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三大金融機構是哪個
就我所學的是這樣分的:
最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和國際清算銀行(BIS)。
其中世界銀行集團是個統稱其中分別為,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金融公司(IFC)、國際開發協會(IDA)
② 世界銀行是什麼國際組織
世界銀行是什麼國際組織:世界銀行(World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通稱。是聯合國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同時也是聯合國的一個下屬機構。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5年,1946年6月開始營業。
③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4年,主要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道,成為國際經濟體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國際清算銀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國的中央銀行與代表美國銀行界利益的摩根銀行、紐約和芝加哥的花旗銀行組成的銀團,根據海牙國際協定於1930年5月共同組建的,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現成員國45個;
美洲開發銀行,即泛美開發銀行;總行設在華盛頓,成立於1959年12月30日,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
歐洲投資銀行,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合資經營的金融機構。根據1957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羅馬條約》)的規定,於1958年1月1日成立,總行設在盧森堡;
非洲開發銀行(ADB)是於1964年成立的地區性國際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區性政府間開發金融機構;
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ADB),致力於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成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區域性政府間金融開發機構。
特別的,還有近來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
④ 請問誰知道世界銀行,.WTO.IMF的創建者是誰
世界銀行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縮寫IBRD,法語縮寫BIRD)的俗稱,它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其資金來自成員國交納的基金和世界銀行債券。在1944年7月1日到7月22日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參加國決定建立世界銀行,1945年12月27日,在參加國簽署其條約後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今天世界銀行的主要幫助對象是發展中國家,幫助它們建設教育、農業和工業設施。它向成員國提供優惠貸款,同時世界銀行向受貸國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減少貪污或建立民主等。
世界銀行的工作經常受到非政府組織和學者的嚴厲批評,有時世界銀行自己內部的審查也對其某些決定質疑。往往世界銀行被指責為美國或西方國家施行有利於它們自己的經濟政策的執行者,此外往往過快、不正確地、按錯誤的順序引入的或在不適合的環境下進行的市場經濟改革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反而造成破壞。
結構
世界銀行與從1956年到1988年建立的四個其它機構一起組成世界銀行集團,其總部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擁有其所有權。
技術上來說世界銀行是聯合國的一部分,但它的管理結構與聯合國相差很大:每個世界銀行集團的機構的擁有權在於其成員國政府,這些成員國的表決權按其所佔股份的比例不同。每個成員國的表決權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所有成員國相同的,第二個部分按每個成員國繳納的會費而不同,因此雖然世界銀行的大多數成員國是發展中國家,它主要受發達國家控制。這個結構始終受到批評。批評家認為一個更民主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加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需要。2004年11月1日美國擁有16.4%的表決權,日本7.9%,德國4.5%,英國和法國各4.3%。由於任何重要的決議必須由85%以上的表決權決定,美國一國可以否決任何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同是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決定成立的組織,但它與世界銀行是兩個不同的組織。
世界銀行集團的機構
除世界銀行外其它四個機構是:
* 國際金融公司(IFC),1956年成立
* 國際開發協會(IDA),1960年成立
*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1988年成立
* 國際投資爭議解決中心(ICSID),1966年成立
一個政府可以自己決定它願意成為哪些組織的成員。目前世界銀行有184個成員政府,其它機構有140到176個成員政府不等。世界銀行集團的所有組織都由一個由24個成員組成的董事會領導,每個董事代表一個國家(重要的負錢國)或一組國家。董事由該國或國家群任命。
世界銀行也作為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的執行機構。
財政
