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姜建清互聯網金融

姜建清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1-04-17 11:46:57

A. 工行貴州省分行現任行長是誰行號多少

行長是誰不知道,行號你可以上 浙商銀行 網站,在左邊的下來一點,有在線查詢,選下面第二個是現代化支付行號查詢。全國的所有銀行行號都能查到。

B. 2018黑龍江在銀行工作有何發展

一、成為項目財務顧問。早期銀行主要是用儲戶的錢來放貸或投資,存款吸收規模決定了銀行所能投放的貸款規模。大資管時代到來後,銀行開始越來越多使用理財資金對接項目。未來隨著新型金融機構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多,銀行在吸收存款和銷售理財產品上很可能變得越來越沒有優勢。銀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戶資源,還有豐富的項目審查和組織經驗。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項目已暗合了這一趨勢:銀行資金與PPP項目之間存在期限配錯,不適合充當社會資本方,但這並不妨礙銀行以其他方式積極介入,如提供過橋貸款、設備租賃、現金管理、企業資產證券化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引入長期限的外部保險資金、養老金等參與項目。換言之,銀行在PPP項目中充當了政府的財務顧問。
二、成為整個金融市場的資源整合者。這與姜建清說的信息中介有點類似,但又不限於此。事實上,說到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等大數據技術,銀行現在沒優勢,未來也不見得會有多少優勢。現在的優勢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手上,未來的優勢很可能在各式各樣的金融科技企業手上。銀行未來在信息等資源方面的優勢,一體現在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上,知道如何為不同的客戶量身訂制相應的金融解決方案;二體現在熟悉市場上各類資金特點及流動性規模,有能力隨時動員大量資金匹配客戶需求;三體現在善於調度市場上金融科技企業和各種中介機構的資源及專長來服務客戶。
三、一些銀行將轉型為專業化金融服務中介。未來或許不會再有大而全的傳統銀行了。大型銀行多數向前兩個方向轉型,也有中小銀行向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中介轉型,比如一些專門從事零售業務或財富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一些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風險管理顧問服務的中介機構,還有一些成為服務中小企業的貼身金融管家。

C. 工商銀行姜建清外逃

有證據么?純屬造謠·人家現在好好的·

D. 持牌經營下金融科技企業能走多遠

「其實銀行有最好的大數據,銀行本身的進步就是運用於金融科技,只是當時沒有金融科技這個詞。」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鍾偉表示,金融科技公司能迅速崛起,除了技術的提升外,更大的原因在於過去「線上」監管的寬松,不少金融科技企業突破了牌照的限制。

「金融科技雖然改變了金融交易的載體、渠道和技術,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沒有改變商業的目的和對象,也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和功能。」中東歐基金董事長姜建清指出。「所以未來可能銀行機會會大一點,但並不是說金融科技公司就沒有機會了,它也是有機會的,這種機會主要體現在持牌上。」周昆平認為。

隨著金融科技2.0時代的到來,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認為監管將全覆蓋,金融和技術將會分工,擅長做金融的做金融,擅長做科技的做科技,兼具科技與金融的企業,仍然要將其作為金融機構來監管。來源:央廣

