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有哪些
回顧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經歷了快速發展之後,目前應該說在逐漸趨於理性和冷靜,行業進入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根據協會剛剛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年報2017》的數據,我們總結了一下互聯網金融目前的幾個特點。
第一,監管政策正在逐步落地,行業規范發展態勢明顯。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從業機構優勝劣汰加速,行業發展環境逐步凈化。以個體網路借貸為例,到2016年末,正常運營的平台2640多家,比2015年減少了28%。問題平台關停、退出增多,正常運營平台在加速合規轉型。平台平均借款期限為8.4個月,比上年末增長1.7個月,平均收益率為9.3%,同比下降1.8%。收益率較低,且運行穩定的平台日益成為行業的主流。
第二,不同業態發展出現差異,情況比較復雜。其中移動支付、互聯網消費金融等業態保持快速發展,移動金融業務規模達到208.6萬億,同比增長60%,這是2016年底的數據,交易筆數1227.6億筆,同比增長128.6%,但是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上升,支付受理市場創新模式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根據協會的抽樣數據,互聯網金融消費數據新增注冊用戶穩步增長,新發貸款金額和筆數增幅較大。互聯網保險、證券等業態依然保持增長,但是增速有所放緩。以保險數據為例,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總額為2348億元,同比增長5.2%,增幅較2015年有較大回落。互聯網股權融資的行業景氣度下降,平台下線和轉型的數量較多,新增項目3268個,同比下降56.6%。新增項目投資人次為5.8萬人,同比下降43.6%。
第三,部分業態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以互聯網支付行業為例,2016年互聯網支付的交易額在1萬億以上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共8家,他們的交易總額占非銀行交易機構的總額80%,以個體網路借貸為例,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山東、江蘇等六省的各地網路借貸運營平台共計1854家,佔全國總數的70%。貸款余額近8000億元,佔全國總量的93.7%。
第四,互聯網金融的整體規模占金融總量比重仍然較低,但行業涉眾性比較強。以個體網路借貸為例,2016年末貸款余額8034億,而同期的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156萬億,前者僅為後者的0.5%。從歷史累計參與人數看,借款人和出借人合計5109萬人,比上年增長3596萬人。
第五,數字技術驅動特徵進一步明顯,大數據技術的客戶畫像在客戶畫像、精準營銷,風控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雲計算以其系統架構、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滿足長尾客戶多樣化的服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效果開始顯現,生物識別技術在身份驗證、支付等場景應用逐漸增多。
第六,傳統金融機構在數字金融領域發力,但仍存在一定的約束。以互聯網直銷銀行為例,2016年末有69家商業銀行設立了互聯網直銷銀行,逾八成是城商行和農商行。根據協會的調研情況,傳統金融機構在發展數字金融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人才、技術和機制方面的限制和約束,需要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比如,金融產品研發很多還延續著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環節多、流程長、耗時久,創新容錯不足等問題。業績考核更重視成本收益,對一些落地時間長,先期投入大,見效慢的創新而言,還存在一定的激勵不足方面的問題。
② Fintech什麼意思 Fintech與互聯網金融有何不同
FinTech概念在中國提出後,一時間在金融與科技領域的影響力非常廣泛。在傳統金版融環境下,企業無權法沉澱數據以及信息,金融潛在危機四伏。在一系列的事件爆發的背後,都是金融體系建立的不健全,金融科技發展未達到要求,金融造福了資金需求者的同時,也滋生了騙貸者。騙貸者在這一時期嘗到了「甜頭」肆意妄為,FinTech的發展浪潮決定金融行業變革。
金融與技術的跨界融合改變了金融業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業的競爭格局,重塑了互聯網金融生態圈,風控成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核心。互聯網公司利用與科技的跨界碰撞進入消費金融業務,為客戶提供信貸類的普惠金融服務。信貸業的成本主要包括資金成本、運營成本、壞賬成本以及獲客成本。互聯網公司利用FinTech,可以在運營成本和壞賬成本控制上盡量減少人工介入,通過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識別、人工智慧等技術讓金融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未來的FinTech技術關注點更加深入,智能風控、大數據徵信、區塊鏈技術、機器學習、智能投顧、圖像識別等等領域將成為FinTech技術領域的競爭點,創新性技術將為行業的效率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③ 三分鍾看懂Fintech和互聯網金融的區別
