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郭田勇互聯網金融

郭田勇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1-04-17 02:28:38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優勢來控制嗎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任何投資都具備風險,不僅是在互聯網的金融領域里存在。大數據的主要作用,是針對以往及現在的金融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果,預測未來金融方向的走向。
但是,金融除了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之外,也受到政治的影響。因此,只是靠大數據是無法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控制,只能是最大化的規避風險,最小化的降低損失,獲得高回報的收益。

Ⅱ 剖析:什麼原因導致銀行業離職潮頻現

剖析:什麼原因導致銀行業離職潮頻現?
上半年銀行員工變動人數達3.5萬人

銀行離職潮真的來了!

受此影響,1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出現員工人數減少,其中,員工減少數量最多的是招商銀行(600036,股吧),根據招行半年報,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員工減少了7768人,減員比例超過10%。上半年銀行員工變動人數達3.5萬人,銀行遭遇前所未有的史上最大規模離職潮。

除了正常離退休和體系內的調動,不斷涌現的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和知名企業的金融板塊也在稀釋和吸收來自傳統銀行的精英,部分銀行甚至出現了中高層青黃不接、急需提拔的狀況。

而在以結構調整為核心的「供給側改革」下,銀行中高層幹部加速流動不僅反映了市場的客觀供求,也孕育著以電子商務、民營企業為代表的新興經濟業態下金融業可能演變的趨勢。

銀行高管跳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目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明顯,整個銀行業在不景氣的市場中苦苦掙扎,一些銀行高管或許對行業的發展前景不是很樂觀,加之薪酬待遇水平不再具競爭優勢,從而導致離職潮頻現。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論是自然變動,還是跳槽離開,大量離職所帶來的銀行內部承繼也給了新人機會。

對在傳統銀行體制內成長多年的中高層來講,下定決心換領域從頭開始並不容易,新金融模式和截然不同的企業思維在「下戰書」的同時,也必將帶來了更多碰撞。

「國有行、股份制銀行的人才儲備較為充足,一年流失一兩百位中高層,可能不足以產生影響,但互聯網金融機構則不可同日而語。」

宋清輝認為當下銀行高管跳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薪資等激勵機制不足,二是發展空間受限。「不同銀行的高管培養機制大同小異,幾乎都從一線實戰中獲得經驗和進一步上升的機會,而大部分新型金融機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建立起來,更多是互相挖角。」

銀行在激勵機制方面還需改善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雖然銀行業務人員收入跟業績掛鉤,但對於有貢獻的人降薪肯定不合理,所謂「降薪潮」反映銀行機構在激勵機制方面還要進一步改善。

據了解,此前包括招商銀行(600036,股吧)、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等在內的銀行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但作為首家推出此計劃的招行,目前計劃已「擱淺」。

8月24日,招行發布公告稱,《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暫停實施;待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明確後,公司將依法依規擇機重新啟動員工持股計劃,或探索其他長期激勵方式。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原主任易憲容指出,盡管這些年來國內銀行業在金融市場的地位不斷地弱化,但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在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並沒有改變,如果國內銀行業的全面衰弱,在股市短期內難以振興的情況下,不僅預示著中國經濟面臨的困境增加,也意味著國內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縮窄,中國經濟及金融市場的風險在增加。

Ⅲ 為何說互聯網金融的自我約束有利發展

據報道,近日余額寶繼5月27日下調至25萬元後的二度下調至10萬元,消息一出引發網路熱議,有專家對此表示,不奇怪余額寶的此舉動,互聯網金融的自我約束有利發展。

有業內人士指出,余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從概率上說,出現風險的可能性極低,我國的貨幣基金發展史上還未出現過7日年化收益率為負數的情況。

外行看熱鬧,看來余額寶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並不是將錢拒之門外啊!

