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人正在復習公務員考試,遇到一道題,網上的答案很多種求各位大神給個正確答案
標准答案來了!
國際金融經濟危機與主權債務危機相繼爆發,使西方標榜的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國際社會反思其弊端。目前無論是歐洲推崇的高福利「萊茵模式」,還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魯一擻克遜模式」.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過度放縱的西方經濟社會制度導致的種種弊端暴露無遺,引發全球范圍內反思。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西方發展模式開始走下「神壇」
B.西方兩種主流發展模式都已過時
C.全球應反思西方發展模式的失敗
D.西方發展模式的弊端是過度放縱
這道題是言語中的一道易錯題,題目中三句話,第一句說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黯然失色,第二句說兩種資本主義制度陷入困境,第三句西方經濟制度導致的弊端暴露引起全球反思。從這三句話中,可以明確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出現問題。根據尾句「過渡房總導致弊端」可知選項D「西方發展模式的弊端是過度放縱」不對。選項ABC都在講西方發展模式的問題,在選擇時可以從選項反向代入驗證。B項「已過時」和C項「失敗」代入題干,材料中三句話都在講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有了弊端,陷入困境,但是未到「已過時」和「失敗」的程度,所以BD不符合題干內容。A項「走下神壇」說明發展模式較之前地位有所降低,與題干意思相符,所以選擇A.
B. 歐美國家的公務員薪資水平大致是什麼水平
英國人報考公務員也要看福利,
英國公務員工資比社會平均水平要低。
因此公務員在英國並不是一個「金飯碗」,
雖然很多精英還是選擇考公務員,
然後進入政界。
在英國,首先公務員考試很難,
公務員還鬧出很多醜聞,
亂花納稅人的錢,
很不受人待見。
另外,金融危機,
政府經常對公務員裁員,
這工作也不像原來那樣穩定了。
俄羅斯:
熱得曾引總統擔憂
連線俄羅斯學者拉麗莎斯米爾諾娃解讀俄羅斯的「公務員熱」,
她畢業於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以及法國行政管理學院,
曾經在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工作。據俄羅斯2011年的民調顯示,公務員在最熱門職業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眾認為國家公務員是「最具吸引力的職業」,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羅斯人認為國家公務員是「優先考慮的職業選項」。
俄愈演愈烈的「公務員熱」直接導致一些高等院校「國家管理」和「公共事務管理」等與公務員相關專業的火爆。2011年7月14日,「公務員熱」曾讓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擔憂地說:「我們國家的青年特別想當官。這讓我很不安。青年熱衷於成為公務員,因為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腐敗。」
俄羅斯的公務員考試是怎麼樣的呢?拉麗莎說:「目前,俄還沒有統一的公務員考試。每個政府部門自己招聘。部門一般也有考試,但可以自己決定結果。俄羅斯正在探討設立統一的公務員考試,其中考試的范圍不只限於初級職位,還包括高級職位。因為俄羅斯招聘公務員的范圍不只初級職位,經常中高級也會向外招聘。甚至有人建議,到副部級也通過考試招聘。」那為什麼現在很多俄年輕人熱衷當公務員呢?「由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俄羅斯的公司要麼裁員,要麼減薪,大學生越來越想當公務員。公務員穩定體面,有安全感。但很多考上公務員的人拿到經驗之後還是出來做其他工作,俄羅斯人認為不同的經驗讓自己發展更好,不強調一輩子做一樣的工作。」
法國:補貼不少於25種
法國在校大學生有231萬人,每年畢業後報考公務員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法國民眾對公務員的各種優等待遇產生憤慨,認為公務員只拿錢不幹活。
來自法國阿利耶大學化學專業大二的茱莉說,她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職業是警察,母親是一位全職太太。她畢業後打算報考公務員。她說,「在法國考公務員確實很熱,報考的人很多,考題也很難。還有一年我就畢業了,我想成為一名公立學校的老師,除有很多時間可以陪家人,我還想像爸爸一樣擁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補貼』,像服裝補貼、衣物丟失
C. 盤點世界上十大「國考」:都為了啥
一、中國:「非公務員不嫁」
情侶開得起賓利,還來參加國考是為了啥?11月25日,2013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國家公務員考試正式開考。寧波國考考場前出現不少豪車,一對情侶開賓利前來參加國考。據稱,男方前後考過6次,因為女友母親堅持公務員工作穩定,要求其必須考上公務員,否則別想當女婿。
據調查,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超過150萬,競爭熱度可謂是「萬里挑一」。而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來趕「國考」這趟熱鬧,歸根到底,還是公務員這個「金飯碗」的吸引力實在大。
