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黨內關懷幫扶調研報告

金融機構黨內關懷幫扶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21-04-17 07:02:25

㈠ 黨內關懷包括哪幾個方面

黨內關懷是什麼
及時掌握生活困難黨員的情況,積極開展黨內幫扶、黨內關懷,長期以來都是我們黨切實履行好各級黨組織關心和愛護黨員職責,激發黨員隊伍活力,促進黨內和諧,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舉措。

「1.5億元」的黨費紅包如春風,給基層眾多的困難黨員、老黨員帶來溫暖。

毋庸諱言,在基層依舊存在著諸多困難黨員。他們並非不想「當模範、做先鋒」,而是因為疾病、環境、歷史、受災等多方面的原因,生活過得並不如意。對待這樣的黨員,長期以來我們黨就開始積極探索建立幫扶困難黨員的長效機制。比如,建立困難黨員定期報告制度,建立相關台賬,層層上報,制定幫扶舉措。比如,開展結對幫扶。學校、機關、企業等結對幫扶困難黨員。比如,建立困難黨員基金,解決黨員實際困難。這些舉措都在長期的困難黨員幫扶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如果細細品讀「1.5億元黨費大紅包」這則新聞,我們還會發現:老黨員、抗震救災中犧牲黨員親屬等是黨內關懷、慰問的重點。這其實傳達出一種聲音:你們將自己的青春年華、辛勞汗水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黨和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你們的親屬將自己的青春年華、辛勞汗水,乃至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黨和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也不會忘記你們!而這樣的聲音對於普通群眾同樣傳遞出黨組織積極負責、同舟共濟的態度!

進一步說,黨內幫扶、黨內關懷,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親和力,而且能夠使廣大黨員真正感受到:入黨後,他們的身上不僅有義務、有責任、有奉獻,同時也有權利、有榮譽、有溫暖!

當前,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各級黨組織一定要把這種黨組織與黨員之間、黨員個體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支持的幫扶和關懷舉措落實好!讓「1.5億黨費大紅包」散發出更多黨的溫暖!

㈡ 怎樣寫金融扶貧調研報告

/提綱:……
一、主要做法
(一)從「頂層設計」上做好「精準規劃」
(二)從「評級授信」上做好「精準配合」
(三)從「風險補償」上做好「精準對接」
(四)從「金融優惠」上做好「精準發力」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救濟式」扶貧難轉化為「造血式」扶貧
(二)銀行發放扶貧貸款動力缺失
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貧風險保障基金一般在200萬元左右並按照1:8的比例放大貸款
二是扶貧貸款收益低而風險高
(三)貧困戶借貸及還款保障偏低
(四)金融精準扶貧合力形成難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貧困人口信用體系建設,提供金融生態保障
(二)健全扶貧風險體系,提供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
一是大力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業務
(三)充分發揮財稅部門力量,提供協同保障
(四)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
銀行支行金融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類似範文:縣金融支撐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匯報

