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區域金融中心的定義!以及區域金融中心怎麼形成!極度感謝!!!
由多種不同經濟或多種行業形生了一定規模和平穩的產業鏈,消費群。資金內的流動會依一容定途徑,從分散的資金分布,逐漸通過各種手段被集中起來,然後,再經一定渠道流向需要資金的地方,或流向其它區域。資金在這匯集流動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個區域金融中心,
『貳』 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金融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到的金融中心
第五十章 第一節
加快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
第五十七章 第一節
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增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
第五十八章 第三節
推進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
『叄』 世界有那幾大金融中心
倫敦金融城周四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GFCI)顯示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紐約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別位於第三和第四。而兩年前一項類似的調查中備受青睞的上海,這次排名第24。
為計算指數所作的調查還顯示,金融界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變。兩年前,人才和技術被認為是構成競爭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訪者關注的重點是政策監管和稅收環境。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今年首次公布,由英國的Z/Yen調查公司為倫敦金融城統計製作,今後每兩年公布一次,對全球46個城市作為金融中心所具備的競爭力加以比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是根據對全球金融服務業決策層人士進行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結合47個有關競爭力的不同指數,綜合計算分析得出。
推出這個指數的目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間相對競爭力的變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從零開始建設一個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隨著區域經濟實力的增強,亞洲是否可能出現一個全球金融中心。
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斯耐德說: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凸顯了兩個亞洲金融中心 - 香港和新加坡 - 在競爭力上遠遠超過倫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個歐洲城市。
倫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當時亞洲幾個金融市場之間沒有明確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調查則清楚表明,香港被認為正在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而日本東京僅排名第9。兩年前的調查中倍受青睞的上海和北京,今年名列第24和第36。
根據這次調查的結果,受訪者認為香港最有可能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因為它的監管良好,高質量的專業人力資源充足,而且已經是重要的區域金融中心。從各項指標來看,上海都無法跟香港比。
根據調查報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個角色中至少一個: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倫敦和紐約夠這個資格;
國際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擔了大量跨國交易活動;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個領域獨霸鰲頭,比如蘇黎世的私營銀行業是世界第一;
全國金融中心,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金融服務中心,比如上海;
區域金融中心,承擔了國內一個地區的主要金融業務,比如芝加哥既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又是一個地區金融中心。
倫敦和紐約扮演了全部五種角色,但倫敦在五項競爭力指標上都超過了紐約。
今年的調查結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要素的看法跟兩年前不同。2005年,在《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對競爭力調查報告》中,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人才和技術是整體競爭力的首要因素,而這次的調查顯示,人們的關注焦點已經轉移到政府監管政策和稅務環境。
計算指數中採納的其他競爭力因素指數還包括人力(高質量勞動力供應、勞動力市場靈活程度、商業教育和人力資本開發情況)、商業環境(監管、稅率、腐敗程度、經濟自由度和經商的難易程度)、市場狀況和基礎設施條件,以及居住生活條件等因素。
關於亞洲是否可能出現一個可以跟倫敦和紐約平起平坐的全球金融中心,今年的調查報告沒有給出定論,但排名指數顯示,香港和新加坡正在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東京和上海正在穩固它們作為國內金融中心的地位。
報告還指出,如果有更充足的數據,聖保羅和約翰內斯堡兩年後也有可能被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
『肆』 離岸金融中心的主要分類
理論上主要離岸金融中心可分為三類:
1、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其特點:經營的貨幣是境外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又可以經營自由市場業務。在管理上沒有什麼限制,經營離岸業務不必向金融當局申請批准。
2、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經營離岸業務的本國銀行和外國銀行必須向金融當局申請。經營離岸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免交存款准備金,存款保險金的優惠,享有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的豁免權。離岸業務所經營的貨幣可以是境外貨幣,也可以是本國貨幣,但離岸業務和傳統業務必須分別設立帳戶。
3、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政局穩定,稅收優惠,沒有金融管制。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離岸金融中心。
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等紛紛以法律手段揣摩並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允許國際人士在其領土上成立一種國際業務公司,這些區域一般稱為離岸管轄區或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而所謂離岸公司就是泛指在離岸管轄區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
『伍』 區域性金融中心的介紹
區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機構集中、金融市場發達、金融信息靈敏、金融設施先進、金融服務高效的融資樞紐。區域性金融中心能夠集中大量金融資本和其它生產要素,從而有力推動該城市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目前中國有26個城市計劃建立區域金融中心。
