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萍的教授課程
本科生: 投資學、金融衍生市場
研究生:財務管理、公司財務、金融衍生市場、公司財務專題
留學生:Topics in Corporate Finance、Theory of Finance
㈡ 江萍的個人經歷
2008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金融學博士
2003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碩士(專業第一名)
2000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企業管理本科 2011.1 至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金融系副教授,院長助理
2009.1-2010.12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系講師
2007.8-2008.8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金融系Instructor I
㈢ 江萍的介紹
江萍,女,2000年畢業於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院長助理。
㈣ 江萍的發表論文
「投資者情緒、承銷商定價與IPO新股回報率」,金融研究,with邵新建、薛熠、趙映雪、鄭文才,2013年第4期 「中國城市房價的堅硬泡沫-基於壟斷性土地市場的研究」,金融研究,with卲新建、巫和懋、薛熠,王勇,2012年第12期 「風險投資在我國上市公司IPO 中的角色研究」, 中國風險投資,with 蔡曉武,2012年第3 期 「股權集中度和公司績效關系再研究--來自後股改時代的新證據」,金融監管研究,with 邵新建、劉淑娟,2012年第5 期 「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結構與基金績效研究」,金融研究,with 田澍、Cheung Yan-Leung,2011年第6期
㈤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的機構設置
學術委員會
主 席:張 明
副主任委員:詹慶明 楊 正
委 員:張 明 詹慶明 周 婕彭正洪沈建武 王國恩
趙 冰 李 軍黃正東程世丹 楊 正 尚 濤
秘 書:段 鵬(科研秘書) 建築系
主 任:張 明
執行主任:程世丹
副主任:王炎松 童喬慧
城市規劃系
主 任:彭建東
副主任:魏 偉 黃經南
設計系
主 任:周 婕
副主任:溫慶武 路 由 夏麗君
工程及計算機圖學中心
主 任:彭正洪
副主任:楊建思夏 唯 劉 永
實驗中心
主 任:黃正東
副主任:詹 平吳秋菊
風景園林系(籌)
主 任:沈建武
執行主任:王江萍
副主任:劉衛兵
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分院(籌)
籌備組負責人:王國恩 李 軍 數字城市研究中心
城市設計研究中心
建築歷史及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虛擬現實與模擬工程研究中心
工業造型與藝術設計研究中心
城市戰略研究發展中心 黨政辦公室
教學管理辦公室
教育培訓與拓展辦學辦公室 城市設計學院教學實驗中心於2002年成立,當年學校投資180萬元建設基礎課(工程圖學和城市規劃)教學實驗室。2005年學校投入150萬元、學院自籌30萬元共新建九個專業實驗室。2006年學校再次投入150萬元,學院自籌45萬元完備八個實驗室的建設。
1 工業設計模型製造實驗
藝術設計和工業設計專業必須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模型製作設計、產品造型設計、形態構成、產品專題設計、機械製造基礎試驗。
2 建築模型製造實驗
建築學、城市規劃專業必須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建築模型製作設計、建築造型設計、建築形態構成設計、城市規劃設計。
3 建築熱工學實驗室
建築學專業必須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建築日照實驗、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測量、保溫材料導熱系數測量實驗、室內熱舒適度測量、建築結構溫度、熱流觀察實驗、建築室內熱環境觀察。
4 建築光學實驗室
建築學專業必須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照明實測實驗、天然採光模型實驗、照明模型實驗等、城市夜景觀環境測量實驗。
5建築聲學實驗室
建築學必須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駐波管法測定吸聲材料的吸聲系數實驗、房間混響時間測定實驗、環境雜訊測量實驗、廳堂音質評價實驗。
6 陶藝實驗
藝術設計和工業設計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泥塑、手工成型技法、產品造型、雕刻技法。
7 數碼設計實驗
我院四個專業共有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各類專業技術及軟體的教學、各種設計的數碼表現方法、各類數碼素材的輸入和輸出技術的應用、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中的數碼技術。
8快速成型實驗
我院藝術設計和工業設計專業的專業實驗室。試驗內容包括工業產品三維動畫設計、工業產品展示、產品結構及動能分析
9攝像實驗
我院四個專業共有的專業基礎實驗。試驗內容包括攝影攝像技術。
試驗中心主任:
密新武,工學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工程圖學學會副理事長,民盟湖北省委員會教科文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工程圖學的教學工作,共開設各類課程7門,研究生課程2門。先後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編寫出版教材和專著各一部,完成多項教學與科學研究課題,獲多項科研及論文獎。
試驗中心副主任:
吳秋菊。
㈥ 論文《如何做好信息技術教學》,作者:盧江萍
信息技術教學在當下已經是很普遍了,但是由於計算機不在考試的目標里,所以大部分學校對此不是很重視,導致很多學生對計算機不是很熟練。作為一個初中計算機教師,應該怎樣做好計算機教學工作呢?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課也是需要調動學生的興趣才能使教學達到的效果。比如說:以項目活動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組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是信息教育的基礎之一,但信息教育不是單純的計算機課、軟體課。在基於項目的教學安排中將信息技術的學習融於綜合知識的學習之中。例如,在「中國民俗文化」一課中,讓學生從中國歷代的飾物、衣著、風俗、器皿及有關文字作品中體會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將歷史、地理、語文等多學科結合在一起。各個學生興趣小組分工編寫去XX地旅遊」的小報告;去該地怎麼選擇最佳的交通路線,到了該地看什麼,有什麼歷史古跡、風俗人情、土特產品;學生們在小組協作討論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書籍、導游資料來找資料,也可以打電話問旅行社、火車站、還可以查找網路上的有關信息,使得多學科知識在活動中得到重組、綜合,在活動中學會了交流,培養了團隊精神,也學會了使用信息工具,這種實踐性的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漢字輸入練習這一節,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組織一次漢字錄入競賽,測試軟體進行競賽,人人上機,看誰的速度快,這樣一來,你追我趕,促進了鍵盤操作及漢字錄入的熟練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敢於冒險挑戰的精神,同時還可以充分調配到學生的自主性。