為進一步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人行**縣支行主動作為,圍繞「四個精準」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工作,積極協調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大力引導金融機構形成「一體化」合力,成效初現。
一、主要做法
**縣屬經濟欠發達縣,省定貧困村**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23%。近年來,人行**縣支行緊緊圍繞「四個精準」,積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探索多元化金融扶貧模式推動精準扶貧,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一)從「頂層設計」上做好「精準規劃」。人行**縣支行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完善扶貧金融配套制度和體系,牽頭制定出台了《**縣金融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加強了對金融精準扶貧的指導。在人民銀行**縣支行的協調下,各涉農金融機構也紛紛制定出台了《**縣扶貧和移民產業貸款管理辦法》,採取「信貸+特色農業+貧困戶」等精準扶貧模式,涉及
……(新文秘網http://www.wm114.cn省略60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看全文方法:付費極速開通 投稿換積分 注冊 登陸
請了5萬元移民扶貧產業貸款,將原來飼養5頭牛擴大到20多頭,至2016年6月底出售耕牛10頭,銷售收入近10萬元,獲純利2.6萬元。
(四)從「金融優惠」上做好「精準發力」。2016年根據縣域實際,人行**縣支行積極引導農信社創新扶貧信貸產品,推出「扶貧小額信用貼息貸款」,採取「授信管理、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方式,對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貸款期限根據貸款用途和生產經營活動的周期合理確定。同時按照「先收後貼、應貼盡貼」的原則,對扶貧貸款實行全額貼息。同時,人民銀行於12月1日向信用社發放扶貧再貸款6500萬元,將用於產業扶貧貸款和個人精準扶貧貸款,貸款利率按照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執行。截至11月底,**縣扶貧產業貸款戶數120戶,金額499.7萬元,扶貧小額信用貼息貸款2戶,金額5萬元,減免貧困戶貸款利息25萬余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救濟式」扶貧難轉化為「造血式」扶貧。**縣貧困人口中近90%貧困原因為因病因殘疾等原因致貧,屬於典型的「無勞動力、無經濟來源、無資源」人群,只能通過財政補貼政策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具有普通勞動力或部分勞動力的貧困戶僅佔10%左右,使得符合銀行信貸條件的金融扶貧對象及支持項目缺乏,能通過金融扶貧、產業扶貧來實現脫貧的覆蓋面非常低。
(二)銀行發放扶貧貸款動力缺失。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貧風險保障基金一般在200萬元左右並按照1:8的比例放大貸款。金融部門實際投入扶貧信貸資金目前已達到6600萬元左右,遠遠超出這一比例。而扶貧貸款收息難度和風險隱患大,潛在資金損失風險十分明顯。二是扶貧貸款收益低而風險高。貧困戶的收入來源較為單一,貸款後還款壓力較大,貸款追償難。銀行機構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見效慢、收益低的農村貧困地區,與其經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存在明顯沖突,弱化了其支持扶貧開發的積極性。
(三)貧困戶借貸及還款保障偏低。一是貧困戶缺乏有效抵押物,而農業經營風險分擔和保險機制尚未形成,在沒有任何抵押或是有力保障措施的情況下,銀行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願發放貸款。二是現實中一些貧困戶依然把貸款資金等同於政府救濟款,信用觀念認識不到位,對貸款資金償還意願不強。
(四)金融精準扶貧合力形成難。扶貧資金涉及財政、扶貧、科技、林業等多個部門,扶貧辦、財政、銀行之間信息共享機制落後,政府扶貧政策、扶貧指標及具體措施和銀行機構扶貧貸款披露制度未能及時共享,難以發揮銀行信貸資金在扶貧開發中的乘數效應。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貧困人口信用體系建設,提供金融生態保障。一是統一開發金融扶貧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對接貧困農戶建檔立卡和扶貧監測信息系統,採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信用信息情況,為准確識別貧困戶提供依據。二是大力加強貧困人口信用環境建設,建立完善貧困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徵集機制、信用評價機制以及農村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二)健全扶貧風險體系,提供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一是大力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業務。重點小額扶貧保險,擴大特色種養業險種,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補貼比率、補貼范圍,降低保險費率,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二是建立農村信用擔保體系

㈢ 求調研報告一篇 新疆農村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研究

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的調研報告

作者:組織部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249 更新時間:2008-4-16 16:42:35

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對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進行調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部組織人力通過查閱資料、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對全縣各級黨組織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的有關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並藉助縣委工作會議召開的有利時機,召集部分鄉鎮黨委負責人、現(離)任村幹部、企業黨務幹部、黨員代表召開座談會,就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應該涉及哪個范圍,如何籌措資金,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進行了座談討論。現將調研座談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縣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構建和諧肅南和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目標,把健全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作為提高黨員素質、增強各級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以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有力措施,積極探索,狠抓落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部門單位定點聯系幫扶農牧村和社區工作制度。實行縣級領導幹部定點聯系幫扶典型村、貧困村制度,幫助制定發展思路措施,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實行縣直部門單位聯系農牧村制度,每個單位定點聯系一個農牧村,從資金、項目、實物等方面進行幫扶,重點解決村級陣地建設、新農村規劃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幫扶困難黨員群眾發展生產等方面的問題。

