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最新資訊

國際金融最新資訊

發布時間:2021-04-18 09:04:26

❶ 想了解國際金融資訊,去哪個網站好

人民網、東方財富網、金融街都可以。

❷ 簡答題:當今國際金融的發展局勢

關於國際金融形勢問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各國政府及時地採取了刺激措施,推動全球經濟逐步走出低谷,總體實現了復甦的態勢,但是當前經濟復甦的基礎並不牢固,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波動較大,失業率居高不下,部分經濟體財政赤字嚴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有可能向風險場所較大 的國家綿延,資本流入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復甦進入了關鍵時期,保持經濟平穩持續增長仍然面臨較大壓力,第四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有所放緩,二季度美國GDP環比增加2.4%,出口對GDP的增長的貢獻率降低,美聯儲以下調2010年經濟增加預測至3%至3.5%,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負面影響在逐漸減弱,歐元區經濟復甦程度好於預期,但是就業信貸市場低迷的問題仍然會繼續影響歐洲經濟復甦進程,日本經濟波動較大,二季度實際GDP環比上升0.4%,較一季度的5%下降了4.6個百分點。二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仍居高臨下,二季度美國經濟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9.7%,歐洲區調整後的失業率均為10%,日本失業率為0.2%,主要發展經濟體無就業復甦的局面仍將持續,勞動力市場的低迷制約了私人消費的增長。 財政可持續問題凸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表面財政的風險可能在短期內集中爆發,危機經濟金融體系的穩定,目前歐盟採取了大規模的救援措施,但仍未能解決問題,希臘、西班牙未來仍將面臨主權債務危險,二季度美國連邦財政赤字繼續上升,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通脹壓力普遍較大,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相對緩和,以及部分新興市場經濟的持續復甦,國際資本特別是短期資本大量流入經濟復甦強勁的新興市場中,引起了局部地區和國家的資產價格快速上漲,通脹壓力增大,6月份印度批發物價指數同比上了10.55%,成為通脹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為此印度已經四度加息,6月份巴西的通脹率已經逼近了6.5%的警戒線,今年也三次加息,7月9日韓國央行宣布加息,東南國家截至7月份多大都已加洗。 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仍然存在,上半年主要貨幣間匯率寬幅波動從年初到6月上旬歐元持續下跌一歐元對1.1875是四年來的新低,日元英鎊對美元匯率大幅度提升,全球主要股市振盪,二季度末較一季度末跌幅均超過10%,根據上述分析雖然不確定性和干擾因素較多,但主要經濟體的復甦總體是向好的,新興經濟體復甦勢頭明顯,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6%,美國歐元區日本和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1%、2.4%至6.8%,比09年實際增長率分別高出5.7個、5.1、7.6和4.3個百分點。 一季度國際金融形勢 2010年3月,伴隨著氣溫回升,全球經濟也開始從嚴冬邁向暖春。各大經濟體進一步確立復甦勢頭,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愈發減弱,但復甦之路依然艱辛。希臘債務問題取得進展,但歐洲主權信貸問題仍牽動市場神經。亞洲地區復甦步伐超出預期,一些國家開始逐步退出經濟刺激政策。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暫不具備加息條件,各主要央行仍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

❸ 富國國際金融最新消息

紅杉金融控股投資集團 這個和富國很像 是不是一家的?

