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PI統計應該包括房價嗎
CPI統計包括房價。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變化對比、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1)國際金融統計cpi計價擴展閱讀:
CPI統計基本功能有以下六點: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PI
❷ 請問在哪裡能找到《國際金融統計》和《國際收支統計》這兩本書
第一,不知道這兩本書是否存在.
第二,如果存在,你可以去中國統計局網站去找
❸ GDP CPI個自在金融市場上說明了些什麼 ,兩這間有啥聯系關系
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GDP可能天天聽說,但是CPI和PPI未必所有人都理解。所以在此對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 一、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一國(地區)經濟在核算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最終產品總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顯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生產過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磨損價值,但不包含生產過程中作為中間投入的價值;在實物構成上,是當期生產的最終產品,包含用於消費、積累及凈出口的產品,但不包含各種被其他部門消耗的中間產品。 GDP的測算有三種方法:生產法: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收入法: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支出法: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隨著經濟日漸成為人們生活的焦點,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指標———GDP(國內生產總值)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盡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GDP,但真正能明白的人恐怕並不多。 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涉及的是經濟活動,是實實在在的。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有關報道中還提到,我國每年因為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國家工商總局統計,由於合同欺詐造成的直接損失約55億元,還有產品質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至少有2000億元,由於三角債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為2000億元,由於不合理的稅外收費和不必要的審批造成的各種費用約3000億元,另外還有逃騙稅款損失以及發現的腐敗損失等,正是這些因素造成無效成本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至少為10%—20%。 對此,許憲春說,上述報道中提到的概念很混亂,它們和GDP不是一個口徑,比如三角債、逃廢債務造成的損失、欺詐造成的損失等,這些概念和GDP都不是同一類概念。通常我們在計算GDP時使用的數據是來自統計部門、財政部門和各有關部門,如金融保險系統、鐵路系統、民航系統、郵電系統等,這些部門的數據均不會討論無效成本的概念。當然,GDP也不是萬能的,並非什麼數值都能往GDP上靠,否則容易造成混亂。 GDP值是如何確定的 國家統計局每年公布GDP數據是怎麼得到的呢?許憲春說,GDP計算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初步估計過程、初步核實過程和最終核實過程。初步估計過程一般在每年年終和次年年初進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數據只是一個初步數,這個數據有待於獲得較充分的資料後進行核實。初步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進行。初步核實所獲得的GDP數據更准確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許多重要資料,因此相應的數據尚需要進一步核實。最終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進行。這時,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種統計資料、會計決算資料和行政管理資料基本齊備。與前一個步驟相比,它運用了更全面、更細致的資料,所以這個GDP數據顯得就更准確些。 此外,GDP數據還需要經過一個歷史數據調整過程,即當發現或產生新的資料來源、新的分類法、更准確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則時,要進行歷史數據調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這是國際慣例。如美國在1929年至1999年之間就進行過11次歷史數據調整。 總之,每個時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階段的含義和特定的價值,不能因為在不同時間公布的數據不同,而懷疑統計數據存在問題。當然,我國在GDP的計算體繫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國長期採用的原產生於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統計核算體系,從實際情況看,不少地方已經滯後於時代的發展了。 二、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1年前價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它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教育和通訊;交通;醫葯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參考指標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近幾年來歐美國家GDP增長一直在2%左右波動,CPI也同樣在0%~3%的范圍內變化,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首先是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近兩年來GDP增長都在9%以上,CPI卻沒有多少波動,表面看來這可以說得上是「政府對經濟運行調控自如,市場行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內CPI大起大落,前後相差幾個百分點;一般情況下,除非經濟生活中有重大的突發事件(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國的CPI大幅波動有些異常。