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河南自貿區金融機構總數量

河南自貿區金融機構總數量

發布時間:2021-04-24 19:12:27

『壹』 金融機構數量在哪查

最簡單的辦法在網上搜索,最准確的方法是去親自統計,最笨的方法是去工商管理局差

『貳』 上海自貿實驗區2015年金融機構總數

關於上海自貿實驗區2015年金融機構總教的相關信息,可以上一些網路平台進行查詢

『叄』 請問有沒有網站統計了不同地區互聯網金融機構數量,比如北京互聯網金融機構數量在全國的排名

答,當前,國內互聯網公司排名

第一名,阿里巴巴

第二名,騰訊

第三名,網路公司

第四名,京東公司

第五名,華為公司

第六名,小米公司

第七名,新浪公司

第八名,拼多多

第九名,美團外賣

第十名,奇虎360

『肆』 在哪裡查每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總數

中國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伍』 銀發2016年132號外匯巜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
銀發[2016]132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為把握與宏觀經濟熱度、整體償債能力和國際收支狀況相適應的跨境融資水平,控制杠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實現本外幣一體化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在總結前期區域性、地方性試點的基礎上,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推廣至全國范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跨境融資,是指境內機構從非居民融入本、外幣資金的行為。本通知適用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以下稱企業)和金融機構。本通知適用的企業僅限非金融企業,且不包括政府融資平台和房地產企業;本通知適用的金融機構指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各類法人金融機構。
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熱度、國際收支狀況和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對跨境融資杠桿率、風險轉換因子、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進行調整,並對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名單見附件)跨境融資進行宏觀審慎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企業和除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進行管理,並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全口徑跨境融資統計監測。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三、建立宏觀審慎規則下基於微觀主體資本或凈資產的跨境融資約束機制,企業和金融機構均可按規定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融資按風險加權計算余額(指已提用未償余額,下同),風險加權余額不得超過上限,即: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Σ本外幣跨境融資余額*期限風險轉換因子*類別風險轉換因子+Σ外幣跨境融資余額*匯率風險折算因子。
期限風險轉換因子:還款期限在1年(不含)以上的中長期跨境融資的期限風險轉換因子為1,還款期限在1年(含)以下的短期跨境融資的期限風險轉換因子為1.5。
類別風險轉換因子:表內融資的類別風險轉換因子設定為1,表外融資(或有負債)的類別風險轉換因子暫定為1。
匯率風險折算因子:0.5。
四、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中的本外幣跨境融資包括企業和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支機構)以本幣和外幣形式從非居民融入的資金,涵蓋表內融資和表外融資。以下業務類型不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一)人民幣被動負債:企業和金融機構因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產生的人民幣被動負債;境外主體存放在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
(二)貿易信貸、人民幣貿易融資:企業涉及真實跨境貿易產生的貿易信貸(包括應付和預收)和從境外金融機構獲取的人民幣貿易融資;金融機構因辦理基於真實跨境貿易結算產生的各類人民幣貿易融資。
(三)集團內部資金往來:企業主辦的經備案的集團內跨境資金(生產經營和實業投資等依法合規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集中管理業務項下產生的對外負債。
(四)境外同業存放、聯行及附屬機構往來:金融機構因境外同業存放、聯行及附屬機構往來產生的對外負債。
(五)自用熊貓債: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並以放款形式用於境內子公司的。
(六)轉讓與減免: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融資轉增資本或已獲得債務減免等情況下,相應金額不計入。
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和業務開展情況,對不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的業務類型進行調整,必要時可允許企業和金融機構某些特定跨境融資業務不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五、納入本外幣跨境融資的各類型融資在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中按以下方法計算:
(一)外幣貿易融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外幣貿易融資按20%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期限風險轉換因子統一按1計算。
(二)表外融資(或有負債):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的內保外貸、因向客戶提供基於真實跨境交易和資產負債幣種及期限風險對沖管理服務需要的衍生產品而形成的對外或有負債,按公允價值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金融機構因自身幣種及期限風險對沖管理需要,參與國際金融市場交易而產生的或有負債,按公允價值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金融機構在報送數據時需同時報送本機構或有負債的名義本金及公允價值的計算方法。
(三)其他:其餘各類跨境融資均按實際情況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和業務開展情況,對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中各類型融資的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的計算: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資本或凈資產*跨境融資杠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資本或凈資產:企業按凈資產計,銀行類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外資銀行)按一級資本計,非銀行金融機構按資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計,以最近一期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為准。
跨境融資杠桿率: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1,銀行類金融機構為0.8。
宏觀審慎調節參數:1。
七、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簽約幣種、提款幣種和償還幣種須保持一致。
八、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及上限的計算均以人民幣為單位,外幣跨境融資以提款日的匯率水平按以下方式折算計入:已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含區域掛牌)交易的外幣,適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或區域交易參考價;未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交易的貨幣,適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參考匯率。
九、中國人民銀行建立跨境融資宏觀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在跨境融資宏觀風險指標觸及預警值時,採取逆周期調控措施,以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
