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必然做出的四個基本金融決策是哪四個
1、戰略規劃
2、資本預算
3、融資
4、營運資本管理
B. 公司金融三大決策具體分析(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股利決策)並說明影響三大決策的首要問題是什麼
投資決策分析:
投資規模決策分析,社會的發展要求盡可能多地進行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方向決策分析,投資方向決策分析就是以經濟發展戰略為指導,根據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要求,確定固定資產投資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之間的分配比例。
程項目投資決策分析,指對於待選工程項目及其各種投資方案進行評價比較,依據項目的可行性和預期的社會經濟效果而決定取捨的選擇過程。各國進行投資決策分析的經濟依據是不一樣的。
參考地址:http://ke..com/view/993556.htm
籌資決策分析
為滿足企業融資的需要,對籌資的途徑、籌資的數量、籌資的時間、籌資的成本、籌資風險和籌資方案進行評價和選擇,從而確定一個最優資金結構的分析判斷過程。資決策所影響和改變的是企業的財務結構或資本結構。
參考地址:http://ke..com/view/113113.htm
股利決策分析
股利分配決策(Dividend distribution decision)是企業對有關股利分配事項的決策。企業取得的利潤按照國家規定作相應的調整,依法交納所得稅後,才能對稅後凈利潤進行分配。
參考地址:http://ke..com/view/1259232.htm
影響投資決策的首要問題一是負債融資引起股東—債權人利益沖突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其二是負債融資對股東—經理人利益沖突的相機治理作用對企業投資行為
經理人非理性行為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參考地址:
http://www.jjxj.com.cn/articles/15981.html
影響籌資決策的首要問題是股權結構與投資回報。股權結構確實影響了公司的籌資決策。
影響股利決策的首要問題是股利分配的稅收差異 最優控制問題 股利決策 資本利得稅 企業 所得稅 經營期 股東 權益資本
希望能幫到你!~~~ 順便祝你新年快樂!~~
C. 企業做出的四類金融決策是
戰略規劃決策 資本預算決策 融資決策 營運資本管理決策
D. 生活中的金融決策有哪些
10月24日央行降准降息,人民幣利率下調,國家投放7萬億融市
E. 公司金融管理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 公司金融管理的基本內容:投資決策;融資決策;資產管理決策。
2. 企業的基本組織形專式:獨資企業,合屬伙企業,公司制
3. 公司制企業的優點:有限責任;易於籌集資本;所有權的可轉讓性;續存性;經營的專業化
缺點:雙重納稅;內部人控制;信息公開。
4. 公司目標通常表達為獲取利潤的最大化,嚴格講是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
5. 金融系統: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債務市場與股權市場;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證券交易所和場外市
場。
6. 金融工具:債務證券;資本證券;衍生證券。
7. 利率風險結構:違約風險,流動性,稅收,期權特徵。
F. 論述公司金融決策應該依據什麼目標給出原因
公司金融決策當然應該根據能否盈利來作為自己的目標題,因為企業就是以盈利為目標的經濟組織。
G. 企業融資決策
近期企業的情況
自2007年8月14日《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正式實施以來,我國公司債的發展經歷了2008年的火爆、2009年的沉寂,在2010年再次起航。2010年,證監會全年核准25家公司債券發行,融資603億元,並與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上市商業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到了2011年,公司債全年發行規模就達到了1100億元,超過2010年全年的兩倍。2011年11月,證監會又正式啟動創業板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的工作,允許創業板上市公司向不超過10家的特定對象發行公司債券。
目前,申請發行公司債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三類行業。第一類是電力等公用事業類上市公司;第二類是石油、鋼鐵等能源類上市公司;第三類是房地產類上市公司;從申請發行規模來說, 區間分布比較分散,發行規模在2.5 -50 億元之間不等;從擬發行公司債券具體形式來說,年限普遍為十年左右,利率略高於同期企業債水平、但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有部分公司採用了櫥架發行模式。即一次核准,分次發行;從申請獲得核准時間來看,審批節奏較快。
相對於股權融資和銀行信貸,我國公司債的發展相對來說滯後,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對債券發行規模、審批制度、發行利率、發行主體的限制;法律形式、內容、執行上的缺陷;銀行貸款的成本更低,程序更少,資金到位迅速;企業大股東攫取控制收益,經理人的內部人控制,投資者的觀念等以及中介結構發展不力、稅收影響等共同造成了公司債的滯後發展。
市場准入條件相對較低。首先沒有關於盈利狀況的要求,其次沒有對於凈資產額的要求。一方面是因為創業板市場面向的是中小企業,看重的是企業的增長潛力,而不是現時的財務基礎;另一方面是知識經濟形態的出現使對企業的衡量標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評價一個企業的最重要指標開始傾向於其擁有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成果等。這些指標是現代投投資者判斷企業是否值得投資時的重要決策基礎。
