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1-05-01 07:06:40

A. 互聯網金融今後的發展方向及今後的轉型

難說,雖然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支持已經是大勢了,不過隨著nfc功能的興起,很多手機都支持銀行卡閃付。手機就可以當銀行卡刷

B. 互聯網金融六大方向,哪個方向能走的最好

首先站在成本最低與效率最高的角度上講,第三阿里小貸和余額寶模式目前發展前景很好!這是市場效率的競爭,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競爭,傳統意義上的競爭是指資源上的競爭以及管理上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依附於前兩者;這是微觀世界放大的效果,怎麼理解呢?就是這種經濟模式實際上是一種思想力經濟,是在虛擬經濟和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與人的內在需求投放的虛擬化相適應的,未來還會繼續擴張,但是等到達一定階段可能就會停止,不過我個人評估認為不發生突變的情況下未來20到30年還會繼續往前推進,前景廣闊。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討論互聯網貨幣,我們也稱之為虛擬貨幣,實際上我們對於比特幣的產生就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虛擬網路的二維結構發展擴張到三維結構甚至是四維以及更多維度的結構與我們的現實經濟虛擬化程度相關性的問題,所以未來可能會產生一種網路虛擬世界貨幣,這個也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實世界的貨幣,就是紙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虛擬化一部分了,就是電子貨幣,但是這種貨幣或紙幣是信用貨幣,不管什麼貨幣其本質都是一種資源求償權,其是貨幣擁有者的一種意志的體現,那麼其產生的根源就是資源,這種資源首先就是本身具有資源或者創造資源的能力,那麼就是貨幣的真正擁有者,所以我們發現美國政府以及各國政府赤字很高,根本原因是發行紙幣的權利有,但是真正的資源擁有者不是美國政府,歐洲也是如此高的負債,日本也是如此,歸根結底我認為是不具有資源的調配權,所以我們中國政府這么高的貨幣發行量竟然沒有惡性通貨膨脹,以及在熱錢持續流入的情況下也是,實際上這種貨幣經紀體系,是一種有儲備的發行,就是背後資源的調配權,這種動用資源的能力就是一種信用貨幣儲備體系,只是目前還沒有經濟學家能夠形成理論體系。所以中國的經濟模式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不可能出現太大的波動以及停擺的可能。那麼以此來推算,未來網路世界維度逐步擴張,會形成錯綜復雜的結構層次體系,自然一個網路就將世界聯系在一起,未來技術的進步,必然會產生一種局部的認可的網路貨幣,最後各個國家跟進,根據占據網路資源的多寡來分配貨幣或者擁有製造貨幣的能力與許可權,從而出現世界貨幣,世界貨幣可以是高度虛擬化的貨幣,僅僅在網路使用,但是要取代現實的紙幣,仍然有許多遐想空間,大概在50年之後就會出現這個設計雛形,全世界的貨幣體系必然被高度虛擬化,紙幣會成為附屬貨幣。(以上內容系個人近期的一點研究總結,僅供參考)

C. 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發展趨勢

網路借貸模式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小微企業主以個人名專義,通過中介獲屬得融資,既能做到方便快捷,又能有效利用社會閑散資本,再加上機構通過網路能有效降低服務成本,符合小微企業需求,投融貸P2P就很符合。
P2P網路借貸平台指個人與個人間通過網路平台達成的小額借貸交易。借款者可自行發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實現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據借款人發布的信息,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貸。

D. 話說互聯網金融發展大概方向

互聯網金融的脆弱性,網路銀行監管在國內並不健全,甚至還在猶豫階段,權益分配等問題都沒解決,像支付寶這樣的大鱷在沒有「正名」之前,也是謹小慎微,不得不曲線走路。傳統金融體系的根基輕易動彈不得,就像微信和運營商的博弈一樣,互聯網金融必須獲得「認可」和「支持」,不然龐大的市場前景只是海市蜃樓。然而,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取締是不可能,但會面臨一些限制性措施,監管部門出於「安全」考慮,進入門檻和政策性、技術性約束是存在的。

從市場博弈中,我們也應看到,如果傳統金融體系發現走互聯網能獲得更好的收益,無論是自己做,還是和互聯網公司合作,都會推動政策的松動和支持,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也打開了一個擴張的大門。