世界銀行向政府或公共企業貸款,不過一個政府(或「主權」)必須保證貸款的償還。貸款的基金主要來自發行世界銀行債券。這些債券的信用被列為AAA (最高)因為成員國的分享資本支持它們,而且借款人有一個主權的保證。由於世界銀行的信用非常高,它可以以非常低的利率貸款。由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信用比這個貸款的信用低得多,即使世界銀行向受貸人提取約1%的管理費,世界銀行向這些國家的貸款對這些國家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除此之外世界銀行集團的國際開發協會向最窮的國家(一般人均年收入少於500美元)提供「軟」的貸款,貸款期為約30年,不收利潤。國際開發協會的基金直接來自成員國的貢獻。
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世界銀行總部大廈內部一角
總裁
按常規世界銀行的總裁是一個美國人,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是一個歐洲聯盟的人。世界銀行的總裁同時也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總裁,也是集團其它四個組織的總裁。當任總裁詹姆斯·沃爾芬森的第二任期於2005年5月31日到期,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提名目前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和著名的新保守主義者保羅·沃爾福威茨為新總裁。2005年6月1日,沃爾福威茨就任世界銀行行長。
至今為止歷任總裁:
* 尤金·邁耶(1946年6月—1946年12月)
* 約翰·克勞伊(1947年3月—1949年6月)
* 尤金·布萊克(1949年—1963年)
* 喬治·伍茲(1963年1月—1968年3月)
*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1968年4月—1981年6月)
* 阿爾登·克勞森(1981年7月—1986年6月)
* 巴爾伯·康納伯(1986年7月—1991年8月)
* 雷維斯·普瑞斯頓(1991年9月—1995年5月)
* 詹姆斯·沃爾芬森(1995年6月-2005年5月)
* 保羅·沃爾福威茨(2005年6月-)
歷史
1946年6月25日世界銀行開始運行,1947年5月9日它批准了第一批貸款,向法國貸款2.5億美元,轉換為今天的價值這依然是世界銀行提供的數額最大的一批貸款。
一開始世界銀行的目的是幫助歐洲國家和日本在二戰後的重建,此外它應該輔助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發展。一開始世界銀行的貸款主要集中於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高速公路、飛機場和發電廠等。日本和西歐國家「畢業」(達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後世界銀行完全集中於發展中國家。從1990年代初開始世界銀行也開始向東歐國家和原蘇聯國家貸款。
目標
世界銀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協助來幫助這些國家實現它們的反貧窮政策。世界銀行的貸款被用在非常廣泛的領域中,從對醫療和教育系統的改革到諸如堤壩、公路和國家公園等環境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除財政幫助外世界銀行還在所有的經濟發展方面提供顧問和技術協助。
1996年詹姆斯·沃爾芬森當任總裁以來世界銀行將其重點集中在反貪污運動上。有人認為這個做法違反了世界銀行協議第10節第10款中規定的「非政治性」。不過世界銀行在社會經濟學的名義下曾多次涉及到國家改革以至於選舉的活動。
近年來世界銀行開始放棄它一直追求的經濟發展而更加集中於減輕貧窮。它也開始更重視支持小型地區性的企業,它意識到干凈的水、教育和可持續發展對經濟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並開始在這些項目中投巨資。作為對批評的反應世界銀行採納了許多環境和社會保護政策來保證其項目在受貸國內不造成對當地人或人群的損害。雖然如此非政府組織依然經常譴責世界銀行集團的項目帶來環境和社會的破壞以及未達到它們原來的目的。
私營部門發展是世界銀行的一個戰略,其目的是推助發展中國家的私營化。世界銀行的所有其它戰略都必須與這個戰略相協調。
批評
雖然全世界許多貧窮的政府依靠世界銀行來資助它們的發展計劃,世界銀行常常受到大公司「新殖民主義」全球化的反對者的批評。這些反全球化人士也是世界銀行最主要的批評者,他們批評世界銀行使用各種結構性調整措施削弱受貸國家政府的主權、追求經濟自由主義和削弱國家的作用。
一個總的批評是世界銀行在政治上受到一些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影響,因此其政策往往趨向這些國家的利益。
另一個批評是世界銀行的宗旨是新自由主義,其原則是相信市場是唯一可以為一個國家帶來財富的機能。一個國家只有在實行自由市場競爭才能昌盛。但是在有軍事沖突的國家中(內戰或外戰)或在長期被壓迫的國家(獨裁或殖民主義)以及在政治不穩定和不民主的國家中新自由主義的原則和改革不起作用。在這些情況下世界銀行偏向引入外國企業從而摧毀當地的經濟系統的發展。
另一方面,自由主義者批評世界銀行完全是一個政治組織。他們認為世界銀行不相信市場調節經濟的能力,而是一個國家擁有、調整國際經濟的工具,其目的是來掩蓋這些國家的政策對世界經濟的控制。
自我估價
世界銀行的業務估計局在整個組織中起一個非常重要的檢查和平衡作用。它是世界銀行內部的一個獨立的機構,它的估計報告直接提交給銀行的董事會。業務估計局的任務是從實踐中吸取經驗作為評價銀行工作的客觀估計和評價其業務的價值。
社會和環境問題
從1972年到1989年世界銀行自己不做環境保護的估計年代初一個小的環保部門只向借貸國寄送一張表格,後來寄送更加詳細的文件和分析建議。
在這段時間里,尤其印度尼西亞的人口遷移方案反應出了世界銀行不能正確地考慮其項目的社會環境及其後果。
外部鏈接
* 世界銀行官方網站 (http://www.worldbank.org/)
*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 (http://www.worldbank.org.cn/)
⑤ 世界有幾大金融組織
准確點來說,世界貿易組織 國際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並稱為世界三大經濟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世界的 三金融組織.