我們常說公務員是鐵飯碗,工資待遇穩定,那麼這些令我們羨慕的工作在其它國家又是怎樣的情況呢,一起來看看吧。
二、韓國:公務員被稱「神的職業」
職業的穩定性加上良好的社會保障和退休制度,公務員在韓國也被稱做「神的職業」。公務員考試與司法考試和外務(外交)考試並稱韓國三大熱門考試。以2010年為例,韓國報考公務員(中央直屬部門)的錄取比例為1100∶1。
這是因為,公務員不僅有良好的待遇,退休之後還可以按照退休前3年工資的76%獲得年金,而一般國民年金只有退休前3年工資的50%。
此外,韓國在職公務員每月要交納相當於月收入3%的醫療保險費,其醫療保險還惠及配偶。男性公務員最受未婚女性歡迎,也更容易找到對象成家。近年來,各種考試補習班星羅棋布,很多學生選擇價格不菲的脫產班,每周上5天課,補習時間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一年。
三、印度:考試堪稱世界最難
在印度,國家招考的公務員數量非常少,一般每年300人---600人左右。由於印度人口多,每年的報考人數多達幾十萬,錄取率只有千分之幾,競爭非常激烈,2006年當年的錄取率僅0.1%。正因為此,這使它成了世界上最難的考試。
在印度,當公務員被認為「很有面子」,被人視為「光宗耀祖」的行業,待遇遠比一般工作高,他們是全社會公認的精英階層。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補貼,例如交通補貼、子女優生費、糧食補貼、通訊費、特困地區或基層補貼費等。
印度公務員考試需耗時一年才能考完。考試主要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全印度公務員考試,另一個是中央公務員考試。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而筆試又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初試,在每年的3月舉行,另一部分是正式的筆試,通過了初試的人才能參加,每年10月左右舉行。通過筆試之後,面試在第二年的3月舉行。面試分數加上筆試分數就是最終的排名分數。
四、英國:跌入20大厭惡職業榜
英國於1870年便確立以公開考試選拔國家公務員的制度。作為公務員考試制度的鼻祖,英國公務員考試的現狀是什麼?
英國大學生並不熱衷報考公務員。公務員甚至跌入英國二十大厭惡職業榜。參加英國公務員考試的條件非常高,必須是大學畢業,最好是名牌大學畢業生。還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考官對碩士生都不太滿意。同時,對考生的表達能力要求也很高,因為考試的很大一部分是與考官、其他考生面對面的討論。
即使達到考試標准,考生還要面臨「馬拉松」式的漫長考試。起碼經歷三輪考試,分別是寫論文、能力測試和最後的決選。其中能力測試一共需考5個小時。
英國人報考公務員也要看福利,英國公務員工資比社會平均水平要低。因此公務員在英國並不是一個「金飯碗」,雖然很多精英還是選擇考公務員,然後進入政界。在英國,首先公務員考試很難,公務員還鬧出很多醜聞,亂花納稅人的錢,很不受人待見。另外,金融危機,政府經常對公務員裁員,這工作也不像原來那樣穩定了。
五、法國:傳達室崗位有博士應聘
法國公務員享受不少於25種各類補貼:自行車補貼、服裝補貼、穿鞋補貼、小裝飾補貼,還有買內衣或衣物丟失補貼等奇怪的補貼,看得人目瞪口呆。
如今,在一些只要求具有中學畢業會考文憑的崗位考試中,卻有越來越多的碩士競考,而參議院傳達室的崗位考試中,居然也出現了博士的身影。這使法國各類公務員考試的試題變得十分苛刻。
六、美國:2008年錄取比例為1%
由於經濟危機造成大量失業,美國近年也掀起了史無前例的「公務員熱」。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時,3300個新政府職位引來約30萬名申請者,錄取率僅為1%。當時正值經濟危機伊始,相對穩定的職業大受歡迎,老師、公務員、軍人等職業都變得更有吸引力。
目前,美國高層公務員年薪大約在10萬~20萬美元之間,除掉各種稅費後,其個人收入仍相當可觀。
七、俄羅斯:熱得曾引總統擔憂
據俄羅斯2011年的民調顯示,公務員在最熱門職業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眾認為國家公務員是「最具吸引力的職業」,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羅斯人認為國家公務員是「優先考慮的職業選項」。
俄愈演愈烈的「公務員熱」直接導致一些高等院校「國家管理」和「公共事務管理」等與公務員相關專業的火爆。2011年7月14日,「公務員熱」曾讓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擔憂地說:「我們國家的青年特別想當官。這讓我很不安。青年熱衷於成為公務員,因為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腐敗。」
俄羅斯的公務員考試是怎麼樣的呢?目前,俄還沒有統一的公務員考試。每個政府部門自己招聘。部門一般也有考試,但可以自己決定結果。俄羅斯正在探討設立統一的公務員考試,其中考[微博]試的范圍不只限於初級職位,還包括高級職位。因為俄羅斯招聘公務員的范圍不只初級職位,經常中高級也會向外招聘。甚至有人建議,到副部級也通過考試招聘。」那為什麼現在很多俄年輕人熱衷當公務員呢?由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俄羅斯的公司要麼裁員,要麼減薪,大學生越來越想當公務員。公務員穩定體面,有安全感。但很多考上公務員的人拿到經驗之後還是出來做其他工作,俄羅斯人認為不同的經驗讓自己發展更好,不強調一輩子做一樣的工作。
八、德國:20%大學畢業生想當公務員
與西班牙有同樣情形的還有德國。德國公務員福利誘人,無需繳納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而且有些崗位終身任職不能被解僱。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多德國年輕人重新把目光轉向公務員。
