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投資公司管理、運用信託財產的方式:
信託投資公司管理、運用信託財產時,可以依照信託文件的約定,採取出租、出售、貸款、投資、同業拆放等方式進行。
信託投資的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參與經營的方式,稱為股權式投資,即由信託投資機構委派代表參與對投資企業的領導和經營管理,並以投資比例作為分取利潤或承擔虧損責任的依據。另一種方式是合作方式,稱為契約式投資,即僅作資金投入,不參與經營管理
㈡ 消費信託中,消費與投資之間的關系,多少錢用於消費,多少錢用於投資委託人對投資是否有知情權
看來是有同行給你看消費信託產品了。
這個表中的這些機構,都參與到消費信託中。
說白了就是,現在網購盛行,年輕一代奉行消費主義。買東西錢不夠,那就分期付。分期付款就會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信託公司就把投資人的錢募集過來,然後和消費金融公司合作(比如支付寶裡面的網商貸、捷信分期這些專門做分期付款生意的公司)把募集來的錢貸出去。貸款出去自然要收利息。這個利息中的一部分就是買信託的人的收益。
原理就是這樣,把投資人的錢,借給別人花,然後收別人利息。這個利息中的一部分就是委託人的收益。
說的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借錢給別人花,怎麼保證他還錢呢?這時候需要貸後服務機構、催收服務機構。(要到期了,就要打電話確認,催以下,趕緊還錢了)
中間信託公司的主要作用就是募集資金,然後選好的消費金融公司合作,實時監控資金流進出。確保借出去的錢和收回來的錢+利息能夠覆蓋產品的本金+收益。
委託人對投資有知情權啊。這個知情權就是我上面說的。信託公司會告訴你,這個產品是和哪個消費金融公司合作。你的錢是通過捷信分期借出去的還是通過支付寶網商貸借出去的。僅此而已。
你想看每一筆款的進出,那是不可能的。
話說回來,找信託公司買信託產品,圖的就是一個安全放心。瞄準大品牌,選好好標的。沒啥問題。
消費金融類的信託產品,如果有保險公司承保。這類產品是稀缺貨。幾乎很難買到。
㈢ 形信託參與方有:信託公司、證券公司、銀行、優先受益人、劣後受益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如何的,怎樣操作
關系是非常復雜,信託公司是發行機構,證券公司是顧問機構,銀行是託管機構,這些與受益人沒有任何關系。
可以簡單理解為這三家機構一起來用受益人的資金去投資,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銀行不承擔任何責任,信託公司也僅僅提供一個名字。證券公司也把自己的責任撇的一干二凈。
㈣ 哪些金融機構能參與融資融券業務 銀行自有資金可以進行融資融券業務嗎信託呢
根據《管理辦法》,只有取得證監會融資融券業務許可的證券公司,方可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未經證監會批准,任何證券公司不得向客戶融資、融券。銀行和信託自有資金必須到相應的證券公司開通相關業務才可以進行融資融券業務。
1、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2、融券是借證券來賣,然後以證券歸還,證券公司出借證券給客戶出售,客戶到期返還相同種類和數量的證券並支付利息,客戶向證券公司融券賣出稱為「賣空」。"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像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
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3.首批6家券商(2010年3月19日)
中信證券(600030)
國信證券
海通證券(600837)
國泰君安 (香港上市)
光大證券(601788)
廣發證券(000776)
4.第二批5家券商(2010年6月8日)
申銀萬國證券
東方證券
招商證券(600999)
華泰證券(601688)
銀河證券
5.第三批融資融券試點券商名單(2010年11月25日)
宏源證券(000562)
國元證券(000728)
長江證券(000783)
興業證券(601377)
安信證券
平安證券
國都證券
中信建投證券
中投證券
方正證券(601901)
長城證券
齊魯證券
西南證券(600369)
㈤ 如何參與信託理財
信託理財池,跟信託公司直接簽協議。另外,很多銀行理財對接信託產品的。
㈥ 銀行\ 信託 \ 消費金融公司如何做好信貸業務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感覺樓上回答的已經很專業了。主要是現在都是智慧風控評估,已經不像之前,人來操作,很容易崩盤
㈦ 信託產品自己參與到股票投資中嗎
信託不單單只能投資股票,在中國,信託業務因為其靈活性而具有極大彈性和普內遍性,容在我國金融業分業經營的環境下,信託公司是唯一能夠綜合利用金融市場、連通產業和金融市場的機構,從基礎設施、大型工程建設投融資到企業的兼並重組、改制顧問到租賃、擔保,信託公司能夠供全程式的金融服務。幾乎涵蓋了儲蓄、證券經紀、保險以外的其他金融、投行業務。
㈧ 中融信託的業務都在哪些領域
中融信託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私募投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三大板塊。近年來,中融信託還提出了八個主要業務方向,一是國企混改、「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支持業務;二是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及新興產業投資扶持業務;三是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業務;四是標准化產品投資業務;五是資產證券化業務;六是公益信託、慈善信託業務;七是家族信託業務;八是消費金融、科技金融業務。
㈨ 消費金融公司的審批和評論
2010年1月6日,中國首批3家消費金融公司獲得中國銀監會同意籌建的批復,這標志著消費金融公司這種在西方市場經濟中已經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業態終於在中國「破冰」。
首批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發起人分別為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和成都銀行,這3家公司將分別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試點。其中,在上海浦東新區試點的中銀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擬為5億元人民幣,由中國銀行出資2.55億元,占股51%;百聯集團出資1.5億元,佔30%;陸家嘴金融發展控股公司出資0.95億元,佔19%。
2010年1月16日,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介紹,作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在此次消費金融公司率先試點之後,下一步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試點、信貸轉讓市場、期貨保稅交割、全國性信託登記平台等金融創新項目都有望在浦東新區先行先試。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說,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是國內推動金融創新的一大突破,有利於完善金融機構體系,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消費、發揮金融對轉變發展方式的支持作用。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教授認為,試點消費金融公司,反映了中國通過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探索;而這種先行先試的金融創新試點也將繼續深化,體現了中國在初步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後,堅持在金融領域進一步改革創新的決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的成立被外媒看作是中國力圖進一步拉動民間消費的嘗試,因此中國安排了實力雄厚的合作方,以確保順利推行。《華爾街日報》7日以上海為例說,作為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這次參與籌建消費金融公司,在上海浦東新區試點的中銀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將達到人民幣5億元。中國銀行將持有51%的股權,百聯集團和陸家嘴[24.56 0.45%]則分別持有30%和19%的股份。
歐美媒體評論說,消費金融公司的破冰反映出,中國正力圖從「出口大國」轉變為「消費大國」,這也被看作是中國經濟成功升級的關鍵。「消費金融公司」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還是一個新名詞,但在西方已經有400年歷史。它一般是指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境內居民個人提供消費信貸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目前在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均已得到廣泛使用,並被證明能刺激居民消費,增加有效需求。《環球時報》記者在歐洲了解到,個人客戶可向消費金融公司申請貸款,基本上都不超過2萬歐元,一般都是為了購買個人耐用消費品或是一般用途的個人消費,像是購置新的家電,用於房屋裝修以及出國旅遊等,一般申請在一周左右時間內就可獲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