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危機還在繼續
簡論2008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不對稱。包括經濟總量的不對稱以及經濟結構的不對稱。而為什麼會出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不對稱,是早期馬克思已經得出的結論: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1,從主觀上,資本主義追求資本效益的最大化,並越來越將實物經濟資本化。而實物經濟及實物經濟增加有限,但資本主義慾望無限,雖然在當今已經做了自我控制,但資本主義貪婪的本性不變。當資本主義為了追求資本效益最大化而失控時,就產生了虛擬經濟總量大於實物經濟總量的結果。當這個結果不斷增加以至於虛擬經濟支撐不起實物經濟時,經濟危機就顯現了。此外,由於資本主義追求效益最大化,而過渡將資本轉移到高利潤行業時,造成了低利潤行業的資本匱乏,最終造成了虛擬經濟與實物經濟結構的失衡,這也能產生經濟波動。
2,從客觀上,生產要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其各要素比例也將隨之調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其他生產要素增長較小或負增長時(比如石油能源),資金的功能將弱化。這樣就造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衰弱。長期以來,資本是強勢的,這基於原料和能源的充足,以及勞動力的過剩。資本處於賣方市場,其他要素處於買方市場。隨著資本的不斷增加,並且這種增加大於其他要素需求時,強勢的資本就衰弱了。
2008年,由於前一周期的積累使得危機加劇顯現,同時,生產要素尤其是原料和能源近幾年發生較大的相對變數所致。
2008經濟危機 (2008-10-13 19:14:02)
這個秋天比往年更蕭條
——2008經濟危機
你來自耶魯,我來自哈佛
工作在華爾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來嘶吼
人們驚恐地拋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擠滿了失業的朋友
我們還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門口,我打開煙盒
點燃一支紐約1929
淚水,無濟於事的落下
濺成,千瓣的瑪格麗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詢問:
一定會來到的明天,
會不會更好?
全球金融系統正面臨自1929年以來的最大危機。始於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癬疥之疾,如何釀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機?昔日翻雲覆雨的華爾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在這場危機中分別應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經濟於既倒?
次貸危機終於徹底打破了華爾街神話,繼貝爾斯登中彈倒下之後,有著158年悠久歷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無論是破產還是被施援,曾經聲譽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這步田地在戰後金融史上絕對是具有指標意義的事件。因為這不是個案,而是系統性風險的大爆發。
當前的世界,正在經歷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
什麼是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形成原因
此次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最根本原因是美國房價下跌引起的次級貸款對象的償付能力下降。美國居民儲蓄率卻持續下降,當美國居民債台高築難以支撐房市泡沫的時候,房市調整就在所難免,進而導致次級和優級浮動利率按揭貸款的拖欠率明顯上升,無力還貸的房貸人越來越多。
一旦這些按揭貸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貸損失。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致使華爾街主要金融機構或者倒閉,或者被接管,華爾街輝煌的時代已經終告結束。
9月15日,美國政府拒絕對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尋求破產保護。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還將深化,全球經濟景氣周期下行幾乎成為定局。
迄今為止,華爾街五大獨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個月內消失,更多的金融機構在等待命運的審判。一個終極問題產生了,全球金融資本主義是否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政府應該更多地介入市場微觀運作?
