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通州哪個板塊最適合投資
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通州正式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
隨著城市副中心概念的提出,通州區房價大幅上漲,目前新房均價6-7萬左右。政府為穩定房地產市場,一方面嚴控住宅土地供應,中指數據顯示,通州區住宅土地供應從2013年以來連年下滑,2017年僅3宗;另一方面實行「雙限購」政策①抑制需求。未來隨著區域的發展,大批高端人才將引進通州,住房需求不斷增加。嚴重失衡的供需比,將導致住宅越來越稀缺。
那麼目前,通州進行一核五區規劃中,哪個區域最適合投資呢是目前價格適宜,而且最具升值潛力的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聚集區。
——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集聚區:通州的交通樞紐和產業基地
承載著「一核五區」的經濟職能,是環渤海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交匯的中心地帶。未來這里將聚集一批高端企業總部板塊內交通便捷,五環路和六環路縱貫東西,京津高速、京滬高速橫穿南北,多條地鐵快速通往首都機場、CBD和亦庄開發區。
這個區域適合投資的原因如下:
第一,
目前這個區域有一條地鐵亦庄線穿過,未來還有兩條有重大意義的地鐵通過,一條是17號線連接昌平未來科技城、望京、工體、國貿以及亦庄經濟開發區,帶動的是大批量的高收益、高精尖科技人才入駐,或租或售都會帶動大批的人流量,有人流量才有物流和經濟流,目前這個區域40平米的Loft一居室可以租到4000元一個月,等2020年地鐵一通,價格還會上漲。
第二條地鐵是連接順義機場和首都第二機場的S6號線,這個位置到兩個機場的時間都是半個的交通時間,以順義機場為例,GDP每增加100元,有70元都是這個機場帶來的。望京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順義機場的帶動。那台湖這個位置有兩大機場的帶動,未來能受到多大的經濟帶動可想而知。
第二,
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不僅南側臨著亦庄經濟開發區,而且本身這個地區也有大批的高端企業入駐,以後賣房能接收的人群,也必然是這么一批高精尖人才。
第三,
通州近三年沒有批過商品房土地了,又出了雙限購,資源的稀缺性,也勢必會帶來房價上漲,本身這塊兒地方也非常宜居,三大公園環抱,有泰禾、萬科、世紀鴻多家大型開發商拿地配套建設的商業也非常齊全。
綜上所述,
這個區域,是全通州非常適合投資的地方。雖然您沒有購買通州住宅的資質了,但是商辦類的產品不限購,2017年3月26號國家規定,以後再也沒有小面積的商辦產品,都是500平以上的。所以,現有存量這些商辦就這么多,而且總價極低,140萬40平的面積,租金一個月能租到4000元,賣的話,總價低也非常適合來北京奮斗買房的剛需客群。這種面積的以後絕版再也不會有,這也導致台湖商辦又加了一層稀缺性。
建議您可以考慮看看,實地考察一下,再決定是否要選擇投資。
❷ 通州作為城市副中心,房價應該在北京市平均房價之下嗎
現在房價的高低沒有應不應該了,通州房價不算天高,房價的高低受很多因素影響。
根據各種影響房價因素自身的性質,可以將其分為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政治因素、房地產的內在因素和環境因素。
經濟因素
相關配圖影響房價的因素主要是國家、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狀況、產業結構、就業情況、居民收入水平、投資水平、財政收支、金融狀況。這些因素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總體供求,特別是影響需求。通常來講,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增長越快、產業結構越合理、就業率、收入水平和投資水平越高,財政收入越多、金融形勢越好,房地產市場需求就越大,房價總體水平也越高。反之,房價總體水平越低。從中國的情況來看,改革開放20多年後與改革初相比,房價有了巨幅增長,就是源於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一系列經濟因素方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與內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與一般城市之間,房價水平有較為顯著的差異,這也主要是由於這些城市之間,在以上經濟因素方面存在的明顯差異所造成的。
社會因素
影響房價的社會因素包括人口、家庭、城市形成歷史、城市化狀況、社會治安、文化與時尚等。其中,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數量、密度、結構(如文化結構、職業結構、收入水平結構等);家庭因素指家庭數量、家庭構成狀況等;文化與時尚主要指文化氛圍、風俗習慣、大眾心理趨勢等。
社會因素對房價的影響作用是相當復雜的,它的作用方式不如經濟因素那樣直截了當,作用過程也比較長,是一種滲透性的影響。如城市形成歷史,對一個地區房價水平的影響,雖然不如經濟因素的影響那樣明顯,但卻常常是非常深遠並具根本性的,在中國許多城市中,某一個特定的區域,由於其獨特的發展歷史,而始終成為房價水平的高值區,如上海的外灘、徐家匯、廈門的鼓浪嶼、青島的八大觀等。有些社會因素對房價的影響在不同的階段,作用結果是不同的。如人口密度的提高,一開始會造成房地產需求的增加,引起房價上升,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會造成生活環境惡化,有可能引起需求量減少,房價下降。
行政政治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國家或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住房、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治安、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些制度、法規、政策和行政措施。政治因素主要指政局安定程度、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軍事關系等。行政和政治因素都是由國家機器來體現的,因此它對房價的影響作用也比較突出。如城市規劃對一塊土地用途的確定,決定了這一地塊的價格的基本水平。與經濟和社會因素不同,行政和政治因素對房價影響作用的速度相對較快,如果說經濟、社會因素的作用是漸變式的,則行政和政治因素的作用可以說是突變式的。如,加強宏觀調控,緊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收緊銀根政策,會使所在地的房地產需求減少,房價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下跌。