Ⅳ 微眾銀行是不是騙人的

不是。

微眾銀行是由騰訊公司及百業源、立業集團等知名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總部位於深圳,2014年12月經監管機構批准開業,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

微眾銀行於2015年5月中旬推出普惠金融貸款產品「微粒貸」。2018年4月11日起,在微眾銀行APP轉入資金或購買理財單日限額下調至1萬元。

(4)郭田勇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2015年1月4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臨微眾銀行考察調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行親臨微眾銀行考察調研,李總理對微眾銀行未來經營道路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強在考察前海微眾銀行時表示,你們要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闖出一條路子,給普惠金融、小貸公司、小微銀行發展提供經驗。要降低成本讓小微客戶切實受益,這也能倒逼傳統金融加速改革。可以說,微眾銀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

「總理的表態意味深長。」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民營銀行是金融系統釋放改革紅利的重要產物,李克強選擇在微眾銀行成立之初就去視察,體現出對目前金融改革方向的充分肯定。

Ⅳ 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編者按: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從多方面採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 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市場化 「從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來看,作為金融產品,它的功能越復雜,衍生的層次越多,經常會導致兩個問題,第一是內在的風險性越大,第二是偏離實體經濟的距離會更遠。」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說。因此,要保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就要防止金融業出現創新過度而形成自彈自唱的情況。 「要讓金融有效地服務中國的實體經濟,當務之急是深化金融改革,一是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二是降低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進一步開放市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說,當前存在的房地產泡沫、地方融資平台問題、民間借貸問題,實際上都和利率沒有市場化有很大的關系。 去年以來,部分地區出現高利貸泛濫。去年上半年,溫州市貸款平均利率達到25%,而企業的資本利潤率往往只有5%—6%。專家分析認為,民間借貸蔓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一輪貨幣政策調控中,一方面不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一方面又壓低利率,存款負利率導致價值扭曲,資源配置出現問題。因此,當前應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步伐。 「只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銀行等金融機構才能把資金配置到最需要、效益最好、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上來,而只有通過利率市場化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說。 當然,利率市場化現在還有一些障礙,比如銀行業公司治理還不太行。「就像我們讓一個人學游泳,總是在澡盆里學,不讓他嗆水,他始終是很難學會游泳的。」郭田勇說,「如果現在利率市場化條件還不完全成熟,那麼可以先採取一些措施,把銀行的利差水平先降下來,逐步推進。」 推行存款保險制度,讓金融機構能優勝劣汰 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我國將擇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鄭新立認為,現在我國推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當前要通過興辦各類存款保險公司,用市場機制來化解金融風險。「我們除了用行政手段,通過監管來化解風險,還要通過市場機制,走保險的路子。」他說。 魏加寧說,我國金融業存在一個不好的傾向,不僅大的金融機構不能退出,一些小的金融機構出了問題也不能退出。金融機構只有生沒有死是最大的系統性風險。沒有存款保險制度,我國金融機構就無法退出,退出去之後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因此一定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郭田勇認為,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准入門檻降低以後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通過存款保險制度來保護金融投資者的利益,這對銀行業的穩健經營也很重要。 據介紹,目前推行存款保險制度有一個障礙:大銀行和小銀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不相同。國內幾家大型國有銀行通常認為不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性,所以存款保險容易增加成本,好像是從他們兜里掏錢保護這些中小銀行,所以他們並不積極。 支持小企業發展,需大力發展社區金融機構 鄭新立認為,當前我國金融改革方面,很重要一點是放寬市場准入,允許民間資金設立各類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機構。這就可以使民間借貸浮出水面。通過加強競爭,一些地方的高利貸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由此可以大為改善。 我國在工業、農業領域基本上形成了國有、民營、外資經濟都非常活躍的局面,但在金融領域民間資金的進入還不是很順暢。「民營經濟進入金融領域,興辦各類股份制、區域型的小型金融機構,包括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社等等,將是未來幾年中國金融領域改革最有特色的事情。」鄭新立說。 「我們一直在講要扶持中小企業,但我們連一家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都沒有。」魏加寧說。在日本有兩家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公戶,我國也應該至少有一兩家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性銀行。他認為,政府要分清市場和政府的責任,政府工作的重點應該是辦好政策性銀行,一部分國有資本可以從商業銀行中退出來,集中力量辦政策性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認為,國際上的小企業融資也不都是靠銀行的,小企業融資來源很多,高科技企業很多是靠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始人的自我積累以及民間借貸。只有當小企業有了一定的現金流,才會有銀行信貸進入。