『陸』 什麼是區域性金融中心
地區金融中心(Regional Financial Centre) 地區金融中心是指在特定區域中金融資版本、 金融機構 和金融信息的集權 聚地;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 交易量 大, 是地區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徵和形成原因。
『柒』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
1、上海金融中心
早在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2、北京金融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3、天津金融中心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
4、深圳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5、重慶金融中心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6、大連金融中心
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7、武漢金融中心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8、西安金融中心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9、杭州金融中心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
『捌』 世界五大金融中心指的是哪五大
2019年9月19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版指數權報告在倫敦和深圳同時發布。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北京、迪拜、深圳和悉尼。
『玖』 世界六大金融中心的名稱是什麼啊
英國倫敦金融城最新公布的金融中心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紐約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而上海排名第24位,北京排名第36位。
報告中首次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根據人力、商業環境、市場准入、基礎設施和綜合競爭力,對全球46個城市作為金融中心所具備的競爭力加以比較和排名。
該報告稱,倫敦和紐約真正是全球金融中心,為全球參與的交易提供了廣泛服務。由於香港擁有嚴謹的法制以及經驗豐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經是重要的區域金融中心,只要亞洲金融市場不再出現較大的波動,香港是成為另一個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競爭者。
報告稱,由於在人才、市場管制及企業環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為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與排名第九位的東京,從各項指標來看,目前都無法跟香港比。
為計算指數所作的調查還顯示,金融界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變。兩年前,人才和技術被認為是構成競爭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訪者關注的重點是政策監管和稅收環境。
國內金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上海作為全國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凸顯,但要成為全球性金融中心任重而道遠。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由英國的Z/Yen調查公司為倫敦金融城統計製作,每兩年公布一次。
『拾』 世界上有哪幾大金融中心
香港和新加坡分別位於第三和第四。而兩年前一項類似的調查中備受青睞的上海,這次排名第24。 為計算指數所作的調查還顯示,金融界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變。兩年前,人才和技術被認為是構成競爭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訪者關注的重點是政策監管和稅收環境。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今年首次公布,由英國的Z/Yen調查公司為倫敦金融城統計製作,今後每兩年公布一次,對全球46個城市作為金融中心所具備的競爭力加以比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是根據對全球金融服務業決策層人士進行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結合47個有關競爭力的不同指數,綜合計算分析得出。 推出這個指數的目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間相對競爭力的變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從零開始建設一個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隨著區域經濟實力的增強,亞洲是否可能出現一個全球金融中心。 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斯耐德說: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凸顯了兩個亞洲金融中心 - 香港和新加坡 - 在競爭力上遠遠超過倫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個歐洲城市。 倫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當時亞洲幾個金融市場之間沒有明確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調查則清楚表明,香港被認為正在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而日本東京僅排名第9。兩年前的調查中倍受青睞的上海和北京,今年名列第24和第36。 根據這次調查的結果,受訪者認為香港最有可能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因為它的監管良好,高質量的專業人力資源充足,而且已經是重要的區域金融中心。從各項指標來看,上海都無法跟香港比。根據調查報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個角色中至少一個: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倫敦和紐約夠這個資格; 國際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擔了大量跨國交易活動;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個領域獨霸鰲頭,比如蘇黎世的私營銀行業是世界第一; 全國金融中心,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金融服務中心,比如上海; 區域金融中心,承擔了國內一個地區的主要金融業務,比如芝加哥既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又是一個地區金融中心。 倫敦和紐約扮演了全部五種角色,但倫敦在五項競爭力指標上都超過了紐約。 今年的調查結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要素的看法跟兩年前不同。2005年,在《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對競爭力調查報告》中,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人才和技術是整體競爭力的首要因素,而這次的調查顯示,人們的關注焦點已經轉移到政府監管政策和稅務環境。 計算指數中採納的其他競爭力因素指數還包括人力(高質量勞動力供應、勞動力市場靈活程度、商業教育和人力資本開發情況)、商業環境(監管、稅率、腐敗程度、經濟自由度和經商的難易程度)、市場狀況和基礎設施條件,以及居住生活條件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