逆周期調控措施可以採用單一措施或組合措施的方式進行,也可針對單一、多個或全部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總量調控措施包括調整跨境融資杠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結構調控措施包括調整各類風險轉換因子。根據宏觀審慎評估(MPA)的結果對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總量和結構進行調控,必要時還可根據維護國家金融穩定的需要,採取徵收風險准備金等其他逆周期調控措施,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企業和金融機構因風險轉換因子、跨境融資杠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整導致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超出上限的,原有跨境融資合約可持有到期;在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調整到上限內之前,不得辦理包括跨境融資展期在內的新的跨境融資業務。
十、企業跨境融資業務:企業按照本通知要求辦理跨境融資業務,具體細節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另行發布細則明確。
(一)企業應當在跨境融資合同簽約後但不晚於提款前三個工作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資本項目信息系統辦理跨境融資情況簽約備案。為企業辦理跨境融資業務的結算銀行應向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報送企業的融資信息、賬戶信息、人民幣跨境收支信息等。所有跨境融資業務材料留存結算銀行備查,保留期限為該筆跨境融資業務結束之日起5年。
(二)企業辦理跨境融資簽約備案後以及金融機構自行辦理跨境融資信息報送後,可以根據提款、還款安排為借款主體辦理相關的資金結算,並將相關結算信息按規定報送至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相關系統,完成跨境融資信息的更新。
企業應每年及時更新跨境融資以及權益相關的信息(包括境外債權人、借款期限、金額、利率和自身凈資產等)。如經審計的凈資產,融資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債權人、借款期限、金額、利率等發生變化的,企業應及時辦理備案變更。
(三)開展跨境融資涉及的資金往來,企業可採用一般本外幣賬戶辦理,也可採用自由貿易賬戶辦理。
(四)企業融入外匯資金如有實際需要,可結匯使用。企業融入資金的使用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用於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並符合國家和自貿區的產業宏觀調控方向。
十一、金融機構跨境融資業務: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對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跨境融資業務實行統一管理,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以法人為單位集中向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報送相關材料。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除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金融機構跨境融資業務進行管理。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融資業務前,應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自身情況制定本外幣跨境融資業務的操作規程和內控制度,報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後實施。
(一)金融機構首次辦理跨境融資業務前,應按照本通知的跨境融資杠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以及本機構最近一期經審計的資本數據,計算本機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和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並將計算的詳細過程報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
金融機構辦理跨境融資業務,應在本機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處於上限以內的情況下進行。如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低於上限額,則金融機構可自行與境外機構簽訂融資合同。
(二)金融機構可根據《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3〕第5號發布)等管理制度開立本外幣賬戶,辦理跨境融資涉及的資金收付。
(三)金融機構應在跨境融資合同簽約後執行前,向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報送資本金額、跨境融資合同信息,並在提款後按規定報送本外幣跨境收入信息,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後報送本外幣跨境支出信息。如經審計的資本,融資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債權人、借款期限、金額、利率等發生變化的,金融機構應在系統中及時更新相關信息。
金融機構應於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將上月本機構本外幣跨境融資發生情況、余額變動等統計信息報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所有跨境融資業務材料留存備查,保留期限為該筆跨境融資業務結束之日起5年。
(四)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可用於補充資本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並符合國家產業宏觀調控方向。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金融機構融入外匯資金可結匯使用。
十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對金融機構和企業開展跨境融資情況進行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檢查,金融機構和企業應配合。
發現未及時報送和變更跨境融資信息的,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在查實後對涉及的金融機構或企業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發現超上限開展跨境融資的,或融入資金使用與國家、自貿區的產業宏觀調控方向不符的,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可責令其立即糾正,並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借款主體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可暫停其跨境融資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對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還可視情況向其徵收定向風險准備金。
對於辦理超上限跨境融資結算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責令整改;對於多次發生辦理超上限跨境融資結算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暫停其跨境融資結算業務。
十三、對企業和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企業改為事前簽約備案,金融機構改為事後備案,原有管理模式下的跨境融資未到期余額納入本通知管理。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實行的本外幣境外融資等區域性跨境融資創新試點設置1年過渡期,1年過渡期後統一按本通知模式管理。
企業中的外商投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可在現行跨境融資管理模式和本通知模式下任選一種模式適用,並向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一經選定,原則上不再更改。如確有合理理由需要更改的,須向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提出申請。外商投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過渡期限長短和過渡期安排,另行制定方案。
十四、本通知自2016年5月3日起施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准。
附件
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名單

