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聯網金融支付
互聯網金融支付其實現在是一種趨勢,大勢所趨,並且這個很便利,基本上不用帶現金造成的麻煩。
『貳』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索引擎等
互聯網工具,內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容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
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
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1]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叄』 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是同個概念嗎
不是同一個概念,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大的框架,而移動支付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體現,可以理解為,移動支付是個點,而互聯網金融是個面,由無數個點組成。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10月10日,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出台並公布。
(3)支付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相關延伸:移動支付的特徵
(1)時空限制小。
互聯網時代下的移動支付打破了傳統支付對於時空的限制,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支付活動。傳統支付以現金支付為主,需要用戶與商戶之間面對面支付,因此,對支付時間和地點都有很大的限制;
移動支付以手機支付為主,用戶可以用手機隨時隨地進行支付活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用戶可以隨時在淘寶等網上商城進行購物和支付活動。
(2)方便管理。
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進行各種支付活動,並對個人賬戶進行查詢、轉賬、繳費、充值等功能的管理,用戶也可隨時了解自己的消費信息。這對用戶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更方便用戶對個人賬戶的管理。
(3)隱私度較高。
移動支付是用戶將銀行卡與手機綁定,進行支付活動時,需要輸入支付密碼或指紋,且支付密碼不同於銀行卡密碼。這使得移動支付較好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其隱私度較高。
(4)綜合度較高。
移動支付有較高的綜合度,其為用戶提供了多種不同類型服務。例如: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繳納家裡的水、電、氣費;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個人賬戶管理;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網上購物等各類支付活動。這體現了移動支付有較高的綜合度。
『肆』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二)P2P網貸 P2P網貸英文稱為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國內又稱「人人貸」。P2P網貸是指通過P2P公司搭建的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直接信貸模式。(三)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依託於海量、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方式對其數據進行專業化的挖掘和分析,並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創新性開展相關資金融通工作的統稱。(四)眾籌 眾籌(crowdfunding),是指項目發起人通過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發動公眾的力量,集中公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或某個項目或創辦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的一種融資方式。(五)信息化金融機構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廣泛運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對傳統運營流程、服務產品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六)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提供金融產品、金融服務信息匯聚、搜索、比較及金融產品銷售並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
『伍』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呀,是支付寶嗎
互聯網金融包括很多,支付寶只是其中一種,不知道你要問什麼呢,像貴金屬交易,外匯交易,銀行理財項目,保險,很多種類。
『陸』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內存在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互聯網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只有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
而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互聯網」。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互聯網關系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互聯網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
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
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
第四個模式則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Q幣背後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沖擊。
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會產生各種沖擊。
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也就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生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
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通過這一次金融改革的方向後,未來肯定不僅會發展得很好,而且也會有相應政策來維護這個新新的市場的!
