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定義
標准化合約是格、等都是事先標准化的,因此次類合約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貨。回非標准化答合約是指以上各項由交易的雙方自行約定,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比如遠期合約。
國際上金融衍生品種類很多,各國在活躍的金融創新活動中接連不斷地推出金融衍生品。在世界各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三大品種:股指期貨、利率期貨、匯率期貨以及相對應的期權交易可以說已經非常普及,在我國,現今已推出了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
㈡ 舉例說明目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現狀及其問題,如何去應對
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現狀和結構
進入20世紀70年代,金融衍生品交易異軍突起,為衍生金融市場的發展開創了新紀元,其發展速度令世人矚目。股指期貨、利率期貨、外匯期貨、股票期貨等金融衍生品,成為投資者投資的對象。1972年,美國芝加哥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鎊、德國馬克等六種國際貨幣的期貨合約。之後,基於匯率、利率、股票之上的一系列金融衍生產品相繼出現。197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又推出了第一張抵押債券期貨合約。1982年,期權交易又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誕生。此後,以金融期貨、期權為代表的場內交易,以及利率、貨幣互換和外匯遠期等場外交易全部引入了金融市場。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使金融衍生品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際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已從最初的幾種簡單形式發展到1200餘種,而由它們衍生出來的各種復雜的產品組合就不計其數了,可以說,幾乎已經發展到「量身訂做」的地步了。
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分成交易所市場和櫃台市場(OTC)兩類。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主要包括利率期貨期權;股票類期貨期權(個股期貨和期權、股指期貨和期權);外匯期貨和期權。近年來掉期期貨、交易所交易基金期貨、期權等新產品也在發達國家的交易所活躍交易。櫃台交易衍生產品主要是銀行與其客戶、金融機構之間關於利率、外匯、股票及其指數方面為了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或投機的交易。其中,利率類產品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是因為金融機構和其客戶之間主要為借貸類業務,而借貸類業務與利率密不可分。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統計,2003年底在有組織的交易所內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期末賬面余額為16萬億美元,已超過國際銀行間市場、證券市場的期末賬面余額,比1990年的2.2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7倍;2003年6月在櫃台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期末賬面余額達到169萬億美元,比2001年6月的99.4萬億同比增長了70%。金融衍生品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在價格發現、風險規避和增加投資組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採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
㈢ 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什麼
又稱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產品,是於基礎金融產品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指建立在版基礎產品或基礎變數之上權,其價格取決於後者價格(或數值)變動的派生金融產品.准確定義是這樣的
根據各種分類,分很多種,其中根據自身交易方法可以分為1金融遠期合約2金融期貨3金融期權4金融互換(最熟知的這四種工具)
衍生工具產生的最跟本原因是避險,金融自由化會進一步推進衍生工具的發展
㈣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場所是什麼
金融衍生品既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也可以場外交易。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版品比如芝加哥期貨交權易所的 標准普爾股票指數波動率,股指波動的越厲害,投資這種產品越賺錢。場外交易的產品更是數不勝數,這類產品一般是由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高盛自己設計,然後一般賣給機構投資者或者富裕的個人,而投資銀行自己必須承擔做市商的職責
㈤ 現行國際金融衍生品都有哪些
很多,很復雜的,都是以把人繞暈然後賺錢為目的
㈥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特點
金融衍生品交易呈現出不同於基礎商品的特點,具體歸納為:
1、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在現時對基礎工具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交易。交易結果要在未來時刻才能確定盈虧。
2、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對象並不是基礎工具,而是對這些基礎工具在未來某種條件下處置的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和義務以契約形式存在,構成所謂的產品。
3、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對未來的交易,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財務會計規則,在交易結果發生之前,交易雙方的資產負債表並不反映這類交易的情況,因此,潛在的盈虧無法在財務報表中體現。
4、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種現金運作的替代物,如果有足夠的現金,任何衍生品的經濟功能都可以通過運用現金交易來實現。
5、由於金融衍生品交易不涉及本金,從套期保值者的角度看,減少了信用風險。
6、金融衍生品交易可以用較少成本獲取現貨市場上需較多資金才能完成的結果,因此具有高杠桿性。
7、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的就可以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價差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的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貨款。因此,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總的來說,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復雜性、高杠桿性、虛擬性、高風險性等特點。
㈦ 什麼是一個金融衍生品交易員的自白
《一個金融衍生品交易員的自白》是一本關於金融衍生品的實戰教科書。書中版揭露了金融衍權生品的創造過程,向讀者展示了高盛、摩根士丹利、荷蘭銀行3大投行內幕,是一本來自金融風暴製造者的分析和自省的金融小說。作者是高盛集團前資深銀行家石川哲也,他以小說的形式,虛構了一位叫安德魯‧多佛的角色,希望避開互相指責之風,還原信貸動盪的真實故事,讓讀者了解並理解這些信用衍生品被創造的真實過程。作者希望藉此引導社會做集體反思,希望全球經濟可以在汲取教訓的基礎上,真正崛起,邁向又一個繁榮期。
㈧ 簡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OTC市場和場內市場的區別
1) 金融衍生產品的種類抄是一樣的,只是OTC有更多的針對客戶本身需求的產品,因為它沒什麼規范;場內市場的產品則都是要按規范的來定;
2)OTC市場比場內市場風險大許多,因為規管和規范較少;
3)OTC的期貨和遠期無需實物抵押,而場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