E. 姜建清的馬拉松精神

2005年10月28日,陽光明媚,姜建清起了一個大早,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他將完成由工行行長向工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角色轉變。
下午1點58分,姜建清帶領工行全明星陣容出現在「工行股份公司掛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宣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總經理楊凱生話音甫落,站在主席台上的姜建清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從行長到董事長,無論是對姜建清還是對工行人來說,這樣的變化遠不是改變頭銜和稱謂這么簡單。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到股份制有限公司,可以說,中國工商銀行剛剛經歷了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領頭人,姜建清也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打了一場沒有終結的戰爭。」
10月底,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480億元,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分別持有50%股權。
作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的成功改制,標志著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這是國務院決定對國有商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以來成功完成改制的第三家國有商業銀行。作為我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的成立,標志著工商銀行進行了整體的徹底改制。
「改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終結的戰爭。」作為董事長和黨委書記的姜建清非常清醒前面的路還有多遠。 「我從普通櫃員開始就與工行結下不解之緣,幾乎經歷了所有業務管理崗位。」在姜建清26年的銀行業從業生涯中,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工行度過的,對於工行,他自然有著別人難以比擬的感情。
今年52歲的姜建清,如果不是講話中還偶爾跑出點那種只屬於上海人的口音,你絕對不能看出他出生於南方。6年江西插隊與3年河南煤礦生涯早已把他磨礪得黝黑而壯實。
與很多人一樣,那段特殊的經歷讓姜建清身上具有某種不斷向上的韌勁和毅力。1979年,26歲的姜建清回到上海,開始進入銀行系統工作。他一邊工作,一邊抓緊時間學習。1984年,他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並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外他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過一段時間。
姜建清在銀行的從業生涯是從工行的櫃台職員開始的,在不斷學習和輾轉幾家銀行工作了16年後,姜建清的才能得到認可。1993年,他被任命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之後一路穩步走來,直到2000年2月出任中國工商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作為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領導,姜建清有著多年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同時,作為管理學博士、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他又具有很高的理論素養,出版和發表了許多金融學術著作和文章」。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鄧榮霖評價說。
在工行股改揭牌的同時,人們還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身影,他的身份是工行獨立董事。除他外,前高盛證券總裁約翰·桑頓,現任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經濟系教授錢穎一亦在工行的獨董名單中。從三位獨立董事的履歷看,他們各有專長,請這些人來,不能不說明姜建清的良苦用心。 也許直到今天,人們也不敢相信,工行的股改速度會如此之快,僅用了短短6個月的時間,走過了中行、建行一年多走過的路程。僅這一點,就足以讓姜建清感到自豪。姜建清承認,工行的動作之所以如此神速,與自身「以慢打快」的股改思路不無關系。
「這也是被逼出來的」,工商銀行總行的一位高層坦誠相告,從國家的大局出發,作為全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行的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從制度安排上,中行、建行兩行排在了它的前面。
當得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注資給中、建兩行450億美元這個消息時,姜建清這個錚錚鐵漢流淚了,一向不服輸的他開始為工行的前途而擔憂。那一夜他徹夜未眠。
姜建清讓工行快速變革還不止表現在股份制改革方面。1999年工行的毛利潤還是負值,在姜建清上任後的2001年,工行即扭虧為盈。
國外媒體評價認為:「自姜建清成為中國工商銀行行長以來,高度重視電子金融業務的發展,推出了國內最為成功的網上銀行服務,並已經達到了歐美最大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的相同經營水平」。簡短的三句話,不僅讓人們知道了工行現在的業務水平,更讓人們對姜建清有了充分的認識。 姜建清深知,工行以什麼樣的順序、步驟、節奏推進股改至關重要,而注資不過是一個外部條件,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股份制改造是一個全面走向市場的過程,今後全行將面臨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面臨成本、風險控制和資本回報的剛性約束。因此,全行必須清醒地認識,改制後經營管理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擔子更重」。姜建清的話像是在做某種提醒,更像是在給工行員工打氣。面對股改後的問題,姜建清坦陳,除增加透明度外,工行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改善服務、撤並虧損營業網點。
「干銀行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不能只盯著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這時候的掌聲響起。往往企盼這樣短暫成績和榮譽的選手是跑不到終點的。搞銀行管理需要激情、耐力,當然也要技術、速度,更需要默默跑完全程才能獲得成功。」姜建清對管理銀行有自己的心得。「怎麼辦銀行?10個字:效益、質量、管理、發展、創新。說來非常簡單,效益是目標,質量是前提,實際上銀行的生命線就是質量」。 對於姜建清來說,下一步工作重點自然就是如何讓工行這艘「巨輪」盡快駛入資本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工行IPO仍然還有很多變數,姜建清的面前還有難題待解:「工行股份公司掛牌後,仍然面臨提高盈利能力、裁減人員兩大問題。」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由於歷史原因,工行的各種包袱比較沉重,就拿不良貸款來說,未來工行至少需要消化兩類貸款損失4600多億元,而據姜建清先前給出的規劃:「工行將把每年利潤的80%左右拿出來用於徹底解決呆壞賬問題」,這就意味著要徹底消化掉這些損失,大約需要5年時間。
另外,工行這次實行的是整體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來所有資產和附屬公司。姜建清在此前承諾,改制後,不大規模撤並機構和裁員。但他也說,「這不等於改制上市後我們就很快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員工的工資收入。」
如何讓一個好政策正確執行,如何讓員工心服口服,如何讓全行上下齊心協力使明年的上市工作順利推進……還有一場並不容易的內部攻堅戰等著姜建清。 姜建清在金融圈內口碑極佳,很多人認為他是中國少有的銀行家,而姜建清卻從不以此自居:「雖然我從業26年,但也只不過是個銀行管理者,從不敢自稱是銀行家。」
做事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他,今後可能要面臨一個轉變,作為股份公司的當家人,他必須高調地面對來自外資以及國內其他對手的競爭。
姜建清十分看重工行這個平台,他說,「洋人能給我很高的薪酬,但他不能給我世界第十大銀行CEO的位子。我有幸在銀行業經歷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親身感受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騰飛,實在是難得的人生歷程。如果在這個崗位上,讓工行成為世界上最優、最大、最強的商業銀行,這一生就沒有白過。」
姜建清這個名字註定要與中國銀行業的命運緊緊地連系在一起,此時的他或許感慨頗多,當時與他一同掌印四大行的劉明康與尚福林如今已分別榮任銀監會主席與證監會主席,而張恩照則在建行上市的前幾個月被「雙規」,惟獨他仍然帶領著工行「破浪前行」。雖然艱辛,但看著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嘗正果,他又何嘗不會「情也陶然,意也陶然」。