德國人力資源營銷機構的調查顯示,目前德國大學生畢業後想當國家公務員的有近20%。雖然比進入汽車製造企業的少10%,但比前兩年提高不少。
九、西班牙:降薪也要拿到「鐵飯碗」
受近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在歐美公務員也成為一種熱門的選擇。根據西班牙政府公布的數據,2009年報考公務員的年輕人劇增了40%。
在西班牙的馬德里,許多考生都是失業的年輕人,他們曾經從事的是建築一類的體力活。為了這個鐵飯碗,他們重新回到學校進行備考。
在報考人數中,大部分人都選擇報考警察、消防員,因為這兩類職務對文化程度要求比較低,技術含量低,相對而言更容易被錄取。
十、澳大利亞:考公務員的多為富人
澳大利亞的公務員必須是澳公民或者有永久居留權的人。公務員職位都是公開招聘,招考制度和條件十分苛刻,在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都有嚴格要求。
應屆生不能應聘公務員。應聘公務員需要工作經驗,特別是社區福利工作經驗。所以很多公務員年紀都比較大,都是35歲以上的樣子。另外應聘公務員的人多是有一定經濟基礎比較富有的人。許多政府部門的公務員最開始都是合同工,不享受養老保險等特殊待遇,如果有空缺才可以應聘轉正。
澳大利亞的公務員是終身制的。除非你犯法和極大錯誤,否則是不會被辭退的。澳公務員收入穩定,工作也不累,許多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養老金、交通補貼等各種福利都很好,還享有很多帶薪年假。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年薪大概9萬~15萬澳幣,而澳普通民眾年收入大概5萬~7萬澳幣。但公務員沒有什麼權利,也沒什麼腐敗的機會。」
D. 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什麼中國是否存在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基本特徵:
金融領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標的急劇惡化,以至於影響相關國家或地區乃至全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主要表現有: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4)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公務員考試題擴展閱讀:
從內需來看,一方面2008年後全球經濟增速顯著走低,2008—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僅3.4%,低於2002—2007年的4.8%;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陷入長期停滯,國家范圍內的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和保守主義明顯抬頭,造成全球經貿摩擦持續升級。
2018年3月以來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國際經貿摩擦增多,中國傳統製造業外需增長明顯放緩。
一旦國內外需求增速同時下降,中國傳統製造業將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航運、光伏、風電、石化被稱為中國「九大產能過剩行業」。
2008年至2014年,鋼鐵、電解鋁、水泥、煉油、平板玻璃、造紙等行業產能利用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國際製造業中,產能利用率的警戒線通常是75-80%。
到2014年,中國鋼鐵、水泥、煉油和其他行業的產能已低於國際警戒線。
參考資料:網路-國際金融危機
E. 如何理解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體質失靈的現象
1.資本主義的危機是積累的結構性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增長是靠資本積累來推動的,資本的積累和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是同一過程。因此,不少國內外學者認為資本積累理論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理論。美國的社會結構學派認為,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時期,存在著一整套促進資本積累、經濟增長的制度,這一整套制度就被稱為「積累的社會結構」。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在生產集中和壟斷基礎上形成了金融壟斷資本,也形成了以維護金融壟斷資本利益為核心的積累的社會結構,資本主義國家愈發明顯地以保證金融壟斷財團的利益為根本原則。結構性危機的概念最初僅指資本主義經濟部門之間結構變動產生的危機。壟斷資本的形成使資本主義系統性、整體性增強,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作用下,其要素之間的關系譬如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嚴重失衡,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會引發其他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造成全面結構性、系統性危機。從1973年以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進入了停滯或低速增長時期。