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美國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有哪些
樓主可以看一下詳細的在美國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有哪些,如下圖所示:
B. ptp互聯網金融公司有那些
開鑫貸是抄由國開金融(國家開發銀行全資子公司)和江蘇金農公司打造的互聯網投融資平台。作為國有準公益性社會金融服務平台,開鑫貸以"開發性金融引領民間借貸規范化"為宗旨,堅持開行孵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IT支撐、准公益性原則,以江蘇省優質小貸公司為依託,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將國開金融的品牌優勢、江蘇省金融辦的監管優勢、金農公司的技術支撐優勢和小貸公司的風險管理優勢有機結合,為中小微企業及"三農"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有效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
C. 有哪些比較知名的互聯網金融平台
知名的互聯網金融平台,這個是比較多的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領域,各有不同
就比如:現在知識產權領域做的比較好的,知商金融,背景大,收益高,穩定靠譜
這個東西還是要綜合考慮的
D. 美林證券的金融地位
美林證券成立於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綜合投資銀行。其資本額高達235億美元,在《幸福》雜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證券業第一。美林公司的業務涵蓋投資銀行的所有方面,包括債券及股票的承銷(1997年以總融資額2480億美元的成績雄踞全球承銷市場之首)、二級市場經紀及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投融資咨詢及財務顧問(目前美林客戶所擁有的資產總額已超過1.2萬億美元),以及宏觀經濟、行業、公司的調研。自1988年起,美林連續1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券及股券承銷商。美林集團在紐約交易所、倫敦交易所和其他許多股票交易市場的股票交易額均名列首位。美林集團擁有陣容強大、范圍全面的調研分析隊伍。在《機構投資者》雜志每年的「全美最佳研究小組」評選中,美林集團連續三年獲得全球最強研究實力這一最高榮譽獎。
1997 年11月24日,美林集團以53億美元收購英國水星資產管理公司,使美林資產管理公司成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兼並後所管理的資產已超過5000億美元。1998年2月,它收購了日本山一證券公司在日本的大部分業務,並據此建立了美林日本證券公司。至1998年底,美林受委託管理的客戶資產已逾 14000億美元,並以平均每天接近4億美元的速度在增加。但由於美林在銀行、經貿和資產管理等方面的不景氣,該行2001年第二季度盈利暴跌41%,當季盈利5.41億美元,每股收益56美分;美林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為9.21億美元,每股收益1.01美元。美林首席財務官稱:「目前市場行情表明,美林還沒有改善這種不利狀況的跡象,在未來的第三季度,美林可能比第二季度還糟。」美林是首家獲邀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的美資投資銀行。1993年,美林在上海的辦事處正式開業。幾年來,美林通過首次公開上市和債券發行等形式參與的中國政府和企業融資項目數量超過任何其他投資銀行,總和接近100億美元。近年來,美林完成的中國融資項目包括:美林作為上海石化上市招股的全球協調人及主承銷商,成功完成的首宗在紐約及香港交易所兩地同時上市的招股項目;1994年美林集團被中國財政部委任為國家信用評級工作的顧問,並獨家主承銷首批中國10億美元全球債券,至今已為財政部發行了6筆債券,最近一筆是為財政部發行的5億美元的全球債;中國首筆1億美元強制性可轉換債券(慶鈴汽車)、深圳高速公路2.13億美元首次公開招股、吉林化工2億美元首次公開招股、江西銅礦2.1億美元及天津發展1.55億美元首次公開招股。
