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晉商銀行是正規銀行嗎
就是原來的城市商業銀行!地方銀行!申請開辦銀行是要經過銀監會批準的,可以信賴!
『貳』 晉商銀行
在太原。
籌建中的晉商銀行和山西銀監局從來沒有對外發布過正式消息,相關人士也諱莫如深,即便是在股東大會召開之後。董事長上官永清在媒體面前也是三緘其口。
2月12日,太原市召開金融工作座談會,實際上就是希望各家銀行能夠支持太原市列出的310個重點項目。上官永清參會並作了發言,表態會全力支持,並提出政府應為金融機構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於晉商銀行只簡單提到發展方向。會後,記者聯繫上官永清采訪,得到的答復是還沒有掛牌,不方便接受采訪。
這一謎底在昨天被正式揭開,猜測和事實有一定差距。馬平衡介紹說,組建後的晉商銀行晉升為山西省省屬金融企業,定位是扶持中小企業、參與重大項目、支持優勢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其發展戰略分三步走:
第一步更名掛牌,已經完成。
第二步是跨區發展,成為2級銀行後在省內設立分支機構,大同、長治、晉城、陽泉、晉中5家商業銀行可以自願加入進來。
第三步就是擇機上市。
『叄』 晉商銀行10655089321165124
晉商銀行這個簡訊,
是群發的。
撒網撈魚。
可詢問晉商銀行客服。
以晉商銀行客服的說法為准。
打那個全國統一的5位數客服電話,
就OK了。
『肆』 太原市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政府機關:來中國人民銀行
政策源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農業發展銀行
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渤海銀行、 光大銀行、晉商銀行、晉城銀行、匯豐銀行
『伍』 晉商銀行的晉商簡介
晉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的簡稱為「晉」。晉商首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票號。「票號」是當時商人通商的一種方式,商路遙遠,匯通天下,曾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直至如今還傳頌著「山西人善於經商、善於理財」的說法。
晉商,肇始於虞舜,鼎盛於明清,稱雄商界,縱橫亞歐,創無數金融第一,領中國商業與金融革命,成山西為中國金融發源地。晉商所創造的賬局、票號等金融機構被西方人稱為「山西銀行」。
山西商人的活躍,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到明代(1368年-1644年)已在全國享有盛譽。清代(1644年-1840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貨幣經營資本逐步形成,不僅壟斷了中國北方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於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起大坂、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
當時中國從陸路對俄貿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個俄國城市,都有過山西人開辦的商號或分號。在朝鮮、日本,山西商人的貿易也很活躍。
舊時曾有人說:「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在商界以群體的形式活躍五個多世紀,經營范圍十分廣泛,上至綢緞,下至蔥蒜,他們在清初即創建中國最早的銀行———錢庄,執中國金融界之牛耳。今天,我們將他們統稱為「晉商」。
山西晉商有著官商的特點,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時期、那一地區得以發展起來的。山西離北京地理位置很近,當時進關出關都很方便,茶、絲、鹽、糧有著得天獨厚的交易便利。也就是當時在山西得以實現便利的「物流」。山西商人也很有特點,就算再有錢、再驚天動地,他們也是這塊泥土地上的人,他們誠信待人,有很多純朴的特色。《喬家大院》主要人物身上有很多山西商人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再有錢他們也很土,很摳門,很簡朴。他們遵循儒教精神,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處理經商的關系、家族內外部的關系。 晉商文化有許多值得表現的地方。晉商成功的根本在於儒商精神。當時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晉商,有著很進步的經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誠信」二字,這可能也是現代社會比較缺失的一種價值觀念。
『陸』 晉商貸,晉商銀行是一家的嗎
晉商銀行是以太原市商業銀行為基礎組建而來的。籌建之初提出的以民間資本為主的方案沒有被採納,晉商銀行的成立確立了政府控股的地位。按照山西省政府部署,晉商銀行是一家總行設在山西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省屬大型金融企業。晉商銀行將完成省內網點布局、逐步向省外拓展輻射、擇機在境內外資本市場公開上市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山西新晉商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結合中國的社會信用狀況,利用可靠的信用審核模型和先進的技術,創建了適合中國的P2P小額借貸網路平台——晉商貸
所以,他們沒有關系,不是一家的
『柒』 為什麼太原的商業銀行都改成了晉商銀行
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同時實施穩定的經營戰略和合理的機構布局