因此,國外學者拓展了結構性危機概念的外延,把資本主義生產、流通和再分配領域的長期失調以及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停滯和衰退,乃至整個國家處於危機狀態,作為結構性危機的表現形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體現在積累過程就是資本積累的矛盾,國外一些左翼經濟學家如弗蘭克、曼德爾、阿明、福斯特等也把資本主義危機稱作一種長期的資本積累的結構性危機。社會結構學派更是直接把資本主義危機稱為積累的社會結構危機。因此,從資本積累的社會結構角度,通過分析資本積累體制和機制,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2.經濟危機的深刻性和復雜性。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危機的周期性特徵比較明顯,它要經過消沉、繁榮、危機和停滯等階段。進入到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由於危機是一種結構性危機,危機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呈現出許多復雜的特點。資本主義國家宏觀調控的加強,雖然阻止了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經濟周期四個階段的交替進程逐漸趨於模糊,卻難以解決資本主義深層的結構性矛盾和危機,使得資本主義經濟陷入長期的相對停滯狀態。美國壟斷資本學派代表性學者巴蘭和斯威齊認為,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資本的絕對數量日趨龐大,而資本的出路卻日趨狹窄,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長期停滯趨勢。長期停滯和經濟危機也引發了社會危機,比利時學者曼德爾認為,晚期資本主義的另一個標志,就是社會制度越來越傾向於爆炸性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這種危機直接威脅著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不能簡單地把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停滯和腐朽性理解成生產和技術的停滯、不發展、不增長。列寧指出:「如果以為這一腐朽趨勢排除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那就錯了。不,在帝國主義時代,某些工業部門,某些資產階級階層,某些國家,不同程度地時而表現出這種趨勢,時而又表現出那種趨勢。整個說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頁)二戰之後,資本主義進入了長達20年的黃金增長期。對此,巴蘭和斯威齊認為,推動資本主義戰後經濟增長的原因有戰後美國霸權的確立增加了對美國商品的需求,戰爭破壞的恢復重建,戰爭時期積累的消費力的釋放,技術革命的作用等等。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因素的積極作用被耗盡,因而從20世紀 60 年代末開始,資本主義又陷入生產停滯的狀態。美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克萊曼計算了美國1929—2009年的利潤率變動趨勢,認為這一時期資本的利潤率始終沒有得到持續性的恢復,這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利潤率下降規律和壟斷資本主義深陷結構性危機之中的論斷。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布倫納也認為,當前資本主義危機的根源在於過去幾十年發達資本主義經濟活力的持續下降,整個經濟體系資本回報率嚴重而無可挽回地下降,這一趨勢跨越各個經濟周期一直延續至今。
F. 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國證券的專業課考什麼
2013年度考試錄用中國證監會參照公務員法
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專業科目考試大綱
(財經類)
一、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是否具備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所必需的財經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120分鍾,滿分100分。
報考財經類職位的考生參加本類別的專業科目考試。財經類專業科目考試試題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一)證券期貨基礎知識
1、單項選擇40題
2、多項選擇15題
3、不定項選擇5題
(二)專業知識—財經
1、單項選擇40題
2、多項選擇15題
3、不定項選擇5題
三、答題要求
考試均採用客觀性試題,要求考生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擇答案。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四、樣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備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並按要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塗,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哪個選項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 )?