主要面向新型的高成長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板的主要目的是創造一個讓從事創新性、有市場潛力行業的中小企業能夠得到金金融幫助的環境,這類高成長性公司在發展初期規模較小,在主板市場上很難上市。
更加註重嚴格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創業板市場的靈魂,是上市公司、交易所與投資者之間溝通紐帶,也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進行投資決策的基本依據。由於高新技術和高成長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信息披露是否及時、准確就成為創業板市場運作是否成功的關鍵。
高風險性,監管更加嚴格。由於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規模較小,屬於新型產業,公司處於初創時期,創業板上市公司財產評估體系難以確立,從而導致諸多不穩定因素,容易產生內幕交易和被少數人操縱現象。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監管通常比主板市場更加嚴格,體現出創業板市場的「寬進入,嚴監管」特點。
據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創業板掛牌企業332家,7月20日,創業板首批半年報出爐,上海凱寶凈利潤同比增長44.09%,朗源股份和隆華傳熱中期收入均出現下降,隆華傳熱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16.1%。數據顯示,創業板自掛牌上市以來,總體趨勢是向成熟的方向發展,但只有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摸索實踐,尋找相應的解決之道,才能使中國的創業板市場稱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創造一批不斷成長的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業。
業板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有利影響
籌集巨額資金。在資本市場發展較完善的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可達70%以上。我國創業板的推出為中小企業籌集資金帶來了新的途徑。在2009年,有36家創業板公司完成IPO,實際募集資金204.09億元。2010年117家創業板公司實現IPO,實際募資963.34億元。2011年有128家創業板公司登陸A股,實際募集資金793.38億元。2012年上半年,有51家創業板公司登陸A股,實際募集資金244.97億元。至此,創業板公司已達332家,累計募集資金總額為2,205.78億元。
創業板不是為創業公司服務,而出現了大量成熟公司在此掛牌。從28家創業板公司成立時間來看,成立10年以上的企業達到12家,而成立5年以下的企業只有不到5家公司。
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必須符合「兩高六新」要求,即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上市的28家企業並不符合要求。有相當部分的企業是經營傳統產業或傳統產品的,如電力、化工、機械、運輸等,毫無創新痕跡。我國創業支持創業型、成長型企業,而現存的問題卻把創業板與中小板,甚至主板市場相混淆,使得那些真正處於初創時期、規模較小、經營前景有較大不確定性的企業無法取得有效的融資渠道。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企業家創造創新型、科技型企業的積極性。
)「超募」現象明顯。2011年和2012年以來,盡管A股市場低迷,但新股超募現象仍比比皆是。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6月21日,80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合計IPO融資約397.5億元,平均每家不到5億元;超募143.9億元,平均每家1.82億元。對比2011年,當年IPO的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平均單家公司融資額達到6.8億元,平均超募資金約3.38億元。而2010年,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平均融資額達到8.9億元,平均超募5.4億元。從已公布的超募資金用途來看,在已安排超募資金使用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用於歸還銀行貸款、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及增資子公司的超募資金達到超募資金的60%。一邊是創業板上市公司超募資金利用效率的低下,一邊是大量瀕臨破產、急需救命資金的中小企業,資源浪費、失衡嚴重。
H. 金融企業決策信息來源有哪些
財務決策信息是服務於財務決策的財務預測信息以及反映財務決策結果的財務計劃和財務預算信息等,這些信息主要用於滿足企業高層決策者的需要。
企業的業務資料庫記錄了公司所有業務循環活動的數據,是企業進行各項決策的最主要的數據來源。
專業咨詢機構的研究報告是指專業咨詢機構提供的具體企業的資信狀況調研報告、某具體產品的市場調研報告,或是關於國家和國際金融、經濟趨勢、重要產業發展政策等方面的調研信息。
企業還可以通過各類展覽及會議收集到關於某一產品、某一行業主要企業、客戶及苑爭對手的具體信息。
通過實地考察可以獲取第一手感性資料,並與有關企業建立初步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