三是隨著CPI大幅波動,國內經濟一時間通貨膨脹率過高,民眾儲蓄負利率嚴重,一時間居民儲蓄又告別負收益,通貨緊縮陰影重現。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令人擔憂,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數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計算公式 CPI的計算公式是 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乘以100%。 CPI告訴人們的是,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一時間多花費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一組商品的費用為800元,而2000年購買這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那麼該國2000年的消費價格指數為(以1995年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說上漲了25%。在日常中我們更關心的是通貨膨脹率,它被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公式為T=(P1—P0)/P0,式子中T為1時期的通貨膨脹率,P1和P0分別表示1時期和0時期的價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紹的消費價格指數來衡量價格水平,則通貨膨脹率就是不同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的百分比。假如一個經濟體的消費價格指數從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麼這一時期的通貨膨脹率就為 T=(112—100)/100*100%=12%,就是說通貨膨脹率為12%,表現為物價上漲12%。 相關解讀 市場敏感度:非常高。 含義:十分流行的測算零售商品和服務價格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 發布新聞的網址: www.bls.gov/cpi 主頁網址: www.cpicpi.cn/www.bls.gov 發布時間: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時30分;在報告當月的第二周或第三周發布。 頻率:每月一次。 來源: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修正:沒有月度的修正。年度的變化會在2月份,隨1月GDP數據公布時做下介紹。修正能上溯到5年前。 為什麼重要:與就業形勢報告(非農)結合在一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就成了金融市場上被仔細研究的另一個熱門的經濟指標。它獲得關注的原因顯而易見:通貨膨脹影響著每一個人,它決定著消費者花費多少來購買商品和服務,左右著商業經營的成本,極大地破壞著個人或企業的投資,影響著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而且,對通貨膨脹的展望有助於設立勞動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財政政策。 消費者物價指數到底是什麼?它測量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200多種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200多種商品和服務被分為8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數每兩年修正一次,以使它們與人們改變了的偏好相符。 對匯率的影響:通貨膨脹對美元的影響不太明確。通常情況在一個健康的經濟擴張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來自通貨膨脹的上升,它將損害美元。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損害了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投資的價值,因此CPI的持續上升對美元有負面影響。 貨幣交易者對其他細微差別也十分敏感。例如,外匯市場的交易者認為美聯儲已經迅速行動並靈活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壓力,美元可能將保持它的價值甚至升值。 核心CPI 所謂核心CPI,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後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目前,我國對核心CPI尚未明確界定,美國是將燃料和食品價格剔除後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為核心CPI。這種方法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戈登(Robert J.Gordon)於197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國在1974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通貨膨脹,而當時消費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當時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發生的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主要是受供給因素的影響,受需求拉動的影響較小,因此提出了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來衡量價格水平變化的方法。從1978年起,美國勞工統計局開始公布從消費價格指數和生產價格指數(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的上漲率。但是,就是在美國經濟學界,關於是否應該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來判斷價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爭論,反對者大有人在。 CPI的意義 CPI物價指數指標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啟示性,必須慎重把握,因為有時公布了該指標上升,貨幣匯率向好,有時則相反。因為消費物價指數水平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經濟的景氣狀況,如果該指數下跌,反映經濟衰退,必然對貨幣匯率走勢不利。但如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匯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須看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如何。倘若該指數升幅溫和,則表示經濟穩定向上,當然對該國貨幣有利,但如果該指數升幅過大卻有不良影響,因為物價指數與購買能力成反比,物價越貴,貨幣的購買能力越低,必然對該國貨幣不利。