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董事會專業委員會成員

金融機構董事會專業委員會成員

發布時間:2021-04-24 02:07:04

『壹』 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是必須設立的嗎

這個是公司內部的制度,董事會或股東會批准就行,一個董事也沒有也沒關系。
這是,公司自己事情,沒有法律限制。
我們公司就是案例,戰略委員會,外聘的專家,內部的高管等等。但是作出的方案,都是要提交董事會審議的。

『貳』 商業銀行董事會,專業委員會,行長分別是什麼

董事會向股東大會負責,行長向董事長負責,專業委員會由相關條線專家或領導組成向行長負責

『叄』 董事會下設的專業委員會召集人由誰決定

首先看你們公司章程,如果沒有,一般由董事提出,董事長主持

『肆』 董事會下設的專業委員會有哪些呢,是指審計委員會嗎

包括審計委員會,還有像戰略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等。

『伍』 董事會與各專業委員會權責關系

董事及董事會是作為公司的受託人而獲得了對內管理公司事務、對外代表公司同第三人進行交易的權力,具有行使戰略決策職能。 各專業委員會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規范運作,充分發揮作用,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提出審議、評價和咨詢意見,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建議。專業委員會的設立,將對完善集團董事會運作制度,提高董事會工作效率產生積極的影響。簡單的說,集團董事會與各專業委員會是上下級關系,各專業委員會對集團董事會負責, 履行各項職責。

『陸』 董事會,董事委員會,經理層之間的關系董事會和董事委員會的成員是否有重疊

董事會承擔公司的重大決策和監督經理層的角色,但董事會作為會議體機關存在缺陷,董事委員會的設立將彌補董事會的缺陷。董事會委員會的成員都是有董事來出任的。
希望能幫到您。歡迎交流。

『柒』 董事會設有哪些專業委員會,如何監督董事會

董事會一般下屬4個專業委員會:
1、審計委員會:
2、戰略投資委員會:
3、提名委員會
4、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捌』 保險公司董事會 專業委員會

董事會一般下屬4個專業委員會:
1、審計委員會:
(一)提議聘請或更換外部審計機構;
(二)監督公司的內部審計制度及其實施;
(三)負責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之間的溝通;
(四)審核公司的財務信息及其披露;
(五)審查公司內控制度,對重大關聯交易進行審計;
(六)公司董事會授予的其他事宜。
2、戰略投資委員會:
(一)對公司長期發展戰略規劃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
(二)須經董事會批準的重大投資融資方案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
(三)須經董事會批準的重大資本運作、資產經營項目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
(四)對其他影響公司發展的重大事項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
(五)對以上事項的實施進行檢查;
(六)董事會授權的其他事宜。
3、提名委員會
(一)根據公司經營活動情況、資產規模和股權結構對董事會的規模和構成向董事會提出建議;
(二)研究董事、總經理人員的選擇標准和程序,並向董事會提出建議;
(三)廣泛搜尋合格的董事和總經理人員的人選;
(四)對董事候選人和總經理人選進行審查並提出建議;
(五)對須提請董事會聘任的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進行審查並提出建議;
(六)董事會授權的其他事宜。
4、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一)根據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管理崗位的主要范圍、職責、重要性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相關崗位的薪酬水平制定薪酬政策、計劃或方案;
(二)薪酬政策、計劃或方案主要包括但不限於績效評價標准、程序及主要評價體系,獎勵和懲罰的主要方案和制度等;
(三)審查公司董事(非獨立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履行職責情況並對其進行年度績效考評;
(四)負責對公司薪酬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五)董事會授權的其他事宜。
你可以看一下華彩咨詢白萬綱先生的《集團管控110》,裡面有詳細的介紹。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玖』 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必須是董事嗎

什麼叫董事會的專門委員會?就是他屬於董事會的專門決策機構,所以還是董事會成員組成,但具體的戰略啊,提名啊,薪酬啊等等,當然由公司的具體部門作出方案,然後提交董事會專門委員會討論通過,具體參考工作細則

