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溫江區金融機構有多少家

溫江區金融機構有多少家

發布時間:2021-04-22 05:30:59

Ⅰ 想知道: 成都市溫江區包括幾個市在哪

溫江位於中國西部,西部第一大城市——成都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經濟發達,自古有「金溫江」的美譽。溫江區地跨東經103°41′~103°55′,北緯30°36′~30°52′,面積277.8平方公里,境內均為平坦肥沃的平原。東臨成都市青羊區、高新西區,南毗雙流縣,西接崇州市,北靠郫縣、都江堰市。溫江區交通發達,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18公里,境內有光華大道、芙蓉大道、成溫邛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成都地鐵四號線、成蒲軌道客運專線。全區轄湧泉、柳城、天府、公平四個街道辦事處和永寧、壽安、永盛、和盛、萬春、金馬六鎮(掛街道辦事處牌),截止2012年全區常住人口46.8萬,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8.9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6.8萬,增長59.8%,年平均增長4.56%,其中戶籍人口38.3萬。[1]

溫江區
金溫江,歷史悠久,人傑物華。李白、杜甫、陸游、朱熹、蘇軾、魯迅、巴金等文人墨客曾競相在此游歷唱和,留下了「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等千古絕唱。溫江境內屬岷江沖積平原,無山無丘,是四川省唯一兩個純平原區縣之一,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雨量充沛,物產豐富,以「金溫江」的美名享譽海內外。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留下了古魚鳧王墓遺址、文廟、陳家桅桿、大乘院、溫江城牆等名勝古跡;流傳著許許多多諸如柏灌王、魚鳧王墓、古城埂、金烏池等動聽的歷史掌故、民間傳說……

中國馬術節(溫江)
改革開放以來,溫江社會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一個個豐
碩成果向世人展示「金溫江」的風采:成都市第一個衛星城;四川省第一個小康縣;西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區所在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躋身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區);2002年4月撤縣建區;2005年9月成功舉辦全國第六屆花卉博覽會;2007年11月26日,溫江榮獲第十一屆全球「國際花園城市」榮譽稱號;2008 榮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範例稱號;2009 「影響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獎榮膺榮譽稱號;2013年中國生態樣板區(全國僅有的三個區縣之一)[2]。
城市榮譽

