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淮海經濟區具體包括哪幾個城市
淮海經濟區范圍涵蓋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 、濟寧、菏澤、臨沂、棗庄、日照、泰安、萊蕪、商丘、開封、周口、宿州、淮北、阜陽、蚌埠、亳州等接壤地區20個地級城市。
國務院批復《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將淮海經濟區列為重點規劃的三大板塊之一,並要求「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打造省際協同合作示範樣板」,區域合作迎來新的重大機遇。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淮海經濟區區域合作發展面臨寶貴機遇,也具有廣闊空間,新一輪合作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亟待磋商。
經徐州倡議和區域各市間對接溝通,淮海經濟區內城市同意組織創辦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機制,推動建立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合作新機制、研究部署區域合作重點工作,探索獨具特色的協同發展、融合發展之路,大會上各地領導先後就合作共建和協同發展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十五年來,經濟區成員共同致力於投資環境的改善,利用區域的廣闊舞台,借力、借勢、借天時、借地利,實施「大開放、大交通、大市場」的戰略,基礎設施建設大為加強,區域共同市場嶄露頭角,各地投資軟、硬條件不斷改善,使淮海經濟區社會影響大幅度提高,已形成各成員市共同擁有的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
(1)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全文顯示:江蘇、安徽、河南等省共同參與的這一國家級戰略正式落地。規劃明確提出「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空間布局。在「三區」中的「北部淮海經濟區」部分,再次強調要著力提升徐州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從國家區域戰略角度看,加快淮河生態經濟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規劃》文本用四個「新」作了具體的概括,具體如下:
1、有利於推動全流域綜合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大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
2、有利於打造我國新的出海水道,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中東部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
3、有利於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支撐帶;
4、有利於優化城鎮格局,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東部地區優化發展,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淮海經濟區
『貳』 淮海經濟區發展是做什麼的
淮海經濟區主要是指淮河流域城市,魯南,蘇北,皖北,河南東面。這些城市都是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相對較貧困,發展較落後的地區。僅僅是相對本省而言,對比全國不弱。
徐州鐵路建設飛快
火車跑的快,全靠火車頭帶,這一區域的核心城市就是徐州。徐州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經濟文化政治甚至軍事重鎮。
作為區域老大,核心城市的徐州有能力,也有責任帶動淮海經濟區小弟們向前跑。
江蘇省直接給徐州一個政策便利,優先發展,可以優先調用資源。一句話只要想要,能給的都會給你。這需要徐州認真發掘和針對性討論。
(圖中徐州是重要樞紐,連雲港是出海口)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正式發文支持徐州,但是正在爭取中,目前已確定的是徐州將成為鐵路和交通樞紐中心建設,支持徐州淮海經濟區核心城市建設。
淮海要新成立的徐州大學,這個是工科類大學。未來淮海區域學子們可以直接來這里上學,直接將科研轉化為產業,帶動和支持家鄉發展。
不管怎麼說,作為徐州小弟的宿遷是絕對的支持徐州發展的。
徐州影響力越大,對本區域的經濟貢獻力量也就越大,影響力和輻射力也越大。
安徽這幾年一直支持皖北鐵路建設,規劃了好幾條通過蘇北的鐵路,一直積極支持皖北融入淮海區。河南也是支持商丘等城市向東發展。
未來淮海區域肯定會發展起來的,而且還不弱。很簡單因為我們人好,勤奮踏實,努力向前,雖然兄弟們之間會自黑,但是我們不服氣,開拓進取這一點就夠了。
『叄』 淮海經濟區包括哪些城市
淮海經濟區於1986年3月成立,由蘇魯豫皖四省十四個地、市組成,十五年後的今天已發展到四省的二 十個地級市。包括江蘇省的連雲港、徐州、淮安、鹽城、宿遷;山東省的濟寧、臨沂、棗庄、日照、泰安、萊蕪、菏澤;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陽、蚌埠、毫州;河南省的開封、商丘、周口。共有97個縣(市)、51個區。經濟區總面積17.8萬公里,2000年總人口1.19億人,約佔全國面 積的1.8%和總人口的9.3%。
『肆』 臨沂為什麼沒有加入淮海經濟區核心區
因為臨沂通常與日照、青島經濟更為密切,所以游離於淮海經濟區邊緣,對淮海認同乏乏,其實魯南都是對淮海認同遠弱於山東情結。
本人臨沂人
『伍』 淮海經濟區 具體是哪些城市
范圍涵蓋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濟寧、菏澤、臨沂、棗庄、日照、泰安、萊蕪、商丘、開封、周口、宿州、淮北、阜陽、蚌埠、亳州20個地級城市。
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以徐州為中心向外輻射。
1、徐州
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東臨連雲港,西連蕭縣,南接宿遷,北靠棗庄,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2、連雲港
江蘇省地級市。海域6677平方公里。因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又因海港,得名連雲港。位於中國沿海中部,東瀕黃海,屬溫帶季風氣候,東部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西與徐州市、宿遷市相連,南部與淮安市和鹽城市毗鄰。
3、棗庄
棗庄,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南部,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區、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接濟寧市微山縣,瀕臨微山湖,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
4、泰安
泰安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山東省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商城臨沂,西瀕黃河。
北距省會濟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聖地曲阜市74.6千米。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市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5、開封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開封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
『陸』 淮海經濟區核心區的各市簡介
徐州市,簡稱徐,古稱「彭城」,別名「硅都」、「天府之州」。是江蘇省第二大城市,東隴海線第一大城市,淮海經濟區第一大城市,蘇北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江蘇省的「北大門」。徐州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要道、軍事戰略要地,享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為華東地區的門戶城市,現為華東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遊、醫療、會展中心,同時也是省內重要的工商業、金融和對外貿易中心。徐州是江蘇文藝第一城,江蘇科教第二城,江蘇旅遊第三城。
徐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擁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是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徐州市的行政級別雖為地級市,但其經濟實力已經超越了部分省會城市。2011年全年實現GDP經濟總量為3551.65億元,繼續超過南昌、蘭州、太原、昆明、海口等省會城市。