如果考慮對利率的影響,則該指標對外匯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加復雜。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減弱,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弱。相反,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下降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強。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通貨膨脹上升同時亦帶來利率上升的機會,因此,反而利好該貨幣。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會導致"龍舌蘭酒效應",這是拉美國家常見的現象。 CPI或走高或為負數 1、為什麼我國CPI漲幅越來越快,08年8月又創新高,其根本原因是什麼?第一,中國的cpi權重和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美國 cpi中住房權重佔到四成, 而中國不計入cpi 。而中國cpi中食品的權重佔到三成以上於是食品價格的變動對於cpi的變動有很大的原因。cpi的權重改變周期很長往往跟不上人民生活的變化。比如,在美國cpi權重的變化往往是以十年為一個周期,而在98年時,cpi的比重中還不加入手機這個物品,所以,從這個來看中國的cpi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通貨膨脹率。第二,cpi中除去食品和資源價格後,有一個被稱為核心cpi的東西,而中國核心cpi沒有太大的變動。因為,在國際上來說由於各種原因往往食品和能源的價格變動會很大,所以有時候不被考慮為一個對於經濟衡量最重要指標。第三,中國食品的價格變化源於供需關系的原因,以豬肉價格變動來說,1,病情和整個食品產業聯動固然造成養豬成本提高,同時資料顯示在近兩年的時間里豬肉的價格一直趨於較低導致農民的對於養豬的積極性下降。即使被認為中國最好的豬肉行情的現在,養一頭豬的利潤只有250元左右,這還不到一個農民工出外打工兩個星期賺的錢。2,豬肉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說一頭豬從小到可以賣有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帶來的不只是幾個月才能滿足供應的問題。它有連帶效益,因為豬量少所以種豬一樣少,於是市場上小豬的數量也少,於是要改變情況不是一天兩天的事。3,中國產業結構決定在現在主要還是一戶一戶為單位的養豬為多,不能形成產業從而豬肉的成本過高,所以改變產業結構也不是急的出來的。加息對於改變以上問題沒有太多的作用,因為利息只對貨幣的供求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很難影響到豬肉價格,何況還要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加息不是問題的關鍵。而更重要的是對於貨幣流動性的管制。這又是後話了。 生活中對CPI的認識誤區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CPI這個經濟數據,更加關心的是它的變動幅度,即一個百分比,這就讓並不十分了解經濟學的人們誤以為CPI就是一個變動率。但實際上,CPI在通常情況下,是一個大於100的整數,即一系列參考商品的價格相對於基期時的他們的價格的一個相對價格,而不是一個變動率數值。他們的計算方法跟股票市場的價格指數是十分相似的。 費用績效指數 Cost Performance Index (CPI)項目管理中費用管理領域中的名詞,是項目費用效率的一種度量。計算方法為實現價值(EV)與實際費用(AC)之比。即: CPI = EV/AC。當CPI大於等於1時,表明情況有利,而當CPI小於1時,表明情況不利。 CPI與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直接關繫到我們日常生活.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稱CPI,它計算的是居民日常消費的生活用品和勞務的平均價格水平,是一個與基期100相比較的數值。計算期的價格指數超過100,表明該期價格水平與基期相比上升了,小於100則表明下降了。在2007年5月以前,我國的這一價格指數一直穩定在100-103之間,但是自從2007年5月以後,這一指數開始飆升,表明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在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中,CPI的上漲達到8%,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8.3%。雖然比2月份有所回落,但是仍然處在高位。由此基本可以判斷,通貨膨脹是目前我國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控制通貨膨脹也將是管理層未來一段時間的首要任務。 三、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P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在美國,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資料搜集由美國勞工局負責,他們以問卷的方式向各大生產廠商搜集資料,搜集的基準月是每個月包含13日在內該星期的2300種商品的報價,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態,為方便比較,基期定為1967年。一般而言,當生產者物價指數增幅很大而且持續加速上升時,該國央行相應的反應是採取加息對策阻止通貨膨脹快速上漲,則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真正的經濟學家注重PPI而媒體注重core PPI,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core PPI短期內會產生誤導作用。 如何計算,PPI主要著眼於工業、礦業、原料,半成品的價格,目前也加進了服務業,不過比重較小。美勞工部會在25000多企業做調查,得出產品價格,根據行業不同和在經濟中的比重,分配比例和權重。 PPI能夠反映生產者獲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推算預期CPI,從而估計通脹風險。 總之,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產者轉移成本,終端消費品價格上揚,通脹上漲。如果不轉移,企業利潤下降,經濟有下行風險。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PPI 又稱作生產者物價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CPI和PPI嚴重倒掛說明什麼問題 相對於PPI,CPI是一個滯後指標。但PPI 對CPI有一定的傳導作用,這種傳導作用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生活資料出廠價格變化直接影響CPI 的變化;二是生資料出廠價格的變化,直接引起生消費品的企業生成本的變化,間接影響CPI 變化。例如石油價格漲價,會導致石化品漲價,石化品漲價導致化纖價格提高,進而導致紡織品和服裝成本上升,從而推高消費品價格。因此在多數情況下CPI和PPI走勢方向是相同的。 由於PPI 影響CPI 主要通過影響下企業的采購成本來實現,要受到種種環境因素制約,加上國家策對部分關鍵價格的策調控,這種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另外,由於PPI 和CPI 的調查內容明顯不同,也會導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為消費結構的原因,食品價格在我國CPI構成中權重很大,而在PPI構成中食品權重相對較小,而能源、原材料占很大比重,這種內容差異也會導致CPI和PPI出現走勢差異乃至背離。 國內PPI和CPI「剪刀差」(倒掛)現象從08年5月份開始。5月PPI同比上漲8.2%,CPI上漲7.7%,PPI在本輪物價上漲中首次反超CPI0.5個百分點,6月則反超1.7個百分點,7月反超3.7個百分點,而8月這個「剪刀差」擴大至5.2個百分點。CPI和PPI倒掛顯示製造企業毛利率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下滑趨勢短期內難見拐點,未來業績不容樂觀
