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貸復款銀行一般會考核制的指標:
1. 企業類型。對於企業從事的經營項目,銀行會放入考察因素之中,若所經營的項目盈利性較強或屬於高科技項目,相對來講申請貸款較為容易;
2. 企業財務與經營狀況,如經營能力、還債能力、盈利能力等;
3. 企業綜合信用考量,即:銀行信用、商業信用、財務信用、納稅信用。若企業各方面的信用均滿足銀行的要求,沒有信用污點,那麼申請小企業貸款相對較容易。
4. 企業業主的綜合實力。對於企業業主的個人信用記錄、個人資產等信息銀行均要進行考量,這也是影響企業貸款因素的一部分。
雖然以上四個方面是小微企業信用評級的主要決定因素,但是信用評級良好銀行考量企業給其貸款的一方面,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因素。
B. 為什麼商業銀行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
因為早在2010年,銀監會曾發布《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專》(下稱《薪酬屬指引》),發揮薪酬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控中的導向作用。
而從實踐來看,績效考評是穩健薪酬的基礎。
此次《考評指引》的出爐,與《薪酬指引》一道,被賦予了改進銀行公司治理,消除不規范經營和無序競爭的重任。
C.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常用指標包括哪些
1、盈利性指標。
①資產收益率;
②銀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凈收入率;
④銀行利潤率;
⑤權益報酬率;
2、流動性指標。
①現金資產比例;
②短期國庫券持有比例;
③持有證券比例;
④貸款資產比例;
⑤易變負債比例;
⑥短期資產;
⑦預計現金流量比
3、風險指標。
①利率風險
②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核心是資產收益率和股本回報率,利用這兩個財務指標及其他派生財務比率指標可較准確地認識銀行的獲利能力。
(3)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考核指標擴展閱讀:
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中,風險被定義為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這種收入的不確定性會降低企業價值。商業銀行面臨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收益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風險指標將這些因素做了分類,並定量反映了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和抗壓能力。
流動性在任何企業經營中都是營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杠桿。商業銀行由於自身特殊的資產負債結構,更容易受到流動性危機的威脅,這也是銀行將流動性指標從一般風險指標中分離出來的原因。流動性指標反映了銀行的流動性供給和各種實際的或潛在的流動性需求之間的關系。
流動性供給在資產和負債方均可存在,如銀行拆入資金或出售資產都可以獲得一定的流動性。流動性需求也可通過申請貸款和提存的形式作用於資產負債兩個方面。
D. 銀行績效考評體系外設定單項,業務條線指標是指哪些
績效來考評是對績效考核的進源一步細化。從字面可以看出考評可分為:考核與評價,也就是在我們做出考核後,要對考核的結果進行有效的總結與評價。與各部門溝通-確認考核項及權重-進行考核-對考核結果進行總結-對結果評價(對被考核人員、考核流程等等)
E. 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什麼不能設定單項或臨時性考核指標
銀行業金融績效考評指標包括五大類:
合規經營類指標、()、經營效益類指標、發展轉型類指標、社會責任類指標。
管理類指標
F. 銀行實行FTP後如何考核業務指標
實行FTP後,資金上存下借的業務沒有了,總行一級和各級分行都實行FTP計價,存貸款也專是一樣,有屬資金價值,有資金成本,存款的利潤用FTP-存款利率,貸款的利潤用貸款利率-資金成本。有了FTP之後,上級行考核下級行的責任利潤就很方便了。
G. 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核的合規指標包括哪些指標
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評指標包括五大類:
合規經營類指標、()、經營效益類指標、發展轉型類指標、社會責任類指標。
管理類指標
H. 哪裡能找到各大銀行績效考核指標 要求各大個商業銀行的盈利性指標,流動性指標等績效評價的指標!求數據
各大銀行的人力資源管理部,你去找吧。
I. 中興銀行、平安保險、證券公司,都是做業務,同時也都有業績考核指標,請問哪個有前景更有潛力呢
推薦平安,綜合性的金融集團!
世界雙五百強企業!實力強!
平安以保險起家,現在又有銀行,證券信託~等一系類金融產品!
每個業務員逐漸培養成客戶經理為客戶打理資產!
J. 商業銀行績效考核中,raroc和EVA的差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1、以扣除風險後的收益作為績效評價,比凈利潤和資本收益率(ROE)更科學。信貸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的主要風險,特徵是利息收入在當期,而風險滯後反映,兩者並不同步。
採用RAROC和EVA指標,直接將預期損失作為當期成本,來調整當期收益(即作為利潤的減項),有助於提高信貸成果的真實性。
2、將資本壓力傳導到業務決策中,可引導資源的有效配置。中國的銀行資本緊缺,期待用RAROC指標與資本回報率進行比較,並引導決策;
以EVA計算經濟資本的成本,並與扣除風險以後的收益比較。兩個指標通過財務傳導機制,引導資本的有效配置。
3、統一評價風險和收益,引導銀行走向市場化經營。RAROC和EVA將信貸業務的預期和非預期損失,內化為效益指標的影響因素,以實現風險和收益的統一。
(10)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考核指標擴展閱讀:
考核銀行盈利的傳統指標包括股權收益率(ROE)和資產收益率(ROA),這種指標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將風險考慮在內。
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基礎的考核盈利指標——根據風險調整的收益(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該方法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由信孚銀行集團(Banker』s Trust Group)首創,最初目的是為了度量銀行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和在特定損失率下為限制風險敞口必需的股權數量。
此後,許多大銀行都紛紛開發RAROC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確定銀行進行經營所需要的股權資本數量。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考核其盈利能力的傳統指標主要為ROE(股權收益率)和ROA(資產回報率),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ROE=凈收益/所有者權益
ROA=凈收益/平均資產價值
或ROA=凈收益/期末資產價值賬面價值
這類指標的優點是計算簡便,很容易通過銀行公開報表獲得,但是其最大缺點是沒有完全反映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即這類指標沒有將風險因素考慮在內。
在風險日益盛行並漸趨復雜的今天,這類指標未能對風險做出評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核心的考核盈利指標RAROC。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RA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