(二)建立了黨員領導幹部和困難黨員結對幫扶制度。近年來,我縣把幫助農牧村、社區困難黨員群眾作為發揮黨的先進性、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和提高黨員幹部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結合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實施「雙培雙帶」工程以及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扎實地開展了「黨群連心橋」、「雙鏈條」、「三隊三強」、「雙聯四幫」等黨性實踐活動,縣、科級領導幹部每人聯系一戶農牧村、社區困難黨員群眾,一定三年不變,不脫貧不脫鉤,通過幫思想、幫技術、幫資金、幫項目,促進農牧村困難黨員群眾致富奔小康,促進社區困難黨員群眾和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目前,全縣已結成各類幫扶對子1176個,幫扶黨員群眾累計1400多人,已有120多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有500多戶農牧村困難家庭走上了靠舍飼喂養、屠宰販銷、旅遊服務等發家致富道路。

(三)建立了機關幹部進村辦實事制度。深入開展了 「察民情、訪民心、解民困」活動,每年初從縣直機關和鄉鎮抽調科級後備幹部駐村開展工作,一方面進行幹部實踐鍛煉,另一方面開展農牧村工作調研,了解村情民意,幫助農牧村和農牧民黨員群眾發展生產、建設新農村。

(四)建立了老黨員生活補貼制度。2007年,為解決全縣農牧村和社區老黨員生活困難問題,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促使他們能夠老有所得、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構建和諧肅南和社會主義新牧區建設中發揮余熱,縣委、縣政府出台了為農牧村和社區老黨員發放生活補貼的制度。從2007年元月份起,由縣財政出資為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老黨員每月發放生活補貼。補貼發放標准為:1949年9月30日以前入黨的每人每月補助50元,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黨的補助40元,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黨的補助30元,1976年11月至1992年9月入黨的補助20元,1992年10月以後入黨的補助10元。農牧民和社區居民黨員補助從黨費內支付,每半年發放一次,由縣委組織部撥付鄉鎮按時發放給補助對象。2007年,共為全縣190名農牧村、社區符合條件的老黨員發放生活補貼7.5萬元。健全完善了困難黨員慰問制度,各級黨組織每年在春節期間認真開展老黨員和生困難黨員慰問活動。2007年春節期間,全縣各級黨組織共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1832人,發放慰問金和困難生活補助95.56萬元。

二、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共有黨員3676名,現有困難黨員167名,約占黨員總數的4.5%,其中農牧村困難黨員141名,社區困難黨員26名。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當前我縣農牧村、社區黨員致貧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因病致貧。困難黨員家庭有的抵禦疾病能力較弱,有的黨員本人或家庭成員身患頑疾,醫療負擔沉重。二是年老體弱。這類致貧的黨員集中在農牧村貧困黨員中,農牧村黨員老齡化趨勢非常明顯,佔有一定比例。由於年老體弱,勞動能力衰退或喪失勞動能力,無法獲取經濟來源。三是長期失業。「兩個置換」改革企業下崗職工黨員,特別是夫妻雙雙下崗的黨員,由於缺乏再就業技能,難以找到再就業崗位,長期處於失業狀態,失去生活來源。四是子女贍養能力弱或履行贍養義務不到位。有的老齡黨員子女下崗失業或無工作,無力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有的黨員與子女家庭關系處理不和睦,子女沒有很好地承擔起贍養義務,導致黨員生活困難。五是突遇重大災難。少數困難黨員家庭因突遇車禍、自然災害等,給家庭帶來巨額經濟負擔或致殘而失去勞動能力,生活陷於貧困。六是生產條件差。部分農牧村生產條件差,收入微薄,生活長期處於貧困狀態。另外,還有少數黨員因生產和就業觀念落後、子女就學負擔重等原因導致貧困,急需予以救助。

三、意見建議

近年來,我縣雖然在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上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但面對新形勢,尚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還需不斷探索創新。針對當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要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我們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的指導思想。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的高度,切實關注廣大基層黨員的工作和生活,幫助基層困難黨員解決實際問題,體現黨組織的溫暖,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建設富裕肅南、平安肅南、和諧肅南的宏偉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的目標原則。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目標是:以建立覆蓋全縣、措施得力、長期有效的黨員救助體系為重點,保障基層困難黨員基本生活,對因疾病、殘疾、老弱、災難、長期失業、子女就學等非主觀原因而陷入貧困的黨員家庭給予適當救助,幫助困難黨員戰勝困難、擺脫貧困。應遵循以下原則:

1、自救互助為主、黨組織和社會救助為輔的原則;