❹ CPI上漲意味著什麼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用來衡量通貨膨脹。CPI上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說明貨幣貶值,貨幣購買力下降,但是收入水平沒有相應提升,生活壓力變大,對股市來說最明顯的就是消費類股票受益。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說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CPI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4)國際金融統計cpi計價擴展閱讀
CPI漲幅重回「1時代」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CPI同比上漲1.7%,漲幅比8月回落0.7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8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就此,受訪業界專家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這主要是因為豬肉價格漲幅回落以及翹尾因素明顯減弱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並預計未來CPI漲幅或將進一步回落,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掣肘;同時PPI降幅也有望收窄。
對於未來CPI走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瀅預計,「未來CPI漲幅將進一步回落。因為一是在高基數和產能恢復的共同作用下,豬肉價格漲幅將持續處於下行通道中;二是翹尾因素加速回落,三季度平均為2.15%,四季度則進一步降至0.13%。」
❺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1.7%,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1)聯系實際從經濟學角度說明我國當前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意義。 ①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積極地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於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加強對經濟增長支持力度,以保證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必須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防止通貨緊縮,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③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屬於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有利於克服市場調節的各種缺陷,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 (2)如何理解「貨幣供應不能過度寬松,要保持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大致平衡」? 答案:①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規律支配的。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貨幣的供應量應當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 ②如果貨幣供應量過少,總需求小於總供給,就會發生通貨緊縮,導致商品交換受阻,難以流通,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經濟仍面臨通縮態勢,貨幣供應應適度寬松,以擴大總需求。 ③如果流通中的貨幣量過多,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影響影響人民生活水平和經濟穩定。所以,我國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貨幣供應不能過度寬松 ![]() ❻ 怎樣通過CPI透視我國目前面臨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CPI是判斷通脹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但是我國的CPI構成主要由大宗商品,工業原料增長構成,不包括房地產和土地附加值在內,較為國際上特殊。即便如此我國近2年的CPI增長不論同比還是環比都過快。通脹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應對通脹已經上升為2011年最重點關注的問題,國際金融大鱷已經對面臨崩盤的國內地產泡沫虎視眈眈,國內大量熱錢也在尋找機會通過地產的增值和外匯差價雙重獲利,伺機離場。目前我國的CPI統計機制還不是很健全,實際的CPI增長要遠遠高於官方統計。 ❼ CPI多少適中,為什麼我們國家定在2%-3% 為正常,想知道為什麼是在2%-3% 是正常! 白菜今天兩元,明天三元,後天四元,你工資這月兩千,下月兩千,下下月兩千。。你受的起白菜么?笨,當然是持續穩固的CPI最好了,要是波動幅度太大,不如都去賣菜好了 ❽ 月度宏觀數據(GDP、CPI、貨幣供應量、失業率和基準利率)從2007到現在的 請網路搜索 新浪財經中國宏觀經濟數據,有數據圖表 GDP是按季度核算的 中國失業率統計已有完整數據 2015年前公布 [導讀]相較於國際通用的調查失業率,國家統計局一直以來採用城鎮登記失業率,這一指標只是統計城市居民,未將農民工的就業情況算在內。 為改變數據造假的固有形象,官方也早有行動。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巡視員胡英6月20日在SAS用戶大會上透露,關於失業率的統計,之前採用的指標確有不足,現今國家統計局也採用了國際通用的調查失業率的指標,且有完整的數據,「十二五」(2011年到2015年)期間一定會對外公布。 相較於國際通用的調查失業率,國家統計局一直以來採用城鎮登記失業率,這一指標只是統計城市居民,未將農民工的就業情況算在內。 