國務院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明確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設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能源工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旅遊中心,成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
徐州歷史上曾為黃帝初都,宋國國都,西楚首都。徐州是漢高祖劉邦、南唐烈祖李昪、南朝宋武帝劉裕、後梁太祖朱溫,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譽。徐州「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鐵路、隴海鐵路、京滬高鐵、徐蘭客運專線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北濱北方第一大湖微山湖。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濱,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系的重要「十字路口」,有「徐州通,則全國通」的稱譽。作家王茂飛這樣評價自己的家鄉:一州,兩漢,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訪,八百壽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長街淮海路。清代詩人邵大業稱徐州是「龍吟虎嘯帝王州,舊是東南最上游。」
2009年徐州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畫廊博覽會」,2011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動漫藝術節」、第四屆中國國際胡琴藝術節暨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開館儀式, 2012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三品博覽會(禮品、工藝品、藝術品)、第四屆中國國際電動三輪車及零部件展覽會。此外,還有每年10月份舉辦的中國徐州漢文化國際旅遊節。
2012年9月26日至28日,首屆中國收藏藝術品展交會將在徐州藝術館舉行。
2012年11月第二屆中國汽車用品交易會將在徐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2013年3月還將舉辦「中國國際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及工程車輛配件展覽會」。
2014年在徐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將舉辦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 。徐州在1986年曾承辦過江蘇省第十一屆運動會,成為全國第一個舉辦全省綜合性運動會的非省會城市。 商丘,三商之源,華商之都,豫東最大城市,華中有影響力的特大城市,全球華商的共同家園。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商丘是蘇魯豫皖交界處區域性中心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金邊七市經濟協作區領導城市。商丘是中國東引西進、通達南北的橋頭堡和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兩縱兩橫」經濟帶的四個交匯點城市之一,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 。
商丘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中部地區的過渡地帶,是河南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省轄市。
商丘是國家大型能源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煤化工基地,是豫東政治、經濟、文化、科教、物流、交通、商貿、金融中心。
商丘是國務院批準的內陸對外開放城市,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 宿州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與蘇、魯、豫3省11個市縣接壤,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為「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當南北沖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是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藝術之鄉」、「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鍾馗畫)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泗州戲之鄉」。2006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市」,1994—2007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柒』 淮海經濟區核心區的介紹
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城市包括宿遷市、連雲港市、宿州市、商丘市、濟寧市、棗庄市、徐州市和淮北市。 2010年5月7日,第一屆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城市市長會議召開,標志著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建設正式啟動。率先進入核心區的8個城市,面積和人口約占淮海經濟區的37.3%和38.5%。按照核心區一體化的構想,這8個城市將在交通、產業、市場准入和物流、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旅遊業、文化產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實現一體化,全面提升區域競爭力。力求通過區域間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推動淮海經濟區發展規劃早日上升為國家戰略。
『捌』 淮海經濟區的范圍
江蘇、山東、河南、安徽中20個地級市,97個縣(市)組成。
江蘇:徐州、宿遷、版連雲港權、淮安、鹽城
山東:濟寧、菏澤、臨沂、棗庄、日照、泰安、萊蕪
河南:商丘、永城、開封、周口
安徽:淮北、宿州、阜陽、蚌埠、亳州 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要道(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軍事戰略要地,享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為華東地區的門戶城市,現為華東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遊、醫療、會展中心,同時也是省內重要的工商業、金融和對外貿易中心。徐州是江蘇文藝第一城,江蘇科教第二城,江蘇旅遊第三,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
《2012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顯示,徐州成長競爭力排名全國第1位,是中國未來發展前景最好的城市。國家商務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顯示,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實力在全國172家國家級開發區中排名第18位。國務院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明確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設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能源工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旅遊中心,成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
『玖』 請問淮海經濟區發展研究中心是個什麼部門,這個中心裡有個叫王其林和蘇汪的是做什麼的
淮海經濟區發展研究中心是淮海經濟區經濟開發聯合會聯絡處的研究機構,主要工作有:淮海經濟區區域經濟的研究;淮海經濟區市長會議和顧問會議的籌備;淮海經濟區工作報告的撰寫;主要領導的講話;維護和管理淮海經濟網站和《淮海經濟》雜志。這個部門的主任是王其林,研究人員是蘇汪。補充一下,淮海經濟區經濟開發聯合會聯絡處(簡稱:淮海經濟區聯絡處)是淮海經濟區經濟開發聯合會的常設辦事機構,徐州市政府下屬的一個部門,正處級機構。
我了解的就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