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2018年炸雷的金融公司

2018年炸雷的金融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15 21:27:36

❶ 2018年P2P平台暴雷頻繁,是不是走向末日了

末日還算不上,只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更何況現今P2P行業環境已經是開始好轉的了。所以也不用想得那麼悲壯。

❷ 網貸平台出現暴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近期,網貸市場頻繁暴雷,單一日就有15家平台暴雷,搞的市場人心惶惶,很多投資者都不敢投了。
然而,為什麼會發生平台集中暴雷的現象?這其中是不是跟政策有什麼關聯?又有哪些平台還可以投?
1、近期雷潮又起,單昨日一天就有15家平台暴雷,在歷史上也算是比較多的一天,搞的市場人心惶惶。風投系的沃時貸,上市系的錢滿倉,國資系的唐小僧、萌芽金服、五星財富、小金袋等等,各系平台的頻繁暴雷,是不是意味著看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老七:我覺得平台無非看幾個方面,第一個看本身的實力,「爹」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具體爹怎麼樣,要看市值如何?運營狀況如何?是控股還是參股?
目前暴雷的這些平台,都不是主流平台,也不在排行榜單內,大部分主流投資者並沒有受到波及,踩雷的僅僅是那些追求高利率的羊毛黨,或者小白投資者。而那些正常的或者是對行業有一定了解的投資者不太會被波及到。所以,這次集中暴雷對主流投資者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2、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平台集中暴雷?你覺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老七:在我看來,最近平台集中暴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場頻發利空。網貸行業最近市場的輿論,偏利空,包括郭樹清的講話,都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造成大家對平台不夠信任的情況。另外,唐小僧的暴雷,也對投資者的信心有一定打擊。
第二、平台經營不善。有些平台本身就已經出現問題,業務不夠穩健,由於經營不善,需要更多的資金流去周轉,在太平盛世的情況下,這類平台的現金流可能還能支撐1到2年。但由於目前市場利空頻發,投資者都不敢投,抽出資金,容易導致平台資金鏈斷裂。
第三、備案延期。集中暴雷跟備案延期有一定的關聯,備案政策出台後,有部分投資者撤出來了,打算備案後再投。
然而,備案延期後,導致更多的投資者心理沒底,選擇抽出資金,先暫時觀望,打算備案確定後,在投資,這樣一來,整個市場的流動資金更加緊缺。那些業務不穩健或者業務存在問題的平台,就很容易暴雷。
投平台看背景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應該看平台業務的真實性,投資人的資金是否跟借款人一一對應,這種平台相對受行業影響會比較少。
反之,那些涉及資金池、自融或業務弄虛作假的平台,行業波動對其影響反而更大。最近暴雷的平台,大多數都是業務不太穩定的平台,而業務穩定的平台,短期的資金流出影響較小,只是投資資金數據不太好看而已。
3、近期車貸資產受到嚴重打壓,你覺得還有哪些平台可以投?
老七:受監管前,車貸行業在2015年-2017年的盈利空間非常大,有的平台的利潤高達30%-40%。
