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新地標——中環國際金融中心的簡介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的中環填海區,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集團屬下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著名美籍建築師Cesar 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恆基兆業集團(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商之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005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中國 香港
高度:412 米/1,352 尺
樓層:88
建成日期:2003
建築師:Cesar Pelli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位於香港島的中西區,由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集團屬下新中地產發展、世界著名美籍建築師Cesar Pelli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7萬平方米。是恆基兆業集團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樓高 88 層、高 420 米。總樓面面積達 20萬平方米,耗用 112000 立方米混凝土、28000 噸結構用鋼鐵、18000 噸鋼筋、11000 塊共重 9000 噸玻璃幕牆而建。建築期間每日同時有 2000 名工人在地盤工作,平圴每三天建成一層樓。現在建築完成,88 層辦公樓層共可容納 15000 人。62 部升降機令大廈四通八達,乘升降機由地面往頂樓約需一分鍾。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建築工程於 2000 年 1 月展開,由於工程規模龐大,工程師採用創新利用圓筒型地基 (cofferdam),令地基牢固地屹立於堅固的石層之上,這圓筒型地基直徑 61.5 米、深 38 米,令上蓋工程及六層地庫與地鐵站的工序得以同步進行。另外,地庫採用由上而下的建築方法,節省一年建築時間,由這地庫挖出的泥土約 100 萬立方米。這圓筒型地基及由上而下建築的地庫,是全球最大的同類型項目。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採用八條大柱來支撐,並由三組強化層緊扣大廈的巨大核心筒,形成極其堅固的大廈結構。大柱及核心筒的建築採用水壓式自動攀爬模殼。大樓亦注入不少環保元素,包括低散熱表層的雙層玻璃、海水冷卻系統及大量自然採光等。
2. 香港這棟樓叫什麼,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專中心的著名地標,屬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
由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著名美籍建築師西薩·佩里(César 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
現為恆基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3. 被稱為香港金融中心的是哪裡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專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屬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著名美籍建築師César 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恆基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4. 香港的IFC是屬於什麼集團的啊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著名美籍建築師César 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恆基兆業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5. 尋上海陸家嘴ifc介紹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1](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前身為陸家嘴美食城,為上海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東方明珠塔毗鄰建築中的綜合物業發展計劃。從遠處看,和東方明珠電視塔相互肩並肩。該物業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世紀大道8號,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東鄰金茂大廈,西接正大廣場,北面為上海軌道交通二號線陸家嘴站及陸家嘴中心綠地。總發展面積為400,000平方米,其中甲級辦公樓210,000平方米,酒店90000平方米,商場100,000平方米。物業由兩幢高層辦公塔樓及一座低層建築組成。南座高249.9米(53層)、北座高259.9米(56層)、低層建築高85米。第一期80,000平方米寫字樓及商場將於2009年落成,其餘部分將於2010年完成。發展商為香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總體規劃設計為PelliClarkePelliArchitects,建築設計由國際著名建築師西薩·佩里和leon zheng 鄭翊(YaoShun Design)聯合操刀單杠,項目總承建商為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並由英國貝諾(Benoy Architects)負責室內設計。商場的整體設計與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規劃互相匹配,整個外形的建築靈感來自永恆璀燦的鑽石,日夜綻放眩目的迷人光芒,與上海外灘和東方明珠的繁榮景象互相輝映。
整個商場內部以高貴浪漫的香檳色及淡米白色為主要色調,裝潢設計突出時尚、高貴與精緻等特點,而典雅歐陸式歌劇院的浪線型鏤空設計,增強了商場的室內空間感,營造寬敞的休閑環境。
位於世紀大道的商場入口是復式商鋪設計, 10米高, 55米長。樓頂配上別致的鵝蛋形水晶吊燈,彰顯強烈的個性和時尚的魅力。
中空特別設計快速扶手電筒梯,將顧客迅速地由2/F帶往4/F,令人流平均分布。
位於北面的露天廣場,是一個朋友歡聚消閑的好地點,面對上海著名的旅遊勝地東方明珠塔。
迎合數碼影像潮流,商場內設有多部Plasma TV(等離子電視),位於商場L4-LG1顧客升降機大堂,播放商場宣傳片,活動片段,品牌時裝巨片及最新廣告,提供最新資訊。
觸屏互動指南設於各樓層策略性位置,方便顧客查詢商店資料及活動,品牌活動及優惠
一站式貼心周全的顧客服務:商戶優惠情報、廣播節目資料、糖果派送,急救箱,失物招領,信息咨詢,手機電池充電,本地傳真服務,停車優惠,針線包服務,雨傘借用,便利濕紙巾,輪椅借用,便利雨衣。
