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電視台張穎幾歲
張穎,2013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90年生今年31.張穎在校期間拍攝瓊瑤劇《花非花霧非霧》飾演杜秋水成為新一代「瓊瑤女郎「。2013年剛剛走出校門的她被香港導演馬玉輝看中在《少林寺傳奇藏經閣》飾演格爾樂, 獲得馬玉輝導演贊賞。之後與馬玉輝導演再度合作《新漁島怒潮》飾演紅色經典人物遲海英。2015年參演青春勵志劇《幸福巧克力》,在劇中飾演林靜雅。 2016年參演軍旅題材電視劇《女兵突擊》,在劇中飾演女二號馬馳馳 。同年參演醫療題材電視劇《兒科醫生》,在劇中飾演女二號齊星。
2017年與王駿毅、林江國、錢泳辰三大型男聯袂主演大型戰爭劇《誓盟》(又名《新投名狀》),出演飛揚跋扈的碼頭,幫大小姐張默涵,展開了你愛我、我愛他的虐心劇情 。2017年參演周德華執導的諜戰題材電視劇《海之謠》,飾演一位善良又仗義、可愛又直率的新時代女青年唐曉華。2019年參演由馬玉輝執導的紅色經典劇《苦菜花》,主演女一號馮秀娟 ;5月,與李亭哲、郭之廷、艾東聯袂主演青春抗戰劇《我的山河我的血》,出演女一號滿玉蘭 。
㈡ 何勇的資料有嗎
何勇其人
何勇5歲開始隨父親學習樂器,10歲時參演了兒童影片《四個小夥伴》,成年後進入中央歌舞團從事音樂工作。上世紀80年代末,何勇成立了自己的搖滾樂隊,其後成為有一定知名度的搖滾樂手。其首張專輯《鍾鼓樓》成為中國搖滾史上的經典作品。
這兩天,何勇因5年前一樁舊案被公安機關羈押一事遭媒體曝光,昨天何勇家人表示無奈。並公開了一份詳細的情況說明材料,對一些不實之辭予以澄清。
昨天,崔健、張楚、梁龍、謝天笑、唐朝樂隊成員、姜昕、朱哲琴、黃燎原等音樂界人士已紛紛在這份材料上簽名,並准備徵集更多簽名後遞交給相關部門。
何勇現狀:羈押期間一直服葯
昨天下午,何勇女友莎莎代表何勇家人對何勇的近況做了詳細介紹。她說,今年9月6日,何勇因2001年底的一樁舊案被公安機關羈押,目前仍在等候精神病司法鑒定,以確定他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羈押期間,何勇一直在服用精神治療類葯物,並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工作。何勇本人也曾表示,希望能盡快「出來」,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莎莎說,從9月6日何勇因5年前的一樁涉嫌毆打一名女子的案件被羈押後,他們出於愛護一直不願媒體介入此事,因為何勇今年5月剛剛出院,精神狀態一直未康復。而目前事件被曝光,引來眾說紛紜,何勇家人和朋友昨天緊急草擬了一份詳細情況,對那樁舊案以及何勇近年來病情的始末給予詳盡說明。
從那份說明材料上可以看到(見附錄),何勇因身體原因近年狀況不斷,但都通過民事訴訟等得到了妥善解決。2001年涉嫌毆打一女子一事也曾經過兩次訴訟,結果明確。
何勇家人:我們相信法律
莎莎說,對於張穎受到的傷害,何勇家人深表同情,「但是我們更相信法律的公正,在法律面前需要用事實、用證據來為受傷害者尋求保護,而不能依靠歪曲事實來嫁禍於人,從而減少自己所受到的損失。直到現在,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證明張穎被打傷一案與何勇有關」。
希望媒體不要再炒此事
對於何勇被羈押一事被曝光,何勇家人表示很無奈。他們表示,出於對何勇身體狀況的擔心,他們一直試圖低調處理此事,但沒想到還是被披露,並被放到某著名網站的頭條位置,引起轟動和眾說紛紜。昨天下午,在何勇家人的請求下,相關網站表示充分理解,並已撤下了該新聞報道。
目前,何勇家人最擔心的是何勇的病情,因為自今年4月以後,「他一直靠每天服葯使病情穩定,過於激烈的思考、強烈刺激都有可能使他病情加重。這樣,家人及朋友多年為何勇治病付出的努力將付之東流,父母本不寬裕的生活將再次陷入窘境」。
何勇家人表示,「今天我們介紹了全部事實,我們也希望媒體不要再過多炒作這件事了,給我們一個相對平靜的生活。希望何勇能恢復並開始正常的工作,向好的方向發展。」