A:GDP
B:NNP
C:GNP
D:NI
答:( A )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備選項,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並按要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塗,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
B:國內生產總值簡稱NNP
C: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NP
D:國內生產總值簡稱NI
答:(BCD)
(三)不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備選項,其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選項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並按要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塗,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
B:國內生產總值簡稱NNP
C: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NP
D:國內生產總值簡稱NI
答:( BCD)
五、考查知識點
(一)經濟學基本原理
1、供給與需求
掌握需求理論、供給理論、均衡價格理論、彈性理論。
2、企業理論
掌握生產理論、生產函數、成本與利潤。
3、市場失靈
掌握公共品、外部性、信息不對稱。
4、觀經濟學及宏觀經濟政策
掌握國民收入核算與方法、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總需求分析、總需求-總供給模型、通貨膨脹與失業、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與工具。
掌握評價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變數,證券市場與宏觀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收入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5、經濟增長理論
掌握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
(二)金融基礎知識
1、貨幣供求
掌握貨幣需求、貨幣供給相關知識。
掌握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原始存款、派生存款相關知識;存款貨幣創造的過程。
2、金融機構及金融業務
掌握我國金融機構的種類、金融監管機構的主要職責。
掌握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
3、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
掌握貨幣政策的目標、工具、傳導機制和中介指標。
掌握通貨膨脹的成因、社會效應和有關對策。
掌握金融監管的原則、目標和手段。
掌握《巴塞爾協議》的主要內容。
4、財政與稅收
掌握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的主要規定。
5、外匯管理與金融全球化
掌握外匯與匯率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理論;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的概念;匯率風險的概念和類型。
掌握引起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掌握當前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和我國外匯市場的基本情況;掌握外匯管理的概念、類型和我國外匯管理制度。
掌握國際資本流動的定義、原因和類型;資本流動的作用和政府幹預資本流動的手段;主要國際金融機構的職責。
(三)國際金融危機
1、國際金融危機成因;國際金融危機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2、結構性金融衍生品的特徵;結構性金融衍生品的創新趨勢及利弊。
3、國際金融危機後的金融監管新變化。
(四)證券基礎知識
1、證券及證券市場概述
掌握證券與證券市場的定義、特徵和功能。
掌握證券市場參與者的構成,機構投資者的種類;各類機構投資者投資證券市場的相關規定。
掌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的概念和區別。
掌握證券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的概念及關系;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主要內容;主板市場與創業板市場的區別。
掌握證券交易市場的分類、定義、特徵和職能。
掌握證券公司的功能和主要業務種類;證券公司內部控制的原則、目標與主要內容。
掌握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以及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信用評級機構等證券服務機構的職能、業務范圍與管理體制;證券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法律責任和行為規范。
2、證券產品—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
掌握股票、債券和證券投資基金的概念、性質、特徵和類型。
掌握債券及其他固定收益類產品的特徵和區別。
掌握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交易品種、參與主體、交易方式等基本情況。
掌握證券投資基金的定義、特徵和作用。
掌握契約型基金與公司型基金、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的定義與區別;交易所交易的開放式基金的概念、特點。
掌握基金管理人、託管人的概念與職責以及與基金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掌握基金資產凈值的含義;基金資產估值的概念及基本方法;基金的投資范圍與投資限制。