Ⅵ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數據來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可在釘釘企典 上進行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12-13,注冊資本6.178052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是彭政綱,公司地址是杭州市濱江區江南大道3588號恆生大廈11樓,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300002539329145,行業是null,登記機關是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null,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330000000027505



• 分支機構: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注冊號是110102017517006,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300002539329145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注冊號是210231000025706,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300002539329145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注冊號是360100120006499,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300002539329145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注冊號是440300201495259,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300002539329145

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注冊號是420103000108155,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300002539329145




• 對外投資:



上海丹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白碩,出資日期是2018-10-11,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00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

杭州恆生世紀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彭政綱,出資日期是2003-03-21,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6000.000000,出資比例是49.00%

寧波高新區山櫃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法定代表人是姚曼英,出資日期是2018-03-06,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09.000000,出資比例是10.09%

杭州恆生雲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吳紅心,出資日期是2015-03-10,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760.000000,出資比例是26.00%

杭州恆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范徑武,出資日期是1998-05-21,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100.000000,出資比例是51.00%

杭州雲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張國強,出資日期是2015-12-15,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2000.000000,出資比例是60.00%

國金道富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石鴻昕,出資日期是2014-07-03,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1000.000000,出資比例是15.00%

杭州恆生數字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沈國健,出資日期是2002-10-11,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959.410120,出資比例是15.37%

寧波雲蜀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法定代表人是姚曼英,出資日期是2015-04-1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774.250000,出資比例是20.17%

南京恆生軟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黃大成,出資日期是2000-08-02,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100.000000,出資比例是90.00%

北京錢塘恆生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張曉東,出資日期是2005-04-28,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000.000000,出資比例是94.00%

杭州證投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倪守奇,出資日期是2015-12-18,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000.000000,出資比例是60.00%

福建交易市場登記結算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薛瑞鋒,出資日期是2016-08-1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0000.000000,出資比例是11.00%

浙江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石軍,出資日期是2014-12-24,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667.000000,出資比例是19.19%

杭州心有靈犀互聯網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孔強,出資日期是2005-07-11,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101.100000,出資比例是2.49%

深圳市恆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黃大成,出資日期是2000-07-31,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100.000000,出資比例是80.00%

寧波高新區雲鄭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法定代表人是姚曼英,出資日期是2016-08-22,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267.000000,出資比例是63.38%

杭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胡躍華,出資日期是2002-09-2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200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

杭州恆生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彭政綱,出資日期是2009-05-20,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6500.000000,出資比例是69.70%

寧波高新區山侖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法定代表人是姚曼英,出資日期是2018-03-06,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222.000000,出資比例是31.89%




股東



無限售條件股,出資比例100.00%,認繳出資額是61780.518000




• 高管人員:



丁瑋在公司任職董事

韓歆毅在公司任職董事

蔣建聖在公司任職董事

黃辰立在公司任職監事

郭田勇在公司任職董事

JIANGGUOFEIGEOFF在公司任職董事

井賢棟在公司任職董事

劉蘭玉在公司任職董事

高俊國在公司任職董事

汪祥耀在公司任職董事

趙二香在公司任職監事

趙穎在公司任職監事

彭政綱在公司任職董事長

劉曙峰在公司任職總經理

劉曙峰在公司任職副董事長


Ⅶ 2016年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書單

一、金融史(共10本)
《中國是部金融史》:陳雨露/楊忠恕,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