F. 銀行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三十年後銀行的樣子,跟今天以及過去四百年相比將有顯著不同。不妨大膽猜想一下,至少有這么三個發展方向:

一、成為項目財務顧問。早期銀行主要是用儲戶的錢來放貸或投資,存款吸收規模決定了銀行所能投放的貸款規模。大資管時代到來後,銀行開始越來越多使用理財資金對接項目。未來隨著新型金融機構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多,銀行在吸收存款和銷售理財產品上很可能變得越來越沒有優勢。銀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戶資源,還有豐富的項目審查和組織經驗。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項目已暗合了這一趨勢:銀行資金與PPP項目之間存在期限配錯,不適合充當社會資本方,但這並不妨礙銀行以其他方式積極介入,如提供過橋貸款、設備租賃、現金管理、企業資產證券化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引入長期限的外部保險資金、養老金等參與項目。換言之,銀行在PPP項目中充當了政府的財務顧問。

二、成為整個金融市場的資源整合者。這與姜建清說的信息中介有點類似,但又不限於此。事實上,說到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等大數據技術,銀行現在沒優勢,未來也不見得會有多少優勢。現在的優勢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手上,未來的優勢很可能在各式各樣的金融科技企業手上。銀行未來在信息等資源方面的優勢,一體現在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上,知道如何為不同的客戶量身訂制相應的金融解決方案;二體現在熟悉市場上各類資金特點及流動性規模,有能力隨時動員大量資金匹配客戶需求;三體現在善於調度市場上金融科技企業和各種中介機構的資源及專長來服務客戶。

三、一些銀行將轉型為專業化金融服務中介。未來或許不會再有大而全的傳統銀行了。大型銀行多數向前兩個方向轉型,也有中小銀行向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中介轉型,比如一些專門從事零售業務或財富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一些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風險管理顧問服務的中介機構,還有一些成為服務中小企業的貼身金融管家。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G. 浦發銀行待遇怎麼樣,發展前景好嗎

三十年後銀行的樣子,跟今天以及過去四百年相比將有顯著不同。不妨大膽猜想一下,至少有這么三個發展方向:

