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借代寶不還錢會上徵信嗎
目前,還沒有哪家網貸平台直接接入了央行徵信系統。而一些網貸平台因為和銀行機構有合作,這種情況有可能被納入徵信系統里。為幫助p2p網貸公司實現信貸信息共享、防範信用風險,央行徵信中心通過下屬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建成網路金融徵信系統,目前已接入了數百家網貸機構。今後,網貸機構接入徵信系統可能是個趨勢。
一般來說,使用螞蟻花唄、京東白條這些產品進行購物分期,消費記錄並不會出現在個人徵信報告之中。因為花唄、白條等是一種信用支付工具。而用支付寶、借唄、借貸寶等網貸,借款信息可能會出現在央行的個人徵信報告中。也就是說,如果在網路上使用借貸項目,出現嚴重逾期,是會出現在徵信報告里的。其原因是借唄主要對接的是阿里小貸的貸款,所以徵信報告中很可能體現為「小貸公司發放的信用貸款」。
無論是申請電商小貸產品或是銀行傳統的信貸產品,都應將貸款金額控制在自己的還款能力之內;同時要按時還款,否則產生逾期罰息,也會給個人信用帶來污點。如非必要,不宜申請過多信用卡。而一旦信用產生污點,應該及時止損。個人的不良信用記錄一般會保存5年,在結清所有欠款以後,這五年裡保持好的信用消費習慣,個人的不良信用記錄也可以修復。
如果用戶頻繁使用網路借貸,且不能按時還款,還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銀行業務,如申請貸款遭遇質疑等。
資料來源--光明網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6-09/21/content_116346131.htm
Ⅱ 怎麼進nfcs網路金融徵信系統查詢網站
你好,你需要登錄徵信中心網站,然後注冊以後,驗證相關信息以後即可查詢
Ⅲ 網貸平台以後能和央行徵信系統聯網嗎
網貸平台不是以後能不能與央行徵信聯網,其實這項工作早就做了,截止到2015年2月份已經有400多家平台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徵信系統除了央行的外,還有多家第三方徵信中心。央行的徵信系統暫時是免費接入的。
央行徵信中心通過下屬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資信),建成了網路金融徵信系統(NFCS),截至2014年12月末,共接入網貸機構370家,收錄客戶52.4萬人。而上海資信徵信業務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接入NFCS系統的網貸平台以每月幾十家的速度在增長,截至2015年1月末,接入的網貸平台已經超過400家,未來可能有收費計劃。
接入徵信系統只是比較有效的防範措施,但所謂防君子防不了小人,並不是說接入了徵信系統就一定安全。
Ⅳ 徵信系統的建設背景是什麼
現代金融體系的運轉,離不開信用生態的支撐。徵信作為信用生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在數據與應用之間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
我國的徵信體系建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初。1932年6月6日,我國第一家信用調查機構———中國徵信所,在上海宣布成立,標志著中國徵信業的開端。這家機構由當時的浙江實業銀行等五家銀行發起設立,收集的信息比較簡單,主要為當時的企業服務。據說該機構目前仍然在台灣經營。
自我國出現最早的一家徵信機構到現在,已經有了八十多年的歷史。但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徵信業才進入了真正的發展階段。縱觀行業歷程,大體可將我國徵信行業的發展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探索階段:20 世紀80 年代後期—1995年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適應企業債券發行和管理,中國第一家信用評級公司——上海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於1988年成立;同時,為滿足涉外商貿往來中的企業徵信信息需求,對外經濟貿易部計算中心和國際企業徵信機構鄧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國和外國企業的信用報告。
我國第一家社會化專業資信評估機構——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於1992年成立,在至今的十餘年間創新開發了數十項信用評級業務,包括企業債券評級、短期融資券評級、中期票據評級、可轉換債券評級、信貸企業評級、保險公司評級、信託產品評級、貨幣市場基金評級、資產證券化評級、公司治理評級等,為其後來開展徵信業務積累了大量數據和經驗。此後,一批專業信用調查中介機構隨之相繼出現,企業徵信的雛形在這一階段開始顯現。
二、起步階段:1996年—2002年
這一時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商品「買方市場」的初步形成,銀行信用和商業信用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客觀上對信用調查的市場需求也在增加,從而加速了我國徵信行業的發展。在此階段,人民銀行及政府機構在徵信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布局。
1997年,人民銀行開始籌建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銀行將企業貸款情況報給人民銀行,錄入信貸登記咨詢系統。當企業向其他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可以到人民銀行系統去查詢以此來防止多頭借貸、防範欺詐等行為。這一系統被業內視為企業徵信系統的前身。
1999年,上海資信公司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個人信用徵信系統——上海個人信用聯合徵信系統。
大事件
1996
人民銀行在全國推行企業貸款證制度。
1997
上海開展企業信貸資信評級,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上海市進行個人徵信試點。
1999
社會信用體系概念在我國首次被提出。
7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了上海資信有限公司,開始從事個人徵信與企業徵信服務。
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上線運行。
2001
深圳市政府正式頒布了《深圳市個人信用徵信及信用評級管理辦法》,是國內首次以政府令形式發布的並首次為個人信用徵信定規的政府規章。
2002
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建成地、省、總行三級資料庫,實現全國聯網查詢。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等 零壹財經整理
三、規范階段:2003年—2014年
2003 年,國務院賦予中國人民銀行「管理信貸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職責,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徵信事業邁出了前進的大步。