1993年7月 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正式在溫江成立,成都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家落戶溫江的台資企業。
2001年6月 國家統計局農調隊中國100名最發達縣(區),溫江區位居第73位,居於四川省第二位,人均收入溫江區居於成都市區縣第一位。
2002年4月 國務院同意原溫江縣撤縣設區,成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的新的主城區。
2002年6月 國家統計局農調隊中國100名最發達縣(區)全國百強縣排名第77名。
2004年5月 榮獲聯合國全球生態恢復和發展基金協調委員會頒發的聯合國全球生態和環境保護傑出成就獎。
2004年6月 國家統計局中國百強縣 排名第89位。
2005年9月 溫江區成功舉辦全國第六屆花卉博覽會,成為中西部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舉辦過花博會的城市。
2005年9月 國色天鄉樂園對外開放。
2005年5月 中國西部最美的景觀大道光華大道正式通車。
2006年5月 溫江區被正式授予「全國食品工業強區」的榮譽稱號。
2006年6月 國家統計局中國第五次全國百強縣中,溫江區名列第79位,位於四川省第一位,至此,百強縣開始不將區納入百強縣排名,溫江從此不再參加百強縣排名,但是根據美國蘭德公司的排名,溫江區的社會發展水平一直位於全國百強縣前列,民富實力四川省第一名。
2007年11月 在第十一屆全球」國際花園城市「決賽中,成都市溫江區經過激烈角逐,贏得」國際花園城市」的頂級榮譽,成為中國中西部位於獲得此項榮譽的城市,也是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的區縣。
2008年6月 成都國際醫學城正式落戶溫江區.
2008年12月 榮獲聯合國人居署頒發的」2008年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2008年12月 四川文化產業園區正式落戶溫江。
2009年2月 溫江區榮獲」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市區)」和」中國民營經濟首選投資縣(市區)「。
2010年1月 2009「影響中國」特色魅力城市榮譽稱號。
2010年2月 成為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氣候中和網路「的成員,成為中國第二個獲批加入該網路的城市。
2010年4月 獲榮獲」中國金融生態區榮譽」,成為西部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區縣。
2010年6月 溫江區成都第五人民醫院升級為三甲綜合醫院。
2010年9月 獲得由聯合國人居署亞太區辦事處、亞洲人居環境協會聯合頒布的「2010年綠色亞洲人居環境獎」,其中溫江區長謝超獲得「2010年亞洲人居環境建設傑出貢獻人物獎」。
2011年5月 溫江區榮獲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區」的名稱。
2011年7月 溫江區榮獲由NAHB全美住宅建造者協會在美國鹽湖城舉辦的NAHB綠色建築國際峰會「2011綠色城市之星.最佳現代田園城市」獎。
2011年7月 四川省文明城市稱號。
2011年7月 成都地鐵四號線獲批。
2011年11月 溫江區獲得「綠色中國」2011環保成就獎大型評選的「傑出綠色生態城市「殊榮,成為四川唯一當選的城市。
2011年11月 中國馬術節正式在登錄溫江,成為溫江地區最頂級的國際賽事。
2012年1月 溫江區榮獲環境保護部頒布的」國家生態縣(區)「,成為中西部首批獲得此項榮譽的區縣,也是四川省唯一的兩個國家級生態縣(區)之一。
2012年2月 溫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稱號。
2012年9月 溫江區榮獲四川省花木標准示範區」稱號,同時命名溫江區壽安鎮為「四川省花木之鄉」。
2013年1月 溫江區榮獲」2012年度中國網站領先獎」,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獲獎的區縣。
2013年2月 溫江區榮獲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區縣。
2013年4月 溫江區成為全國第一個「中華國學教育全國重點實驗區」。
2013年6月 全國著名頂級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將整體遷入溫江,以後溫江市民將享受到成都最好的教育,溫江的高中教育將大大領先於成都其他的區縣。[2]
2013年8月 溫江區榮獲「第十九屆亞洲金旅獎大中華區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稱號,為成都市唯一上榜區縣。
2013年8月 四川省縣域經濟十強榜單出爐,溫江區位列第5位,並且多年來處於第2到第5位之間,其中人均收入、城鎮收入、農村收入都位於四川省縣域第一位。
2013年9月 溫江體育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注冊地和主場位於溫江的四川金強籃球俱樂部經過多年努力正式加盟CBA,成為西南地區第一支中國頂級籃球俱樂部,至此,四川男籃重返闊別多年的CBA大舞台。
2013年9月 溫江將舉辦2014中國生態文明論壇。[2]
2013年11月 溫江國際馬術節將在成都國際體育城舉行,屆時國際頂級馬術賽事將在溫江打響,溫江正在努力成為世界三大馬術賽事舉辦地之一。
2013年12月 成都國際美食節將在溫江舉行。
2014年4月6日 首屆成都·迪拜國際杯—溫江·邁丹賽馬經典賽,將在成都溫江區金馬賽馬場舉行。
2014年8月 成都普渡大學將正式招生。
2行政區劃
編輯

街道辦事處:柳城、湧泉、公平、天府
鎮:永寧鎮、永盛鎮、壽安鎮、和盛鎮、萬春鎮、金馬鎮
柳城街道

柳城街道位於成都平原腹心區域溫江區中心城區,是4000多年前古蜀魚鳧王國領地。自隋唐復置溫江縣以來,一直作為區(縣)治所,解放後至1983年成都地市合並前成為地區行署所在駐地。因清嘉慶年間大修時,於環城濠溝沿堤植柳700餘株,遂得名柳城,區域內擁有江安河、楊柳河、鳳溪河、戰備渠等生態水系。
湧泉街道

湧泉街道地處溫江新城區核心地段,江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基地,也是最具活力和競爭優勢的新型生態區,是四川省爭創環境優美示範鎮先進單位[3]。東面與成都市青羊區接壤,南部與天府新區接壤,是成都西部副中心核心區域的重要構成部分。幅員面積16.77平方公里,轄13個國際社區,戶籍人口3.8萬餘人,常住人口超過5.9萬。湧泉是溫江未來發展的核心區域,是溫江區的商貿、金融、物流、文化、餐飲、教育、文化中心,其中光華新區涵蓋珠江國際城市綜合體、仁和春天城市綜合體、天來國際廣場國際城市綜合體,以及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等高端教育資源,未來中西部最重要的四川文化產業園區。[4]
天府街道

天府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約27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5個行政村,有90個村(居)民小組。總戶數6463戶,總人口18383人,轄區內流動人口常年保持在2~4萬人。天府街道東接柳城街道辦事處,西與永盛鎮隔河(金馬河)相望;南面與金馬鎮、湧泉街道辦事處相臨;北與和盛鎮相鄰。辦事處東距成都市區15公里,南至西南航空港21公里。成溫邛高速公路(318國道)、成大公路、金馬河、楊柳河貫穿全境。
公平街道