崔健等音樂界人士聯名「保」何勇
昨天,何勇的好友、策劃人黃燎原也對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表示氣憤。他說從來沒有接受過媒體的采訪介紹何勇被羈押一事,「而且一些媒體的報道與事實出入很大」。他認為,如果有必要,他將採取法律手段解決。
昨天下午,何勇的家人和好友也緊急起草了一份關於何勇病情的情況說明,希望「陳述何勇的病情以及張穎被傷一案的案情事實,更希望大家體諒一個精神病人的家長的痛苦和困難,使何勇的案件得到快速、公正的處理」。截至發稿前,崔健、張楚、梁龍、謝天笑、唐朝樂隊成員、姜昕、朱哲琴、黃燎原等音樂界人士已在這份說明材料上簽名,在音樂界更多人士簽名完畢後將遞交給相關部門。
昨天,本報記者尚未與張穎等方面取得聯系。
附錄:
何勇病情和舊案始末
(根據何勇家人出示的材料整理)
■1996年何勇因事業、家庭、情感方面的各種挫折,精神開始不正常。
■1997年6月,因病情嚴重,家人將何勇送入北京回龍觀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何勇患精神分裂症偏執型。此後幾度住院,病情多次反復。
■2001年7月7日,何勇因毆打他人被刑事拘留。其間做過刑事責任能力鑒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後案件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2001年11月14日,何勇從大興精神病醫院轉院至回龍觀醫院過程中逃跑,直至2002年年初才被家人再次找到。因病情嚴重,何勇回憶不起逃跑期間的有關情況。
■2001年12月,何勇涉嫌毆打名為張穎的女子。
■2002年2月1日,因縱火被刑事拘留,並再次被鑒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後此案件也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2003年,張穎啟動民事程序,一審判何勇賠償12萬元。之後,何上訴到中級法院,二審法院判張穎方證據不足,發回重審。最終,因證據不足張穎一方撤訴。
■2004年8月,基本康復的何勇在賀蘭山搖滾音樂節上復出,此後陸續參與了一些演出。
■2006年,何勇病情再次惡化,於4月20日入住北京回龍觀醫院治療。
■2006年5月15日,病情並未明顯好轉的何勇因無力支付住院費用提前出院,靠每天服葯穩定病情。
■2006年9月6日,因張穎一方反復上告,公安機關再次以刑事案件立案調查,並羈押何勇。
㈢ 北京電視台財經頻道主持人張穎哪年生的,老家哪裡的,結婚沒
本名張穎,昵稱小穎子,
出生於1989年11月19日,
河北涿州人
現為天津衛視《今夜有戲》欄目助理主持。
今夜有戲小穎子
[1]經歷
2010-2011:天津衛視《今夜有戲》欄目助理主持。
2011:北京電視台(BTV)《最佳現場》記者群記者。
2011:四川電視台《我愛美1天》
2011:天津衛視《快樂家游站》主持人
2011:天津衛視新版《水滸傳》首播慶典主持人
㈣ 中央台有叫張穎的主持人或者記者嗎
中央電視台第二屆「金士明杯」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社教類優秀獎:
張穎 (參賽時工作單位:上海電視台)
圖片:http://discovery.cctv.com/special/zcrds/20070101/images/1167625787644_zy2_r.jpg
參考資料:http://zhuchiren.cctv.com/20070101/100767.shtml
㈤ 不知道中國軍用大飛機有c-17大不得
中國宣布即將推出200噸大運,非常突然也及其突然,以至於都引來質疑聲一片。質疑年底能否推出,質疑是否會有200噸,質疑大運會不會是縮水版的IL-76。
有質疑是正常的,因為憑中國目前的航空工業力量,在大運領域,如果沒有技術外援,中國想在短時間里實現如此大的技術跨越,可能性太小——看看折騰了多年的Y-8就知道了。
那麼可能的外援會是誰?或者說外援需具有什麼條件?