❹ 國際金融

1.匯率雙向報價,前者(數字小)為報價方買入基準貨幣的匯率,後者是報價方賣出基準貨幣的匯率,本例基準貨幣為美元,客戶買美元,即報價方銀行賣美元,匯率為1.5035;這家銀行去買回平倉,四家銀行為報價方,報價方賣出美元,用賣出價,只要比較哪家賣出價最低就是該選擇的銀行。該四家中,顯然C是最低的,匯率為1.5030
2.可將三個市場折成同一標價法:
倫敦市場:JPY 1= GBP(1/195.79/(1/195.59)
紐約市場:GBP1=USD1.6180/96
東京市場:USD1=JPY119.63/65
匯率相乘(可用中間價)
[(1/195.79+1/195.59)/2]*[(1.6180+1.6196)/2]*[(119.63+119.65)/2]=0.9897
不等於1,有套匯的機會,小於1,英鎊持有者可從英鎊為報價貨幣的市場倫敦市場開始兌換成日元,再在東京市場兌換成美元,再在紐約市場兌換成英鎊,減英鎊本金,即為套利獲利。
1000000*195.59/119.65/1.6196-1000000=9313.72英鎊
3.遠期匯率:美元/瑞士法郎=(2.0000-0.0130)/(2.0035-0.0115)=1.9870/1.9920
遠期美元匯率下降,遠期支付,出口商應以遠期匯率報出,同時考慮到貨幣兌換的成本,應報價1.9870匯率,即100/1.9870=50.33美元
4.先套算出美元與瑞士法郎的匯率:
USD/CHF=(826.54/557.25)/(829.02/555.58)=1.4832/1.4922
69美元可兌換69*1.4832=10.234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支付對進口商更有利
希望採納

❺ 介紹一個看國際金融或經濟新聞比較好的網站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08-06/06/node_59.htm國際金融來報
http://chinese.wsj.com/gb/index.asp華爾街源日報
可以在網路找啊~!
打關鍵字 選新聞 就OK了

❻ 近期的國際金融新聞

難怪沒有人回答,這簡直就是開玩笑

❼ 國際金融問題

foreign bonds:
指外國借款人在其他國家的資本市場以當地貨幣發行的債券。 視發行貨幣而定,這類債券各有不同名稱,例如猛犬債券(Bulldog)是外國人在英國以英鎊發行的債券,武士債券(Samurai bond)則是以日元發行的債券,以美元發行的債券則稱為「揚基債券」(Yankee bond)。

Eurobond: 歐洲債券,歐洲貨幣債券
指在國際市場上其他國家中用外國貨幣而不是用所在國貨幣發行的長期債券。這種債券的發行不受本國規定的限制。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都是發行人在其國家之外發行的,幣種為外幣,外國債券的幣種是發行地的幣種,歐洲債券的幣種是第三國貨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它們的區別,
中國人在日本發行的日元債券就是外國債券,中國人在歐洲發行的美元債券就是歐洲債券。

為什麼歐洲債券是老大 :

第一,歐洲債券市場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債券發行較為自由靈活,既不需要向任何監督機關登記注冊,又元利率管制和發行數額限制,還可以選擇多種計值貨幣。
第二,發行歐洲債券籌集的資金數額大、期限長,而且對財務公開的要求不高,方便籌資者籌集資金。
第三,歐洲債券通常由幾家大的跨國金融機構辦理發行,發行面廣,手續簡便,發行費用較低。
第四,歐洲債券的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稅。
第五。歐洲債券以不記名方式發行,並可以保存在國外,適合一些希望保密的投資者需要。
第六,歐洲債券安全性和收益率高。歐洲債券發行者多為大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它們一般都有很高的信譽,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可靠的。同時,歐洲債券的收益率也較高。