一、成為項目財務顧問。早期銀行主要是用儲戶的錢來放貸或投資,存款吸收規模決定了銀行所能投放的貸款規模。大資管時代到來後,銀行開始越來越多使用理財資金對接項目。未來隨著新型金融機構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多,銀行在吸收存款和銷售理財產品上很可能變得越來越沒有優勢。銀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戶資源,還有豐富的項目審查和組織經驗。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項目已暗合了這一趨勢:銀行資金與PPP項目之間存在期限配錯,不適合充當社會資本方,但這並不妨礙銀行以其他方式積極介入,如提供過橋貸款、設備租賃、現金管理、企業資產證券化等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引入長期限的外部保險資金、養老金等參與項目。換言之,銀行在PPP項目中充當了政府的財務顧問。
二、成為整個金融市場的資源整合者。這與姜建清說的信息中介有點類似,但又不限於此。事實上,說到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等大數據技術,銀行現在沒優勢,未來也不見得會有多少優勢。現在的優勢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手上,未來的優勢很可能在各式各樣的金融科技企業手上。銀行未來在信息等資源方面的優勢,一體現在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上,知道如何為不同的客戶量身訂制相應的金融解決方案;二體現在熟悉市場上各類資金特點及流動性規模,有能力隨時動員大量資金匹配客戶需求;三體現在善於調度市場上金融科技企業和各種中介機構的資源及專長來服務客戶。
三、一些銀行將轉型為專業化金融服務中介。未來或許不會再有大而全的傳統銀行了。大型銀行多數向前兩個方向轉型,也有中小銀行向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中介轉型,比如一些專門從事零售業務或財富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一些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風險管理顧問服務的中介機構,還有一些成為服務中小企業的貼身金融管家。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H. 工商銀行在中國哪年建立的又是在什麼地方,董事長和行長又是誰

1984年成立
董事長姜建清 姜建清簡介

出生年月:1953年2月 籍貫:上海
中國工商銀行 職位:行長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經歷

1953年2月在上海出生的姜建清,是現任行長中最年輕的一位。1970年姜建清去江西插隊,後來又到河南一個煤礦工作了3年。1979年他回到上海,從此和銀行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進入銀行大門之後,姜建清抓緊充實自己,邊工作,邊讀書。1984年他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此後又相繼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並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外他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過一段時間。姜建清不僅具有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而且對金融理論也很有研究,發表過大量學術文章和論著
工行現任行長楊凱生簡介:

楊凱生,武漢大學經濟學院畢業,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從事過工業企業生產工藝和成本預算管理工作。1985年進入銀行。曾任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參考報》(投資)專家顧問理事會常務理事。歷任中國工商銀行規劃信息部主任、深圳分行行長、總行副行長、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現任工行常務副行長,並將出任工行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工行行長。

I. 求工行董事長姜建清最新觀點

姜建清:工行將確立在互聯網金融的領軍者地位
北京9月18日訊 金融時報記者杜金報道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今天在「中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改革:資本市場的作用」論壇上表示,工行目前正致力於構建集支付、融資、金融交易、商務、信息五大功能於一體的較為完備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和運營體系,爭取通過未來幾年的努力發展,確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領軍者地位。
姜建清表示,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持續推進信息化銀行的建設,從過去支付和融資的中間服務向綜合化信息中介服務轉型,是事關銀行未來10年生存發展的基礎和根本。
姜建清是在論述新時期商業銀行深化改革的重點時發表以上觀點的。他強調,下一步銀行應進一步完善風險治理,加快風險管理模式轉型,迎接經濟結構調整的挑戰;提高風險的預警能力,加快管理流程的優化改造,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加快風險管理創新,迎接大資管時代的挑戰;提高風險定價與管理能力,迎接利率市場化的挑戰;提高集團風險管理能力,迎接國際化與綜合化發展的挑戰。
他表示,銀行必須牢固樹立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理念,這是銀行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功能轉型的意義所在。同時要以多層級資本市場發展為契機,創新開展金融市場管理業務,打通理財客戶的投資需求和企業客戶的融資需求,推動銀行從資產持有大行向資產管理大行轉變。

閱讀全文

與姜建清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
oppo股票代碼 瀏覽:484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