『拾』 為什麼要在董事會下成立專業委員會

董事會委員會通常指由董事會設立的由公司董事組成的行使董事會部分權力或者為董事會行使權力提供幫助的董事會內部常設機構。公司可能設立由經理層專家組成的委員會考慮公司經營的問題,該種委員會屬於公司執行業務的經理層的一部分,並非董事會委員會。此外,董事會可能任命部分董事和董事之外的專家組成某種委員會為公司提供咨詢意見,這種委員會也不屬於董事會委員會。只提供咨詢或者屬於經理層的委員會都不是董事會委員會,董事會委員會必須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董事會行使權力並由董事組成的委員會。 在董事會中,審計委員會(Audit Committee)、薪酬委員會(Compensation Committee)和提名委員會(Nominating Committee)是公司尤其是公開公司廣泛設立的委員會。此外,大型的公司一般也設立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 為什麼公司需要設立董事會委員會?筆者認為,委員會的設立與董事會自身的缺陷密切相關,而委員會的設立和運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董事會自身的不足。 (一)董事會作為會議體機關存在缺陷 董事會盡管是公司的必設和常設機關,但董事會是會議體機關,董事會重大決策和監督權的行使只有在董事會會議上可以進行,即董事會行使權力必須召集董事會,由全體董事在董事會會議上集體討論並形成董事會決議;董事個人包括董事長在董事會會議之外均不能單獨決策或行使監督權力。而在大型公司,董事的人數通常較多,召集和舉行董事會並非易事,董事會每年召開的次數有限,董事聚集在一起討論和作決議的時間很短,難以有效的行使董事會權力。更重要的是,由於董事會是會議體機關,董事會通常較適合對已經形成的議案進行討論和表決,而議案本身的形成和提出,諸如公司董事候選人的挑選、經理人員的挑選、董事和經理層的薪酬方案等事項具有相當的專業性,需要依靠個人的專業技能並需要董事會開會討論之前的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方能形成周密的議案,這些議案很難依賴董事會集體形成和提出,而需要常設的機構在董事會閉會期間草擬和提出以供董事會會議討論和表決。另外,諸如評估經理層的表現和對董事和經理層執行職務的審計,也需要監督主體在董事和經理層日常履行職務的過程中加以考察和評估,僅僅依靠董事會會議的討論也是不夠的。 董事會作為會議體的局限十分明顯。即使在美國,董事會作為會議體的缺陷也為學者所認識。美國的董事會主要由外部董事組成,這些董事通常也忙於經營自己的企業,人們並不期待這些董事能對公司事務投入很大精力;而且大公司的董事會都是兼職的董事會,董事會一年平均召開十到十二次會議,每次的會議時間平均大約只有四個小時。大公司的董事會無法對公司的許多特定事項在董事會會議上進行深入的審查。例如,曾經轟動一時的美國世通公司丑聞也與董事會的不良表現密切相關。世通公司實施了一系列大的收購行為,而董事會在監督和影響公司方面幾乎無所作為。公司的官員稱,董事會再三的通過收購和其他決定,但董事會信息很少,甚至毫無知情,也沒有任何的質詢。 由於董事會會議往往流於形式,無法對議案進行深入的討論,董事會討論的議案由誰提出,議案的內容是否維護公司和股東的利益,董事會閉會期間如何發揮作用,這些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沒有董事會內部的常設機關,董事會討論的議案將更多依賴於公司的經理層或CEO提出,這可能使董事會的決議更多的反映經理層的意志或者使經理層和CEO擺脫董事會的監督。董事會委員會的設立和良好運行可以幫助董事會形成議案並在董事會閉會期間發揮董事會的作用,以克服董事會作為會議體的缺陷。 (二)總經理(CEO)中心主義的公司文化使得董事會無法真正獨立發揮作用 如何確保董事會的組成以及董事會集體決策時真正獨立於公司的管理層尤其是CEO是困擾美國學者的一個問題。現實的情況是,在美國,人們可以感受到在公開公司中,許多公司已經形成了以CEO為中心(「CEO-centric」)的文化,CEO並沒有受到有效的監督。在實踐中,許多公司的董事會聽從於CEO,淪為CEO決定的橡皮圖章(rubber-stamp)。