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必要性
我國現階段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客觀現實,決定了以國家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必要性。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決定了以國家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長期性。
單一的國家銀行形式與多種經濟形式長期並存的現實顯然是不和諧的。從金融體系改革的情況來看,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央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國家政策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及多種金融機構分工並存的金融組織體系。眾多金融機構的並存。是金融業開展競爭的必備條件。如果壟斷,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而且會影響金融服務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們在努力將國有商業銀行辦成真正商業銀行的同時,還要大力支持其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建立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基礎上的以國家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金融體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應當長期存在。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採取措施,陸續組建一些較大的商業銀行,並引導國有商業銀行為多種經濟成分的各類企業提供服務。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九大商業銀行和眾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組成了龐大的金融體系,同時也形成了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從構建現代金融組織體系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來看,要允許成立非國有的商業銀行和其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現代金融組織體系,應當是一個包括國有、股份、地方、合作以及私營在內的多層次、多元化和多樣化的金融體系。這是因為,市場經濟的確立要以市場金融的發展為前提,而市場金融的發展則有賴於金融競爭的推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多種形式的多種經濟成分的金融機構之間平等而有序的競爭,具有合理配置資金,調節資金供求,提高效益,完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以及促進金融服務內容創新和服務質量提高等功能。眾多金融機構長期並存,是金融業展開競爭的必備條件。在努力將國有商業銀行辦成真正商業銀行的同時,大力支持其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同時,金融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已經日益從局部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資金競爭、信息競爭等發展到企業的整體性競爭——企業形象競爭。在這種形勢下,各類金融機構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重新設計、改善、再塑造自身在公眾面前所表現的形象,構建金融機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人際氛圍、最佳的社會輿論,就能真正贏得社會各界的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爭取良好的市場地位,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B. 金融范圍包括哪些企業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其中銀行金融機構包專括國有政策銀屬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行、建行、農行和工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徽商銀行、興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和其他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信用合作機構、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
金融監管機構有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
C. 目前農村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農村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機構。銀行機構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專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屬合作銀行。非銀行機構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和農業保險公司等。還有一些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資產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
D. 在一國金融機構中,為什麼存款類金融機構的作用十分重要
當然,存款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物價上漲了,存款利率也就上漲了.
E. 金融機構包括哪些企業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2、按照金融機構的管理地位,可劃分為金融監管機構與接受監管的金融企業。例如,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是代表國家行使金融監管權力的機構,其他的所有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都必須接受其監督和管理。
3、按照是否能夠接受公眾存款,可劃分為存款性金融機構與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存款性金融機構主要通過存款形式向公眾舉債而獲得其資金來源。
4、按照是否擔負國家政策性融資任務,可劃分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非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由政府投資創辦、按照政府意圖與計劃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非政策性金融機構則不承擔國家的政策性融資任務。
5、按照是否屬於銀行系統,可劃分為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按照出資的國別屬性,又可劃分為內資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和合資金融機構;按照所屬的國家,還可劃分為本國金融機構、外國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
(5)在各類金融機構中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1、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F.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有那些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是銀行、保險、證券。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編碼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宏觀層面統一了中國金融機構分類標准,首次明確了中國金融機構涵蓋范圍,界定了各類金融機構具體組成,規范了金融機構統計編碼方式與方法。
該《規范》對金融機構的分類:
貨幣當局
1、中國人民銀行;
2、國家外匯管理局。
監管當局
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
1、銀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3、農村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4、農村資金互助社;
5、財務公司。
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
1、信託公司;
2、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3、金融租賃公司;
4、汽車金融公司;
5、貸款公司;
6、貨幣經紀公司。
證券業金融機構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3、期貨公司;
4、投資咨詢公司。
(6)在各類金融機構中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1、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機構
G. 金融機構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有哪三個
第一,金融機構與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金融機構存在於經濟社會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首先需要明確自己是個"社會人",正確處理自身與社會環境及其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是取得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保障。杜曉榮和張玲(2007)在其研究中,指出金融機構是否積極適應包括經濟、產業和市場等宏觀、微觀環境,並協調好其與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是影響金融機構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金融機構的內部運作能力與風險管理能力。在各類金融機構競爭的時代,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迅猛的背景下,金融機構的運作能力(包含了服務能力、創新能力等)與風險管理能力是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 Ajai(2005)、Hudon (2007)、Adrian(2011)、衛嫻(2008)、蔡秀和肖詩順(2010)、葛永波等(2011)研究中都有體現。第三,制度因素、人才培養、金融生態環境等。除此之外,近年來的相關研究還有從制度因素、利率市場化水平、人才培養、金融生態環境、法制監管等綜合方面分析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如 P r a m o d(2012)在其研究中,強調了對金融機構人員的重視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其研究明確指出了,是否對機構中的管理人員以及基層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是金融機構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且這一影響因素的效果並不是短期便可實現的。
H. 經營性金融機構包括哪些政策性銀行是不是屬於經營性金融機構
你好,經營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投資公司,擔保公司等等。。。范圍很廣,政策性銀行屬於國有的事業型金融機構,是國家直接掌控的。。。
I. 2017年中國前30家金融機構總收入是多少 A.1070億 B.10700億 C.107000億
c,107000億。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內金融業包括銀行容、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編碼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宏觀層面統一了中國金融機構分類標准,首次明確了中國金融機構涵蓋范圍,界定了各類金融機構具體組成,規范了金融機構統計編碼方式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