1、該國擁有強大的大飛機設計能力;
2、該國財政又不足以讓其能夠將大飛機圖紙變成實物,它得求助於他國財力;
3、該國同中國的外交關系良好。
鑒於武器禁運、技術封鎖等原因,中國唯一的選擇只有烏克蘭,烏克蘭的Antonov。
讓我們看看去年底(2008年12月4日)的一則新聞:據合眾國際社12月2日報道,來自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製造公司的消息稱,烏克蘭與中國正在協商聯合設計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相關事宜;雙方有望於本月內簽署協議,盡快開始運作該項目。……中國決定在安-70的技術基礎上設計自己的大型運輸機,非常明顯是為了利用該機型已經進行的大量試驗數據,從而節省研發時間。……
再此後,就鮮有中烏軍用運輸機合作的新聞。然後就是一年後,中國突然宣布將推出200噸大運。
烏克蘭幫助中國發展大運,其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中烏兩國的軍事合作非常緊密,停靠在大連的老瓦就是明證。
2、中烏在運輸機合作方面由來已久,從最初的仿製AN-12(國產Y8),到後來的Y8F-600,兩國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同志加兄弟的關系了。當然,如果烏克蘭的確在背後提供了幫助,以中國高層的風格,其必定會低調處理此事的,低調得讓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中烏在合作此項目。
所以,傳說中的200噸大運應該會吸收AN-70,IL-76,C-17的綜合所長,而不僅僅是後兩者。
㈥ 變色木真的致癌嗎
很多人聽說過變色木能致癌,將其養護在家中,可能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影響,進而患上癌症等疾病,因此不少人害怕在家中養殖變色木。其實變色木致癌是謠言,它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是長期養護會有一定的促癌效果。
因為變色木本身含有毒性,其植株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以後,會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物質,長期接觸之下,可能就會導致人們本身的免疫能力下降,促進癌症的發生,但是並不會直接導致人們患上癌症。
有著極好的觀賞價值的變色木,將其養護好以後,也能起到很好的裝飾房間的效果,其多彩的葉子,可以讓環境變得更加美麗。不過養護時要注意其雖不致癌,但會促癌,其本身汁液也有毒,要小心養殖避免觸碰誤食。
平常在家中養護變色木,最好是將其擺放在室外窗邊,這樣可避免受其影響。並且要注意對其進行枝葉修剪時,要防止接觸到它的汁液,進而出現觸碰誤食,導致皮膚紅腫、腹瀉嘔吐等中毒現象,要及時就診進行醫治。
㈦ 6旬大媽嫁小20歲富豪,賣房支持丈夫經商,女兒:我媽太單純!後面怎樣
婚姻本應該建立在相互坦誠的基礎之上的,然而有的人卻為了結婚而撒謊,甚至以婚姻為名騙取錢財。
24歲的張穎找到記者求助,聲稱:她的母親被一個自稱是千萬富豪的人騙了,她希望母親能夠看清現實,離開所謂的假富豪。
張穎告訴記者:她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母親退休了,閑暇時間比較多,希望能夠找一個人陪伴自己,作為兒女他們也能夠理解,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竟然找到了一個自稱是千萬富豪的人結婚,但是張穎認為這個所謂的千萬富豪劉東是一個騙子。在張穎看來,6旬大媽嫁小20歲的富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張穎根本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張穎接到鄰居的電話,聲稱她的母親已經將房子賣掉的消息,這讓張穎更加堅信這一切都是那個所謂的千萬「富豪」在背後搗鬼。
縱觀整個事件,筆者想說的是:張穎母親跟劉東的鬧劇最終落下了帷幕,在感情面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心懷歹念的騙婚人士往往會有華麗的包裝,非富即貴,在交往的過程中巧舌如簧,細心體貼,許諾美好的未來,卻從來不會帶你見他的親友,無論他們做什麼,最終還是會想方設法從你的口袋裡掏錢,希望大家在情感面前能夠保持一顆理智的心態,不要再重復張穎母親的遭遇。
㈧ 河南哪些運動項目的國家二級運動員加分,要標準的~~~~· 謝謝!