這種缺陷在中國的公司治理中也存在。董事會之所以會順從於CEO,主要原因在於: 第一,CEO是公司最強有力的人物,其擁有最充分的信息來源,並且全面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因此,董事在履行職責時,自然的更傾向於依賴CEO的個人決定,他們相信CEO擁有最充分的信息並且最了解公司。但是,從監督的角度而言,董事過分依賴CEO的現象應該改變。如果董事會沒有獨立的信息來源,就無法證實公司治理的真正水平,對公司現狀的了解也將非常有限,這將影響董事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最有利於公司和股東利益的決定。當董事長和CEO由同一人擔任時,CEO中心主義的表現更為突出。因為,CEO控制公司的日常經營,董事長則控制著監督公司總體表現的機構——董事會,這將危害董事會獨立進行監督的能力。 第二,導致CEO中心主義的另一原因是董事提名的問題。例如,在美國,CEO傳統上在決定董事的人選上有很大聲音, CEO一般領導董事選拔的程序,而且董事候選人一般從CEO的朋友、熟人或者與自己有同樣身份的人當中挑選;因此這些董事個人或者集體背負受惠於CEO的包袱,往往不願對CEO的決定提出質疑。而且CEO兼任其他公司董事的作法比較流行,如果CEO作為其他公司的董事對該公司CEO的決定提出質疑,那麼CEO也會面臨來自於自己公司董事會的質疑。 第三,董事會的成員缺乏動力審查CEO的決定還來源於董事會的成員在任職的公司沒有經濟上的利害關系。若沒有通過持有公司股票將董事利益和股東利益捆綁在一起,董事將缺乏動力確保公司的良好表現。 在CEO中心主義的公司文化下,董事會作用的發揮可想而知。而通過在董事會內部設立委員會並使其發揮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CEO中心主義的現象。委員會的運行尤其是審計委員會在董事會閉會期間的運行將使董事擁有更多的信息,減少對CEO的依賴;提名委員會的運行也將有助於解決董事提名程序不合理的問題,確保董事獨立於公司的經理層;薪酬委員會的運行有利於薪酬方案的制訂更為合理,從而為包括獨立董事在內的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激勵。如果董事會不設立委員會,獨立董事的作用也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美國的學者也認為,現行州法關於治理的法律欠缺的不是獨立董事在事後履行起職責,而是州法無法確保獨立董事遵循體現在自律組織規則中的監督程序。因此,必須建立獨立董事發揮監督作用的場所和機制。委員會全部或主要由獨立董事組成並行使董事會的權力是確保獨立董事真正獨立並使董事會發揮功能,防止「總經理(CEO)中心主義」的重要機制。」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董事會專業委員會成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名門 瀏覽:711
主要的融資模式有哪些 瀏覽:675
2013年貓郵票價格 瀏覽:317
上海仟家信貴金屬 瀏覽:319
戰略投資家 瀏覽:760
杭金投理財 瀏覽:968
融資租賃內控 瀏覽:331
基金一般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合適 瀏覽:189
非公開發行價格和現價 瀏覽:517
440葡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63
7月25日外匯牌價 瀏覽:811
中國銀行貸款還款日期怎麼算的 瀏覽:816
杭州鴻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398
互金爆雷投資者 瀏覽:110
皓月譽金黃金328 瀏覽:576
基金從業資質咨詢電話 瀏覽:934
普陀山股票代碼 瀏覽:385
頂點軟體股票代碼 瀏覽:998
買股票時機 瀏覽:861
10年沱牌酒價格表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