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特朗普支持一帶一路 特朗普會不會加入「一帶一路」
很遺憾,一帶一路不包括美國
『貳』 如何讓特朗普對「一帶一路」更感興趣
據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詹姆斯·伍爾西(James Woolsey),11月10日批評奧巴馬政府反對組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是一個「戰略錯誤」。他表示,希望特朗普對待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更加熱情」。
無獨有偶,我曾於11月9日在媒體撰文分析,由於當前環球經濟仍低迷,身處地球村的美國會受波及,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增加全球總需求,助力全球經濟向前,是對現有國際秩序、發展路徑和方式的有益補充,預料在特朗普任內,他或會改變上屆政府對「一帶一路」、「亞投行」的抵制立場,改為增加接觸,甚至是與中國展開合作。
既然雙方觀點趨於一致,那麼,中國政府該拋出什麼「橄欖枝」,才能令特朗普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更加熱情,乃至是展開合作呢?我認為,可以考慮在以下的領域發力。
我比較認可有中國學者提出的「一帶一路」需要文化經濟學的概念,我在今年初出版的《「一帶一路」經濟學》一書中已提出,「一帶一路」需要文化+經濟結合的產品,才能給世界各國帶來新公共產品的需求。
這是因為「一帶一路」 若僅是經濟事件,恐因缺乏文化內涵,難獲沿線國家的文化認同,未能產生持久力;若僅是文化理念,則不能給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好處。而且,縱觀在全球合作中地位吃重的歐美國家,他們給世界各國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正是文化+經濟的結合體。
以歐洲為例,我以往多次指出,歐洲主要給各國提供三種公共產品和服務,我簡稱為「三名」。一名,是名車,背後是歐洲工業4.0的高端製造業文化,以德國、法國為代表。二名,是名表,背後是歐洲精細的製作工藝文化,以瑞士為代表。三名,是名牌服裝,背後是時尚、潮流文化,以義大利、法國為代表。
至於美國,則提供了「三片」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一片,是薯片,無論是麥當勞還是肯德基,背後是美國的快餐文化。二片,是好萊塢影片,背後宣揚的是美國的文化價值觀。三片,是計算機、手機晶元,背後代表的是美國的創新文化。
無論是歐洲的「三名」,還是美國的「三片」,都引導了世界潮流,推動了全球科技的進步,其中衍生出各種與「三名」、「三片」的相關產業,既推動了歐美自身的經濟發展,又推動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對此,「一帶一路」建設,既要有產品,產生經濟效益。又要有文化,產生影響力,這樣的公共產品,才有真正的影響力,才能帶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此獲得各國的認可。
但是,如果「一帶一路」僅是提供文化+經濟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雖然並非是要顛覆既有的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而是對國際現有的秩序、發展路徑和方式提出補充和完善,卻在客觀上可能會對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現今的公共產品帶來競爭。另一方面,對深具商人特性,對成本收益、對如何獲取更大利益更感興趣的特朗普而言,這些公共產品和服務對其吸引力還不夠大。
如果希望特朗普對待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更加熱情」,我認為「一帶一路」除了文化+經濟之外,還需要再加上金融領域的互聯互通,以此提高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對「一帶一路」的熱情和興趣。
首先,我曾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出,隨全球各國金融系統趨於互聯互通,「金融語言」已漸成為國際共同的語言,各國民眾對企業上市,股價、股市的波動等共同的體驗,已產生了具有廣泛認同性的「通感」。在這種「通感」面前,不同的語言、風俗、民族和國籍都不再是界限。
加強「一帶一路」在金融領域上的互聯互通,有助於加快各國認可和接受「一帶一路」倡議。雖然不少讀者會認為金融比較「離地」,但若設計得當,也可很「落地」。可考慮「落地」的措施有兩個,一是推動更多中國上市公司「走出去」,二是推動成立「一帶一路」融資平台。
在推動更多中國上市公司「走出去」方面,中國政府可先引導、推動已在金融市場上市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走出去」。這些上市公司要啟動投資,相當大一部分投資資金會在金融市場,尤其是國際金融市場籌集。多了國際投資者的參與,一方面所投資的項目增加了國際持份者,有利於減輕投資風險,另一方面,中國上市公司可產生「雁行效應」,為歐美的養老基金、中東的主權基金帶來新的投資路徑。再者,外國投資者如果參與投資了這些「一帶一路」項目,若不想投資虧損,料會想方設法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減少「一帶一路」建設的阻力。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目前自貿區等地區先行先試,推動成立一個獨立於內地股市的「一帶一路」融資平台。如果能夠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企業到中國新設的「一帶一路」融資平台來,一方面這是資金融通的體現,另一方面,又可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畢竟,沿線國家的企業過來上市,籌集的資金是人民幣,更多國家持有人民幣,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更重要的是,能夠前往中國「一帶一路」融資平台集資的外國企業,都是沿線國家的大企業,主導或部分主導其所在國家的產業發展趨勢。對於平台上的投資者,它們每年、每個季度都必須發表業績報告,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和准備推進的業務的報告,中國企業通過這些報告,可以分析出一些沿線國家的真正所需,這是有助於中國進行國際產能合作,以及國際產業分工的一個途徑。而對於中國民眾而言,現在中國企業、民眾手上資金十分充沛,但卻無更好的投資渠道,「一帶一路」融資平台的設計,可給他們帶來一個新的渠道,投資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