首席記者王曦輝實習生張穎鐸
本報訊省教育廳昨日發布消息,我省2010年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的考生,將不受運動項目限制,均可報名參加考生資格審查和專項測試。這一政策的出台給了更多符合條件的考生接受檢驗的機會。
據悉,上個月我省曾發文規定「二級運動員資格審查、測試只限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武術、游泳、健美操9個項目」。但是,根據教育部有關通知,依據「積極穩妥,精心組織實施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要求,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維護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和秩序,我省調整了此項政策。
新政策規定,所有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的考生均可參加資格審查,測試標准參照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各運動項目運動員技術等級標准。通過審查和專項測試的這類考生將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20分投檔。未來如果教育部對此項工作政策有新的調整,我省將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執行。2010年資格審查、測試時間、地點,將由省招辦另行通知。
㈨ 自編簡訊可以賺錢嗎
2003年初,人們通過媒體了解到一種新興職業——簡訊寫手。這一伴隨著手機簡訊的繁榮而誕生的新職業,初次通過媒體面對公眾時,就以「月薪5000」、「年薪8到10萬」的高薪吸引了不少「文學青年」匆匆入行。可僅僅過了不到兩年,人們卻開始發現很少再收到新鮮好玩兒的簡訊。一位曾經的簡訊寫手無奈感嘆:「專職寫手根本養不活自己。我幹得最狠時,一個月也就2000
出頭。」
月薪5000元只是理想
在簡訊「黃金時代」,寫一條簡訊價格也就10元到30元,一個專職寫手月掙2000左右。
「如果只靠寫簡訊,我每個月恐怕只能天天吃方便麵。」在8個月前就已徹底退出專職簡訊寫手業的小彭(化名)說起簡訊,語氣仍然帶著強烈的不滿,「8個月前,我算得上是專職簡訊寫手,現在我連兼職也不願意做。最初做專職寫手時,我最多的一個月寫了200多條簡訊,同時向幾家網站提供,但真正被網站選用的還不到一半,掙了2200多塊錢,掙得最少的一個月才700多元。現在,我已經回原來的雜志社當編輯了,一個月起碼也有3000多塊,至少生活有保障。」
小彭給記者算了筆賬,即使在簡訊的「黃金時代」,普通的簡訊寫手一條簡訊價格也只在10元到30元之間,像「簡訊寫手第一人」戴鵬飛那樣一條簡訊賣到60元的屬於「稀有動物」。一個專職寫手一個月寫200條簡訊基本就已達到「臨界狀態」,「寫一條簡訊是靈感,也有意思,但如果把它作為職業就非常痛苦,平均一周寫上50條簡訊,還要有趣,你會覺得整個人被掏空了,文思枯竭,什麼也想不出來。一個專職寫手平均一個月也就寫100多條,如果全部被網站採用,最多也就掙到3000塊,不過全部採用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搜狐、新浪、263等網站去年曾有陣大規模收集簡訊,那時候簡訊還比較好賣,那陣風過後簡訊寫手的日子就很難過了。」
既然月薪最多隻能掙到2000元,為何當初會有月薪5000,年薪10萬之說?記者就此找到了當初自爆簡訊特約撰稿人月薪達5000到6000的某知名網站,該網站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當初估計的月薪5000元實際只是根據計算得出的「最高理想」,而與該網站合作的簡訊寫手,從沒有一人能拿到如此高額的月薪,簡訊寫手薪水低早已成了不爭的事實。曾經的簡訊寫手們即使不退出,也開始轉做彩信、彩鈴等其他新興業務。
10元收購一條已算高價
有些網站已停止有償徵集簡訊,有些網站的簡訊都是網站編輯改編的。
按各網站運營商的說法,對於手機簡訊,如戴鵬飛一樣專職的寫手並不是其主要供稿源,兼職寫手們才是其補充新簡訊的中堅力量。可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除戴鵬飛和個別寫手肯面對媒體外,絕大多數兼職的簡訊寫手都是「只見其文,不見其人」。包括一直「很想找個同行交流經驗」的戴鵬飛本人,都「不認識什麼專職或兼職的寫手」。
