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金融服務專業
金融即貨幣的資金融通,是貨幣流通、信用活動及與之相關的經濟行為的總稱。內包括貨幣的發行與容回籠,銀行的存款與貸款,有價證券的發行與流通,外匯買賣,保險與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支付與結算等。
金融涉及到金融主體、金融客體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金融主體就是在金融活動中的人和單位,包括投資者和融資者;金融客體就是人們參加交易的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金融關系就是哪些人有資格發行股票等有價證券,哪些人有資格可以購買相應的金融產品。
2. 金融服務營銷中存在哪些沖突
學習營銷,重視營銷。至於如何搞營銷,大家一方面邊做邊探索,摸著石子過河,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營銷的經驗;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同業情況,及時吸收、借鑒同業的成功做法,為我所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通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傳播渠道更趨多元化,營銷信息幾乎沒有保密性可言,金融業營銷手段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更加迅速和頻繁。因此,在金融市場營銷中出現「同質化」現象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成因之二,金融市場營銷「同質化」現象是金融產品「同質化」的異化,是金融產品面臨市場激烈競爭的無奈選擇。由於各金融機構的業務類同,產品的設計和構成極易趨向大同小異;在產品內在品質上,你優,我也優,沒有太多的可比空間。加上絕大多數產品科技含量不是特別高,操作流程相近,非常容易模仿。而一些產品在推廣應用的初期可能是各具特色,每當市場領跑者做得成功,立即被別的銀行仿效,把人家產品好的特質嫁接到自己的產品中來。這樣做,既省時省力省心,投入少,風險低,又容易產生效果,這就使得產品「同質化」現象成了無法迴避的事實。而產品的「同質化」就必然會滋生營銷「同質化」現象。
成因之三,嚴格的金融監管是金融市場營銷「同質化」現象的又一成因。金融業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具有明顯的行業特殊性,維護金融秩序穩定是金融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能。這就使得金融業的業務界定明確,產品的收費、定價較為嚴格,行業標准維持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非常嚴格的監管下運營。通常情況下,一個銀行產品的設計,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在監管層面不觸紅線。同時,在嚴格的監管下,對客戶的營銷更多是從服務上尋找突破口,通過培養客戶忠誠度,打造產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以良好品牌形象吸引客戶,營銷手段只能中規中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因而,在市場營銷活動中,形成類似套路的營銷模式,而且充滿著濃厚的行業特殊性,「同質化」現象就自然不可避免。
二、金融業市場營銷 「同質化」的幾種表象
盡管,近年來在金融市場營銷實踐中,不斷涌現出新的理論、新的做法,影響並推動著金融業的營銷活動。各金融機構也都結合自己的經營實際,不斷創新營銷模式。但稍加留意國內金融市場營銷,大致還可看出其中趨於相似的營銷共性,這就是金融市場營銷的「同質化」現象。具體表現為:
1、營銷宣傳「同質化」。首先在營銷宣傳的內容上都突出產品的買點,主要體現誠信、優質、方便、
3. "互聯網+"背景下金融服務營銷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個趨勢是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如信用卡、銀行匯款)。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滲透率超過正規金融機構的網點或自助設備,以及移動通訊、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全球移動支付總金額2011年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2016年將達到6169億美元。在肯亞,手機支付系統M-Pesa的匯款業務已超過其國內所有金融機構的總和,而且延伸到存貸款等基本金融服務,而且不是由商業銀行運營。
第二個趨勢是人人貸(個人之間通過互聯網直接借貸)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其發展背景是正規金融機構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而現代信息技術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貸在商業上成為可行。
第三個趨勢是眾籌融資(crowd funding,通過互聯網為投資項目募集股本金)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金融模式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互聯網金融模式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減少交易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現在金融業的分工和專業化被大大淡化了,被互聯網及其相關軟體技術替代了;市場參與者更為大眾化,互聯網金融市場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於普通老百姓。企業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各種金融交易,風險定價、期限匹配等復雜交易都會大大簡化、易於操作。這也是一種更為民主化,而不是少數專業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
對政府而言,互聯網金融模式可被用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促進民間金融的陽光化、規范化,更可被用來提高金融普惠性,促進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監管挑戰。對業界而言,互聯網金融模式會產生巨大的商業機會,但也會促成競爭格局的大變化。對學術界而言,支付革命會沖擊現有的貨幣理論,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信貸市場、證券市場也會產生許多全新課題,總之現有的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和資本市場的理論需要完善。
4. 金融服務營銷未來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繫到經濟發展、社回會穩定答;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對企業而言,更是直接關繫到企業融資、上市等關系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對個人而言,更是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例如各類保險、購買證券、個人投資、股票,甚至旅遊、留學、移民等等,都具有深遠而重要的影響。過去三十年,我國金融業發展緩慢而不規范,隨著經濟發展,金融業改革的深入,我國金融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5. 近5年來我國金融服務營銷十大最有價值或意義的新聞或時間
一看就是南審的啊
別說是10個了
網上就是一個也難找啊
那個老師變態的很
相當變態
6. 近三年來最有意義或最有價值的金融服務營銷十大新聞或事件
恩,好象是………………………………………………………………………………對吧
7. 求王艷君版 金融服務營銷 pdf
金融服務營銷
【作者】王艷君主編
【叢書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規劃教材
【形態項】 310
【出版項】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4.01
【ISBN號】978-7-04-038718-6
【中圖法分類號】F830.9
【原書定價】35.80
【主題詞】金融市場-市場營銷學-高等職業教育-教材
【參考文獻格式】 王艷君主編. 金融服務營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01.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模塊。第一模塊(1-3章)是基礎知識與要素模塊;第二模塊(4-7章)是金融服務營銷作業流程模塊;第三模塊(8-11章)是服務營銷技巧訓練模塊。
8. 金融營銷學試題:論述金融服務營銷和實物營銷的區別和聯系
一般認為,服務營銷與實物營銷(GoodsMarketing)之間的主要區別為:營銷的產 品不同、用戶購買和消費行為不同、營銷組合的要素不同、評價產品的質量的難度不同。
區別:
1.無形與有形的區別。服務的產品形態是無形的,摸不著,看不見,服務價值難以衡量;實物產品是有形的,很容易就讓人感受到產品的貨真價值或名不副實。
2.產品的可拓展性存在著區別。服務產品的可拓展、可提升空間較大,服務時間,服務形式隨時隨地都可以變化出新;而實物產品一旦投產,想要尋求改進很麻煩,成本也很高,而且對於廣大經銷商來說,也沒有權利和能力對產品進行改進。
3.在營銷的難點上也有不同。服務產品的營銷難點在於服務的價值難以衡量,常讓人感覺虛無縹緲;實物產品的營銷難點在於用戶眼見為實,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很難再行改變用戶的認知。
下面是金融服務與產品相同的一些方面:
1. 可分離性。與許多種類的服務不同,許多金融產品的生產能夠與其消費分離。消費者不必非要出現在銀行才能夠使用活期存款賬戶。就像運動鞋一樣,活期存款賬戶也是在其銷售和隨後使用之前被「生產」出來的。
2. 缺少易滅失性。與預訂一頓晚餐不同,信用卡在客戶需要時就會存在。它不是易滅失的。這就使得金融供應商能夠比較容易地管理服務的供給與需求。
3. 批量生產。典型的,各類服務是在一定時間內一次創造並遞送的,產品通常則是批量生產的。許多金融服務比如財務建議是個性化的,反之,其他的金融服務是能夠批量生產和批量營銷的,比如保險單、學校儲蓄賬戶,或是債券交易商使用的數據分析系統。批量生產使得批量促銷和降低成本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