《中國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財》:陳雨露/楊忠恕,九州出版社,2014年
《世界是部金融史》:陳雨露/楊棟,北京出版社,2011年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王巍,中國友誼出版社,2013年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2》:王巍,中國友誼出版社,2015年
《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美] 卡門M.萊因哈特/[美] 肯尼斯S.羅格夫著;綦相/劉曉鋒/劉麗娜譯,中信出版社,2012年
《圖說金融史》:李弘,中信出版社,2015年
《美國貨幣史(1867-1960)》:[美] 弗里德曼,[美] 施瓦茨 著;巴曙松 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百年中國金融思想學說史(第1卷)》:曾康霖,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年
《中國金融通史》第一卷-第五卷:李飛/趙海寬/許國信/洪葭管,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年
二、互聯網金融(共22本)
《互聯網金融》:羅明雄/唐穎/劉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年
《新金融時代》: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手冊》: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新金融·新生態》:霍學文,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即將到來的新金融時代》:姚文平,中信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李耀東/李鈞,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年
《風吹江南之互聯網金融》:陳宇(江南憤青),東方出版社,2014年
《金融新格局·資產證券化的突破與創新》:林華,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與架構》:郭勤貴,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顛覆金融》:湯潯芳,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普惠金融:新金融時代》,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創新》:胡世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
《沒有銀行的世界》:西蒙·狄克遜,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中國經濟新引擎》,王斌,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玩轉互聯網金融》:孫誠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
《金融e時代》:萬建華,中信出版社,2013年
《互聯網信貸風險與大數據:如何開始互聯網金融的實踐》:陳紅梅,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5》,李東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2015》:陳勇,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藍皮書2015》,樂天/段永朝/李犁,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理論、實踐與監管》:範文仲,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邏輯與結構》: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三、互聯網金融法律(共7本)
《互聯網金融法律與實務》:李愛君,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與風險控制》:黃震/鄧建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評論》:許多奇,法律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集》:白潔/劉洪國,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防範實務指導》:劉永斌,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中國實踐的法律透視》:吳曉靈,上海遠東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犯罪概說》:郭華,法律出版社,2015年
四、網貸P2P(共11本)
《中國P2P網路借貸:市場、機構與模式》:謝平/陳超/陳曉文,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
《P2P:中國式高收益債券投資指南》:陳文,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P2P網貸風雲:趨勢·監管·案例》:黃震/鄧建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
《中國網路信貸行業發展報告:P2P網貸平台風險評級與分析:2014-2015》:黃國平/武旭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lending club 簡史》:瑞頓(作者)/第一財經新金融研究中心 (譯者),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
《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5》:零壹研究院,東方出版社,2015年
《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4》:零壹財經,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年
《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第一財經,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
《2014中國網路借貸行業藍皮書》:王家卓/徐紅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2013中國網路借貸行業藍皮書》:王家卓/徐紅偉,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
《P2P網路平台運營手冊》:徐紅偉,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五、支付(共10本)
《支付革命:互聯網時代的第三方支付》:馬梅/朱曉明/周金黃/陳宇/季家友,中信出版社,2014年
《支付戰爭:互聯網金融創世紀》:[美] 埃里克·傑克遜(Eric M. Jackson)著;徐彬/王曉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