同年,上海、北京、廣東等地率先啟動區域社會徵信業發展試點,一批地方性徵信機構設立並得到迅速發展,國際知名信用評級機構也先後進入中國市場。
200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正式在上海掛牌成立。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央行徵信中心已建成世界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徵信系統。截至2015年末,央行徵信中心有效覆蓋8.8億人信息,其中3.8億人有信貸記錄。
2014年,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徵信機構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開展的企業徵信機構備案工作正式開始。我國徵信史上第一家拿到企業徵信備案資質的機構是中誠信徵信(備案號10001),至此企業徵信開始走上規范化發展的道路。據源點信用方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完成備案的企業徵信機構已超過135家,較去年年中的70多家增加了近一倍。
四、市場化發展階段:2015年—至今
隨著監管和立法機構對徵信行業重視程度的提高,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出台,我國徵信行業逐漸走上規范化的道路,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今年6月,央行徵信管理局日前向各大徵信機構下發了《徵信業務管理辦法(草稿)》(以下簡稱《草稿》)。《草案》對徵信機構的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加工、對外提供、徵信產品、異議和投訴以及信息安全等徵信業務的各個環節做出了規范。
而剛剛過去的2015年更是被稱為「中國個人徵信市場化元年」。這一年裡,人民銀行、國務院等相繼發布了多份指導意見或監指引,首次對個人徵信機構的要求進行了細化,為中國徵信行業的發展壯大提供製度保障。
2015年1月5日,央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准備工作的通知》,公布了首批獲得個人徵信試點機構資格的8家機構名單。此舉標志著中國個人徵信業向市場化、商業化發展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在這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內,以芝麻徵信、中誠信徵信為首的個人徵信機構動作頻頻,各類個人徵信產品層出不窮,包括芝麻分、萬象分等個人信用評分,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中。
相對於新創生態聚合類徵信機構(如芝麻信用),以中誠信為代表的三家老牌徵信機構通過徵集傳統徵信數據及部分特色行業或區域數據,一方面採用較為系統、成熟的徵信模型和技術,深耕金融服務領域;另一方面,對多元大數據的使用以及創新互聯網技術的研究探索,老牌機構們都在以積極開放的態度進行著。
以中誠信徵信的萬象分為例,據中誠信徵信方面介紹,萬象分是基於公司10多年為銀行提供個人信用評分的實踐,結合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優化升級的個人評分,從身份屬性、信用記錄、履約能力、行為特質、社交影響等五個維度綜合考量個人信用,是300-900分區間內的綜合信用評分。目前萬象分大約能覆蓋全國3億用戶。而之所以能夠做到大范圍覆蓋和較為精準的評分,主要得益於中誠信徵信在數據方面的先天優勢。早在2002年,中誠信徵信就已經開始以部門形式存在並著手開展徵信業務。可以說,中誠信徵信在起步上遠早於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徵信機構。而中誠信集團始創於1992年10月8日,是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從事信用評級、金融證券咨詢和信息服務、徵信服務、市場調研等業務的股份制非銀行金融機構,至今已有十餘年歷史,無論是信用數據的積累還是行業經驗的沉澱,都給中誠信徵信公司在徵信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隨著政策法規的出台,徵信業未來將會向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已超9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超過37萬億元。目前國內有630家銀行,近9000家小貸公司,近2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螞蟻金服、網路金融等互聯網巨頭。
根據波士頓咨詢中國個人金融市場模型預測,未來五年我國的個人信貸余額將以年均復合增長率14%左右的速度拓展至約55萬億,由此可見,未來幾年徵信市場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各家徵信機構如何在各自發展的同時共同塑造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找到競合的平衡,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Ⅳ 我國互聯網金融徵信的運行模式是政府主導型的嗎
不是政府主導型
有行業協會建立的徵信系統,更主要的還是市場化機構
比如,(1)互聯網金專融行業信用屬信息共享平台。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組織建立的國家級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2)小微金融風險信息共享平台。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支付清算服務行業自律組織,於2015年8月上線互聯網金融風險信息共享系統,2016年更名為「小微金融風險信息共享平台」。(3)網路金融徵信系統NFCS。由央行徵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資信建設運營的網路金融徵信系統NFCS於2013年7月1日上線試運行,旨在幫助網貸行業實現信貸信息共享,防範網貸借款人身份欺詐、過度負債、惡意違約等信用風險,通過強化信用約束,充分發揮失信聯合懲戒作用。
以上平台有官方背景。更多的平台,如同盾科技、算話徵信、前海徵信、芝麻信用、騰訊信用、鼎鑒徵信等等,都是民營機構
Ⅵ 2014.07 嘉銀金融加入上海資信網路金融徵信系統(nfcs)是什麼意思
上海資信是國有控來股的也是國內源首家徵信公司,雖然是國家控股,國內首家,不過說破大天也只不過是家公司而已,所謂的加入他的徵信系統就意味著被他記錄,但僅僅是記錄而已,沒有卵用。
舉個例子,我們去銀行貸款,我們個人也會被央行的徵信中心(央行的徵信中心是央行下屬部門,屬於金融監管當局)記錄,但是這並不能保證我們不會不還貸款。這不過如果你不還貸款,央行的徵信中心就會下調你的信用等級。這其實屬於馬後炮。
總結一下,就是噱頭而已。真要是嘉銀金融破產了或者捲款逃跑了,跟這個上海資信毛關系都沒有。嘉銀金融要是破產了,上海資信所能做的也不過是下調下他的信用等級,然而人家都破產了,下調等級能把錢追回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