保險公司、銀行都已開始在線設計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手機客戶端的結合,提供個性化的定製服務,這讓金融產品與互聯網的融合更深一層,比如招商銀行自有網點不多,但網上業務發達。更有甚者,銀行已開始打造自己的電商平台,通過金融產品的粘度,實現商品平台化,但這條路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其它電商平台的競爭、自身流量小、現有流量的轉化、商家的深度合作等),效果怎麼樣,還有待觀察。

移動端需要入口,除了自建入口(客戶端等),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比如基金和余額寶的聯合,藉助支付寶龐大的用戶群和支付/提現的便利性,實現業務擴張(甚至相關服務公司的股票也暴增)。 招商銀行與微信的合作,推出「微信銀行」,包括支付、轉賬匯款、查詢等功能一應俱全,與已有的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網上銀行一起,實現服務的覆蓋。平安信用卡入駐微信,建立智能服務平台,實現服務的移動化。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其龐大的用戶量,增加了對商業銀行的吸引力(這也是兩者相較於商業銀行自有入口的優勢)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沒有自身的金融產品,就需要依託自有平台和渠道與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合作;互聯網信貸產品作為擦邊球,面臨著監管的「威脅」。產品、平台成為互聯網金融爭奪的「焦點」,一個缺產品,一個缺平台。

E. 互聯網金融的趨勢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即基於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業務。互聯網技術不僅改善了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環境,同時也衍生出了新的金融服務方式,引起金融生態和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從而也帶來一系列風險與控制的新課題。

作為近幾年成長最快的一個行業,新金融領域中的領軍企業,不管是業務規模、還是發展程度都到了邁入資本市場的階段。只是眼下,不管是上市地點的選擇還是商業模式的合規性、資本的認可程度等,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綜合分析來看,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有如下趨勢:

趨勢一、互聯網金融加速向縱深發展,行業調整仍將持續,服務實體經濟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石。

趨勢二、互聯網金融政策規范將初步確立,監管套利空間逐漸縮小,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到空前重視。

趨勢三、各路資本紛紛布局國內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平台將迎來上市熱潮。

趨勢四、互聯網金融生態戰略或成主流,數據資產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優勢。

趨勢五、移動支付發展迅猛,支付去現鈔化趨勢更加顯著,第三方支付企業面臨商業模式重構。

趨勢六、P2P 進入兼並重組期,數據和垂直行業定位成為獲得行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大型平台向財富管理方向轉型。

趨勢七、互聯網保險異軍突起,結合大數據技術產品創新層出不窮,「相互保險」即將開閘。

趨勢八、「供給側改革」政策利好,消費金融爆發在即,場景和流量成為核心競爭力。

趨勢九、眾籌監管思路進一步明確,行業趨向規范發展,眾籌發展駛入快車道。

趨勢十、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加速,百萬人才缺口有望得到緩解。

F. 互聯網金融今後將向哪些方向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復任何制行業都會趨於完善,而金融行業將會向更加完善的服務,更加專業的分析和正價嚴格的監督方面發展。
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會採取「錢、賬分管」的模式開展業務,金融企業自身只能接觸賬目,而所有碰錢的工作將由銀行獨立完成,投資客戶資金進入銀行賬戶,再由銀行根據融資客戶的合同、資料確認情況直接投入符合條件的融資客戶賬戶,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將不能接觸資金,這種完全規避互聯網金融企業聯合第三方支付機構暗箱操作融資資金的方式。而目前這個階段正是合規初期,具體後續還有什麼監管措施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我們拭目以待。

G. 互聯網金融創業有哪些方向

流量獲取方式

現在已經進入了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任何東西都跟數據有關。所以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答向之一就是怎麼樣捕獲更多的用戶。優質內容將成為獲取高性價比流量主要方式。藉助公眾號、雪球等大流量平台,降低新用戶獲取成本,通過生產、轉載等方式定期、批量生產優質內容,提高用戶的觀看頻次,增加用戶粘性,同時如果能與新產生流量進行高效的深度交互,比如選擇映客等直播平台,亦或者在雪球社區中與粉絲實時交流,將會極大提高用戶粘性。



你對此有什麼好看法呢?