二者本質上沒區別,晉商銀行是商業銀行的重組
給你篇非常詳細的文章,看完就懂
從2005年山西各界呼籲建立晉商銀行,到2006年被列為山西省政府工作重點,如今完成掛牌,晉商銀行一路走來頗多曲折。
可行途徑
晉商銀行的前身——太原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太商行)成立於1998年10月,由原56家城市信用社改建而成,是山西省內最大的一家城商行。
根據深圳融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清產核資報告,晉商銀行重組更名前,截至2007年底,太原市商業銀行凈資產-19.73億元,不良資產36.35億元,其中不良貸款31.41億元,非信貸不良資產4.94億元。
由於太商行新資本遲遲未有補充,風險撥備提取和資本充足率都嚴重不足,結構性經營風險顯現。這種情況引起了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5年開始,山西各界開始呼籲建立晉商銀行。
為此,山西省銀監局本著化解金融風險、增加當地金融支持的初衷,就重組、改革地方性商業銀行進行了多番調研。
調研認為,隨著省內各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經營戰略和機構布局的調整,存貸比例普遍較低,同時,貸款明顯呈現出向大城市、大企業集聚的態勢,山西省大部分地區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同時,太商行所存在的風險問題,受歷史條件的影響和自身規模的制約,其抗禦和化解風險的能力有限,單靠其自身的力量,無法有效化解。山西銀監局調研認為,通過組建晉商銀行,在發展中化解和處置風險是一條可行途徑。
一波三折
重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2006年下半年,山西銀監局借鑒徽商銀行的思路,對太原、大同、長治、晉城4家城商行和陽泉、晉中2家城市信用社進行了摸底調查,並提出了聯合重組的方案。
2007年,這一思路被寫進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當年的報告中明確提出,「整合地方金融資源,探索建立晉商銀行」。
隨著組建的推進,省、市政府及山西銀監局發現,聯合6家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聯合重組方案並不現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利益多元化、協調成本高。
此時,是堅持聯合重組?還是太商行獨立改革?最終的權衡選擇了後者。
2008年8月6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成立晉商銀行組建領導小組和籌備組。9月5日,省政府召開了晉商銀行組建領導小組及籌備組工作會議,會議審定通過了山西銀監局提交的《山西省組建晉商銀行工作方案》。
隨後從10月到12月,晉商銀行籌備組密集召開了四次工作會議,按照《山西省組建晉商銀行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太原市商業銀行開展了增資擴股及不良資產處置工作。
2008年12月31日,銀監會印發《關於太原市商業銀行更名的批復》,文件同意太原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晉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清產重組
如何將一家城商行改造成全面達標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清產核資和資產重組是兩塊最難啃的骨頭。
2008年最後3個月,太商行以最快的速度實施了上述改革。
根據太原市商業銀行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由省政府、市政府和原法人股東分別出資處置太原市商業銀行現有33.93億元的不良資產,包括出售給財融公司的不良資產24.01億元;現有存量不良貸款4.98億元;非信貸不良資產2.77億元;歷年積累不良非信貸資產2.17億元。
處置資金來源包括:省政府貨幣資金出資9.2億元,市政府出資6.01億元,新增法人股溢價10.46億元,太商行原法人股東向新投資者轉讓股份所得0.7501億元等。
在不良資產置換處置的同時,太商行緊鑼密鼓進行了增資擴股。
股改後,太商行注冊資本由6.05億元增資至32億元,募集後總股本為23.91億元,其中新增股本17.87億元。
募資後的新股本結構是:山西省政府出資4.8億元認購新增的4.8億股股票,佔20.07%,太原市政府保留原股本3.2億股,佔13.38%;新增法人股東按照1:1.8的比例,共吸收投資23.52億元,認購新股13.07億股股票,佔54.64%,其中溢價出資部分10.46億元用於消化不良資產損失,受讓太原市政府及原法人股東所持股份1.53億股,佔6.42%;保留原太原市商業銀行法人股本0.5210億股,佔2.18%;保留原太原市商業銀行自然人股本0.7944億股,佔3.32%。
在新增法人股東中,太原鋼鐵、山西焦煤等名企榜上有名。
『捌』 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這家公司怎麼樣最近莫名被告知自己貸了晉商消費金融的貸款
可以來在當地的銀行申請辦理。
小額自貸款申請條件:
1、為年滿十八周歲中國大陸居民;
2、有穩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經營地點;
3、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4、無不良信用記錄,貸款用途不能作為炒股,賭博等行為。
5、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小額貸款辦理流程:
1、向當地銀行或者貸款機構提交申請;
2、准備貸款所需的各種資料;
3、面簽銀行或貸款機構;
4、銀行審核貸款人資質;
5、審核通過、成功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