公平街道位於成都市西部,距溫江城中心僅1.5公里。東距成都13公里,南距雙流機場11公里,成溫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橫貫全境。全街道幅員面積21.5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6個社區、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221人。
公平街道位於成都市西部,是溫江城區向東發展的重點區域。全街道幅員面積21.5平方公里,總人口33285人,轄8個社區、2個村、95個村(居)民小組。
萬春鎮

2014年中國最美小鎮[5],四川省旅遊產業十強鎮,位於溫江區中心城區的北部,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核心區域,成都市14個經濟發達鎮和小城市建設試點鎮之一,先後獲得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優美小城鎮、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鎮、四川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鎮等殊榮。區域內江安河、楊柳河貫穿全境,全鎮幅員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5.2萬人,轄12個行政村,8個社區,擁有國色天鄉、中國西部花木交易中心和中國奇石文化中心等景點。[5]
3溫江歷史
編輯

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溫江地區就有人類活動,從汶川地區遷徙下來的四川先民開始定居於溫江,岷江河畔和湧泉清水地區至今可以找到最早四川的人類生活遺跡。在公元前七千年前,在今天的壽安、萬春、湧泉已經出現了舊石器時代文明,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骨、石制生活用具。
距今4000年前,在溫江出現了古蜀國五代蜀王繼蠶叢、柏灌文化之後的魚鳧文化。魚鳧遺址位於萬春鎮報恩村,擁有古城遺址以及大量的石斧、石鑿等石器,數量巨大創下川西平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之最,早於三星堆遺址,為中國當年十大考古發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蜀漢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在溫江興修水利,改善灌溉地區,興修江安河,使得溫江成為富饒之地。
五代十國時期,西魏恭帝二年,益州蜀郡分郫縣南境和江原縣東境,設立溫江縣。
隋唐時期,隋開皇三年,並溫江縣於郫縣。隋仁壽三年,將原溫江縣於郫縣分置,設萬春縣。不久在公元606年,隋大業二年,將萬春縣並入郫縣。唐初施行州縣二級制,復置萬春縣,屬於益州府。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改萬春縣為溫江縣,屬於劍南道益州府。
宋元時期,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太祖趙匡胤滅蜀,推行路、州、縣,溫江屬於西川路益州。公元1059年,宋嘉祐四年,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溫江屬於成都府路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
明清時期,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改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實行府、州、縣三級制度,溫江屬於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清初,順治三年,改置四川省。嘉慶初,置省、道、府、州、廳、縣制,溫江屬於四川省成綿龍茂道成都府。清末,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改為川西道。
民國時期,溫江屬於四川省西川道,之後,四川省軍閥割據,形成「防區」,溫江為鄧錫侯部防區。1935年(民國24年),國民黨入川主政,實行行政督察區制,溫江屬於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區,並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溫江於1949年12月26日解放,解放軍賀龍部入駐溫江城關鎮,並駐軍。1952年,恢復四川省建制,溫江屬於四川省溫江專區(地級市),1959年,雙流縣並入溫江縣,溫江專區治地在今天的柳城街道,包括今天的溫江區(包括今天青羊區的蘇坡街道、黃田壩街道等地)、新都區、郫縣、雙流縣、新津縣、蒲江縣、彭州市、崇州市、都江堰市、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等地。1962年,中國政務院決定復制雙流縣。1983年,中國國務院決定撤銷溫江地區,其大部分行政區劃歸成都市,其廣漢縣、綿竹縣、什邡縣和綿陽地區的德陽縣、中江縣等組成今天的四川第二大工業城市——德陽市。1997年,溫江縣人口29.3萬,轄10鎮,縣政府駐柳城鎮,成為四川第一個小康縣,經濟發展水平處於四川省縣域第一位(包括今天的重慶市)。2002年4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溫江撤縣設區,成為成都市溫江區,成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溫江區撤銷柳城、天府、湧泉、公平四鎮,設立街道辦事處,同時200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溫江區在萬春鎮、金馬鎮和永寧鎮設立街道辦事處。[6]
4經濟發展
編輯