1
國家開發銀行
2
進出口銀行
3
農業發展銀行
4
中國工商銀行
5
中國農業銀行
6
中國銀行
7
中國建設銀行
8
交通銀行
9
中信銀行
10
中國光大銀行
11
華夏銀行
12
中國民生銀行
13
招商銀行
14
興業銀行
15
廣發銀行
16
平安銀行
17
浦發銀行
18
恆豐銀行
19
浙商銀行
20
渤海銀行
21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22
北京銀行
23
上海銀行
24
江蘇銀行
25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6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7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陸』 自貿區文化領域 金融政策有哪些

銀監會

1)支持1家台資銀行將法人總部設在前海的計劃;
2)支持深圳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起設立1家金融租賃公司;
3)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在前海設立專業子公司;
4)支持在CEPA框架下設立1家消費金融公司
5)在尊重機構自身和屬地銀監局意願前提下,同意1家異地信託公司將注冊地遷至深圳前海。
6)支持深圳市擬設的民營銀行依託股東優勢,運用互聯網技術,探索商業可持續、經營有特色、風險可控制的銀行業務模式;
7)支持具有離岸業務資格的中資銀行在前海開展離岸業務;
8)研究考慮在前海增設監管派出機構;
9)對前海設立銀行分支機構提供綠色通道;
10)積極與深圳市加強交流與協調,探索建立銀行業改革創新研究合作機制。

銀監會同意在前海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支持現有的租賃公司在前海設立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支持現有信託公司在前海落戶發展,也同意獲得離岸業務牌照的中資商業銀行在前海的分支機構自動取得離岸牌照、在前海開展離岸業務等。

保監會

1)深化落實中國保監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精神,進一步拓寬雙方合作領域,將支持前海開發開放和深化深港合作作為深圳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內容;

2)豐富和完善深圳保險市場體系,支持在前海設立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險公司等新型保險組織以及航運保險、責任保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等專業保險機構。推動前海建設再保險中心,支持設立各類再保險機構及為保險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的專業機構;

3)支持深港保險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深港兩地保險市場在產品、服務、資金、人才等領域互聯互通的方式和途徑;

4)研究在《內地與香港關於設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適當降低香港保險公司在前海設立機構和開展業務的准入要求,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在前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支持更多保險機構利用香港市場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在境外設立機構並開展人民幣保險業務;

5)支持深圳保險機構開展保險資金運用創新,探索保險資金境外投資試點,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和范圍(前海適用);

6)支持在前海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創新,鼓勵開展與互聯網金融特點相適應的保險產品、營銷、服務以及交易方式創新,培育互聯網保險新業態和新型要素交易平台;

7)支持符合條件的深圳保險機構試點開展短期出口信用險業務,為實體經濟發展和進出口貿易提供融資便利和風險保障(前海適用);

8)支持在前海探索保險監管創新,中國保監會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建立更為緊密的監管聯動和保險改革創新研究長效合作機制。(前海商圈)

保監會同意在前海試行的金融創新政策有8條(《中國保監會關於深化深圳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前海開發開放的8條政策》),除第5條和第7條外,其餘6條僅針對前海。並同意前海開展保險「深港通」試點,從再保服務率先做起。

支持前海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探索試點跨境貸款,支持前海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支持設立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並支持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在前海創新發展;

支持前海試點設立創新型金融機構和要素交易平台;

支持境外金融機構在前海設立國際性或全國性管理總部、業務運營總部

證監會

證監會同意深交所在前海設立私募產品的跨境投融資平台,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內外機構和個人參與投資交易,允許境外的企業到該平台以債券、股權等方式進行融資。

證監會還同意,前海符合條件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探索開展面向內地和香港兩地的證券期貨業務,同時也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子公司在批準的額度內開展境外直接投資,如離岸不動產、股權、債權等。