2、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3、低標准起步、逐步擴展、分類施救的原則;

4、制度統一、管理規范、公開公正的原則;

5、屬地管理的原則;

6、城鄉區別對待的原則。

(三)黨內關懷幫扶的范圍及建議。困難黨員幫扶救助范圍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生活標准未達到城市和農牧村基本生活保障線,享受低保的黨員;二類是因疾病、長期失業、子女就學、偶遇的天災人禍造成衣食住行各方面生存條件極差的黨員。對於因懶惰、子女有贍養能力而不履行贍養義務等主觀原因造成貧困的,不納入困難黨員救助范圍。困難幫扶救助應與黨員的一貫表現、遵紀守法情況、所做貢獻採取適當方式掛鉤。救助方式、條件和標准:對於第一類困難黨員,在低保的基礎上,分城市和農牧村兩種情況,每月分別給予一定金額固定補助;對於第二類困難黨員,根據黨員的具體情況給予臨時救助。第一類困難黨員救助條件為低保對象確定的條件;第二類困難黨員救助條件分基本條件和具體條件。基本條件大致包括: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低於當地平均水平;家庭無高檔消費品;子女贍養能力低下;無賭博、吸毒、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以及其他違紀違法行為;如實提供情況,不弄虛作假。具體條件需根據救助對象的情況確定,如醫療救助必須是患重大疾病,而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困難黨員。失業救助必須是連續失業達6個月以上。災害救助必須是生產收入或從事生產經營所得遭受70%以上損失,並未參加意外保險。子女就學救助必須是子女就讀大學,且表現優秀的,等等。救助標准按類別分別制定:對於第一類困難黨員,城市黨員每月補助50至100元,農牧村黨員每月補助40到80元;對於第二類困難黨員,因疾病貧困的,分病種一次性給予2000到5000元補助。因失業貧困的,失業期間每月給予50到100元補助,直至重新就業。因災害貧困的,根據受災情況,一次性給予2000至8000元補助。困難家庭子女就學的,每學期給予200至400元補助。資金來源渠道、管理方式和發放。資金來源渠道:財政撥款、留存黨費補助、社會贊助、黨員自願捐助、民政福利資金補貼等,建議財政撥款佔60%,由市、縣兩級財政共同負擔;留存黨費補助佔20%;民政福利資金補貼10%;其他來源渠道佔10%。由於救助對象為困難黨員,范圍較窄。因此,我們估計社會贊助、黨員自願捐助等難度比較大,資金籌集有一定困難。資金管理方式:縣委成立困難黨員幫扶救助中心,隸屬組織部門,全權管理困難黨員救助資金的發放,機構性質為社會團體。救助資金接受財政、審計部門對資金運行的監督。困難黨員救助中心設立專戶,財政撥款、留存黨費和民政福利資金由財政部門、組織部門、民政部門作為專項資金撥付,封閉運行。社會贊助和黨員自願捐助以管理中心名義展開募捐,開據財政部門統一的收款收據,納入國庫管理,並按財政部門的規定進行支出。資金發放:第一類困難黨員救助資金的發放跟隨城市與農牧村低保資金一同按月撥入黨員低保帳戶進行發放。對於第二類困難黨員,則在資格審核完畢後,由困難黨員救助中心按照救助意見發放資金。

(四)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關懷幫扶機制。建立健全村級黨組織負責人和社區、企業等黨組織的基層黨務幹部的激勵機制。通過對成績突出和作出突出貢獻的進行表彰,為他們建立工作量績效補助等措施,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建立為離任村幹部和為享受退休待遇的其他黨組織負責人發放生活補貼制度,按照任職年限,分檔次每月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補助。二是建立健全黨內表彰激勵機制。每兩年召開一次表彰大會,對工作成效突出的黨員、黨務工作者進行表彰獎勵。同時,進一步規范表彰工作程序,健全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公開公示等制度,防止表彰出現與實際不相符的現象。三是建立健全黨內關懷幫扶工作領導責任制。把黨內關懷幫扶工作納入各級黨組織的工作目標責任書,狠抓工作落實。同時,教育引導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率先垂範,把扶貧幫困作為己任,帶頭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以示範引導,帶動全社會共同關心幫助弱勢群體。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黨內關懷幫扶調研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