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發布時間:2025-08-27 16:11:44

㈠ 什麼是價調基金

價格調節基金,是一項由政府設立的專項基金,旨在平抑市場價格,通過吞吐商品、平衡供求或支持經營者來發揮作用。這項制度的初衷在於確保市場平穩運行,防止因市場波動導致價格劇烈變動,進而影響消費者的生活水平。

1988年,國務院發布《關於試行主要副食品零售價格變動給職工適當補貼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全國城市中建立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的要求。隨後,《價格法》第二十七條進一步規定,政府可以設立價格調節基金,用於調控價格、穩定市場。這一規定為各地推行價格調節基金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

時至今日,全國多數城市已經建立起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制度。這項制度通過政府的調控手段,有效緩解了市場供求矛盾,促進了物價穩定。在應對突發性市場波動時,價格調節基金能夠迅速響應,保障市場供應,平抑物價。

價格調節基金的運作方式多樣,包括但不限於政府直接購買或儲備商品、提供財政補貼給受影響的行業或企業、以及通過市場手段干預價格。這些措施有助於增強市場穩定性,減少價格波動對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價格調節基金在維護市場穩定、保障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有助於平衡市場供需,還能夠有效應對市場異常波動,確保物價平穩,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㈡ 「價格調節基金」是什麼意思按照什麼來計提的

價格調節基金,是政府為了平抑市場價格,用於吞吐商品、平衡供求或者支持經營者的專項基金。

(一)住宿業(包括各類賓館、旅店、招待所等)按營業收入(含會議室收入)的3%計征。

(二)餐飲業按應納營業稅額的10%計征。

(三)服務業(包括美容美發、保健服務、洗浴、照相、休閑健身、網吧、茶飲、文化娛樂業以及中介等)按應納營業稅額的5%計征。

(四)廣告業按廣告收入的1%計征。

(五)電力、郵政、電信、鐵路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按營業收入的0.1%計征。

(六)采礦業(包括煤炭、金礦石、鐵礦石、鋁土礦等)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企業每生產、銷售1噸徵收1元。

(七)煙草生產加工企業按應納增值稅額的0.35%計征,卷煙批發企業按營業收入的0.1%計征。

(八)房地產開發企業(包括建築、安裝企業)按工程造價的0.15%計征。

(九)從事石油銷售的單位或個人,按增值稅入庫級次劃分各單位收入的5%計征。

(2)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擴展閱讀:

價格調節基金的主要使用方向是:用於實施價格調控措施時對主要生活必需品相關的生產者、經營者或消費者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支持農畜產品和主要副食品生產、流通、儲運,防止副食品等農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自然災害救濟。

特別是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地震和疫病時,用於群眾生活必需品、抗災救災用品、疫疾防治用品的緊急組織調運。使用價格調節基金對農業生產資料經營企業或者直接向農戶提供生產資料價格補貼。

價格信息服務。使用價格調節基金支持價格監測和信息發布,向消費者、經營者、生產者免費提供價格信息。

㈢ 什麼是價格調節基金

價格調節基金,是政府為了平抑市場價格,用於吞吐商品、平衡供求或者支持專經營者屬的專項基金。1988年國務院在《關於試行主要副食品零售價格變動給職工適當補貼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要在全國城市中建立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的要求,《價格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政府可以建立重要商品儲備制度,設立價格調節基金,調控價格,穩定市場。」 到目前為止,全國多數城市都建立了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制度。

設置范圍
價格調節基金是針對某些容易發生市場價格波動、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的商品的調控而設置的。這些商品主要有糧、棉、油、肉、蛋、菜、糖等農副產品。目前我國已建立的價格調節基金主要有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糧食風險調節基金。

籌集
從各地的經驗來看,價格調節基金的主要來源有,政府財政對糧食、蔬菜、豬肉等主副食品的原有價格補貼或預算撥款;向社會的徵收,徵收范圍主要涉及旅館業、旅遊業、建築業、餐飲業、服務業、工商業、運輸業。

閱讀全文

與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瀏覽:967
融資客的瘋狂 瀏覽:987
今日黃金價格一錢多少錢 瀏覽:587
超牛指標 瀏覽:900
世界最高股票 瀏覽: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購理財產品 瀏覽:708
股票加倍倉 瀏覽:445
國金基金網上交易 瀏覽:263
瑞刷顯示非交易時間 瀏覽:876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