此外,證監會支持前海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證券期貨機構在前海開展業務創新簡化審批流程,支持在前海設立專業證券公司、專注於開展私募市場的產品代銷等業務,支持前海作為資本市場監管創新試點的區域,積極探索監管體制機制創新。

『柒』 緊急求助歷年全國金融機構貸款總額佔GDP比重數據

一、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公式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公式是: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財政收入增長的邊際傾向/財政收入增長的彈性系數其中:1、財政收入增長的邊際傾向=增長的財政收入/增長的GDP2、財政收入增長的彈性系數=財政收入增長率/GDP的增長率 =(增長的財政收入/財政收入)/(增長的GDP/GDP) 二、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是綜合分析財政與經濟發展關系的重要內容和指標,也是反映一個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結構優劣的重要參數。 通常財政收入佔GDP比重越高,表明該地區經濟運行質量越好,經濟結構越優。一般而言,伴隨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趨勢。分析評價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對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三、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 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財政收入的充裕狀況。四、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捌』 想問一下國內各大城市的金融機構數量

20分,要想知道這么多,你當人家白乾啊?
請採納。

『玖』 前海新區gdp比上海自貿區gdp哪個多

5月23日至24日,掛牌近8個月後,上海自貿區迎來了春天
1.6萬多家投資企業、28萬從業人員,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令人矚目。
而曾經擔當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深圳特區,早在4年前已開始了另一種探索。
有了前海,為何還要有上海自貿區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1年3月,國家正式將深圳前海開發納入「十二五」規劃綱要。
深圳前海新區設立之後,為什麼國務院還要在上海浦東新區內劃出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改革的新試驗?
中國需要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一輪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它強調政府宏觀調控,強調漸進式的積極穩妥的改革進程。
但是,目前中國面臨新的國內外形勢。首先,全球化的深入,促成了復雜的跨國界的聯系緊密的現代經濟金融體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逐漸加速,它主張貿易金融投資自由化,放鬆對外資的限制,降低各種貿易壁壘,放鬆政府對金融的監管,讓資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自由流動。
其次,亞太地區地緣政治復雜。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而美國試圖繞開WTO,建立新的國際貿易體系。因此,建立自貿區既利於捍衛中國在全球貿易競爭中的主導地位,也利於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進一步接軌。
第三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2013年,在國民經濟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進入服務業佔主導的發展階段。
舊的經濟增長模式已到盡頭,改革的紅利被釋放殆盡,必須進行新一輪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新試驗
前海是深圳特區的濃縮加強版。
新世紀(39.92, 0.12, 0.30%)以來深圳的產業升級效果良好,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全國第四位,金融業發展迅速,創新能力強。但與香港比,現代服務業水平不足,開放程度有限。為進一步加強深港合作,提升深圳的現代服務業水平,前海新區應運而生。
而上海自貿區是在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基礎上設立的。1990年浦東新區設立以來,上海走出了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低迷,帶動了長三角地區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發展,並朝著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的目標邁進,起到了改革開放良好的示範效應,因此中央選擇上海自貿區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突破口。
兩個試驗區均突出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和創新。其中,前海新區作為金融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在某些優惠政策上具有先行先試的優勢。例如,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試點設立創新型金融機構和要素交易平台;支持境內外金融機構在前海設立國際性或全國性管理總部、業務運營總部等。
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同樣是重中之重,它要求建立適合的外匯管理體制,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逐步試點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打造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
它們都涵蓋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要領域,都重視法制領域的制度保障。
前海是加強版,上海自貿區是升級版
從定位等諸多細節看,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的差異還是明顯的。
就定位而言,前者如盆景,後者如苗圃。
前海的定位是未來整個珠三角的「曼哈頓」——利用深圳的地緣優勢,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以前海為新載體,建設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這個區域發展戰略,將成為提升港深大都市圈國際地位的催化劑。
上海自貿區是國家層面戰略,從一開始就強調可復制可推廣。它的設立,旨在建立試驗田,試點經濟、政治和社會等諸領域改革,積累經驗,推廣全國。
從改革的突破口來看,前海還停留於依靠優惠政策,使深港在現代服務業方面接軌,利用香港製度優勢,提升深圳現代服務業的軟實力。
而上海自貿區更側重探索適合中國未來發展的新模式,是改革開放的升級版。它的意義不在於爭取優惠政策,而意圖建立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新的制度體系。
上海自貿區不僅涉及現代服務業的開放,還特別強調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自貿區設立「負面清單」,意圖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
而深圳前海新區的政策專注於現代服務業的開放,如提出營造規范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加強港深公共服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此共同推進前海服務業發展。
上海自貿區最大特色是「境內關外」的特殊海關監管制度。根據方案,自貿區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這是與其他綜合保稅區的主要區別。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則與天津東疆等保稅港區性質相同,屬於傳統的保稅區。
有希望成為一流全球城市區域
工業化時代經濟發達,需求旺盛,區位優勢明顯,人才集聚,基礎設施完備的城市首先成為區域經濟中心,進而發展為國內經濟中心和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心。而後工業化時代,真正的全球城市是各級經濟金融網路中處於節點地位的城市——決定城市地位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實力,其外部聯系尤為重要。
外部聯系的城市常處於全球網路中的樞紐地位。如1986年,倫敦「金融大爆炸」的改革促成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復興,使得倫敦在與紐約的競爭中重獲優勢。
因此,深港和上海要成為一流的全球城市就必須擴大開放,成為全球資本、人才、技術流動的樞紐。換句話說,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對於港深和上海的意義,不亞於當年的倫敦「金融大爆炸」,為兩地新一輪的城市發展帶來機遇。
香港雖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指數中一直排名第三,但與倫敦和紐約比,在全球的影響力略顯不足,存在實體經濟空心化問題,經濟總量偏小。2013年紐約都市圈的GDP為13510億美元,倫敦都市圈為7920億美元,而香港只有2721億美元。
深圳先進製造業發達,但金融服務業與香港比差距明顯,尤其是在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吸引上捉襟見肘。
所以,深港兩個城市以前海新區為平台進行合作,共同打造港深都市圈,不僅可以提升香港的實力和輻射范圍,而且可以擴大深圳的開放水平,增強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聯系,攜手打造世界級的全球城市。
上海處於從傳統的經濟金融中心向現代「全球城市」轉型的關鍵階段。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上海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產業升級不力直接導致經濟增長連續幾年在全國排名末尾。
自貿區的改革和創新將提升上海的全球化水平和開放程度,使上海逐漸融入主流的現代經濟金融中心體系之中,為上海成為一流的全球城市鋪路,並進而推動中國經濟升級。
未來樂觀的情況是,在深圳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開放的基礎上,整合京滬港關系,共同打造亞太地區的全球城市。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原有城市之間競爭力的均衡被打破,競爭進入新的強強聯合階段。現在的全球競爭,不是單個城市之間的較量,也不僅僅是都市圈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紐帶或者城市軸心之間的比拼」。
北京、上海和深港是中國最有希望成為一流全球城市的區域,在「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的世界城市網路關聯度排名中,均列前十位。未來它們將組成中國的城市三角,參與全球競爭,這就要求三者之間合理分工。而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承擔的不同角色,為理順三大都市區關系提供了契機。

