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銀行的金融服務職能

銀行的金融服務職能

發布時間:2021-03-29 05:22:19

⑴ 各種銀行有什麼不同職能

中國銀行分為三類

第一類:央行

中國人民銀行

職能:肩負「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三大支柱職能,擔負14項主要職責,即:
(一)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完善有關金融機構運行規則;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
(五)確定人民幣匯率政策;維護合理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實施外匯管理;持有、管理和經營國家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
(六)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七)經理國庫。
(八)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付結算規則,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九)制定和組織實施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負責數據匯總和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
(十)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承擔反洗錢的資金監測職責。
(十一)管理信貸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按照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二類 政策性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

職能:國家開發銀行是中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它的主要業務范圍是支持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國家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1997年以前,國家開發銀行主要從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推薦的項目中挑選貸款項目。1998年以後,國家開發銀行逐步面向市場,建立了貸款項目的市場開發機制,同時,對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的推薦項目,進行嚴格評審,自主決策。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職能: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屬於政策性銀行,其由政府設立,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的,不以贏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其資金來源為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同時發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債券,一般辦理糧食、棉花、油料等主要農副產品的國家專項儲備和收購貸款,扶貧貸款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以及小型農、林、牧、水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貸款。

中國進出口銀行

職能: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第三類:商業銀行

首先講解商業銀行的職能,商業銀行的職能是就其本身性質而言的功能,強調商業銀行發揮作用的內政性能。大體有以下四方面的職能。

第一、 信用中介職能。商業銀行作為貨幣借貸雙方的「中介人」,通過負債業務(集中社會上各種閑散資金)和資產業務(將集中的閑散資金投放到需要資金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實現資本的融通,對經濟結構和運行過程進行調節。這是商業銀行的最基本職能,最能反映其基本特徵。

第二、 支付中介職能。商業銀行作為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貨幣保管、出納和支付代理者,通過帳戶上存款轉移,代理客戶支付;基於儲戶存款,為儲戶兌付現款等,減少現金使用,節約流通費用,加速結算過程和貨幣資金周轉,促進擴大再生產。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兩種職能相互推進,構成商業銀行借貸資本的整體運作。

第三、 信用創造職能。商業銀行把負債作為貨幣進行流通,在支票流通和轉帳結算的基礎上,貸款轉化為存款,在存款不提或不完全提現時,專家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形成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信用創造的實質是流通工具的創造,而不是資本的創造。

第四、金融服務職能。商業銀行為適應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邁組可戶要求,不但開拓金融服務領域,促進資產負債業務的擴大,實現資產負債業務和金融服務的有機結合。如代發工資、提供信用證服務、代付其它費用、辦理信用卡等。金融服務職能逐步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職能。

中國銀行
職能: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2月,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從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間,中國銀行的職能發生了三次變化。1912-1928年,行使當時政府中央銀行的職能;1928年中國銀行被改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1942年中國銀行成為發展國際貿易的專業銀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政府接管了中國銀行,同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195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

1979年 3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來,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職能,直屬國務院領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改為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經營和集中管理全國外匯業務。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隨後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分設,各行其職,中國銀行統一經營國家外匯的職責不變。至此,中國銀行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之下的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逐漸轉變為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工商銀行
職能:以前為專司中小企業存貸款的國有銀行,現在也轉變為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建設銀行
職能:以前建設銀行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主要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計劃確定的基本建設資金,1994年,按照國家投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代行的財政職能和辦理的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不再履行行政管理和政策性業務職能。目前,建設銀行也是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農業銀行
職能:
第一階段,1951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國農業合作銀行。其任務是按照國家計劃辦理農業的財政撥款和一年以上的農業長期貸款,扶持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
第二階段,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其任務主要是辦理財政支農撥款和農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限於生產合作組織和個體農民,貸款用途限於農業生產,其他農村金融業務仍由人民銀行辦理。
第三階段,配合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為了加強對國家支農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農村各項資金的統籌安排,防止發生浪費資金和挪用資金的現象。
第四階段,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農村金融事業。
第五階段,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⑵ 商業銀行中有哪些基本的職能