3、證券交易
掌握證券交易的含義、種類和方式。
掌握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概念和職能;證券的清算與交收的主要內容。
掌握股票價格指數的概念和功能,我國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
掌握主要國際證券市場及其股價指數。
掌握證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融資融券業務的基本內容。
掌握回購交易的主要內容。
4、證券市場監管體系
掌握證券市場監管的意義、原則、目標和手段;證券市場監管的內容和證券市場監管機構的主要類型、職責;證券市場自律性監管的主要內容。
5、證券市場對外開放
掌握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的發行、上市條件。
掌握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概況。
(五)期貨基礎知識
1、期貨市場概述
掌握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遠期交易的關系;期貨交易的基本特徵和功能。
掌握期貨交易所的性質與職能。
掌握期貨結算基本制度。
掌握期貨中介機構的職能、性質和作用。
2、期貨合約與期貨品種
掌握期貨合約的概念、主要設計原理。
掌握期貨品種的分類;國內國際主要期貨品種。
3、期貨交易制度與期貨交易流程
掌握期貨交易制度及交易流程。
4、套期保值
掌握套期保值概念、原理與操作原則;套期保值者的特點與作用。
掌握套期保值的種類及適用對象和范圍。
5、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掌握期貨投機定義;期貨投機與套期保值以及股票投機的區別;期貨投機的作用、原則與方法。
掌握期現套利的概念及其應用。
6、金融期貨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種類及應用;股指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的種類及應用。
7、期權與期權交易
掌握期權的含義及特點;期權的分類及各類期權的概念;期貨期權合約的主要內容;權利金、執行價格;期貨期權與期貨的關系。
8、期貨市場監管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內容。
G. 自07年金融危機以來,國家採取哪些政策來恢復經濟
轉播 應對年的經濟危機,得益於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從2008年一季度到2009年三季度,中國經濟走出了一個漂亮的「V」型反轉態勢,「保八」大勢已定。使中國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機的谷底。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需要標本兼治、短長結合。短期問題要靠需求拉動,長期問題還是要靠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現在的態勢是,包括依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增加需求的短期政策力度已足夠大,並且看到了效果,並成夠實現了GDP增長率保八的任務。 加快推動產業升級,要發揮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關鍵性作用。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小企業更是主體中的主體。從生產來說,規模經濟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像高技術產業。高技術產業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它的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你增加一個產品,幾乎是不需要成本的,所以它的規模意義非常重大。但技術創新可不是這樣,規模往往是不經濟的。西方國家的技術創新主要是來自小企業,我國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國家統計局和工商聯前幾年有一個調查,70%以上的技術創新都是來自中小企業。所以,我國果斷投入4萬億人民幣,以拉動內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實際效果。
政府要在技術創新、提高效率上正確發揮作用。首先,首先要解決增長模式轉變的制度性障礙,建立一個尊重規則和法治的市場環境。其次,政府的扶持方式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引導孵化創新技術等。第三,諸如政府指定技術路線、產品路線,都是不當為而為的表現。最近一些年,中國經濟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而國際經濟體系存在的問題,在中國早就有反應,根本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這種粗放的增長方式通過出口導向的政策,就和世界金融體系聯系在一起了。
中央採取的調控措施已經出台,效果將會逐步顯現,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要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把改革推進下去,包括金融外匯制度的改革,要素市場的改革,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以此來建立一種制度和規則,來規范我們在經濟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的平穩有序增長。
H.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資本主義出現亂象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資本主義出現亂象背後的根源就是資本主義的國家性質,也就是生產資料私有制。
I. 問: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對充分就業目標都更為關注
選B。C和D是文章的背景而非主要內容。A選項並未在文章中有體現。