E. 求助,請問有人知道詳細的有關於美國互聯網金融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嗎感謝!!!
網路銀行: 1995年SFNB成立,宣布了全球第一家網路銀行誕生。SFNB在1995-1998年間,充分發揮網路銀行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幾個月內擁有6000多萬美元的存款。但後來由於經營上存在問題,公司一直未獲盈利。在1998年被加拿大皇家銀行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其除技術部門以外的所有部分。在被收購後,SFNB轉型為傳統銀行提供網路銀行服務。
網路券商: E*Trade於1992創立後不久,就趕上了美國第二波傭金降價潮,並成為美國傭金價格戰的先驅。隨著E*trade的興起,網路券商行業經歷了快速的整合和發展,包括嘉信理財和TD Waterhouse都開始進入網路券商領域。
網路保險(放心保): INSWEB公司1995年2月成立,隨後很多保險公司都開始設立自己的網站。網路保險主要第一種通過代理模式,與保險公司業務合作,從而實現網上保險交易並且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第二種則為網上直銷模式。
網路基金銷售: Paypal成立於1998年12月,1999年Paypal貨幣市場基金完成了電子支付和基金的創新嫁接,是世界上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Paypal貨幣市場基金於2007年達到峰值,規模接近10億美元。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基於宏觀金融環境的變化,PayPal貨幣市場基金收益也直線下跌。
網路借貸: 截至2013年4月2日,美國兩家主要的P2P借貸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各自促成了4.47億美元和15.21億美元的貸款。從天時來看,Zopa和Prosper都是在2005年成立的,Lending Club則成立於2007年,這幾家公司成立之初正好碰上了Web 2.0的興起和2008年金融危機,前者提供了P2P借貸產生的可能性,後者則是P2P借貸成長的助推器。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2013年美國P2P借貸的規模將會達到50億美元。
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
金融互聯網——傳統金融業務互聯網化
現有金融體系通過採用通信、計算機、網路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金融服務的自動化、信息化和科學化,提高內容效益,增加銷售渠道。金融互聯網化還是在原有的金融框架內對金融傳統業務實施電子化,對傳統的金融消費模式並沒進行顛覆式的改造。比如電子銀行、網路證券、網路保險和網上基金銷售等。
電子銀行
電子銀行分為三種業態: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電話銀行。其中網上銀行的發展模式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完全依賴於互聯網的無形的電子銀行,即「虛擬銀行」,以成立於1995年的美國安全第一銀行為代表。這種銀行沒有實際的物理櫃台作為支持,一般只有一個辦公地址,沒有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採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與客戶建立密切聯系,並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第二類就是現有的傳統銀行利用互聯網開展傳統的銀行業務交易服務,實際上是傳統銀行業務在互聯網上的延伸,目前是網上銀行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是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採取的網上銀行發展模式。富國銀行是這類網上銀行的佼佼者。
Novantas發布的2010年美國網上銀行交易情況的調查發現,近年來,大量美國用戶在處理銀行日常交易時選擇網上銀行渠道,而不再選擇櫃台交易。2010年選擇通過網上銀行進行轉賬業務、查詢賬戶結余、購買銀行研究產品的用戶比例分別從2005年的34%、44%、46%急劇增加到67%、76%、77%。
網上交易業務逐漸取代櫃台交易的趨勢比較明顯,主要原因至少有三點:其一是網上銀行更節約時間成本,也不受傳統銀行固定營業時間的限制;其二是網上銀行相對傳統銀行櫃台交易,收費更低,為用戶節約交易成本;其三是客戶在網上銀行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網路證券
網路證券又叫電子券商,指證券公司通過互聯網建立線上商業模式,從而實現有償證券投資資訊、網上證券投資顧問、股票網上發行、買賣與推廣等多種投資理財服務。
美國網路證券採取的是網上折扣券商模式,即自由傭金制度下的美國模式,這源於1975年美國廢除了固定傭金制度。目前美國網上券商交易模式按照差異化服務可以分為Etrade模式、Charles Schwab模式和Merrill Lynch模式。
美國從1975年開始實行浮動傭金制度,之後傭金率一路下行。美國股市的交易傭金根據交易通道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網上交易、電話交易以及由經紀人協助下單。不同的交易通道,經紀商收取的交易傭金也是不一樣的。