商業銀行的職能是就其本身性質而言的功能,強調商業銀行發揮作用的內政性能。大體有以下四方面的職能。
第一、
信用中介職能。商業銀行作為貨幣借貸雙方的「中介人」,通過負債業務(集中社會上各種閑散資金)和資產業務(將集中的閑散資金投放到需要資金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實現資本的融通,對經濟結構和運行過程進行調節。這是商業銀行的最基本職能,最能反映其基本特徵。
第二、
支付中介職能。商業銀行作為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貨幣保管、出納和支付代理者,通過帳戶上存款轉移,代理客戶支付;基於儲戶存款,為儲戶兌付現款等,減少現金使用,節約流通費用,加速結算過程和貨幣資金周轉,促進擴大再生產。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兩種職能相互推進,構成商業銀行借貸資本的整體運作。
第三、
信用創造職能。商業銀行把負債作為貨幣進行流通,在支票流通和轉帳結算的基礎上,貸款轉化為存款,在存款不提或不完全提現時,專家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形成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信用創造的實質是流通工具的創造,而不是資本的創造。
第四、金融服務職能。商業銀行為適應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邁組可戶要求,不但開拓金融服務領域,促進資產負債業務的擴大,實現資產負債業務和金融服務的有機結合。如代發工資、提供信用證服務、代付其它費用、辦理信用卡等。金融服務職能逐步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職能。

⑶ 商業銀行具有哪些職能

(1)充當企業之間的信用中介。信用中介就是把老百姓的錢以存款的形式吸收到自己銀行里,然後把這個錢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企業,通過中介人把有錢人和需要錢的人結合起來。

(2)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 企業之間在做買賣的時候,最好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社會上有成千上萬個企業,從事的也不是同一個領域,現在全部的經濟活動都通過銀行轉賬結算,能夠把錢順利支付了,完成商品的流通。(3)變貨幣收入和儲蓄為資本。 這個功能是第二個功能的深化,一分錢可能作用不大,但是很多人把一分錢放到銀行里,銀行集中起來就變成了幾萬、幾十萬,甚至上千萬,能夠幫助某一個企業干成大事,變成資本,從而發展生產。

(4)創造信用工具。各種各樣的信用工具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逐步隨著經濟要求創造出來的,所以銀行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銀行產生的時候就兩個業務,存款和貸款,現在有了債券、股票、匯票、本票、支票、信用卡、大額轉讓存單,這些都是適應經濟的要求而創新的,如果沒有創新銀行生存不下去。現在還有期貨、期權,更現代化的工具也是銀行創造出來的。(5)金融服務職能。銀行開展了一些金融服務,比如代發工資,代收電話費、煤氣費,代理發行證券,代理進行資產評估,代理財務等等。

⑷ 銀行的職能

(1)充當企業之間的信用中介。信用中介就是把老百姓的錢以存款的形式吸收到自己銀行里,然後把這個錢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企業,通過中介人把有錢人和需要錢的人結合起來。

(2)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 企業之間在做買賣的時候,最好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社會上有成千上萬個企業,從事的也不是同一個領域,現在全部的經濟活動都通過銀行轉賬結算,能夠把錢順利支付了,完成商品的流通。(3)變貨幣收入和儲蓄為資本。 這個功能是第二個功能的深化,一分錢可能作用不大,但是很多人把一分錢放到銀行里,銀行集中起來就變成了幾萬、幾十萬,甚至上千萬,能夠幫助某一個企業干成大事,變成資本,從而發展生產。
(4)創造信用工具。各種各樣的信用工具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逐步隨著經濟要求創造出來的,所以銀行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銀行產生的時候就兩個業務,存款和貸款,現在有了債券、股票、匯票、本票、支票、信用卡、大額轉讓存單,這些都是適應經濟的要求而創新的,如果沒有創新銀行生存不下去。現在還有期貨、期權,更現代化的工具也是銀行創造出來的。(5)金融服務職能。銀行開展了一些金融服務,比如代發工資,代收電話費、煤氣費,代理發行證券,代理進行資產評估,代理財務等等。

⑸ 現代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是什麼

商業銀行的職能是由它的性質所決定的,主要有5個基本職能:



1.信用中介職能



2.支付中介職能3.信用創造功能



4.金融服務職能




5.調節經濟職能

⑹ 各個銀行的職能有什麼不同

中國銀行分為三類

第一類:央行

中國人民銀行

職能:肩負「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三大支柱職能,擔負14項主要職責,即:
(一)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完善有關金融機構運行規則;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
(五)確定人民幣匯率政策;維護合理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實施外匯管理;持有、管理和經營國家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
(六)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七)經理國庫。
(八)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付結算規則,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九)制定和組織實施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負責數據匯總和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
(十)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承擔反洗錢的資金監測職責。
(十一)管理信貸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按照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二類 政策性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

職能:國家開發銀行是中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它的主要業務范圍是支持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國家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1997年以前,國家開發銀行主要從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推薦的項目中挑選貸款項目。1998年以後,國家開發銀行逐步面向市場,建立了貸款項目的市場開發機制,同時,對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的推薦項目,進行嚴格評審,自主決策。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職能: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屬於政策性銀行,其由政府設立,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的,不以贏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其資金來源為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同時發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債券,一般辦理糧食、棉花、油料等主要農副產品的國家專項儲備和收購貸款,扶貧貸款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以及小型農、林、牧、水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貸款。

中國進出口銀行

職能: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第三類:商業銀行

首先講解商業銀行的職能,商業銀行的職能是就其本身性質而言的功能,強調商業銀行發揮作用的內政性能。大體有以下四方面的職能。

第一、 信用中介職能。商業銀行作為貨幣借貸雙方的「中介人」,通過負債業務(集中社會上各種閑散資金)和資產業務(將集中的閑散資金投放到需要資金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實現資本的融通,對經濟結構和運行過程進行調節。這是商業銀行的最基本職能,最能反映其基本特徵。

第二、 支付中介職能。商業銀行作為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貨幣保管、出納和支付代理者,通過帳戶上存款轉移,代理客戶支付;基於儲戶存款,為儲戶兌付現款等,減少現金使用,節約流通費用,加速結算過程和貨幣資金周轉,促進擴大再生產。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兩種職能相互推進,構成商業銀行借貸資本的整體運作。

第三、 信用創造職能。商業銀行把負債作為貨幣進行流通,在支票流通和轉帳結算的基礎上,貸款轉化為存款,在存款不提或不完全提現時,專家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形成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信用創造的實質是流通工具的創造,而不是資本的創造。

第四、金融服務職能。商業銀行為適應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邁組可戶要求,不但開拓金融服務領域,促進資產負債業務的擴大,實現資產負債業務和金融服務的有機結合。如代發工資、提供信用證服務、代付其它費用、辦理信用卡等。金融服務職能逐步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職能。

##################################################################################

中國銀行
職能: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2月,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從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間,中國銀行的職能發生了三次變化。1912-1928年,行使當時政府中央銀行的職能;1928年中國銀行被改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1942年中國銀行成為發展國際貿易的專業銀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政府接管了中國銀行,同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195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

1979年 3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來,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職能,直屬國務院領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改為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經營和集中管理全國外匯業務。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隨後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分設,各行其職,中國銀行統一經營國家外匯的職責不變。至此,中國銀行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之下的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逐漸轉變為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

工商銀行
職能:以前為專司中小企業存貸款的國有銀行,現在也轉變為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

建設銀行
職能:以前建設銀行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主要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計劃確定的基本建設資金,1994年,按照國家投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代行的財政職能和辦理的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不再履行行政管理和政策性業務職能。目前,建設銀行也是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

農業銀行
職能:
第一階段,1951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國農業合作銀行。其任務是按照國家計劃辦理農業的財政撥款和一年以上的農業長期貸款,扶持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
第二階段,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其任務主要是辦理財政支農撥款和農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限於生產合作組織和個體農民,貸款用途限於農業生產,其他農村金融業務仍由人民銀行辦理。
第三階段,配合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為了加強對國家支農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農村各項資金的統籌安排,防止發生浪費資金和挪用資金的現象。
第四階段,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農村金融事業。
第五階段,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

另:其他大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就不再一一列舉。

閱讀全文

與銀行的金融服務職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瀏覽:967
融資客的瘋狂 瀏覽:987
今日黃金價格一錢多少錢 瀏覽:587
超牛指標 瀏覽:900
世界最高股票 瀏覽: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購理財產品 瀏覽:708
股票加倍倉 瀏覽:445
國金基金網上交易 瀏覽:263
瑞刷顯示非交易時間 瀏覽:876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