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帝廟建築的風格和注意
關帝又為武聖人,受歷代敕封,所以級別甚高,要根據你們當地的使用面積和財力來決定怎麼做才好,最好找個地理先生挑選個位置,開山立向准確為好,,如果是翻蓋重建,那麼就省事多了,可以按照以前的遺留下去決定,這樣可保香火鼎盛,至於建築上的,可以去參考魯班全書,這些都不是難事,關聖帝君神像當然需要開光,要注意的細節不算少,但是你最好讓老前輩們去做主,因為畢竟他們懂得多
Ⅱ 泉州關帝廟能去嗎2020年2月6日有開嗎
不能夠去的也不開門營業的。
Ⅲ 遼寧沈陽市有幾個供關帝的廟
二檯子關帝古剎(大護國寺、免費)、平羅縣關帝廟(免費)、棋盤山關帝廟(景區門票70元,關帝廟門票免費)、太清宮(關帝殿,門票貳元)、大法寺(伽籃殿,免費)、大帥府關帝廟(門票60元)、中心廟(免費)、皇寺(財神殿,免費)等等等等。
Ⅳ 山西解州關帝廟的構造是怎樣的
解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運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聖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人民政府對解州關帝廟這座古老的建築群落極為重視。不僅將它列入了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予以保護,而且一再撥款,對這座廟宇進行維護修復,使之基本上恢復了歷史的原貌。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總佔地面積約66600餘平方米。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殘存高2米的結義碑1通,白描陰刻人物,桃花吐艷,竹枝扶疏,構思奇巧,刻技頗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園內桃林繁茂,千枝萬朵,頗有「三結義」的桃園風趣。街北是正廟,座北朝南,仿宮殿式布局,佔地面積18570平方米,橫線上分中、東、西三院,中院是主體,主軸線上又分前院和後宮兩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門、雉門、午門、山海鍾靈坊、御書樓和崇寧殿。兩側是鍾鼓樓、「大義參天」坊、「精忠貫日」坊、追風伯祠。後宮以「氣肅千秋」坊、春秋樓為中心,左右有刀樓、印樓對稱而立。東院有崇聖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宮、饗聖宮和東花園。西院有長壽宮、永壽宮、余慶宮、歆聖宮、道正司、匯善司和西花園以及前庭的」萬代瞻仰」坊、」威震華夏」坊。全廟共有殿宇百餘間,主次分明,布局嚴謹。殿閣嵯峨,氣勢雄偉;屋宇高低參差,前後有序;牌樓高高聳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築間既自成格局,又和諧統一,布局十分得體。庭院間古柏參天,藤蘿滿樹,草坪如氈,花香迷人,使磅礴的關帝廟氤氳著濃烈的生活氣息。
義勇門或忠武門入前庭,穿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端門,東西鍾鼓樓巍巍聳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單檐歇山頂廟門,中門是專供帝王進出的門,叫「雉門」,東面的「文經門」是文職官員行走的,西側的是「武緯門」,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門為黃色玻璃瓦頂,雞吻脊獸雕刻精美,門樓上嵌豎匾,書金字「關帝廟」三字。雉門後部的台階上是戲台,鋪上台板即可演戲,是一座雙昂卷棚歇山頂建築,前後石雕圍欄佑護。內有周倉、廖化像,下是橫匾「全部春秋」,與上、下場門的「演古」、「證今」相映成趣。御書樓原名八卦樓,清乾隆年間為紀念康熙御書改名御書樓。樓北有分列兩側的碑亭、鍾亭。亭內豎有清雍正年間碩果親王題詞的玉碑一通。懸有清代順治年間鑄造的銅鍾一口。