全區國民經濟呈持續快速增長態勢,2012年繼續被評為四川省「十強縣」,主要從經濟規模、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溫江排名強勢靠前,並一舉成為全省最高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區縣,可分配收入達25021元(約3850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7],現年溫江區更以「興三優二,一三互動」的經濟發展戰略思路,繼續開拓,向現代化國際田園城市邁進范圍,拉近距離,完美打造。
2012 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302.35 億元,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5.17 億元,增長 3.5%;第二產業增加值 160.94 億元,增長 15.0%;第三產業增加值126.23 億元,增長 11.8%。一、二、三產業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 1.5%、62.7%和 35.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5828元,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6:54.1:40.3調整為 5.0:53.2:41.8。
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72.78 億元,增長15.5%,占 GDP 的比重 57.1%。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為 64.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71 億元,下降 22.0%;第二產業增加值109.01 億元,增長 16.8%;第三產業增加值 62.06 億元,增長 14.8%。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 2.3%。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 3.5%,煙酒上漲 3.6%,衣著上漲 14.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 3.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下降 5.7%,交通與通信下降 2.4%,居住類下降 0.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 1.0%,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 1.7%。[1]
2010年溫江區經濟延續較穩較快的增長態勢,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4.35億元,同比增長17.8%。
上年,溫江區圍繞建設現代田園城市和「兩個率先」,堅持城鄉統籌,以創新突破為取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深化功能片區建設,全速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經濟體系,取得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良好成效。
一、國內生產總值。1-12月,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14.35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一產業13.50億元,增長4.0%;二產業123.35億元,增長23.3%;三產業77.50億元,增長11.2%。三次產業的結構為6.3:57.5:36.2。
二、工業、投資、社會消費品。1-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02.34億元,同比增長27.6%;實現總產值358.40億元,同比增長35.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0.59億元,同比增長8.7%。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234.40萬平方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9.54億元,同比增長18.4%。
三、財政、金融情況。1-12月,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55.60億元, 同比增長31.8%。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26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地方稅收完成14.71億元,同比增長8.5%。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2.66億元,同比增長3.6%。
12月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255.92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44.26億元,增長18.2%。各項貸款余額達165.21億元,同比增長3.0%。
四、居民生活。城鄉居民收入較上半年穩步提高。1-12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90元,增長12.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08元,增長16.1%。
200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84億元,增長18%。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02億元,增長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5億元,增長2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83億元,增長26.5%;農民人均純收入7611元,增長2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9元,增長17.3%;萬元GDP能耗下降4.44%。
現代服務業取得新成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1.31億元,增長14.2%。傳統商貿業日益壯大,「四個商圈」、「五條特色街」改造升級初顯成效,新型校園經濟圈漸具雛形。休閑旅遊業蓬勃發展,遊客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30.5%和67.6%。金融業持續發展,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較年初分別增長23.6%和55%。醫療服務業較快發展,成都國際醫學城建設有序推進。現代商務業加快發展,新城西商業中心、科技園中心商務區建設進展順利。服務外包、文化創意、信息產業等現代服務業也取得新進展。
新型工業實現新提升。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76億元,增長29.7%。科技園基礎承載能力、功能配套和綜合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工業集群化、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新開工項目105個,建成項目102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95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成功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5項,實施各類科技項目53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98項,專利申請完成比例居全市第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市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3家。
都市農業取得新發展。實現農業增加值12.16億元,增長5.3%。成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友慶花卉產業聚集區和壽安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進展順利。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明顯,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61家,各類專合組織達127個,產業化帶動面達75%。現代農業標准化生產加快推進,被農業部確定為部級項目縣,8個現代農業標准化基地項目全面啟動,建成小麥、油菜等各類高產示範片2.2萬畝。
承接產業轉移實現新突破。制定出台了承接產業轉移相關扶持政策,全年新引進項目295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62個;實際到位資金165.5億元,增長30.3%;新引進5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5個,實際利用外資1.13億美元。成功舉辦第四屆海博會。
區域整體功能進一步提升。舊城改造穩步實施,東關倉庫等7個舊城改造項目全面啟動。新城區建設加速推進,建成面積5.5平方公里,啟動建設市場、學校等配套項目9個。交通體系日趨完善,建成府通路等道路43.7公里,金馬河大橋及引道工程加緊推進,全區路網密度達283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公交、班車線路4條,與中心城市及周邊地區通達能力較大提高。能源保障不斷加強,110KV崇柳線等4個項目全面建成,燎原CNG加氣站建成投運。
城鄉綜合管理進一步加強。數字城管建設積極推進,地理信息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遙感系統等技術建設基本完成,監督中心和指揮中心基本完工。實施了城市網格化管理,細分城市管理單元,採取「點、線、面」結合的管理機制,基本實現無盲區城市管理。積極實施大城管模式,推進管理向鎮(街)、村(社區)延伸,初步實現城鄉立體管理。[8]
5溫江人力資源
編輯