『柒』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支付什麼是第三方 支付舉例說明。
做互抄聯網金融一般從支襲付業務做起,因為支付是一切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基礎,通過支付環節可以將整個業務流程打通並形成閉環,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而比起接入第三方支付系統,自建支付清結算系統相對來說效率更高,對資金的利用率更大,且能避免一些資金安全隱患。相對來說維金的支付清結算系統功能比較強大,經驗也比較豐富。找基礎設施供應商幫忙搭建系統架構在後期運營上有專人輔導也比較省力一些。
『捌』 互聯網支付是什麼、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主體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傳統金融機構觸網,又被稱為金融互聯網;另一部分是互聯網平台與金融融合,接近於純粹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主要以第三方支付機構平台為代表,從事互聯網支付和代銷金融產品業務。
一、按支付方式分類
1.網路銀行直接支付:
作為最早被接受的互聯網支付方式,由用戶向網上銀行發出申請,將銀行里的金錢直接劃到商家名下的賬戶,直接完成交易,可以說是將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式的交易模式完全照搬到互聯網上。但是在一些數額較大的B2B交易中,仍然普遍使用此種支付模式,主要原因是隨著交易金額的增大,對於第三方機構信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B2B支付要求有很高的資金收付速度。
2.第三方輔助支付:
此種支付方式除了用戶、商戶和銀行外還會經過第三方的參與,但是與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同的是,在此種支付方式中,用戶勿需在第三方機構擁有獨立的賬戶,第三方機構所起到的作用也更注重為了使得雙方交易更方便快捷而存在的。就拿超級網銀為例,超級網銀是2009年央行最新研發的標准化跨銀行網上金融服務產品。通過構建「一點接入、多點對接」的系統架構,實現企業「一站式」網上跨銀行財務管理,是以方便企業金融理財操作為目的的金融服務產品。
3.第三方支付平台:
所謂第三方支付平台,就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並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能夠對買賣雙方的交易進行足夠的安全保障。
互聯網支付並不完全等同於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支付與第三方支付只是擁有一定的交集,既不是等價關系也非從屬關系。互聯網支付除了包含第三方支付以外就還包括個人網路銀行直接支付方式,而第三方支付的本質是通過第三方參與交易使得交易更加安全、方便,因此除了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完成,如易付寶就已實現了離線支付,允許通過電話進行第三方支付。
按支付工具分類
1.電子信用卡網路支付
信用卡是銀行或其他財務機構簽發給資信狀況良好人士的一種特製卡片,是一種特殊的信用憑證。電子信用卡網路支付模式可以分為無安全措施的電子信用卡支付模式、藉助第三方代理機構的電子信用卡支付模式、基於SSL協議機制的電子信用卡支付模式和基於SET協議機制的電子信用卡支付模式.電子信用卡網路支付模式覆蓋范圍寬廣,但對網路安全環境的要求較高。
2.數字現金支付
電子現金是一種以數據形式流通的、能被客戶和商家普遍接受的、通過Internet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的貨幣。無需銀行中介的直接支付和轉讓使得這種支付模式十分經濟。
3.智能卡支付
智能卡是使用計算機集成電路晶元(即微型CPU和存儲器RAM)用來存儲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電子貨幣信息,具有進行支付與結算等功能的消費卡。智能卡的網路支付方式依據在線或離線可分為兩類,前者更多的是將智能卡當做擁有中央處理器的信用卡使用,而後者的典型代表則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公交IC卡。
4.虛擬貨幣支付
貨幣是社會生產發展的自然產品,是一種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主要有三種職能:價值度量、價值儲藏和交換媒介。
5.網銀支付
網上銀行又稱網路銀行、在線銀行,是指銀行利用Internet技術,通過Internet向客戶提供開戶、銷戶、查詢、對帳、行內轉帳、跨行轉賬、信貸、網上證券、投資理財等傳統服務項目,使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夠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個人投資等。可以說,網上銀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虛擬銀行櫃台。
6.電子支票網路支付
電子支票是客戶向收款人簽發的,無條件的數字化支付指令。它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或無線接入設備來完成傳統支票的所有功能。電子支票網路支付繼承了紙質支票支付的優點的同時又降低了交易的費用成本,而因為使用公用關鍵字加密簽名或個人身份證號碼(PIN)代替手寫簽名等方法確保了交易的安全性,因此,現在電子支票網路支付得到了B2B電子商務的認可。
7.電子匯票系統支付
電子匯票系統是依託網路和計算機技術,接收、登記、存儲、轉發電子匯票數據電文,提供與電子匯票貨幣給付、資金清算行為相關服務,並提供紙質匯票登記查詢和匯票公開報價服務的綜合性業務處理平台。該系統支持金融機構一點或多點接入。
按支付終端分類
1.移動支付
用戶使用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目前移動支付業務主要是由移動運營商、移動應用服務提供商(MASP)和金融機構共同推出。除手機外使用平板電腦、上網本等其他移動終端也可以進行移動支付。
2.電腦支付
電腦支付是最先興起的互聯網支付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腦支付的興起推動了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雖然近期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地位受到挑戰,但在目前仍然占據著互聯網支付中最多的份額。
3.互聯網電視支付
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將類似POS機的裝置植入到遙控器當中;二是將銀行卡的支付功能植入到數字電視機頂盒裡面。
『玖』 第三方支付平台屬於互聯網金融嗎
是!
互聯網金融(ITFIN)就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託大數版據和雲計算在開放的權互聯網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於網路平台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並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於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這是互聯網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