二、強調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適當的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與怎樣提出問題,才是「自主探究」的關鍵呢。例如:在教學如何在畫圖中《添加文字》時,在用多媒體演示時,有的學生在講話,我就說:「等會兒看誰能把自己的名字打出來時?」機房立刻鴉雀無聲,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想法值得一試。所以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等到學生打出字來時,一個個孩子的臉上充滿了興奮和喜悅,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名字打在電腦里了,這足以讓他們興奮一個下午。波莉亞就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
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不僅是師生間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合作中學習。例如:學習在畫圖中畫《多邊形》一節,教師可以只是向學生介紹了畫花盆的步驟,不需要講解如何畫盆中的鮮花,只是提示利用「多邊形」工具,請同學們自己在操作中,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來完成。接著可以就讓學生分成小組來完成鮮花的繪畫。經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探討、學習、合作,很快就完成了鮮花的繪畫。這樣的生生互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操作方法,而且還拓展了思維,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養成一種與人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質。
三、在信息技術課上實施素質教育
目前,我國各省區中學計算機教材大多與社會實際脫節,教材中充積著過多的計算機術語,缺乏形象直觀的適合中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造成學生負擔過重,不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鑒於目前學生負擔已很重的情況下,學校計算機課時安排也不可能太多。因此,計算機課程必須通過教學改革通盤考慮。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科教學德育目標滲透,重視學生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編排上注意遵循由淺入深,年級之間課程內容的銜接,做到知識趣味性強和科學性嚴謹,注重發展學生個性和特長。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學生利用計算機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寫作文、做實驗或進行計算機輔助學習等等,效果較好。總之,素質教育必須要和知識教育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改變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
計算機教學手段改革應自覺地走在各學科前列,為學校教育創設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加強傳統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廣播、電視、錄像等)與現代媒體(如計算機技術、衛星技術等)的組合優化教學,注重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探討和建立新型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標准,大力推進計算機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現代社會由於其技術知識更新速度快,人們需要更快更方便地獲得知識來適應社會發展,傳統教育手段已無法解決這一困境,我們必須從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中找到出路。在教學手段上要注重發展計算機網路教學。大量事實表明,在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下,學生是真正作為學習主體去主動探索學習的,教師可組織生動形象的、圖文聲並茂的語言教學,並可以利用大量的軟體資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這是以往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正是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學習、啟發式教學、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才得以真正實現,從而體現教學互動性。這樣,教育再也不是教師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的結果,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去發現和掌握知識的過程,從而讓學生都獲得與科學家們一起參與課題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體奧秘等過程的喜悅。我們的經驗也表明,這樣得來的結果比耳提面命的講授深刻得多、鮮明得多,更多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國家未來的發展全都是系在這些學生的身上。所以,作為教育學生的引導人,必須以各種辦法來提升學生的成績,讓他們適合信息發展的時代,提升信息技術的知識,能讓信息技術和其他知識進行整合,能讓自身成績都能得到整體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