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分別是哪些
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包括: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產業園
北京海淀「互聯網金融產業回園答」 數字化時代的產業園
瑞安金融創新產業園
福田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
羅湖互聯網產業園 蛇口網谷
綠地江西金融產業園 合肥(包河)互聯網產業園
合肥(蜀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
廣州互聯網產業園
廣州電子商務(荔灣)產業園
等。
為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多地政府使出了傳統法寶——設立產業園區。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通過調研所做的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已經推出或正在籌備推出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互聯網金融發達的城市,也包括一些具備一定IT技術和金融基礎的城市如杭州、南京、天津、武漢等,還包括貴陽、昆明、大連、成都、贛南、泉州、鄭州、西安、佛山、鄂爾多斯等。
『貳』 什麼是互聯網產業鏈金融
以傳統產業鏈中的核心抄企業為依託,針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對融資企業設計個性化、標准化的金融服務產品,為整個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通過市場分析,市場已經具備發展產業鏈金融的先決條件,而且風險完全可以把控。
『叄』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模式如下:
眾籌
眾籌大
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的本意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
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台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台,
經過相關審核後,便可以在平台的網站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3]
P2P網貸
P2P[4] (Peer-
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
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
率條件,比如貸貸巴等。
兩種運營模式,第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
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
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數字貨幣
除去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貸款模式、小貸模式、眾籌融資、余額寶模式等形式,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也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5] 。
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
代表的互聯網貨幣爆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其他任何互聯網金融形式都更具顛覆性。在2013年8月19日,德國政府正式承認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
比特幣可用於繳稅和其他合法用途,德國也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的國家。這意味著比特幣開始逐漸「洗白」,從極客的玩物,走入大眾的視線。也許,它能夠催
生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帝國。
比特幣炒得火熱,也跌得慘烈。無論怎樣,這場似乎曾經離我們很遙遠的互聯網淘金盛宴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視線,它讓人
們看到了互聯網金融最終極的形態就是互聯網貨幣。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對現有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提出挑戰,將來發展到互聯網貨幣的形態就是對央行的挑
戰。也許比特幣會顛覆傳統金融成長為首個全球貨幣,也許它會最終走向崩盤,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會給人類留下一筆永恆的遺產。[5]
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利用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金融機構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
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
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
外,還形成了「門戶」「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3]
『肆』 互聯網金融有哪些相關子行業
眾籌融資:
眾籌其實是一個老概念,早些年,眾籌的一個另外一個詞叫「非法集資」,只不過隨著監管的放寬以及互聯網的興起,眾籌從灰色地帶走向了陽光而已。這個行業目前的成長非常迅速,是繼P2P 借貸後又一重要的互聯網金融分支,我會密切關注這一行業的動向,尤其關注上市公司對於股權眾籌類服務機構的收購,很可能成為未來的一個市場熱點。
電商小貸與網路分期:
從2007年阿里首開小額貸款先河以來,京東、蘇寧、敦煌網、生意寶、慧聰等均已涉足小貸業務,小貸業務已經成為了電商的標配。電商小貸的模式主要是依託電商的平台效應,滿足平台上 B 端、C 端客戶的相關融資需求,這正是傳統銀行業務所滿足不了的。
理財超市:
理財超市是指集合不同理財產品,按照股票、基金、期貨、債券等分類形成一定規模並供投資者參考的平台。看看東方財富(子公司天天基金網)的中報業績,大家就可以看出理財超市的發展速度有多快,當然這也有牛市的原因,但長遠來看,理財超市這種平台業務還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網路銀行:
目前來看只有一家100%純正基因的網路銀行開業-微眾銀行。目前可開設的賬戶屬於弱實名電子賬戶,但已經是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在賬戶領域的一個重要進步。別小看第一家網路銀行開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上面提到的消費端可以看到的互聯網金融形態只不過是此行業投資價值的冰山一角,在水面下,還隱藏著許多子行業,我認為這些行業才是作為投資者的我們需要關注的。金礦旁邊賣水,這個邏輯我喜歡。順著這個邏輯,我們看看有哪些附屬行業、機會、領域。
徵信行業:
任何企業或個人需要借貸,出貸方以及撮合平台首先要考慮借貸方的信用問題。
截止目前:已經有八家民營機構即將獲得徵信牌照: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考拉徵信、華道徵信。徵信行業在我國剛剛起步,以前個人徵信這一領域,只有央行徵信徵信系統。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徵信行業也會隨著高速成長。徵信行業的核心在於牌照,這是寬護城河,密切關注哪家上市公司自己擁有牌照或收購了某個有牌照的公司,你會有驚喜。
大數據:
首先大數據應用不僅僅在互聯網金融,而可以說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上大有用武之地。金融行業本身具有豐富的數據資源,但目前對這些數據的利用率依然很低。未來可以在獲取客戶、徵信、交叉銷售等多方面加強數據應用。另外,互聯網金融利用大數據已經遠遠超出人行徵信的范疇,比如 P2P網貸,它已經覆蓋了個人用戶信息的社交網路痕跡、手機通信記錄等全方位的信息,以降低借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大數據行業基本由數據提供商、數據服務商和數據應用商組成,圍繞大數據領域,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行業的隱形冠軍。