據公開數據顯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登記失業率自2002年來,一直維持在4.0%-4.3%的水平。即使是經濟波動明顯的2007年及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最顯著的2009年,也均未脫離這一區間。 這一數據對經濟的判斷不敏感,也是大多數研究人員不採用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國家統計局早在2005年就開始了採用調查失業率的指標進行統計,胡英告訴騰訊財經,這一數據暫時只報送國家發改委和人保部等國家相關機關。據其透露,調查失業率是調查人員直接入戶,一對一的在樣本地區進行調查,首先確保數據源的正確性。對比原來的人保和企業等報送的數據,調查失業率的數據更為准確。 對於調查失業率公布的時間表,胡英透露十二五期間一定會公布。(騰訊財經 羅飛 發自北京) 這是我從新浪財經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導出來,部分復制給你的 國民經濟_國內生產總值(季度)_國內生產總值季度累計統計(1952.4-2013.2)_宏觀數據_新浪財經 統計時間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013.2248009.27.59186223117037.37.62112349.88.3 2013.1118854.87.774273.454569.267.856858.568.3 2012.45189427.7523744.52351627.92314068.13 2012.3353723.67.66330884.2165428.58.05155207.17.94 2012.22280357.79174714.3110863.88.3399700.27.76 2012.1108486.48.0669223.851413.139.0850151.227.53 2011.44728829.3474864.322041310.32049839.4 2011.3321219.19.4303403.8154675.310.8136203.89 2011.2205775.49.6157003.2102605.410.9874709.2 2011.197101.29.759803.546978.211.1441439.1 2010.4401512.810.440533.64.3187383.212.31735969.8 2010.3272626.710.625623.14129947.212.6117056.49.7 2010.2174878.811.113379.13.68626113.375238.89.9 2010.182613.412.15143.63.839436.114.538033.610.5 2009.43409039.2352264.2157638.89.91480389.6 2009.3231303.38.222142.24109101.28.1100059.99.3 2009.2148203.67.511830.73.871702.77.164670.28.5 2009.169816.96.646273.532658.55.832531.47.9 2008.4314045.49.6337025.4149003.49.913134010.4 2008.3217026.110.621868.94.4105889.211.28926811.2 2008.2140477.81111696.63.470543.511.958237.811.4 2008.166283.811.34678.62.732158.41229446.811.6 2007.4265810.314.2286273.7125831.415.1111351.916 2007.3180101.114.417936.84.387071.115.275093.216.1 2007.2115998.914.59283.3458013.815.348701.815.5 2007.154755.91436544.42661114.824490.814.7 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990.1-2013.9)_宏觀數據_新浪財經 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990.1-2013.9)_宏觀數據_新浪財經 統計月份價格指數 2013.9103.05 2013.8102.57 2013.7102.67 2013.6102.67 2013.5102.1 2013..39 2013.3102.07 2013.2103.22 2013.1102.03 2012.12102.52 2012.11102.04 2012.1101.72 2012.9101.91 2012.8102.05 2012.7101.78 2012.6102.15 2012.5103 2012.4103.37 2012.3103.59 2012.2103.16 2012.1104.55 2011.12104.1 2011.11104.2 2011.1105.5 2011.9106.1 2011.8106.2 2011.7106.5 2011.6106.4 2011.5105.5 2011.4105.3 2011.3105.4 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990.1-2013.9)_宏觀數據_新浪財經
統計月份 價格指數 2011.2 104.9 2011.1 104.9 2010.12 104.6 2010.11 105.1 2010.1 104.4 2010.9 103.6 2010.8 103.5 2010.7 103.3 2010.6 102.9 2010.5 103.1 2010.4 102.8 2010.3 102.4 2010.2 102.7 2010.1 101.5 2009.12 101.9 2009.11 100.6 2009.1 99.5 2009.9 99.2 2009.8 98.8 2009.7 98.2 2009.6 98.3 2009.5 98.6 2009.4 98.5 2009.3 98.8 2009.2 98.4 2009.1 101 2008.12 101.2 2008.11 102.4 2008.1 104 2008.9 104.6 2008.8 104.9
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_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990.1-2013.9)_宏觀數據_新浪財經
統計月份 價格指數 2008.7 106.3 2008.6 107.1 2008.5 107.7 2008.4 108.5 2008.3 108.3 2008.2 108.7 2008.1 107.1 2007.12 106.5 2007.11 106.9 2007.1 106.5 2007.9 106.2 2007.8 106.5 2007.7 105.6 2007.6 104.4 2007.5 103.4 2007.4 103 2007.3 103.3 2007.2 102.7 2007.1 102.2 2006.12 102.8 2006.11 101.9 2006.1 101.4 2006.9 101.5 2006.8 101.3 2006.7 101 2006.6 101.5 2006.5 101.4 2006.4 101.2 2006.3 100.8 2006.2 100.9 2006.1 101.9 ❾ 材料一: 我國02—08年CPI走勢圖 註:CPI(即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國際上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