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求指導。。
意思就是如果之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價值增加了,要把增加的部分減掉
之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分錄
借: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Ⅱ 會計大神進 中級財務會計學 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分錄 有個小疑問
07年,壞賬准備賬戶,在06年末的2萬減少了4萬,出現借方2萬,現07年末應有貸方余額300*1%=3萬,所以需計提2+3=6萬
08年,壞賬准備收回了核銷3萬,則壞賬准備余額為3+3=6萬(07年末已經提到貸方余額3萬,本次貸方增加3萬),08年末應有400*1%=2萬,所以08年末應該沖回壞賬2萬
簡單的說,就是08年年初已經有3萬,核銷壞賬的分錄,先為:
借:應收賬款 3萬
貸:壞賬准備 3萬
再做收款分錄
借:現金
貸:應收
所以這個收回已經核銷是造成壞賬准備賬戶貸方增加3萬,
所以最後余額是6萬
Ⅲ 各類資產計提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及減值沖回的分錄,
對於存貨發生減值的時候,分錄就是做一筆相反的分錄就是可以的、對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的是不允許轉回的。所以是沒有分錄的、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果是權益性工具的話分錄為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其他綜合收益如果是債券的話分錄為i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資產減值損失
Ⅳ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損失的分錄
其實完整的分錄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你看的書是把這個分錄拆成了兩個分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暫時性的下跌,是把下跌的部分轉入資本公積的借方,比如從100萬元下跌到95萬元,則是把5萬元計入資本公積的借方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萬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萬
但是,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續性的下跌,形成了資產減值,則是要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同時要以前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轉到資產減值損失,比如前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從95萬元下跌到60萬元,要把當期下跌的35萬元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同時把以前計入資本公積借方的5萬元轉到資產減值損失,這當然是從資本公積的貸方轉了
借:資產減值損失 40萬
貸:資本公積 5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5萬
如果還不懂,可以Hi我
Ⅳ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處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減值的賬務處理
借:資產減值版損失權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貸款減值准備
壞賬准備
對於上述已確認的減值損失,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的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時發生的事項相關的,應在原確認的減值損失范圍內按已恢復金額,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等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等科目。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賬務處理
1.計提減值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其他綜合收益(或借方)(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金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減值准備
2.債務工具轉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減值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3.權益工具轉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減值准備
貸:其他綜合收益
【提示】公允價值變動上升的金額超過原確認的減值損失: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Ⅵ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處理有不明白之處
你好,
很高興給你回答問題: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就其減值後的公允價值與其原始入賬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減值損失額,記入到當期損益中(即借記「資產減值損失」),並將以前期間因公允價值變動而記入到「資本公積」中的金額結轉(借記或貨記),將確定減值時點上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的公允價值之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減值時點公允價值與原始入賬價值的差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也可能在借方,以前期間公允價值變動累計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減值時點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公允價值之差額)
下面我們拿你的那個例子來結合上面的表述具體的演示一下吧:
比如原入賬價值為100
跌到95時。會形成「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借方發生額為5,累計發生額5
(1)你表述中的第一種情況:
跌到60時,被認定為減值了,公允價值變動為95-60=35,則此時需要進行減值處理了。
減值總額=100-60=40
即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40(減值時點公允價值與原始入賬價值的差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以前期間公允價值變動累計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5(減值時點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公允價值之差額)
(2)你表述中的第二種情況:
從95又上升到97時,又會在貨方形成「資本公積-其他……」發生額2,累計會在借方有5-2=3.
又從97跌到35時,公允價值變動為97-35=62,被認定為減值了,則必須進行減值處理:
減值額=100-35=65
即,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65(減值時點公允價值與原始入賬價值的差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以前期間公允價值變動累計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2(減值時點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公允價值之差額)
這就是以上兩種不同例子中的分別處理,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Ⅶ 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分錄
應收賬款:借:壞賬准備 貸:應收賬款存貨: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貸:存貨跌價准備長期股權投資: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投資性房地產: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應收賬款和存貨在計提減值後,在以後可以轉回已計提的跌價准備;其他的則不可以轉回
(7)金融公司資產減值損失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所謂資產減值准備是指由於固定資產市價持續下跌,或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應當將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減值准備金額。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應當在期末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如果由於市價持續下跌,或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應當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固定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
賬面價值指固定資產原值扣減已提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後的凈額。
資產減值准備應當作為固定資產凈值。
Ⅷ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資產減值損失期末怎麼結轉如下會計分錄用結轉資產減值損失賬戶么
(1)2007年3月10日購買B公司發行的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4500(300×14.7+90)
貸:銀行存款4500
(2)2007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現金股利,由於A公司所佔股份很低,應適用成本法的分紅原理,即投資當年的分紅應沖減投資成本。
借:應收股利60(=1200×5%)
貸:投資收益60
(3)2007年5月20日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60
貸:應收股利60
(4)2007年12月31日,該股票每股市價為13元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4500-300×13)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600
(5)2008年12月31日,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
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4500-300×6=270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27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100
(6)2009年12月31日,收盤價格為每股市價為10元:
確認轉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300×(10-6)=1200(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2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00
(7)2010年1月5日出售此金融資產時
借:銀行存款40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00(600+2100-1200)
資本公積12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4500
投資收益2250
Ⅸ 貸款損失准備的會計分錄
(一)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發生減值,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金額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各項貸款,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轉銷各項貸款,借記本科目,貸記「貸款」等科目。
(三)已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四)企業收回貸款時,應結轉該項貸款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
(9)金融公司資產減值損失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銀行計算的當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為期末該貸款的賬面價值與其預計未來可收回金額的現值之間的差額。在計算貸款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對於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重要貸款,銀行應逐項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各項重要貸款的原始實際利率折現,如某項貸款的利率是變動利率則按依合同確定的當前實際利率折現;下同)。
(二)對於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非重要貸款,銀行可逐項也可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三)對於不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貸款,無論其是否屬於重要貸款,均應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進行組合,以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
如對該組合存在減值的客觀證據,應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以單項或組合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不應再包括在此類貸款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Ⅹ 資產減值如何做會計處理:
1、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2、固定資產處置時沖銷這個科目: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
3、一般清理凈損益用到這個科目:
A清理完成後,屬於生產經營期間正常的處理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B屬於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金融公司資產減值損失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對資產減值在實施環境中的建議:
1、完善計提減值准備:
內部控制制度要做到不相容職位的相互分離與相互牽制。在測算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崗位必須進行有效的分離,以達到互相監督、相互牽制的效果。
同時,要強化企業內部的分級審批管理。超許可權的計提必須由股東大會審批,嚴格規范授權機制。建立健全內部財務預算制度,內部審計與內部監督是企業加強內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針對薄弱環節重點查錯糾偏,幫助企業建立合理的資產減值內部控制制度。
2、加強資產減值的檢查和監督力度:
由於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的計量通常是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依據有關因素做出的估計,發生錯報的風險較大,而上市公司對於資產減值的信息披露又是非常有限的。
3、全面考核企業的經營業績:
信息使用者在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考察時,有時會被企業暫時的情況所迷惑。企業由於資產減值信息的披露會導致利潤的減少影響企業經營業績的表現,少數企業不願披露企業的資產減值信息。
因此,應將企業的資產狀況作為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內容,將企業的資產狀況明確納入企業的經營責任制的范圍,全面考察企業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