知賢招聘創立於2010年7月,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戶來訪問,是溫江本地具有影響力的求職招聘網站。我們憑借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專業的客戶服務,以用人單位需求為導向,為企業納才、人才求職提供高效快捷的交流平台。
請採納謝謝您

Ⅱ 2017年中國前30家金融機構總收入是多少

2017年中來國500家上榜公司的總營業收源入達到了33.54萬億元,較2016年大漲9%;凈利潤達2.8萬億元,增長約2.2%;營業收入和利潤增幅較2016年均有明顯回升。2017年企業上榜的年營收門檻為113.23億元,首次突破百億。

Ⅲ 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等。

1、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2、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3、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4、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稱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簡稱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5、信託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

Ⅳ 2017年。中國前30家金融機構總收入是多少

2017年中國500家上榜公司的總營業收入達到了33.54萬億元,較2016年大漲9%;凈利潤達2.8萬億元,增長約2.2%;營業收入和利潤增幅較2016年均有明顯回升。2017年企業上榜的年營收門檻為113.23億元,首次突破百億。

Ⅳ 中國有多少金融機構

我只能自己說說金融機構。國內目前有一千多家金融機構,分為幾類:國有或國有控股銀行內(中容農工建交),民辦銀行(如民生,平安,廣發),外資銀行(如東亞、渣打、花旗、蘇格蘭皇家),各地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這類統稱農合機構),各地城市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前身為城市信用社,2000年全國城信社改制,變為城商行或者合並農村信用社,一般城商行為城市為名,例如東莞銀行、廣州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等),各地村鎮銀行(如中山小欖村鎮銀行)。

Ⅵ 中國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 有政策抄性銀行3家,商業襲銀行425家(大型銀行5家,股份制銀行141家,農村商業銀行214家,外資銀行65家),農村合作銀行190家,村鎮銀行667家,農村信用聯社1990家,資金互助社47家,信託公司69家,財務公司134家,金融租賃公司18家,汽車金融公司14家。 相關微博: 綜合金融服務商:農商行的前景不被看好,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貸款產生的不良多,農商行的風險更是要偏大一些。」一位信託人士稱,不少民資投資城商行和農商行就是為了銀行上市產生的溢價,如上市閘門不打開,農商行的股權其實比較尷尬,估值的情況也不一樣。

Ⅶ 請問全國目前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4家資內產管理公司、112家城市商容業銀行、182家外資銀行營業機構、209家外資銀行代表處、731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農村信用社、3家農村商業銀行、52家信託投資公司、74家財務公司、12家金融租賃公司和遍布城鄉的郵政儲蓄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業金融機構:全國共有保險公司110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9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331家。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43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134個營業機構。證券業金融機構:證券公司116家,基金公司33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86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3家。

Ⅷ 鎮江一共有多少家金融機構,分別是哪些

銀行類:
中國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專業銀行
交通銀行
招商銀行
浦發銀行
中國民屬生銀行
華夏銀行
大新銀行
江蘇銀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江蘇省農村信用合作社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保險類:
中國人保財險
中國人壽
太平洋保險
太平人壽
中宏保險
平安人壽
新華人壽
永安財產保險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
安邦財險
合眾人壽
天安保險
大眾保險
泰康人壽
中華保險
陽光財險
海康保險
商惠民生保險

證券類:
華泰證券
申銀萬國
國聯證券
鎮信證券
安信證券
中科信
南京證券
光大證券
東吳證券

大概就是這些了,都是自己打出來的。希望你能採納。

Ⅸ 我國各類銀行金融機構共有多少家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11家股回份制商業銀行、答4家資產管理公司、112家城市商業銀行、182家外資銀行營業機構、209家外資銀行代表處、731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農村信用社、3家農村商業銀行、52家信託投資公司

閱讀全文

與溫江區金融機構有多少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
商業住房貸款保險費率表 瀏覽:383
秋石投資背景 瀏覽:971
融資年利率和融資年費率 瀏覽:837
中國國旅是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27
山推股票診斷 瀏覽:80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 瀏覽:399
外匯怎樣贏 瀏覽:328
貸款雙人面簽 瀏覽:691
期貨到期沒成交 瀏覽:799
AGF合約基金 瀏覽:479
長富理財地址 瀏覽:188
大唐電器股票 瀏覽:800
股票新華醫療 瀏覽:431
股票退市條件 瀏覽:2
華泰柏瑞量化明選基金本周啟航 瀏覽:327
原油價格對俄羅斯影響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