上海國金中心由新鴻基地產集團投資開發,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世紀大道北首。項目由兩幢辦公大樓和國金中心商場組成。商場以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組成,盡顯奢華。項目一期由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匯豐銀行中國總部及甲級寫字樓三部份構成。大樓辦公設施現代,配以專業的物業管理團隊,租賃單元一進入市場便被國際化公司青睞。
6. 新鴻基地產簡介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鴻基地產)於1972年上市,為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致力興建優質住宅、辦公樓及商場,集團雇員超過 35,000 名。 新鴻基地產一直堅守「以心建家」的信念。多年來,用心為顧客興建優質的理想居所,提供卓越服務;並同時致力於建設香港,令這個城市成為每個香港市民更美好的家園。 我們深知置業是人生的重要決定,因此集團全力以赴,悉心為每個家庭締建理想居所。為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素,集團對項目發展的每項工序都要求嚴格,由規劃、物料采購、建築,以至項目監察及物業管理等均一絲不苟,務求每個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 集團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穩守審慎的長期業務發展策略,同時履行對客戶及公眾的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回饋社會,參與推動環保、關懷社群及培育人才,同心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資料來源中奢網: http://re.chinaluxus.com/Arc/20111111/80764.html
7. 新鴻基開發的地產項目有哪些
新鴻基在廣州住宅有玖瓏湖、凱旋門。香港就有國際金融中心、環球貿易廣場、天璽,凱旋門、中環廣場。上海有國際金融中心。恆基在廣州有恆荔灣畔。和記黃埔在廣州有逸翠灣。等等。
8. 我成都人,在上海工作,我看成都的國金中心IFS是九龍倉運營的,但是上海的國金中心ifc卻是新鴻基開發的。
樓主觀察也真是細心啊。新鴻基和九龍倉都是商業地產領域的實力大咖,各自在版香港和內地權都是有不少代表項目。如果說IFS之後成都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綜合體項目的話,肯定要推成都ICC啦,它是新鴻基地產即香港ICC、上海ICC之後打造的業態最全,體量最大的ICC項目,未來將是成都的又一頂級地標。包含了國際級大型購物中心、超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高端住宅等多種業態,佔地125萬㎡呢,建成後憑借新鴻基的招商能力,應該跟IFS這些有得一拼。
9.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介紹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FinanceCentre,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專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屬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新中地產所組成的 IFCDevelopmentLimited發展、著名美籍建築師César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恆基兆業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10. 中環IFC在哪裡誰給介紹一下
國際金融中心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的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由著名美籍建築師César Pelli及香港建築師嚴迅奇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恆基兆業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
國際金融中心一期,樓高210米,屬於辦公室大廈,是國際金融中心首個完成的部份,完工於1998年,共地上38層,地下4層,樓面面積7萬2850平方米,設有4層交易樓層,供大型金融機構租用,共有18部電梯,分為4個服務區域,估計每日約有5,000人在此工作。
國際金融中心一期的主要租戶包括香港交易所(12樓)、富昌金融集團、麥格理集團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樓高415.8 米,完工於2003年,一般說有地上88層,但事實上建築結構有90層樓,地下6層,樓面面積18萬5,805平方米,設有22層交易樓層,有多達62部電梯。其外型設計與國金一期相似,外牆均為玻璃幕牆,
金管局目前持有34萬平方呎樓面,分別位於55樓、56樓部份樓面和77至88樓,部份樓層出租予香港按揭證券公司(80樓)、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及國際結算銀行(78樓)等相關金融機構。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的辦公室位於88樓,並可使用私人專用電梯出入,以加強保安及隱。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商場分兩期落成,分別於1999年及2004年初開業。商場樓高四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世界級的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場內雲集名店近200間,商戶組合多樣化,當中包括多個國際知名的時尚服飾、潮流配飾、美容護膚、禮品、戲院及食肆等。主要商戶包括citysuper、連卡佛、Palace ifc 戲院及Apple Store。
商場4樓頂層為平台花園,設有多間特色的酒吧,遊人可享受室外的微微海風,遠眺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Apple Store
2011年2月25日,南華早報報道蘋果公司會租用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設香港第一間蘋果零售店,據報道指有關蘋果零售店的租約為期10年,佔地15000方呎,會於2011年年底開幕。報道引述蘋果公司發言人指有關蘋果零售店將類似在倫敦,巴黎及上海的蘋果零售店。
2011年9月24日上午九時,香港首家Apple Store 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幕,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境外的第一百間分店。店舗開設於東面連接一期與二期商場的天橋上,正門設於一樓,由玻璃旋轉樓梯貫通兩層成為復式單位,並於面向龍和道的落地玻璃懸掛大型發光蘋果標志。
蘋果店內分為出納區及陳列室。店內蘋果電子產品供公眾人士免費試用,顧客如有要求,可以有注場技術人員一對一即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