❽ 國際金融學的前沿動態

國際金融學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包括研究方法的創新和理論創新兩個方面。
一、研究方法的創新
就國際金融理論的研究方法而言,一戰前的古典學派使用的是穩定的、動態的自動調節模型;兩次世界大戰及20世紀50年代期問。國際金融理論的研究方法主要採用的是在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指導下的靜態均衡分析方法,如彈性論、乘數論及政策搭配理論;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經濟學家用動態的穩定均衡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理論模型:如固定匯率制度下的Mundell-Fleming模型;浮動匯率制度下的Mundell-Fleming-DornbuschModel;HarryJohnson的彈性價格貨幣模型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產市場組合模型;20世紀80年代,Obstfeld和Rogoff引入了經常項目跨時均衡分析法。使固際金融理論從傳統的自動調節機制和動態的穩定均衡的分析,轉向了跨時預算約束和消費效用最大化下橫截條件分析。在此基礎上,0bstfeld和Rogoff建立了一個開放的國際宏觀經濟模型,使國際金融領域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新的開放的宏觀經濟分析方法的特點是:
⑴建立了一個開放的宏觀經濟學分析的新的工作母機模型,解決了現有國際金融理論之間缺乏內在聯系、跳躍性很大的問題,為固際金融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系統的現代分析方法;
⑵在開放的宏觀經濟模型中引入了微觀基礎,使主流的微觀和宏觀經濟理論更多地應用到了國際金融理論研究當中;
⑶利用動態的跨時分析方法,從全球的視角而不僅從一固的視角來研究固際金融問題,從而更深層次、更大范圍地探討了國際金融領域的一些古典難題。
二、國際金融理論創新
傳統的國際金融理論研究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匯率理論、國際收支理論、外國直接投資理論、國際儲備理論、國際貨幣制度,隨著各國經濟的開放和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國際金融領域不斷爆發的金融危機及各國在匯率制度選擇上的不斷變換,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國際金融理論,主要包括貨幣危機理論和匯率制度理論。
(一)貨幣危機理論
20世紀70年代以來頻繁爆發和愈演愈烈的貨幣危機,使貨幣危機理論成了國際金融領域研究的焦點,並先後出現了四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認為國家經濟的基本面,特別是財政赤字的貨幣化,是決定貨幣危機是否爆發的主要因素;第二代貨幣危機模型認為即使一固的經濟基本面尚好,但在羊群效應和傳染效應的作用下仍會出現貨幣危機;第三代貨幣危機模型認為一個固家貨幣的實際貶值或經常賬戶的逆差和固際資本流動的逆轉將引發貨幣危機,並在分析中引入了「金融過渡」的概念;第四代貨幣危機模型僅僅是一個雛形,認為如果本國的企業部門外債的水平很高,外幣的風險頭寸越大,「資產負債表效應」越大,經濟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第四代危機模型還沒有解決在一個動態模型中,企業的外債累積問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銀行的低效率會影響到危機的程度,因此有待完善。
總體來看,貨幣危機模型正在向泛化發展。不限於事後解釋某次特定的危機,而是希望能一般性地解釋下一輪危機。
(二)匯率制度理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發展中國家不斷爆發的金融危機和迅速改變的匯率制度危機使人們開始從匯率的可持續性、從危機預防的角度分析在固際資本高速流動務件下發展中國家的匯率制度安排問題。有影響的理論有:「原罪論」、「害怕浮動論」、「中間制度消失論」和「退出戰略」。「原罪論」認為由於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有較大的脆弱性,出現該國的貨幣不能用於國際借貸。或本國的金融部門不願意發放長期貸款的情況。這使企業在融資時存在兩難,如果從外國借貸,存在貨幣不匹配問題。如果從國內借貸,存在「借短用長」的期限不匹配問題,這就是「原罪」,在」原罪」條件下,政府無法利用利率和匯率的浮動來保衛貨幣,在投機沖擊時,只好等待金融崩潰,因此,無論是浮動匯率制還是固定匯率制都會存在問題,在有些國家,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美元化;「害怕浮動論」認為一些實行彈性匯率制的國家。由於害怕升值影響國際競爭力,貶值影響進口。所以將其匯率維持在對某一貨幣(通常為美元)的一個狹小幅度內。這反映了這些國家對大幅度的匯率波動存在一種長期的害怕。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也是採取美元化;「中間制度消失論」認為惟一可持久的匯率制度是自由浮動或是具有非常強硬承諾機制的固定匯率制在這兩種制度之間的中間制度都正在消失或應當消失這一理論對各固的匯率制度選擇是一個挑戰;「退出戰略」研究一個固家應如何退出盯住匯率制度,選擇更合理的制度,應如何退出。已取得三個共識:一個高通脹的固家在實行盯住匯率之後不久就應改為採用彈性匯率制;退出的時機應選擇外匯市場比較平靜的時期,或者是有大量資本流入的時期;如果已經出現了危機,屬於被動退出,就需要行動迅速。並採取配套措施,防止本幣過度貶值。以上結論是一種對過去經驗的總結,是對未來選擇匯率退出機制的固家的一種戰略建議。
從匯率理論的發展來看,有關匯率決定的理論沒有突破,而有關匯率制度選擇卻出現了一些新的探索。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最新資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