前行有午門,是一座面闊五間,單檐廡殿頂、石雕迴廊的廳式建築。周圍有石欄桿。欄板正反兩面浮雕各類圖案、人物144幅,洋洋大觀,頗有童趣。廳內南有周倉、廖化畫像,軒昂威武。北面左右兩側,彩繪著關羽戎馬一生的主要經歷,起於桃園三結義,止於水淹七軍,只是沒有走麥城這個情節,在全國關廟壁畫中都按此進行,據說這是因忌諱關羽自高自大而被殺,終於造成蜀國的覆滅而隱去的。穿過午門,經「山海鍾靈」坊、御書樓,便是關帝廟主體建築崇寧殿。
主殿崇寧殿堪稱關帝廟之心臟。周圍築以迴廊,26根石柱上蟠龍飛舞。殿中塑有關公帝王裝坐像。北宋崇寧三年(1104),徽宗趙佶封關羽為「崇寧真君」,故名崇寧殿。殿前蒼松翠柏,鬱郁蔥蔥,配以石華表一對,焚表塔兩座,鐵旗桿一雙,月台寬敞,勾欄曲折,使入頓生敬佩之感。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頂,檐下施雙昂五踩斗拱,額枋雕刻富麗。殿周迴廊置雕龍石柱26根,皤龍姿態各異,個個須眉畢張,活靈活現。下施欄桿石柱52根。砌欄板50塊,刻浮雕200方,蔚為壯觀。大殿明間懸橫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書。檐下有「萬世人極」匾,是咸豐皇帝所寫。下列青龍偃月刀三把,重300斤,門口還有銅香案一座,鐵鶴一雙,以示威嚴。殿內木雕神龕玲瓏精巧,內塑帝王裝關羽坐像,勇猛剛毅,神態端莊肅穆。龕外雕梁畫棟,儀仗倚列,木雕雲龍金柱,自下盤繞至頂,猙獰怒目,兩首相交,以示關羽的英雄氣概。龕上有康熙手書「義炳乾坤」橫匾一方,更增崇寧殿庄嚴肅穆的氣氛。歷代名人贊頌關羽的題匾,諸如「神勇」、「義炳乾坤」、「大義參天」、「萬極人世」、「氣肅千秋」等書法題匾,一方面反映了關羽在帝王以及大臣心目中的地位,同時也反映了關羽的性格以及他在歷史上所處的境遇,同時,也作為書法珍品流傳後世。
穿崇寧殿而出,入後宮南門,就進入寢宮,過花圃,有「氣肅千秋」坊,是中軸線上最高大的木牌坊。東側有印樓,里邊放著「漢壽亭侯」玉印模型,西側是刀樓,裡面列青龍偃月刀模型。雙樓對峙,系方形三層的十字歇山頂建築。院里植有翠竹一片,風動影搖,珊珊可愛。又有《漢夫子風雨竹》碑刻,以竹隱詩,詩曰「莫嫌孤葉淡,經久不凋零。多謝東君意,丹青獨留名」。傳說出自關羽的手筆。
後宮後部,是關帝廟扛鼎之作的春秋樓,掩映在參天古樹和名花異卉之間,巍然屹立,大氣磅礴。樓內有關羽讀《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經》,故又名麟經閣。創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的。寬七間,進深六間,二層三檐歇山式建築,高33米。上下兩層皆施迴廊,四周勾欄相依,可供憑欄遠眺。檐下木雕龍鳳、流雲、花卉、人物、走獸等圖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樓頂彩色琉璃履蓋,光澤奪目。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樓梯36級,可供上下。第一層上,有木製隔扇108面,圖案古樸,工藝奇特,傳說是象徵歷史上山西108個縣。世傳春秋樓有三絕:建築結構奇巧別致,上層迴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層垂蓮柱上,垂柱懸空,內設搭牽挑承,給入以懸空之感謂之一絕;進入二層樓,有神龕暖閣,正中有關羽側身夜觀《春秋》像,閣子板壁上,正楷刻寫著全部《春秋》,謂之二絕;據說樓當項,正好對著北斗七星的位置,謂之三絕。
關帝廟,自古就是游覽勝地,又是全國最大的祭掃關帝的場所。如今經過多次修葺、彩繪,關帝廟更加壯麗輝煌。
Ⅳ 關帝廟對聯
因為是關帝廟的對聯么,所以主角一定是關羽關雲長!