貪婪與恐懼體現在次貸危機的各個環節,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的業內人士理查德·比特納在《次貸危機真相》一書中揭開了可怕的真相——幾乎在每個環節中都充斥了謊言與虛假的評估。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斥責,「近年相當一部分放貸是既不負責任也不謹慎的」,這在美聯儲主席的語言體系中,幾乎是瘋狂和不理性的同義語。
但事實真相絕不如此簡單,次貸危機不僅暴露出金融機構的瘋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的瘋狂。美國的房地產貸款是支撐貸款消費的基礎,購房者通過貸款購房,通過增值的房屋獲得消費貸款,通過各種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產品被證券化後,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產為中心形成貸款、消費、生產鏈條,以負債或者債權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資產源源不斷地匯聚到美國。在房貸證券化鏈條中,美國政府隱性擔保的房利美與房貸美起到了樞紐作用。
不是嗎?正是美國政府的插手,才讓美國債券證券化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蓬勃發展,正是利用房貸提振消費的舉措,才讓柯林頓時代美國經濟數據花團錦簇,正是美國政府的隱性擔保,才讓幾十萬億的次貸產品通過兩房行銷全世界。可見,次貸危機不僅是金融資本市場幻夢的破滅,更是美國政府主導的金融資本主義拯救美國經濟、拯救消費的國家政策的破產。如果說金融市場大潰敗,也是美國政府與美式金融資本主義的共同潰敗。
美式金融市場的創新能力無可比擬,但任何一種金融市場都無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為,而次貸危機恰恰顯示出大面積的制度性造假行為,從評級機構到擔保公司,無一倖免。
❷ 下面這段文字有三句話,各有一處語病,請加以修改。(3分)①目前,國際金融危機仍然在深化和蔓延,對全
| ①把「蔓延」和「深化」互換;②把「嚴肅」改為「嚴峻」;③在「發展」後加「的政策」
❸ 世界經濟已經度過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對還是錯 錯誤的。 從國際經濟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餘波未了,世界經濟仍然處於深度調整期,既有復甦跡象,也面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的問題。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態勢仍將延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結構性問題遠未解決,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速放緩,國際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花樣翻新,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甦和健康增長將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為了有效抵禦國際經濟波動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必須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從國內經濟形勢看,我國發展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當前,尤需對國內需求下滑、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影子銀行以及潛在的通脹壓力等問題和挑戰保持清醒認識。
(3)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擴展閱讀: 國際金融的相關內容: 1、在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時,通過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較好地抵禦了外部沖擊。在應對上世紀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國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採取努力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保持了國內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 2、我國及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迅速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扭轉了經濟增速過快下滑態勢,在世界率先實現經濟增長企穩回升。 ❹ 金融危機之後國際經濟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世界經濟增長由「雙速增長」格局逐漸向低速增長收斂。 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中國強有力的政策刺激,及其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帶動新興經濟體快速增長,而發達經濟體則總體陷入衰退,世界經濟呈現雙速增長格局。隨著近幾年的調整,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實體經濟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
2008年以來,中國已超過美國和歐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引擎。2012年中國的GDP佔全球11.5%。伴隨著中國經濟地位的大幅提高,在國際上受關注的程度空前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也抱有越來越高的期待。 (4)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後,全球產業發展出現一些新的特點。發達國家的創新能力不容低估,一些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可能會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也將對未來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主要經濟體為了共渡難關,曾及時搭建了G20平台,採取了協調一致的反危機措施,對於全球經濟走出危機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形勢漸趨穩定之後,各國進行政策協調的意願明顯降低,各種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抬頭。 ❺ 金融危機後的日本
2008年9月以來,源自華爾街的國際金融危機給日本經濟以重創。在很短時間內,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迅速出現戰後少有的急劇下滑,2008年財年GDP增長率下降3.5%,出現戰後最嚴重的衰退。但經過大半年時間的艱苦努力,從2009年5月起,日本經濟的主要指標逐漸回暖,6月政府正式宣布「觸底」。日本經濟何時復甦?後金融危機走向如何?對世界經濟以及中日經貿關系將產生很大影響。 ❻ 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什麼中國是否存在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基本特徵: 金融領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標的急劇惡化,以至於影響相關國家或地區乃至全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主要表現有: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6)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擴展閱讀: 從內需來看,一方面2008年後全球經濟增速顯著走低,2008—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僅3.4%,低於2002—2007年的4.8%;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陷入長期停滯,國家范圍內的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和保守主義明顯抬頭,造成全球經貿摩擦持續升級。 2018年3月以來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國際經貿摩擦增多,中國傳統製造業外需增長明顯放緩。 一旦國內外需求增速同時下降,中國傳統製造業將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航運、光伏、風電、石化被稱為中國「九大產能過剩行業」。 2008年至2014年,鋼鐵、電解鋁、水泥、煉油、平板玻璃、造紙等行業產能利用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國際製造業中,產能利用率的警戒線通常是75-80%。 到2014年,中國鋼鐵、水泥、煉油和其他行業的產能已低於國際警戒線。 參考資料:網路-國際金融危機 ❼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等發達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勢及其啟示 將受到挫折 ❽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 A.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盡管國
與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