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公司當營業執照法人的風險

金融公司當營業執照法人的風險

發布時間:2021-04-24 17:14:13

㈠ 注冊公司法人有什麼風險

法定代表人有以下風險:(一)民事責任1、損失賠償責任。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過失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而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有權就該損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張賠償責任。2、法定代表人濫用職權所獲取的收入歸入公司。(二)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經營、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行為,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對其進行罰款,同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當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無過錯的除外。(三)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如下:一般情況下,對於公司的犯罪行為,應由公司承擔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並不因此而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考慮到多數情況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員的意志而實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時不僅僅會處罰公司,很多情況下還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我們稱之為雙罰制度。在雙罰制度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通常會被理解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㈡ 求問幫企業做營業執照的法人代表風險很大的嗎

風險還是很大的。
作為企業的法人代表,對企業的一切經營風險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涉嫌單位犯罪,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簡單來說,企業經營過程中一些違法行為,需要法人代表去承擔責任的,不存在免責的情況。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成為法人代表後,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

《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規定了六種情況是需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去承擔責任。

「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這些非法行為仍然由法人來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責任,法律並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㈢ 營業執照的法人代表可以不承擔經營風險嗎

可以的

與公司的股東簽個協議,說明你只是掛名的法人代表,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對公司的全部行為不負任何責任。
在目前司法實踐中,一旦公司違法犯法,法律只會追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追究掛名的股東和法人代表。
在公司日常管理中,對於可疑的文件、合同,你不能簽名!建議公司用私章代替你的簽名。

㈣ 我的老闆要用我的身份證辦營業執照,辦完了我是法人。我有什麼風險或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個人認為,你要謹慎考慮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 ----- 如偷稅漏稅、套取銀行貸款和其它可能發生的違法經營責任及承擔所有債務責任等。因為從法律層面講,就認你。搞不好這就是一個圈套。

㈤ 注冊一個公司,當法人有什麼利弊~~~~~~

法人代表,也可稱為法人的授權代表,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任何人,主要取決於法人的授權,這個授權可以一事一授權,也可以是一攬子事項的授權。那麼當法人代表有什麼好處呢?首先,法人代表是指根據法律,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其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權利和義務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擔,因此,法人代表在授權范圍內做出的行為視為法人的公司行為,由法人對外承擔責任;其次,當法人代表,獲得法人授權後,可以更方便的對外進行經濟活動,促進公司發展;再次,當法人代表,可以掌握一定的話語權,在處理一些緊急事項時,可以代表法人做出決策;最後,本律師還是提醒一下大家,雖然當法人代表存在很多便捷之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法人代錶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㈥ 辦營業執照法人和兼事哪個風險大

辦這個營業執照,一般這個風險比較大的就是法院一般這個公司出了問題,肯定先拘留的,就是這個法人代表。

㈦ 營業執照注冊的法人不參與公司運營,怎麼規避風險

風險如下
一、行政責任法律風險
我國《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民事責任法律風險
《公司法》
第20條的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21條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定代表人濫用職權逃避債務,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須承擔連帶責任;損害公司利益的須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法》
第149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153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定代表人違法違規,不按公司章程約定執行,對公司造成損失需賠償,損害股東利益的還有法律訴訟的風險。
三、刑事責任法律風險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的刑事責任主要來源於「單位犯罪」,因企業主體違法犯罪而被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責任而獲罪。常見的單位犯罪有生產、銷售偽劣商業類犯罪,走私類犯罪,商業賄賂類犯罪,非法吸引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非法經營類犯罪等。
四、強制措施
當公司進入破產程序、被申請強制執行或欠繳稅款時,在特定情形下,司法、行政機關在權對法定代表人採取相應強制措施。
(一)公司有未了結的民事訴訟或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司法機關對法定代表人採取限制出境等強制措施
(二)如公司進入破產程序,法定代表人未經許可不得離開住所地
(三)如公司欠繳稅款,稅務機關可以對法定代表人限制出境
綜上,風險太大,勸君慎之。

㈧ 如果自己家的公司營業執照法人不是自己。會有什麼隱患嗎

深圳/東莞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公司法人只是一個職位,如果股東同意的話,可以變更法人的呀。

做一個法人的變更就可以了。

需要准備的資料

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

新法人身份證

公章

閱讀全文

與金融公司當營業執照法人的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園釘融資 瀏覽:817
1千多美金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492
興業消費貸款計算器 瀏覽:597
外匯手續低 瀏覽:403
睿信財富理財 瀏覽:19
建行理財產品什麼時間到賬 瀏覽:530
國家外匯網上平台 瀏覽:810
龍騰影視股票 瀏覽:972
美圖控股股票 瀏覽:751
融資租賃空置率 瀏覽:467
5000剛郎兌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57
4十N融資 瀏覽:577
股票交易形式 瀏覽:415
鉭股票 瀏覽:245
全國融資租賃企業 瀏覽:506
國外匯款工行幾天到 瀏覽:130
合肥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447
11億韓元匯率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479
大智慧交易資金賬號 瀏覽:759
今日謝克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