那麼上聯可添的字有BCDF,其中翼龍是一種恐龍可以排除,龐龍肯定不會與關羽有太多的瓜葛,所以亦排除,只可以從卧龍與子龍中選擇,卧龍就是蜀國的丞相諸葛孔明,而子龍乃是常山趙子龍趙雲,雖然趙雲不是關羽的拜把兄弟,但一直以兄稱呼關羽,而雖然諸葛亮初出茅廬的時候沒有得到關羽的抬舉,但是博望坡一把火燒出了關羽對於丞相的敬重,直至其敗走荊州,所以上聯中師為卧龍,友為子龍。
下聯中可選的答案有ABEF,其中孟德即為曹操曹孟德,曹操對於關羽有著白馬之恩,其也一直敬重關羽的忠義,成就了關公千里走單騎的佳話,同樣關羽也曾放曹操於華容道,兩英雄之間的相惜之情可謂千古傳奇,演義中提到就連最後曹操頭風病病情加重也是因為東吳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引起的,加速了曹操的病逝;而龐德本是馬超之父馬騰的拜把弟兄,曹操殺死馬騰後,馬超由於年輕氣盛,目中無人導致其內部產生分歧,後被曹操利用,導致最終馬超報仇未果,龐德也因此投奔曹操,但其亦為忠義之士且不亞於關羽,為了證明自己乃忠心投靠曹操,仿照西漢馬援以戰關羽,雖最終戰敗,但是也得到了關羽的贊賞,留下全屍,實現自己出戰前「馬革裹屍」的承諾!此二人雖與關羽都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卻都不是弟兄之間的手足之情,更多的還是英雄之間的相惜之情!而翼德與玄德分別是關羽的拜把兄弟張飛張翼德與劉備劉玄德,其更為體現出手足之情,所以翼德與玄德為最佳答案!
即師卧龍,友子龍,龍師龍友;
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Ⅵ 中國唯一不能修關帝廟的地方,究竟在哪裡
關帝廟始建於隋文帝年間,後幾經戰火幾度重修,清康熙年間毀於火災,重建,現存建築基本都是康熙年間所建的。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以招魂祭祀。關羽的老家運城,建有關帝廟用來紀念關羽的忠義,現在香火依舊旺盛。後世將關羽稱之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此廟原先規模不大,後經歷代擴建,至明、清兩代已頗具規模。關帝廟東、西方向各有一排長廊,長90米,紅柱彩枋,與殿宇相映生輝。東廊為碑刻墓誌陳列室,西廊為石刻藝術陳列室。
Ⅶ 濟寧汶上關帝廟門票多少錢
應該是免票的。
關帝廟位於汶上縣城大隅首西200米處, 始建於元代,是祭祀三國時蜀漢名將關羽的場所。原有戲樓、東西廡、大殿、寢殿。大殿長13.4米,寬9.2米,高8米,三楹十二柱,懸山式建築,上覆琉璃瓦,單層飛檐,檐下施斗拱。
Ⅷ 關羽一生戎馬,沒去過太多地方也沒出過國,為什麼國內外許多地方都建有關帝廟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好漢,作者借東漢末年的各種草莽英雄之手塑造了一幅群英薈萃的畫面。而其中也有很多超高人氣的英雄人物,其中我們熟知的關雲長關羽就是其中的一位高人氣人物。
說起關羽我們會想起刮骨療毒,三英戰呂布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關羽是劉備和張飛的結拜兄弟,一生都忠心耿耿,他武藝超群,可以說是劉備麾下的一員猛將。曾經曹操對他好生招待,希望他能為自己效力,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還是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劉備,留在了劉備身邊。
對於兄弟道義的追求,關羽一生追隨劉備正是他重視兄弟情義講義氣的體現。所以我們會在一些影視情節中看到,有人會拜關二爺作為結為異性兄弟的見證。而關羽本身也十分的忠君護主,對於劉備十分的忠心耿耿,這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滿足了統治者的統治需求,統治者也促進了關帝廟的壯大。
從而也促進了關帝廟向外的傳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