收費標准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每單交易收取固定的傭金,不考慮客戶的交易次數和賬戶余額高低;一般來說,每單交易傭金不超過10美元。另外一種是收費模式,為每單固定傭金外加百分比傭金,在這種收費標准下,就要考慮客戶的交易次數和賬戶余額等情況。
網路保險
網路保險是通過互聯網開展保險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的行為,包括保險產品的服務信息、網上投保、承保等保險業務。保險公司看重渠道開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造了傳統的保險營銷模式,也催生出一批同時兼備保險業特性和互聯網基因的保險電商,包括全球最大的保險電商Insweb、交互性最好的網上保險站點Quicken Insurance、網上保險直銷站點Electric Insurance等。
當前比較成熟的保險電商主要採用兩種運營模式:代理模式和網上直銷模式。
代理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保險電商多通過龐大的網路輻射能力獲得大批潛在的理想客戶,同時與適合的、知名的保險公司結成緊密業務合作關系,從而實現網上保險交易,並獲得規模經濟的效益。該模式多由第三方建立平台,集中大量詳細、可比性高的產品價格,形成保險超市。
網上直銷模式:該模式多以傳統保險公司官網的形式出現,主要作為傳統銷售渠道的補充和輔助藉此增加產品銷售。模式缺點是維護成本比較高、難以進行不同公司產品之間的比較,因此難以獲得較高的公眾點擊率。
目前,美國基本上所有的保險公司均實現了電商化,保險電商的市場規模占整體保費收入的30%以上。
在線理財
在線理財,是指理財者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通過網路平台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進行理財。在線理財具有時間掌控靈活、選擇范圍廣、產品更新速度快等特點,相較傳統的櫃面理財產品,在線理財不受銀行或保險公司工作時間的影響,客戶可自行了解感興趣的理財產品和服務,在時間、地域選擇上有很大的優勢。
網上理財的代表公司包括全球最大的網上理財交易公司嘉信理財、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支付工具PayPal,以及全球最大資產管理者之一、傳統證券經紀公司轉型代表美林。其中PayPal是eBay旗下公司,它於199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Paypal貨幣市場基金,從而完成了電子支付和基金的創新嫁接。
美林公司成立於1885年,在2008年被美國銀行收購之前曾是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也是全球並購交易頂尖級顧問公司。公司從1999年開始在網上經營業務,推出廉價網上交易,實際上就是對傳統服務方式的創新,使得網上交易和傳統服務很好融合,進而投資人可以選擇最符合個人需求的金融服務。
網路貸款
通過互聯網解決個人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是對傳統貸款渠道銀行由於成本、風控、流程等原因導致信貸盲區的嘗試,大幅降低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同時也有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替代民間金融。主要運營模式有P2P網貸、眾籌和網路小微信貸等。
F. 互聯網金融最早的三大平台
互聯網金融(P2P)起源於美國,英國,之後才傳入中國。那麼按照其在世界上的發展順序來看,最早的知名的平台是Zopa、Prosper,同年(2006年)中國的拍拍貸成立。
G. 互聯網金融都包括什麼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H. 互聯網金融為何在美國火不起來
美國的金融沒有行政壟斷,美國民眾存款可以「貨比三家」,實體的金版融銀行可以高息攬儲,並且權有銀行破產保護法等法律配套措施跟進,很健全。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就是高息,靈活,而在美國,實體銀行已經高息、靈活的運轉了很多年,不存在互聯網金融的巨大獲利空間,已經是「互聯網與實體已經沒有利差」。而在中國大陸,由於金融領域的行政壟斷嚴重,很多老百姓的存款利率被認為低估,給互聯網銀行造成了巨大的利差套利空間,並且有貨幣基金、實體銀行等監管機制的漏洞和空隙,可以被高智商、非常聰明的金融人才「高效利用」,打擦邊球。
I. 做互聯網金融的平台哪個好
說真的,現在做互聯網金融這一塊的平台太多了。
哪個好,應該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只能說自己去嘗試,哪個更適合你的,那就是對你來說是好的。
比如說我在「美林環球投資」這平台做A股的投資,是低投資的,而且資金杠桿比較靈活,手續費也不高。最主要的吧,是雙向的,還是T+0的模式。
回歸你的話題吧,看自己的選擇。
J. 互聯網金融有哪些品牌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回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答、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涉及互聯網金融的公司,品牌數不勝數。其中著名的像各大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騰訊,網路,京東等等,以及純粹做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像宜信,人人貸,網信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