H.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前景如何

雖然互聯網金融來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自物,但互聯網金融日新月異的發展令人們長期對其保持著新鮮感。受眾們之所以不會對互聯網金融感到疲倦,主要來源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聯網金融產業的不斷創新,例如從最先被人們知曉的網路借貸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數據金融、消費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聯網金融始終保持著新鮮感;第二是存活下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戶體驗,通過各種模式為用戶創造便利、營造場景,增強用戶粘性。
上述兩點也符合產品以及企業的成長周期,人們也往往只會關注成長、成熟的周期,而不會關注衰退期。與傳統產業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或產品如能不斷創新、不斷迎合重要用戶的客戶體驗,就將長期處於發展期,令企業和產品在發展中長青,強勢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正是這樣做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趨勢。
結合市場實際環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聯網金融在經過探索發展後,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會集中在政策監管以及行業規范化、服務社會實體產業、業務模式專業化及小額化、新技術的不斷更迭這四大方面。

I.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

如果說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元年,2015年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年,2016年就是這一行業的整治年和生死年。在互聯網發展和創新得到監管認可的同時,非法集資、詐騙、自融等行業亂象不容忽視。從年初開始,互聯網金融行業整治風暴不斷,「驅逐劣幣」大洗牌已然開始。網貸行業成交量在加速上揚的同時,收益率開始回歸合理區間。小型平台逐漸退出市場,大型平台則轉型升級為互聯網金融集團。未來行業將何去何從可能無人知曉,但大家都知道網貸行業的出現帶動了社會進步。
網貸成交量:突破3萬億
在互聯網金融的整治風暴中,整個行業成交量在近幾個月出現下降,不過11月環比出現了增長,同比看來仍然創造了「亮眼」成績。2016年11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2197.34億元,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單月成交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截至2016年11月底,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為31847.67億元,突破3萬億元關口。從數據上看,整個行業狀況有所回暖。網貸行業於2015年10月實現了第一個萬億元,用時超過七年之久,第二個萬億元僅僅用了7個月時間,第三個萬億元用了6個月。很多投資者為了避險,紛紛從小平台轉向大平台進行投資,帶動了整個行業成交量的上升,這個行業並沒有想像中悲觀。
綜合收益率:走向合理區間
2016年11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61%,環比下降了7個基點(1個基點=0.01%),同比下降了264個基點。自2016年8月24日《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出台後,網貸平台資產端競爭加劇、合規調整成本增大,部分平台主動下調綜合收益率,不過由於網貸「雙11」不少平台加息來吸引投資人,使得11月綜合收益率下降速度有所放緩。目前主流綜合收益率區間仍分布在8%-12%,平台佔比為51.42%;其次為綜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佔比為33.44%,8%以下低息平台佔比較上月有所下降,為10.08%。不過,網貸行業收益率下行並非壞事,在此前出現的眾多跑路事件中,高收益成為投資人誤入陷阱的誘餌,未來網貸行業收益區間將更加合理。
集團化:大平台的選擇
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出現了「馬太效應」,小平台被淘汰,大平台在升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平台融資次數近57次,融資金額超152億元人民幣(含陸金所融資,不含平台自身未公布或未公布投資方的平台)。行業在政策引導下開始「二八分化」,互聯網金融企業集團化發展可以通過精細化運作深耕細分領域,各子品牌相互獨立,也可以建立一道政策風險的防禦牆。但如同硬幣正反面,集團化架構對企業管理能力會形成一定考驗,很多集團化並不是「破繭成蝶」,可能只是停滯不前。
銀行資金存管加速落實
截至2016年10月底,廣東華興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和江西銀行等36家銀行布局網貸平台資金存管業務,並共有216家正常運營平台宣布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約占同期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10.03%。其中有161家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53家與銀行簽訂聯合存管協議;2家與銀行簽訂銀行直連協議。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對接方面,共有102家平台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約占同期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4.74%,其中有89家平台是於2016年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對接。其中完成銀行直接存管系統對接的平台有68家,完成銀行聯合存管系統的有32家,2家平台上線銀行直連系統。
資料來源:艾瑞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東方紅169101 瀏覽:273
旺順閣融資 瀏覽:785
短線寶投資 瀏覽:401
北方水業股票 瀏覽:57
702港幣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465
13年再融資 瀏覽:765
榮豐地產股票 瀏覽:224
同股份股票 瀏覽:474
股票的基本面主要指的是什麼 瀏覽:564
銀行理財經理工資高嗎 瀏覽:769
房企融資多個渠道收緊 瀏覽:398
四通股份還投資了哪些公司 瀏覽:649
科創板投資者可以有幾種交易方式 瀏覽:780
基金風險准備金的計提會計處理 瀏覽:321
天津納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692
景順長城財富號基金好嗎 瀏覽:586
馬來西亞mfc理財平台 瀏覽:596
a輪融資占股 瀏覽:349
理財經濟 瀏覽:486
兒童理財書 瀏覽:530