在采訪中,記者曾想通過幾家網站找到仍堅持寫簡訊的兼職寫手,可都被以「保護寫手」為由拒絕。曾以「搜狐簡訊同盟會」的形式公開徵集簡訊,並承諾當有用戶點擊購買簡訊之後,就支付給創作者「收益的25%」作為傭金的搜狐網有關人則表示,目前該網站已停止對外有償徵集簡訊,「搜狐曾經一度大規模收集簡訊,目前簡訊庫中已有超過10萬條的庫存,完全可以滿足用戶的需要,不必再收集新的簡訊。」而也曾與搜狐一樣大規模收集簡訊,設置了簡訊頻道的新浪網也基本不再吸收新的簡訊,「我們主要通過QQ或郵箱收集簡訊,但現在即使有寫手提供簡訊,質量也不高,很難入選。」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近半年來,原創簡訊的價格已降至歷史最低點,即使有網站收集,也不過幾塊錢一條,能賣到10元一條就算高價。由於價格極低,現在除部分「不求掙錢、但為興趣」的寫手,已不會再有人拿簡訊寫手當成一種職業。「知道為什麼你看到的簡訊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現在有些網站的簡訊,都是網站編輯從網上的各種帖子中收集有趣、好玩兒的句子,然後自己改編的。所以只要在網站上發過有意思的帖子,每個人都可能間接成為簡訊寫手。」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張穎
「第一寫手」改寫簡訊小說
去年和某網站簽約,我每月要提供120條簡訊,每條60元,但並不是都能採用,最少的一個月才10條,沒有登出的當然不能算錢。
與月收入最多不過3000元的專職簡訊寫手相比,曾被稱做「中國簡訊寫手第一人」的戴鵬飛算得上幸運,因為他「與其他兼職寫手比算得上專職,但也從沒指望著簡訊吃飯。簡訊寫手這行薪酬從來不保險,如果光靠簡訊,我最多時一個月是能掙一萬,可最少時一分錢都掙不著,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即使在2003年,我也主要靠在報紙上開專欄或給電視節目做策劃掙錢過日子。」
按說,戴鵬飛的名字和名氣,都算得上被媒體「炒」熱的,可近半年來,他卻拒絕了所有媒體的采訪。記者輾轉找到他時,戴鵬飛一臉無奈:「我想一個人靜一靜。過去我很沉迷於那種靈感突現的成就感,但現在卻想踏實做點別的,這半年我就沒寫過什麼簡訊。說實話,我已經打算淡出簡訊寫手這個行業了,因為它根本算不上一個行業。」
「其實我不是第一個開始做簡訊的。去年年初決定當個簡訊寫手,和從媒體上得知簡訊寫手月薪可以達到5000元也有點關系,真當了寫手才發現根本拿不了那麼高。」決定淡出簡訊業,戴鵬飛覺得可以開始說說簡訊寫手的苦衷:「做簡訊寫手心理壓力特別大,因為寫手和SP(網路運營商)簽約時,它會要求你每月甚至幾天內提供幾十條作品,幾天內創作幾十條有質量的簡訊,確實很耗人。我現在身體不太好,和工作壓力大有很大關系。而單純作個網路簡訊寫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交出的簡訊何時能掙到錢,能掙到多少錢。我去年和某個網站簽約,它要求我每月向它提供120條簡訊,每條60元,當時我還算著一個月至少能掙到六七千,可百餘條簡訊交上去,真正登出來的才只有10條,沒有登出的當然不能算錢。」
實際上從今年年初開始,寫簡訊就已不再是戴鵬飛的主要工作,簡訊小說和新興的彩鈴成為他主攻的新方向。除已出版的兩部小說外,在家憋了半年的他昨天向記者「秀」出了年底即將出版的新作《Q版西遊記系列》:「八戒乖乖」、「悟空獃獃」和「唐僧壞壞」。「明年寫小說和作電視欄目可能會是我的方向,簡訊如果沒人約我絕不會再寫了,就算有人約,也得看有沒有時間。我現在身體不好,每天就拿出那麼幾小時工作,當然要勞有所值。」
利潤薄、無版權
說到簡訊寫手,就不得不提一提「簡訊寫手樂園」網站。這個唯一以「保護簡訊寫手利益,形成簡訊寫手行業規范」為目標的網站不久前被某彩票網替代,似乎預示著簡訊寫手們將永遠不會再擁有他們所企盼的收益。
最早接觸簡訊行業的新浪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點對點的下載簡訊,一次一毛錢,對於網站來講,簡訊的利潤率太低了。網站開發簡訊平台只是為了吸引用戶眼球,帶個人氣,根本不是為賺錢。既然掙不著錢,網站自然不會給簡訊寫手開出太高的價格。而且在國內,被限制在70字以內的簡訊也不可能受到版權保護,在一個網站上貼出的簡訊,很容易就會被其他網站無償轉載。沒利益、沒版權,簡訊寫手實在不是個讓人發展的好職業。」
這位負責人表示:「如果只是為愛好,做個兼職簡訊寫手未嘗不可,指望單純靠寫簡訊掙錢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每一條簡訊的利潤微乎其微,即使將來簡訊行業有所發展,簡訊寫手也不會成為一個行業,做專職的簡訊寫手是沒有將來的,甚至連現在的生活也難保障。從一年前開始,過去的簡訊寫手已紛紛轉行,只能說因為生活,他們在選擇職業上變得更加理智。」
㈩ 中國最大運輸機是什麼能運多少坦克
進口的是伊爾-76,40-50噸級的,國產的是運-8
,20噸級。最先進的99式坦克的重量是51噸
低級別的88式坦克是40多噸
所以可以看出一輛運輸機裝載不了坦克,
主要還是以物資
人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