2018年年初,國家出台了掃黑管理辦法,對套路貸、車貸二押、暴力催收進行嚴監管。導致車貸資產受到嚴重波及,車貸資產利潤高,不在於借款利息高,而是在催收的環節產生的額外費用。
比如某借款人用車抵押借款,一旦出現逾期還款,平台方就會請人去拖車,然後收3000元-5000元的拖車費,還要收取高額的罰息。
如果借款人不給,那麼平台方就會把車賣掉,而一般平台放款的金額基本是車價值的7到8成。比如車價值10萬元,平台放8萬元。車賣掉後,剩餘的錢也不會給借款人,用來抵扣罰息和拖車費。因此,這塊費用才是平台最高的利潤。
在2017年以前,車貸資產15%的逾期率是比較常見的,但有可能帶來50%的利潤,足以覆蓋逾期率所形成的壞賬。
不過,2018年掃黑行動後,如果平台方在借款人逾期後去拖車,還收取拖車費,借款人就可以報警,這樣一來,警方就有可能會把平台的門店封了。
比如最近江門、成都、雲南等地區很多門店都被查封,打擊力度非常嚴重,導致平台不太敢去催收,連正常的催收可能都不實施,一不小心,可能連門店負責人都得抓進去了。
因此,導致部分正常回款的借款人,也不正常回款了,覺得反正平台方不敢把自己怎麼樣。
就算平台把借款人的車拖回來,也不能隨意處置,加上拖車成本以及其他費用,最終導致平台催收不僅不能產生利潤,還會產生可能10%-20%的成本。
所以今年的車貸平台利潤肯定會比較低。比如之前清盤的沃時貸,就是因為車貸門店受到嚴重打擊,被逼清盤。
房貸、現金貸、車貸等資產相繼被嚴監管,未來也不知哪些資產會受到監管,行業變化太快,建議投資者盡量投資頭部的平台去投資。資產端的話可以選擇偏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資產去下手。
4、在備案延期的情況下,邊緣小平台生存空間還有沒有?會不會加速退場?
老七:我覺得不管平台規模大小,只要能賺錢,有利潤,哪怕一個月賺一萬塊錢,也能持續經營。如果每個月虧10萬塊錢,那可能經營就會惡化。
因此,平台規模大小是其次,主要還是看平台能否賺錢。規模大的平台不一定賺錢,小的平台也不一定不賺錢,投資者選擇平台的話,建議選擇有盈利的平台。
5、判斷平台是否盈利,有哪些方式可以去判斷?
老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平台披露的財務報表,目前有比較多的平台披露了財報,備案後每家也都要披露。
如果沒有披露的話,可能就要從平台的運營推廣成本,及其借貸利差進行測算,看平台是否有盈利能力。如果沒有能力去測算平台是否有盈利的話,建議投一些背景實力比較雄厚的平台。
6、你覺得什麼樣的平台會存在暗雷的風險?
老七:這種平台有幾種特徵,第一、長期高返。這些平台往往運營不太得力,資金比較缺,而長期高返容易造成資金成本過高,非常容易出問題。
平台為什麼做高返,從平台運營角度來講,一個健康發展的平台,不那麼缺錢,也不會持續去做高返。推廣的話,也是偏向於小規模去推,比如做一些品牌推廣或宣傳,把平台用戶慢慢往上做。
那麼,為什麼會有平台願意長期去做高返呢?其實就是平台缺錢,想把資金盤活,投資人的錢也不一定在借款人那裡,這種就可能是暗雷。
第二、大力廣告宣傳。比如唐小僧,在分眾傳媒一年投了近5000萬元的廣告宣傳。這么多錢,它到底有沒有那個實力和利潤去覆蓋,那是要打問號的。合理的推廣是可以的,但推廣成本非常高的,就要警惕了。
7、你覺得網貸實施備案的可能性大,還是牌照制的可能性大?
老七:最近一兩年應該不會實施牌照制,現在去實施牌照制肯定是不妥當的,這個行業還需要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有些跑不動的平台,需要自然的淘汰。到時整個行業集中到300-500家左右,不管是備案,還是實施牌照制都是可以的。
如果實施牌照的話,肯定會提高行業門檻,要求會非常高,到時能真正生存的平台也會非常少,具體能留存多少家,現在來講也不確定。
8、下一步,除了備案之外,你覺得監管重點方向會放在哪方面?
老七:主要還是合規經營,比如借款金額和利息要在監管要求之內,監管層還是希望P2P能夠解決民間金融的問題,來服務銀行服務不到的群體,這也會是未來監管的重點~