周邊環境因素
這個因素主要是指房地產自身及其周邊環境狀態,如土地的位置、面積、形狀、建築物的外觀、朝向、結構、內部格局、設備配置狀況、施工質量,以及所處環境的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環境污染情況等。首先,房地產自身的內在因素對房地產的生產成本和效用起著重大的制約作用,從而影響著房地產的價格。如地價上漲,建築材料漲價,會帶來成本推進型房價上升。商品房內在品質提高,效用增大也會造成內在品質提高型房價上漲。再如,房屋的朝向也會影響房價。在中緯度地區,朝南的住宅,就比朝北的住宅舒適,因而價格也高。由於房地產的個別性,房價受自身因素(特別是一些與自然有關的因素)制約的現象是非常明顯的。這是房地產與一般商品不同的一個重要表現。其次,房地產的使用離不開其周圍的環境,因此房地產周邊環境的因素,也影響房地產的價格。如位於公園、綠地旁邊的住宅,由於其安靜、空氣清新、風景怡人的環境,價格往往也較高,而如果住宅緊臨高速公路、機場等雜訊源或垃圾處理場、臭河浜等視覺、空氣污染源,則價格就低。
❸ 通州作為北京副中心發展潛力如何
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的發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從交通規劃上來講,津冀交通方面,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通州-大興)將在年內開工,這意味,京津冀地區主要交通斷頭路將全部被打通。京唐城際的始發站落定在通州區潞城鎮,與京津冀地區的互聯互通,打造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為核心的半小時交通圈。打造「兩帶、一環、一心」的園林綠化空間布局。
❹ 面對通州區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成果,你有什麼感想
17咸魚翻身,還是咸魚
❺ 通州區金融中心容積率最高是多少
1、容積來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源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而言,容積率分為:
獨立別墅為0.2~0.5;
聯排別墅為0.4~0.7;
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
11層小高層住宅為1.5~2.0;
18層高層住宅為1.8~2.5;
19層以上住宅為2.4~4.5;
住宅小區容積率小於1.0的,為非普通住宅。
並根據不同城市的特點有所差別。
2、建築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築物也計算在內,但應註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築物除外。 建築容積率(簡稱容積率),系指建築總樓板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地上總建築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
3、容積率越高,居民的舒適度越低,反之則舒適度越高。
❻ 通州區域的具體規劃是個什麼情況啊
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打造體現高端商務職能的運河商務區。第一批金融機構已落地,明年還將吸引金融創新業務、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同時,為了聚集人才,運河商務區將研究通過人才租賃住房、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住房等優惠政策,以及保障隨遷子女入學等優惠條件。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以行政辦公、、文化旅遊為主導功能。其中,高端商務的職能主要是在運河商務區體現。
按照新的城市總體規劃,這個區域將建成以金融創新、互聯網產業、是承載中心城區商務功能疏解的重要載體。
新城中心區建管委要求所有在施項目重新優化項目立面方案。創新採用建築專家+幕牆專家融合式審查評述方式,通過「實打實現場踏勘+面對面匿名評審++點對點對症下葯」為新光大中心等一批開發項目立面方案把關,確保立面美學設計「軟指標」和安全性能「硬指標」雙達標。並且組織召開五次建築立面審查會,先後對13個開發項目外立面設計進行了審查。
新光大中心、復地、富力、富潤萬嘉、保利等9個項目立面方案得到專家初步認可,僑商、運河壹號、聯合體綠地、遠洋新光4個項目立面方案正優化完善。
研究人才租賃住房等聚集人才
在產業項目方面,「要對想進副中心的項目把好關」、「按照全市的禁限目錄,提高門檻」的要求,在市區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基礎上,研究制定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制定《運河商務區產業項目准入制度管理辦法》依照入駐業態、環保標准、經濟貢獻率等准入制度實施管控,全面加強監管。
 、、加強現有公寓、住宅類項目管控,現有公寓、住宅類項目必須通過區住建委審批部分公寓、住宅配售給入駐企業,確保職住平衡。
銀行、保險公司一批金融機構已落地
目前,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華夏保險、天安財產保險公司作為第一批金融機構已落地,其中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是副中心第一家分行級銀行機構,於近日揭牌,成為運河商務區首家正式入駐的金融機構。此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集團總部等正在積極洽談落戶中。
13個項目在建 8個項目在售
運河商務區16個落地開發項目總建築面積67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30億元。截至目前已完工建設面積193.85萬平方米。
已開工13個項目,其中京杭廣場、綠地項目已竣工。在建項目11個,分別是運河國際商務中心、富華水鄉(南區)、新光大中心、保利、富力、僑商總部、富潤萬嘉、復地、合景泰富、運河壹號、遠洋新光項目。
綠地、京杭廣場、富力、保利、新光大中心、僑商中心、富華水鄉(南區)、復地等8個開發項目在售含意向簽約)商業、辦公、公寓、住宅面積86.62萬平方米。其中,商辦類合計53.83萬平方米,整售面積(含意向簽約)18.67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