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金融方面的問題:單項選擇題)
1 A 2 B 3 B 一國的貨幣供給水平提高,將導致該國價格水平在長期裏上升,從而導致本幣匯率預期下降。因此,本國貨幣供給增加,會導致本幣貶值 4 D美國的黃金輸入點為£1<$4.87 5 A 英國經濟學家A.馬歇爾和美國經濟學家A.P.勒納[]揭示的關於一國貨幣的貶值與該國貿易收支改善程度的關系。
一國貨幣相對於他國貨幣貶值,能否改善該國的貿易收支狀況,主要取決於貿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給彈性這里要考慮 4個彈性:①他國對該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②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③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④進口商品的供給彈性(指他國對貶值國出口的商品的供給彈性)在假定一國非充分就業,因而擁有足夠的閑置生產資源使出口商品的供給具有完全彈性的前提下,貶值效果便取決於需求彈性。需求彈性是指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進出口需求數量的變動程度。如果數量變動大於價格變動,需求彈性便大於1;反之,數量變動小於價格變動,需求彈性便小於1.只有當貶值國進口需求彈性大於0(進口減少)與出口需求彈性大於1(出口增加)時,貶值才能改善貿易收支。如果用Dx表示他國對貶值國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Dm表示進口需求彈性,則當Dx+Dm>1時,即出口需求彈性與進口需求彈性的總和大於1時貶值可以改善貿易收支。此即馬歇爾-勒納條件。舉例來說,假設一國出口的需求彈性為1/4,即出口數量的增加率只有價格下降率的1/4,如果出口價格下降4%,出口數量僅增加1%,結果出口總值將減少3%。又假設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為3/4,即國內價格上漲4%,進口數量就會減少3%,進口總值也減少3%。由於這兩種彈性之和等於1,進出口值按同一方向同一數量變動,貿易差額保持不變,即該國的貿易收支狀況得不到改善。如果Dx+Dm>1,貿易收支可以改善;如果Dx+Dm<1,貿易收支反而惡化。
工業發達國家的進出口多是高彈性的工業製成品,所以在一般情況下,貨幣貶值的作用較大。相反,發展中國家的進出口多是低彈性的商品,所以貨幣貶值的作用不大。這就是說,發展中國家只有改變進出口的商品結構,由出口低彈性的初級產品轉為出口高彈性的製成品,才能通過匯率的變化來改善國際收支的狀況。
㈡ 國際金融的問題。當商品供給需求彈性有限時,本幣貶值會更容易使得經常性賬戶赤字減小。我想問問為什麼
在國際金融中,通常是貿易賬戶赤字導致的本幣貶值,這是基於市場對於外匯需求而導致的;出現本幣貶值的情況,將減小市場對外匯的需求,從而縮小經常性賬戶赤字問題。
㈢ 國際金融方面的幾道題
各國有條件接襲受
B. 為各國普遍接受
C. 為各國部分接受
D. 價值穩定
E. 不徵收鑄幣稅
5. 增加外匯儲備的途徑有( )。
A. 央行針對外匯市場本幣升值而進行的干預活動
B. 中央銀行對外借款
C. 國際收支順差
D. 央行針對外匯市場本幣貶值而進行的干預活動
E. 央行在公開市場發行央行票據
㈣ 有關於國際金融的問題
美聯儲加息,即美元存款的預期收益也隨之增加,購買美元以獲取利率收益的人增加。回美元需求上升答,預期美元有升值的可能。
人民幣匯改重點就是讓其匯率更具彈性,簡單說,人民幣存在長期被低估的情況。現在要更多的讓世界市場來決定人民幣的匯率。人民幣要改善長期低估的狀態,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但升值幅度不宜太大,也不宜過快。
按平價理論,匯價*P1=P0 。即一國物價是可以以他國物價乘一兩國貨幣匯率來表示的。當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時,中國貨物對外出口價格會增加而不利於出口額的增長。若美元存在升值預期,則可以減緩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㈤ 急!!!國際金融習題!!已知一國的進口需求的價格彈性為0.4,
要認真聽奚老師的課啊
㈥ 關於國際金融的問題
從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出發,「一國的總支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國際部門」
換句話說,回國際部門支出主答要指貿易順差情況下,我國出口創匯,國外消費我國產品,拉動總需求。
目前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國際收支不但增加,一方面拉動了我國的總需求,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有需求才能使供給有效)。
另一方面,我國現在出口創匯增幅過大——這樣有造成了人民幣流動性過剩(我國實行強制結匯制度,即央行買入外匯),給我國物價水平造成了上漲的壓力
同時,我國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的火熱,與流動性過剩也有很大的關系!!!!