❸ P2P行業經歷了2018年的暴雷潮、2019年的嚴監管

就網上信息來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運營網路借貸機構139家,較2019年初不管是借貸余額專還是出借人數都呈下屬降趨勢。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但不可忽視的是,隨著行業出清的加速,遏制惡意逃廢債問題成為關乎行業平穩發展的最關鍵問題。個人總結了一下,目前打擊逃廢債較為有效的方式主要包括三類:一是擴大網貸納入徵信的范圍和進程。二是在司法上提升效率、靈活性及制度保障。三是監管和機構可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提升對於惡意逃廢債行為的識別、預警及處置等效率。事實上,遏制惡意逃廢債,無論是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還是司法部門的強力介入,都是較高成本的事後補救,而網貸平台的主動作為,則能把風險更好地屏蔽掉,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對網貸出借人的利益傷害。以搜狐旗下網貸平台搜易貸為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風險預警體系,制定了全面的預警監控指標,包括借款人家庭情況、徵信情況、經營管理及財務狀況、國家宏觀政策、自然災害等情況,並根據預警信號監測借款人具體風險和信貸業務整體風險情況。說白了網貸遇上逾期算是正常現象,兄弟你也不必太過慌張。實在不行就直接問下客服

❹ 匯生林業傳單騙局是真的嗎

在網上沒有找到什麼傳單騙局的消息,應該是假的。
融資是每個公司都會有的正常行為,相比於其他頻繁炸雷的互聯網金融,實體的投資還是更具可靠性。而且你也可以去看下這些公司的產業基礎,公司規模。如果確實有產業基礎,公司規模大,那麼真實性還是很高的。

❺ P2P金融炸雷什麼意思啊,通俗解釋下,謝謝

平台跑路倒閉了,之所以說成炸雷,是因為上面存錢的人,錢沒了,人猶如頭頂雷響,心理崩潰冰涼。

❻ p2p公司線下自融平台2019年能挺過去嗎會不會暴雷

首先公司要合法,其次要取的相關資質,然後還要踏踏實實做做事。那些拚命吸籌不做實事的,最後肯定會倒閉或跑路。

❼ 銀谷可能暴雷了,我前年9月在平台上投了一年,去年2018年9月就到期了,為什麼現在也沒有回款

網上說已經暴雷了,看來你也是被業務員續投1年,平台被調查,借款人開始耍賴不還,沒有回款,雪上加霜,只怕後面還有更大的坑,無奈~

❽ 為什麼p2p突然暴雷

好久好久沒有關注過P2P了,今天打開網貸之家、網貸天眼等網站,看到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誰能想到,當年紅嶺創投撤出P2P歷史舞台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緊接著車貸龍頭微貸網也出清了,備受資本關注的積木盒子也邁出了清盤步伐。

其實不難想像,自2018年傳出P2P備案制以來,幾經延期,至今尚無定論,而就在這虛無縹緲的備案風聲中,九千多家平台倒閉了九千家,只剩下零頭在苟延殘喘。


如今回頭看看,我本人投資P2P五年來,注冊過上百家平台,無一踩雷(唯一一個雷台也本息全回),可以說是一個幸運兒,但我與P2P平台的恩怨糾葛,卻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而這場糾葛,讓我看到了更多黑幕,黑幕讓我冷靜下來,看到了本質。


來P2P平台貸款的人都是被銀行貸款拒絕的人(次級貸款用戶),他們既然願意付出比銀行貸款高得多的代價去借錢,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最大的隱患,這是其一;


當P2P行業中的精神領袖投之家暴雷時,整個行業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連投之家平台的高管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他們紛紛投案自首以求自保,何況我們普羅大眾,如何能透過重重迷霧看透龐氏騙局的本質,這是其二;



監管對P2P的定義是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是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不做非法集資,不提供增信服務,而監管卻一直在引導行業備案,從央行到銀保監會、到金融局再到互金協會,走的卻是金融機構的路子,這前後的自相矛盾是怎麼回事?這是其三;

國外的P2P行業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著成熟的信用體系,而我國直到2020年二代徵信系統依舊未上線,P2P行業的關鍵詞並不是暴雷,而是老賴,借款人變成老賴,導致平台老闆也成了老賴,老賴不還錢,那些借錢投資P2P的出借人也連累成了老賴,最核心的借款人資質問題根本沒法解決,行業就有著先天不足、後天畸形的劣根,這是其四;


一個微信朋友圈賣茶葉的騙子騙了10萬塊就面臨著3年的有期徒刑,而非法吸存了1000萬的P2P平台,按照非吸罪名可能只有1年左右的量刑,很多人願意鋌而走險,他們覺得一年牢獄之災能賺1000萬甚至更多,值了,違法成本太低,這是其五;


出於求生欲,很多東西我不敢寫了,我只能寫到這里了,至於有沒有第六條、第七條大家自己思考一下,



❾ 涉資幾千億:炸雷的P2P有哪些共同點

炸不炸雷,都不能!過去這幾年,我都一直勸身邊的親朋好友不要買P2P。原因很簡單! P2P是債對吧,既然是債,為什麼不能上市交易?就像股票那樣。市場上又不是沒有債券交易的,這種連市都上不了的債,收益還標得這么高,有多垃圾就可想而知了。債券的收益和風險是成反比的,記住這一點,就知道P2P根本不能碰了。是雷一定會炸的,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閱讀全文

與2018年炸雷的金融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瀏覽:967
融資客的瘋狂 瀏覽:987
今日黃金價格一錢多少錢 瀏覽:587
超牛指標 瀏覽:900
世界最高股票 瀏覽: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購理財產品 瀏覽:708
股票加倍倉 瀏覽:445
國金基金網上交易 瀏覽:263
瑞刷顯示非交易時間 瀏覽:876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