⑥ 全球主要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排行榜前十位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銀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團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匯豐集團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國富國銀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Japan MTU
8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國際銀行 Spain STD
全球十大證券交易所
1.紐約泛歐交易所(美國)
2.納斯達克交易所
3.東京證交所
4.倫敦證交所
5.紐約泛歐交易所(歐洲)
6.上海證券交易所
7.香港聯交所
8.多倫多證交所
9.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
10.巴西證券、商品及期貨交易所
全球十大期貨交易所
1、倫敦金屬交易所
2、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3、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
4、紐約商業交易所
5、紐約商業交易所
6、倫敦洲際交易所
7、ICE-NYBOT
8、新加坡交易所
9、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10、香港期貨交易所
⑦ 世界銀行是什麼國際組織
世界銀行(World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是聯合國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版,同時也是權聯合國的下屬機構。
世界銀行成立於1944年,1946年6月份開始營業,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等5個成員機構組成。
其宗旨是向各成員國提供貸款和投資,推進國際貿易均衡發展,致力於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協助來幫助這些國家實現其反貧窮政策,並尋求在發展中國家減少貧困和建立共享繁榮的可持續之道。

(7)世界銀行是最早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按照《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條款》的規定,世界銀行的宗旨是:
1、通過對生產事業的投資,協助成員國經濟的復興與建設,鼓勵不發達國家對資源的開發;
2、通過擔保或參加私人貸款及其他私人投資的方式,促進私人對外投資。當成員國不能在合理條件下獲得私人資本時,可運用該行自有資本或籌集的資金來補充私人投資的不足;
3、鼓勵國際投資,協助成員國提高生產能力,促進成員國國際貿易的平衡發展和國際收支狀況的改善;
⑧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的發展歷程
為適應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先後曾出現各種進行國際金融業務的政府間國際內金融機構容。其發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爾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並響應地建立了幾個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作為實施這一國際貨幣體系的組織機構。1957年到70年代,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的國家為發展本地區經濟的需要,通過互助合作方式,先後建立起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如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
1.起源:1930年5月國際清算銀行BIS成立。
2.發展:二戰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等先後成立。
3.作用:在重大的國際經濟金融事件中協調各國的行動;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穩定匯率;提供長期資金促進各國經濟發展。

⑨ 中國是什麼時候參加世界銀行組織的
中國於1945年加入世界銀行,是該組織的創始國之一。
世界銀行(英文名稱:World 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通稱。也是聯合國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同時也是聯合國的一個下屬機構。
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5年,1946年6月開始營業。
中國是該協定締約國之一,於1945年8月25日批准,於1945年12月27日簽字。1980年5月15日世界銀行執行理事會決定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

(9)世界銀行是最早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根據世行對中國的《國別夥伴戰略》,世界銀行主要為中國提供以下援助:
1、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深化中國對多邊經濟機構的參與,降低對內和對外貿易和投資壁壘,為中國的海外發展援助提供幫助;
2、減少貧困、不平等和社會排斥:推動城鎮化均衡發展,保障農村生活,擴大基本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服務,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3、應對資源短缺和環境挑戰:減少大氣污染,節約水資源,優化能源利用(部分通過價格改革),改善土地行政管理,履行國際環境公約;
4、深化金融中介作用:擴大金融服務(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資本市場,應對系統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5、加強公共部門和市場制度:提升企業競爭力,改革公共部門,理順政府間財政關系。
根據這些目標,世界銀行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實施援助計劃:投資貸款、技術援助貸款和贈款(贈款往往由多邊合作機構提供,由世界銀行管理),以及分析報告、政策咨詢、研討會和培訓等非金融服務,根據需要以一種或多種方式相結合來實現具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