《中國網路支付安全白皮書》,巴曙松/楊彪/朱海明,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年
《移動支付理論與實務》: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5)》:楊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中國現代支付體系變革與創新》:郭田勇,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支付結算理論與實務》:曹紅輝/田海山,中國市場出版社,2014年
《中國第三方支付有效監管研究》:楊彪,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
《電子支付與網路銀行》:周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中國支付行業的黃金時代》:馬晨明,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
六、眾籌(共17本)
《互聯網+金融=眾籌金融:眾籌改變金融》:楊東/文誠公,人民出版社,2015年
《五板資本市場:眾創空間+孵化+股權眾籌》:張煥軍,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年
《眾籌金融生態》:王玉祥/劉文獻/楊東,中信出版社,2015年
《中國式眾籌》:楊勇/韓樹傑,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第三浪:眾籌崛起》:盛佳/湯潯芳/楊東/楊倩,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年
《玩轉眾籌》:魏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智慧眾籌》:霍學文/沈鴻/黃震,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眾籌:互聯網融資權威指南》:斯蒂芬·德森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眾籌:傳統融資模式顛覆與創新》:盛佳/柯斌/楊倩,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股權眾籌》:郭勤貴,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贏在眾籌:實戰·技巧·風險》:楊東/黃超達/劉思宇,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
《解放眾籌》:劉文獻,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年
《眾籌之路》:舒元/鄭貴輝/耿雪輝/徐榮,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年
《實戰眾籌》:張棟偉,文藝出版社,2015年
《眾籌服務行業白皮書2014》,柏亮,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年
《眾籌》:默德威娜·里斯-莫格/路本福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年
《眾籌投資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指南》:[美] 舍伍德·奈斯(Sherwood Neiss),[美] 傑森·W.貝斯特(Jason W. Best),[美] 扎克·卡薩迪·多里翁(Zak Cassady-Dorion)著;陶尚芸,沈玉平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
七、互聯網銀行(共5本)
《互聯網銀行:美國經驗與中國比較》:廖理/張偉強/王正位/趙岑,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銀行3.0 移動互聯時代的銀行轉型之道》:布萊特·金,廣東經濟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銀行:數字新金融時代》:[英] 克里斯·斯金納(Chris Skinner)著;張建敏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挑戰銀行:誰是21世紀的恐龍》:樊志剛/黃旭/胡婕,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銀行變革與監管》:閻慶民/楊爽,中信出版社,2015年
八、虛擬貨幣(共7本)
《貨幣革命:改變經濟未來的虛擬貨幣》愛德華·卡斯特羅諾瓦(Edward Castronova)著;束宇 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
《比特幣:一個虛幻而真實的金融世界》:李鈞/長鋏,中信出版社社,2014年
《加密貨幣虛擬貨幣如何挑戰全球經濟秩序》:[美] 保羅·維格納(Paul Vigna),邁克爾·J·卡西(Michael J. Casey)著;吳建剛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爭議比特幣:一場顛覆貨幣體系的革命》:何建湘,蔡駿傑,冷元紅,中信出版社,2014年
《解密比特幣》:劉寧/沈大海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數字貨幣:比特幣數據報告與操作指南》:李鈞,龔明/毛世行/高航,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年
《比特幣》:羅強/張睿,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Ⅷ 虛擬貨幣"炒幣"者何去何從

繼七部門叫停代幣(ICO)融資後,在監管高壓下,14日起,包括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在內的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陸續關停平台所有業務或人民幣交易業務。虛擬貨幣交易究竟有哪些風險?監管部門為何出手整治?曾為之瘋狂的「炒幣」者又將何去何從?

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監管對於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態度日漸明朗,地方相關部門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清理和整頓工作,一些交易平台正根據監管要求,在一定期限內有序停止交易業務,逐步引導用戶提幣撤出。

記者在多個「比特幣投資交流群」中觀察發現,隨著交易平台相繼關閉,比特幣價格大跌,不少投資人直呼「虧得厲害」。針對三家交易平台做出的「提幣、提現均不受影響的承諾」,16日下午,記者嘗試電話聯系三家交易平台客服,但均因「咨詢客戶量太大」或占線等原因未能撥通。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內外交易市場的虛擬貨幣價差增大,為了避險保值,有一些投資者已把國內交易平台上的虛擬貨幣退回到個人比特幣錢包,轉戰海外市場和場外交易。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永利建議,加強國際間的溝通和協調,盡快建立國際統一的監管規則,避免監管漏洞和跨境套利。

閱讀全文

與郭田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