最後,過分依靠國外部門來拉動經濟增長,也會帶來未來增長動力上的風險,現在我國的國策就是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依靠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
針對國際收支現狀,我國政策如下:
1、根本之處——經濟結構調整,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2、出口退稅——降低退稅范圍和比例,減少鼓勵政策,降低出口熱情!!
㈦ 急求!國際金融中的彈性理論詳解,最好有圖!
彈性論的產生及其假設條件
1、基本思想
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運用匯率與價格的變動對經常項目失衡進行調節。由於這一調整機制與進出口商品的供求彈性關系密切,所以被稱為彈性論。
2、代表人物 比克戴克及瓊·羅賓遜
3、基本假設
(1)不考慮資本流動和非貿易收支,國際收支就是貿易收支;
(2)貿易收支起初平衡;
(3)利率、國民收入等條件不變,只考慮匯率變化對進出口商品量的影響;
(4)貿易商品的供給具有完全彈性。
二、貨幣貶值對貿易收支的不同影響
1、價格效應
2、貿易量效應
三、馬歇爾—勒納條件
西方匯率理論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表明如果一國處於貿易逆差中,則會引起本幣貶值,本幣貶值會改善貿易逆差,但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必須大於1,即 | ηX + ηM | >1(ηx與ηM分別代表出口和進口的需求彈性)。
四、貨幣貶值的J型曲線效應
1、J曲線效應
匯率變化後的一段時期內,貿易收支並不能立即發生預期的變化,而是表現為一個向相反方向變化的過程,其後,匯率變化的正向效果才會反映出來。
2、時滯效應
認識時滯、決策時滯、生產時滯、取代時滯和交貨時滯
五、對彈性論的簡要評價
1、忽略了資本流動,實際上,匯率變動對資本帳戶有重要影響;
2、彈性理論只是一種比較靜態分析,實際上,貶值與貿易數量的變動存在時滯;
3、彈性理論分析了貨幣貶值後初始階段的價格,而沒有考察繼發的通貨膨脹;
4、彈性分析的局部均衡方法具有局限性,「其他條件不變」的假定是不對的。通脹、國民收入、利率等都在變化。
㈧ 國際金融彈性價格貨幣分析法中增加本幣供給,為什麼利率不變
這句語是有問題的。就國內來說,利率上升,會使人們增加儲蓄,減少投資與消費(支出內),物價下降。就國容際來說,利率上升,導致套利活動,使短期內引起對本幣的需要,本幣升值,從購買力平價來討論,由於本國的物價下降,同相本幣的購買力增加,也會使本幣升值。
㈨ 關於國際金融的問題
經管本科生不專業地回答一下。
一條一條來分析:
首先,b國建議a國適度放開回外國資本准答入條件,這會導致a國貨幣進一步升值,從而更加惡化a國的出口環境,因此此項建議十分不合理。
其次,a國既然已經奉行緊縮性貨幣政策,並且導致的負面影響是利率高企,出口困難,那麼b國怎麼能讓a國進一步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雪上加霜」呢?
最後,a國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出口行業衰退,而非去降低什麼金融風險,你的實體經濟都要垮了還管什麼金融。
綜上,b國的建議完全是在坑a國。
㈩ 一些關於國際金融的問題,請求解答!謝謝!
1.可能。
2.變高。
3.題太含糊,沒答案。
4.支撐。
5.會,會。
6.不會。
7.實際匯率升高。
8.沒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