如果希望美國未來參與「一帶一路」、亞投行,上述兩點的金融領域合作很可能是一個突破口。盡管特朗普與華爾街財團支持的希拉里理念並不相同,但作為一個地產開發商,他多年來投資、融資經驗豐富,與金融機構頻繁打交道,對金融市場的邏輯和語言同樣非常熟悉。若「一帶一路」建設可在金融領域發力,會更容易找到特朗普的興奮點。在這種金融「通感」下,相信特朗普能迅速了解「一帶一路」的利益所在,與其眼見利益旁落他國,不如自己也參與分一杯羹。
在金融領域另一個可能是特朗普興奮點的地方,是國際新金融規則的制定和完善。隨互聯網迅速發展衍生出金融科技,帶來了新的金融產品,綠色金融的發展也成大勢所趨。面對金融業的新情況,新的交易模式和市場游戲規則,目前全球金融治理未能與時俱進,大多仍糾纏於傳統的金融市場和產品,未來,金融體系的國際協作必不可少。當前,中國在金融科技及綠色金融領域已走在前列,美國若拋開中國制定和完善國際新金融規則並不大實際。美國與其拋開中國,不如和中國一起合作、協調,在金融監管制度、監管框架、法律框架等方面加強對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的監管、引導,使之滿足促進全球金融發展、完善治理的新需要。這也是美國利益得到滿足的一個體現,精於利益計算的特朗普相信不會錯過。
因此,如果「一帶一路」只有文化+經濟,對特朗普政府而言,只是一個選擇。如果「一帶一路」除了文化、經濟,還有金融,那對特朗普政府來說,可能是一個必需。「一帶一路」的文化+經濟+金融,會產生一個強大的誘因,促使特朗普政府對「一帶一路」更有熱情,未來或增加他對「一帶一路」合作的興趣。結果是否真如我所料,特朗普會與中國在「一帶一路」上展開合作,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叄』 特朗普對哪八國的旅遊禁令已經全面生效了
美國國務院:特朗普對八國的旅遊禁令全面生效。
據悉,今年1月份,特朗普首次針對幾個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發布了旅行禁令。3月份又發布一份修訂後的禁令,此前該禁令被聯邦法院否決。修訂後的禁令在9月的一場漫長的法庭爭辯後,被現在的版本所取代。而這一被美國最高法院批準的禁令,是這項「爭議政策」的第三個版本。
目前,這一裁決的長期影響還無法判定,但正如馬里蘭州地方巡迴法庭此前的裁決中所說,這一針對包括8個國家超過1.5億人的基於國籍的旅行禁令是前所未有的。對於這種明顯的基於國籍的歧視是否違反聯邦法律,以及總統對於移民法有多大酌情處理權,仍然存在巨大爭論。
一些中東媒體認為,旅行禁令的出台,是特朗普在履行他的競選諾言,也是為了體現「美國優先」的立場,更是出於特朗普及其團隊對穆斯林的一貫偏見。今後,美國和伊斯蘭國家的關系將更加緊張,中東局勢也因此更趨復雜。
『肆』 美國為什麼從抵制到觀望,最後才決定出席"一帶一路
這是特朗普和奧巴馬的施政風格不同,奧巴馬用的是冷戰思維,選邊站隊;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在不放棄冷戰思維的前提下只要是對自己有利可圖的事情,他就會做,同時這也是一種政治干預
『伍』 美國威脅將永久「斷供」並退出世衛組織,世衛會反制嗎
特朗普:群太多了,手機太卡反應不過來得多退幾個群!美國要做一隻安靜快樂的貔貅!把世衛遷出美國,停止向美國提供任何有關世衛信息,同時也不接受來自美國的各類有關健康衛生信息,停止各國同美國之間的公共衛生研究與合作!
可笑的美國,敗家子的特朗普,不但要敗完了美國的家產,還要自絕於世界。世衛組織是國際獨立組織。一個強盜國家,怎麼能讓你干預破壞呢!世界各國是不能容忍不能答應的!如此操作,只會自取滅亡!!
美帝退出世衛,立馬就會拉著盟友成立一個新的組織,並且他們的盟友不用懷疑肯定會積極參與的,這樣世衛就很被動,完全可能會被架空,失去話語權,淪為不入流機構,現在世衛應該是很被動,雖然我們情感上不願意接受,但是現實就是國際性組織缺誰都可以,唯獨缺美國不行。
『陸』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看特朗普應對強勢的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柒』 特朗普來中國參加一帶一路了嗎
美國就是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之一;美國白宮派遣代表團出席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7年6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明確表態:美方願同中方在「一帶一路」有關項目上進行合作
『捌』 特朗普將帶商貿團訪華會有投資協議嗎
10月29日報道稱,預計將有約40名公司代表於11月8日至10日陪同特朗普總統對中國進行首次訪問,並簽署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據10月27日報道,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協商的最大協議之一是中石化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能源投資,這將給遭受颶風肆虐的得克薩斯州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帶來數千個就業崗位。
曾任中情局中國問題高級分析師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韋德寧稱,美方將向印度提供先進戰機並加強正在發展中的美印戰略夥伴關系。韋德寧說,特朗普政府希望拉攏印度,讓其進一步深入東亞和亞太地區。「自由和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理念將是美國亞洲政策的新口號。
報道稱,相關計劃於9月底首次被披露。當時,白宮宣布了特朗普的亞洲之行。特朗普政府認為「這一政策具有戰略與經濟價值。這似乎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某種回應」。
報道稱,特朗普將於11月10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提出美國對亞洲的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