『拾』 上海自貿區怎樣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

2018年6月21日下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召開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推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今年摩根大通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在華欲設合資券商。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表示,之所以選擇上海自貿區,一是因為上海有較為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因為在人民幣跨境業務等方面有政策優惠和便利,三是具有包括海外背景人才在內的人才優勢。

據張紅透露,上海自貿區目前儲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項目類型涵蓋了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業相關領域,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范圍等。

張紅表示,從開放對象上看,涵蓋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新加坡等歐美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土耳其、約旦等發展中國家;從綜合實力來看,這些項目的股東背景雄厚,均為國際上的大型、知名金融機構,這些外資項目多是中國第一家或第一批,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

閱讀全文

與河南自貿區金融機構總數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447
11億韓元匯率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479
大智慧交易資金賬號 瀏覽:759
今日謝克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105
正大杭州灣慈溪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75
普天匯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01
國內外匯如何開戶 瀏覽:332
台幣50元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96
連接價值投資未來 瀏覽:973
同一個基金公司左手倒右手 瀏覽:375
城投etf買入價格 瀏覽:305
10000元工資怎麼理財 瀏覽:29
90年代中國外匯管制 瀏覽:405
理財公司旅遊騙局揭秘 瀏覽:152
外匯延期付款申請 瀏覽:901
外匯副圖有什麼用 瀏覽:28
理財進階 瀏覽:466
山西焦化對外投資 瀏覽:829
基金519995今日凈 瀏覽:8
基金廣發行業領先成長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