金融作用的發揮則首先要保障金融的安全,積極防範金融風險,這就包括防範金融債權風險。
第二,改善金融執法環境。打造適應本地區經濟市場化的宏觀環境,指導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為企業改革提供一條健康合法的思路。加強執法力度,對債務人進行約束,確保已生效的裁決強制執行,將企業逃廢債行為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管理,建議立法機關將上述企業逃廢債的行為納入刑法調整領域,增加「侵害金融債權罪」,把制裁處罰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和主要負責人的認定標准和刑罰方式在法律條文中加以細化和量化,以加大保護金融債權的力度。
第三,建立良好的信用機制。近年來,許多企業的信用觀念淡薄,只有在社會上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環境,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金融債權的安全性和效益性。需要各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與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信用法制環境。建立信用記錄和監督機制,對逃廢金融債權的責任人也列入不守信用的檔案,對不守信用的企業進行制裁。

⑶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三大風險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版險。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權的風險所帶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

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3)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於這一中介網路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風險

⑷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是什麼

審慎經營是指以審慎會計原則為基礎,真實、客觀、全面地反映金融機構的資產價值和資產風險,負債價值和負債成本、財務盈虧和資產凈值以及資本充足率等情況,真實、客觀、全面地判斷和評估金融機構的實際風險,及時監測、預警和控制金融機構的風險,從而有效地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穩定的經營模式。

審慎經營原則主要包括:

1、資本充足率。

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持有的、符合監管機構規定的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比率,用以衡量其資本充足程度。資本作為一種風險緩沖劑,具有承擔風險、吸收損失、保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意外沖擊的作用,是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資本充足程度直接決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最終清償能力和抵禦各類風險的能力。

2、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所承擔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等各類風險的全過程。

3、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4)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經營的其他原則:

1、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原則。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體現在流動性方面,而流動性則以效益性為物質基礎。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必須有效地在三者之問尋求有效的平衡。

2、依法獨立自主經營的原則。這是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法人的具體體現,也是市場經濟機制運行的必然要求。商業銀行依法開展業務,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有權依法處理其一切經營管理事務,自主參與民事活動,並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保護存款人利益原則。存款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存款人是商業銀行的基本客戶。商業銀行作為債務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嚴格履行自己的債務,切實承擔保護存款人利益的責任,直接關繫到銀行自身的經營。如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保護,他們就選擇其他銀行導致該銀行退出市場。


⑸ 法律風險是一種什麼風險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法律風險

因法律程序(諸如破產、商標爭端、債務索賠等)的不確定性所可能引起的損失。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網校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⑹ 金融機構反洗錢三項核心義務指什麼

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是反洗錢工作的三項基本制度。

1、客戶識別制度

是指反洗錢義務主體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或者與其進行交易時,應當根據真實有效地身份證件,核實和記錄其客戶的身份,並在業務關系存續期間及時更新客戶的身份信息資料。反洗錢法第十六條對金融機構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的義務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2、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

非法資金流動一般具有數額巨大、交易異常等特點,因此,法律規定了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要求金融機構對數額達到一定標准、缺乏合法目的的異常交易應當及時向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以作為追查違法犯罪行為的線索。

3、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

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是指金融機構依法採取必要措施將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保存一定期限。對此項制度的具體內容,反洗錢法第十九條作了明確規定。

(6)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反洗錢的意義

1、是有利於及時發現和監控洗錢活動,遏制洗錢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維護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2、是有利於保護上游犯罪受害人的財產權,有利於參與反洗錢國際合作,維護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3、是有利於消除洗錢行為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和法律風險,維護金融安全。有利於發現和切斷資助犯罪行為的資金來源和渠道,防範新的犯罪行為。

⑺ 銀行審慎經營原則的內容是什麼

原則1 – 目標、獨立性、權力、透明度和合作:有效的銀行監管體系要求每個銀行監管機構都有明確的責任和目標。每個監管機構都應具備操作上的獨立性、透明的程序、良好的治理結構和充足的資源,並就履行職責的總體情況接受問責。適當的銀行監管法律框架也十分必要,其內容包括對設立銀行的審批、要求銀行遵守法律、安全和穩健合規經營的權力和監管人員的法律保護。另外,還要建立監管當局之間信息交換和保密的安排。
原則2 – 許可的業務范圍:必須明確界定已獲得執照並接受監管的各類機構可從事的業務范圍,嚴格控制「銀行」一詞的使用。
原則3 –發照標准:發照機關必須有權制定發照標准,有權拒絕一切不符合標準的申請。發照程序至少應包括審查銀行的所有權結構和銀行治理情況、董事會成員和高級管理層的資格、銀行的戰略和經營計劃、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以及包括資本金規模在內的預計財務狀況;當報批銀行的所有者或母公司為外國銀行時,應事先獲得其母國監管當局的同意。
原則4 –大筆所有權轉讓:銀行監管當局要有權審查和拒絕銀行向其他方面直接或間接轉讓大筆所有權或控制權的申請。
原則 5 – 重大收購:銀行監管當局有權根據制定的標准審查銀行大筆的收購或投資,其中包括跨境設立機構, 確保其附屬機構或組織結構不會帶來過高的風險或阻礙有效監管。
原則 6 – 資本充足率:銀行監管當局必須制定反映銀行多種風險的審慎且合適的最低資本充足率規定。至少對於國際活躍銀行而言,資本充足率的規定不應低於巴塞爾的相關要求
原則 7 –風險管理程序 :銀行監管當局必須滿意地看到,銀行和銀行集團建立了與其規模及復雜程度相匹配的綜合的風險管理程序(包括董事和高級管理層的監督),以識別、評價、監測、控制或緩解各項重大的風險,並根據自身風險的大小評估總體的資本充足率。
原則 8 – 信用風險:銀行監管當局必須滿意地看到, 銀行具備一整套管理信用風險的程序;該程序要考慮到銀行的風險狀況,涵蓋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信用風險(包括交易對手風險)的審慎政策與程序。
原則 9 – 有問題資產、准備和儲備:銀行監管當局必須滿意地看到,銀行建立了管理各項資產、評價准備和儲備充足性的有效政策程序,並認真遵守。
原則 10 –大額風險暴露限額:銀行監管當局必須滿意地看到,銀行的各項

⑻ 金融風險主要指

金融風險主要是指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
法律風險與合規風險、國家風險、
聲譽風險、系統風險共8種風險。

⑼ 安全風險,法律風險,業務風險,這三種風險可以分類到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嗎,怎麼分

安全風險,法律風險,業務風險,這三種風險可以分類到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幣與交易信息傳輸的系統,既涉及到國家金融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電子化還增加了國際金融風險傳導、擴散的危險。能否有效防範電子支付過程中的風險是電子支付健康發展的關鍵。

閱讀全文

與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
oppo股票代碼 瀏覽:484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