CFA資格證書及時調整考試內容,將Fintech納入考試范圍。顯示出,CFA資格考試靈活性和專與時俱進屬。同時,這是CFA資格考試,作為其金融領域知名考試,對金融領域的發展變化以及社會對高素質、復合型金融人才需求的最好回應。
Fintech是由金融和科技,兩個英文單詞各取一部分拼湊而成的單詞。但是,關於Fintech的到底是什麼,目前為止還並沒有一套語意明確、界定清晰的定義。往往一般將其歸納總結為,能夠改變傳統金融經營方式的高新技術,尤其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技術為代表。
2019年CFA一級考綱加入fintech:Fintech新增內容添加到了投資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從原來的1個session變為了2個session,原有reading章節有順序的變動,但是該考察的老知識點不變,只是在科目最後新增了一整個reading添加了Fintech的4個LOS(考點)。
④ 你看好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嗎為什麼
互聯網的未來不可估量,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網路,更方便人們的溝通交流,有更多的人可以在網上購物,也可以進行炒股,購買彩票,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嘗試用網路來解決金融的問題。
⑤ 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有什麼特點
據報道,近日,央行抄的一份報告襲透露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政策取向,同時,報告也指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容易導致風險擴散和交叉傳導。
行業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平台運營的規范性、透明性有所提高,在歷經一輪行業「洗牌」之後,一些創新規范平台將脫穎而出,逐步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
⑥ 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有什麼不同
一、成本低
在大數據、雲計算的支撐下,互聯網金融成功的實現雙方交易的網路化、去中心化、脫媒化,打破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弱化了交易中介的作用,擺脫了對大量專業人員和物理網點的依賴。這樣,資金的供求雙方就可以通過網路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沒有傳統中介剝削,沒有交易費用,也沒有企業的壟斷利潤。而傳統金融不僅要人員開支成本、網點建設成本、日常運營成本(房租、水電、設備等),還有各種各樣的附加額外成本,這樣一算,互聯網金融可就比傳統金融成本低太多了,自然會讓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互聯網金融了。
二、效率高
回顧支付的歷史,最初的金融終端掌握在銀行,人們需要帶上證件,耐心排隊才能完成一些金融交易。但是,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准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
三、透明化
投資者對於傳統金融產品最大的一個詬病就是產品結構過於復雜,專業術語過多,產品說明過於雜亂,這也是為什麼傳統金融會被質疑存在大量誤導信息的傳聞。但是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業務封閉、信息不開放的問題。比如一款產品,銷售量是多少,收益情況怎麼樣,大家的評價如何,跟其他基金相比優勢在哪裡,在傳統金融環境下,用戶很難獲取這些實時信息,但在互聯網金融體系下,這一切變得異常簡單。
金融市場是信息驅動的市場,互聯網金融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與交易平台。實時而豐富的信息獲取,從本質上解決了人們對於金融產品投資的信任問題,有了更多信任,自然互聯網金融會更加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⑦ 目前面對互聯網金融高進入壁壘,新進企業應當如何做
目前面對互聯網金融高進入壁壘,新晉企業應當如何做這個?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打好基礎吧。
⑧ 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
這是未來來的趨勢。在世界范源圍來看,這個也逐漸在興起。在中國,特別是我們金融環境不健全的情況下,互聯網讓大家更懂得了如何去跟金融結合。像這兩年興起的一些P2P網站,如海吉星金融網,陸金所,都是大家喜歡的投資理財互聯網平台。互聯網金融大大地方便了投融資雙方的交易,也節省了成本,以後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