J.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遇到了哪些問題其根源是什麼
2008年10月,冰島發生一個重大的銀行和財政危機,並導致冰島貨幣冰島克朗對歐元的匯率貶值30%。
當天晚上冰島國會通過了緊急法案,授與政府有較大的許可權來接管和整頓銀行。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和格里特利爾銀行(Glitnir)兩家銀行被政府接管,同時政府也對冰島最大的銀行Kaupthing提供紓困方案。
10月6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決定暫時停止管制市場下由格里特利爾銀行、Kaupthing銀行、冰島國家銀行、Straumur投信、Spron投信、Exista投信等銀行所發行的所有金融工具的交易。
在10月6日工作日開始前,法國銀行BNP Paribas繼荷蘭政府將富通金融集團(Fortis)於荷蘭的業務國有化後,接收其所餘下的資產。在10月6日星期一,丹麥、奧地利、可能還有德國,以及愛爾蘭和希臘,替國內的銀行存款做擔保。
其後,代表英國重要上市公司的金融時報100指數錄得歷來最大的跌幅。10月7號周二消費者貸款救援計劃排入英國國會議程。在10月6日德國總理安格拉·多羅特亞·梅克爾宣布政府會對德國私有銀行的所有存款進行保障。政府又宣布一個挽救德國借貸公司The Hypo Real Estate(HRE)的計劃。
在同一日美國紐約的道瓊斯工業指數重挫,在收盤時指數跌破了10,000點,即從2007年10月9日時的指數創下超過14,000點的高點時,所累積的跌幅為30%。在巴西和俄羅斯的股票交易市場於當周一宣布休市,以防止之後可能發生的股價重挫情形。
10月7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布接管冰島國家銀行。同一天,冰島中央銀行宣布俄羅斯答應將提供40億歐元借貸。
然而這個消息很快的遭到俄羅斯官方的否認,並要求冰島財政部長必須更正稍早之前所做出,有關俄羅斯接受借貸給冰島的討論聲明,這一項否認是出於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Dmitry Pankin。
然而,稍後俄羅斯財政部長Alexei Kudrin便承認有收到這樣的請求,而俄羅斯正面回應,僅表示周內稍後冰島有派員到莫斯科開會,為金融議題展開討論。標准普爾更將冰島的外匯信用評級由A-/A-2下調至BBB/A-3,又將當地貨幣信用評級由A+/A-1降至BBB+/A-2。
標准普爾又將冰島銀行業風險組別由第五組改為第八組,並表示「於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中,累積的違約和重整貸款恐占冰島銀行業總輸出貸款35%到50%,等同於一半的放款有被倒賬風險。」
就在同一日,俄羅斯總統宣示了一項對於俄羅斯國內銀行360億美元的紓困案。一些國家和地區宣布了增加或更新的存款保證金額度:台灣政府提出將存款保障金額度提高兩倍至新台幣300萬元(92,000美元);
而歐盟協議增加存款保障金額度為每一位歐盟存戶至少5萬歐元,部分歐盟國家宣布提高存款保障金的上限:荷蘭、西班牙和比利時政府宣布他們給予每一位存戶存款保障金上限至10萬歐元。
而英國政府在10月8日星期三早上宣布,將提供250億英鎊購買"第一層機構"(等於政府入股買下優先股,簡稱"PIBS")的紓困案給下列金融機構,包括:艾比銀行、巴克萊銀行、HBOS、匯豐、Lloyds TSB、全國房產協會、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和渣打銀行。
而其他金融機構會有另外的250億英鎊的紓困,包括在英國設立分行的外國銀行。「總體來講政府在英國銀行系統和經濟中扮演公共團體的角色」。計劃也包含增加政府舉債上限,提供公平互助,履約國際承諾。計劃被認為是將企業半國有化。
10月8日星期三,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加拿大央行、瑞典銀行和瑞士銀行於國際標准時間11:00時共同宣布調降基準利率0.5%,而中國人民銀行也隨後跟進調降基準利率。
在10月8日當天全球股市均呈現重挫,其中日本跌幅更達到9%,俄羅斯股市盤中暫停交易,而印尼股市在早盤大跌之後也停止交易。在美國,受到聯准會調降利率影響,股市停止下跌。同一天美國聯准會再提供378億美元借貸給AIG集團,援助AIG集團的總金額達到850億美元。
10月9日星期四,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接管冰島國內最大的銀行Kaupthing Bank。由於冰島限制當地銀行所有存戶提款(當中包括海外客戶存款),造成冰島和英國的關系緊張。
原因
最初的流動性危機在事後被觀察認為是由於更早以前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中按揭貸款違約和法拍屋急劇增加所引發的。英國的第五大貸款機構北岩銀行是首批遭遇危機沖擊的對象之一。
該行已經無法借到足夠的額外資金來償還那些2007年9月中旬到期的債務。由於沒有持續的現金流注入,其所經營的高杠桿性質的業務無法支撐,最終導致其被政府接管,並顯示出了這起很快便降臨到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危機的早期跡象。
在過於寬松的授信標准下的過度借貸為美國房貸泡沫的特徵之一。信用泛濫並導致大量的次級按揭(次級貸款),投資者認為這些高風險的貸款會被資產證券化而緩和。
(10)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公務員考試題擴展閱讀:
全球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是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導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到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次貸危機的爆發瞬間就影響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邊國家,其范圍也遠遠不僅僅是次貸危機方面,而是蔓延到整個金融行業。
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佔GDP約6%,因消費的產品遠多於其生產的產品,美國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極大得影響了其他地區的經濟,一度造成世界各國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