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通過運聯網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動態可伸縮的虛擬化資源的計算模式。目前,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普及是雲計算實現的基礎。比如網路雲在2012年推出,僅僅兩個月,其個人用戶量就突破1000萬。到2013年9月上線一年之際,其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億。再比如雙十一對於余額寶結算的挑戰,沒沒用阿里雲與用了阿里雲前後對比,每日清算時間從8小時縮短到了30分鍾。對於金融機構來說,雲計算有助於顯著降低運營成本和創新成本,是互聯網金融產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IT 軟硬體行業:這個行業不用介紹大家都懂,IT 軟硬體是搭建任何互聯網企業的骨骼與血肉,在這個行業里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因為互聯網金融產業崛起而業績有望暴增的大牛股。
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
金融的基礎功能在於支付,互聯網金融也不例外。支付在人類歷史的場合中經過了數次升級,從最初的以物換物,現金支付發展到銀行轉賬再到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想想我們現在有多少支付已經在網路以及手機完成,就可以看到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目前支付手段層出不窮,未來像 NFC 、二維碼支付等等新的支付手段必將帶動支付這個子行業的升級發展,涌現出一批軟硬體公司的投資機會。
金融信息服務行業:
任何行業都有配套的服務行業,互聯網金融也不例外,這些行業伴隨互聯網金融行業而生,多數企業有著純正的互聯網基因。比如雪球,我們就可以將其定位為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的典型代表
『伍』 互聯網行業賺錢還是金融行業賺錢
關於互聯網行業抄賺錢還襲是金融行業賺錢,根據官方統計的2017全年數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的)來看,IT行業是比金融業賺錢的。
一方面,IT業屬於高新技術行業,符合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相關人才相對來說供不應求,因而其工資水平和增速能保持較快增長。
另一方面,金融業近兩年來處於整頓和調整之中,業績總體不太理想。
總體來看,IT業工資超金融業是一種好的變化,凸顯了收入分配重點轉移到高新技術和實體經濟中的正確導向。
『陸』 互聯網和金融行業哪個更有前途
互聯網行業
大數據時代讓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在互聯網行業最為熱門的有手機軟體、手機游戲、視頻、搜索等。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像php、java、UI設計等,尤其是移動端軟體的開發需求巨大,如大數據開發、雲計算、搜索、移動互聯網等。
就業前景: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各種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各種APP等層出不窮,對軟體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可以說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
二、金融行業
金融業在我國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受過比較好的金融專業的學生,將來會有好的發展機會。
就業前景:馬雲在預言未來十大行業時提到,金融行業在未來將是一個黃金的發展時期,金融行業中的資深金融分析師將迎來職業的黃金期,被稱為「金領」,需求量大且薪資水平高。
就業方向:①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現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績效評估、風險控制、資產配置的人才。
②證券公司:證券公司現在正處在一個艱難的時期,同時也在通過集合理財產品設計等尋求生存的機會。
③銀行:最傳統的銀行也在起著微妙的變化。現在各大銀行的總行正在著手建立內部風險管理模型,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可是,由於銀行用人制度比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進去做這個事情。銀行內部的另外一個重要部門——資金部,也需要金融專業的人才。
他們一方面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操作,是未來固定收益證券這一塊的主力,同時也是未來大有發展空間的公司債券市場、抵押支持債券這些金融專業產品的設計主力。
『柒』 金融互聯網行業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抄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襲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10月10日,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的《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出台並公布 。
『捌』 互聯網金融和網路金融算產業嗎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版區別不僅僅在於金權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從未來發展來說,我看好它
『玖』 互聯網產業鏈金融可知否其概念是什麼應從哪幾點了解
供應鏈金融,是基於真實貿易、交易背景,依託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良好信用,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系統金融服務的模式。
這個解釋比較正式,通俗一點說,就是中小企業因為信用狀況較差,且缺少固定資產可做抵押,難從銀行獲得信用貸款、保證貸款、抵質押貸款,供應鏈金融為中心企業融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就是把中心企業的流動資產,主要是應收帳款、存貨、預付賬款有效盤活起來,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流動性支持。
中小企業作為核心企業的供應商時,面臨著賬期延長,資金不能及時回籠的局面;而作為中小企業的渠道商時,又會被核心企業壓貨,銷售壓力轉嫁到渠道商身上。一言以蔽之,核心企業會利用自身實力和話語權,擠占上下游的流動資金,使得中小企業夾縫中生存。
供應鏈金融,則是站在多贏角度,讓核心企業為上下游融資提供賬款確認、發貨保證、回購擔保等支持。有了核心企業好信用和實力做背書,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痼疾或許能迎刃而解。對核心企業來說,上游供應商的良性運營,可以保證貨源,下游渠道的發展,可以拓寬銷路提高銷量。
問題來了,既然供應鏈金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為什麼還發展得比較慢?關鍵是核心企業動力不足。
這也是國外供應鏈金融從核心企業入手,國內卻圍繞中小企業展開的原因。
『拾』 如何解決「互聯網+金融」的產業發展模式
我們將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態——互聯網經濟。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需要新的金融體系支持。而互聯網經濟時代,金融資本與生產資本將高度耦合,「互聯網+」促使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推動金融朝著互聯化、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發展。企業要把握這種趨勢,把過去那種以間接融資為主的模式轉向以直接融資為主。把產業、項目與金融資本通過互聯網時代的各種模式來對接起來,形成互聯網+金融+產業的模式將是大勢所趨。首先做好金融風險識別,要對企業遇到的風險數量和程度有了解,並分析企業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和控制條件,若資金實力、人力資源等欠缺管理條件,則可以考慮風險委託控制或選擇與同行業合作;此外,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也將不斷增多、增大,並趨於復雜化。企業應該為此做好相關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